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策略例谈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题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图以三年级“阅读小蜜蜂”主题活动为例,阐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立课题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 实践 问题 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过程和体验,重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终身发展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进现实的世界,并通过问题式、探究式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实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提升。目前,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将现有多学科的课程资源进行融合和创生,通过一定的基本流程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选题为始,选题的质量关系到活动的方向、深度与成效,因此,选题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三年级下册“阅读小蜜蜂”主题活动为例,阐述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動课程选题指导的策略与方法。
  一、自主选择,生成一级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一级主题的设计一般有三种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选、师生共议。教师主导,即教师考虑学生、社区和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指定课题。这种方式下如果教师对学生和课程资源没有通盘的考虑,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的推进也会困难重重。学生自选,即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教师再根据课程资源情况引导他们进行筛选和归类,从而确定最终的学习课题。这种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适合高年级采用。师生共议,即教师在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研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相关课程资源的情况下,预先拟定几个课题,让学生从中选择,并交流选择理由,将最受欢迎的那一个或几个确定为共同的学习课题。这种方式兼顾到了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在小学中年级较为适用。
  笔者在三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之中,因此在确定一级课题时可以采取师生共议的方式。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结合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校园阅读节系列活动,我提出了四个预设的研究课题,分别是“我与好书交朋友”“阅读兴趣小调查”“读书方法知多少”“巧手做书签”。通过课堂问答及举手表决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我所执教的4个班共160名学生,选择“阅读兴趣小调查”课题的最多,共68人,占总数42.5%;选择“读书方法知多少”的最少,共22人,占13.8%。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中可以发现,随着识字量的增多,班级内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分化,他们与老师、家长强制性的阅读要求也存在分歧,同时也对其他同学的不同阅读选择表示好奇。看来这个研究课题确实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这便为他们主动探究提供了前提,一级课题“阅读兴趣小调查”由此确定。
  二、科学引导,提出相关问题
  一级课题的确定为研究学习指明了总的方向,但它范围太广,涵盖内容太丰富,如果就此展开学习,学生会无从下手。因此,一级课题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提问等学习活动提出感兴趣、可行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一)用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虽然一级课题是学生感兴趣、且贴近他们生活的,但他们的体验还不够集中、直观和深刻,这会导致确定子课题时所提出的问题单一而缺乏深度。如何提高他们提问的质量,使问题多样而具有指向性呢?适当的学习情境可以刺激他们的感官,加深他们的体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营造浓厚的主题学习氛围,并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关注相关领域的问题;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去,切实体验。
  对于“阅读兴趣小调查”子课题的确定,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多种漫画、历史、文学、科普等种类的书籍,然后给学生提供关于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推荐书目,使他们集中思考有关阅读任务和兴趣的问题。最后还布置了以下两项体验活动:一、利用课余时间,逛逛书店、图书馆、城市书房,感受图书种类的繁多;二、访问家长或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阅读爱好和建议。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笔者还会提醒他们根据所观、所感,将产生的感兴趣的问题写在记录本上,为后面正式提出问题做准备。通过深度的体验,学生问题意识增强,思维走向纵深。
  (二)以鼓励保护提问热情
  当学生对大的主题有了一定的经验储备和认识基础后,就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自主提问,这一环节特别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教师应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踊跃提出问题;必要时应提供相关资料,拓宽学生思路;当学生对某些问题存在争议时,应适时组织师生间的、同学间的交流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问题,逐渐实现从更多角度提出问题。在思维的深度上,应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和视角的独特性。一般而言,问题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类,“是什么”的问题比较简单,而“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难度较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在提问时,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提问的独特视角,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形成具有价值和特色的个人观点。
  在评价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时,应以鼓励为主,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珍视他们提出的原生态问题。在开题课上,当老师提出了“关于读书,你最想了解哪方面的内容?”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后,鼓励学生踊跃从多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许多问题存在着交叉和重叠,甚至有些不切合实际,此时教师并没有轻易予以否定,而是珍视这些问题,因为这阶段提出的问题虽然不作为最终的研究课题,但却是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源头。
  三、合理分组,确定二级课题
  上一阶段提出的大量问题怎样才能转化为最终的研究课题呢?那么就需要经过分组研究,梳理优化的步骤,这一环节强调的是思维的集中性。
  (一)归类分组   把问题进行分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要研究课题的理解,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线索,而且能提升问题的内在品质,使其由单个到类别,吸引相同研究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形成研究合力。成功的分类首先需要适切的分类标准。“所谓分类标准就是在一级主题下衍生出的不同研究角度,也可称为二级主题。”这个标准应由师生共同讨论生成。
  在确定“阅读兴趣小调查”的问题分类时,教师通过课堂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了一级网络图。在一级课题“阅读兴趣小调查”下,学生就调查对象的兴趣生成了新的二级课题,分别是:家长的阅读、老师的阅读和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二级课题为问题的分类提供了新的标准和依据。学生可以将大量的问题归纳到这三个二级课题下。在归纳的时候,我帮助学生采用二级网络图保留学生的原始提问,比如“你喜欢看书吗?”“你喜欢看什么种类的书?”“你什么时候看书?”“你觉得看书对你的学习(工作)有什么帮助?”等。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也可以各自独立展开研究。
  (二)筛选整合
  不同的研究课题,就会有不同的分组方式,而分组后,各个小组的问题还会存在着交叉和重合,那么学生就需要进行筛选,进一步排除不属于本小组的问题,合并内涵相同的问题,保留那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不能替学生作出判断,可以尝试通过举例、对比等具体方法,引导学生明白问题的归属,自己评价问题的质量,并阐明理由。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尚处在初步形成与发展之中,他们在实践中经常会纠结于某一个模糊的概念或問题,这时候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兴趣小调查”的问题筛选中,笔者没有只抛出一个笼统的评价标准,而是通过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比如“家长的阅读”研究组的很多成员认为“你觉得看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不属于本组,有人甚至觉得应该单独分出一个二级课题,为“成功人士的阅读”,于是我就让学生模拟出真实的研究情境,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推理。我先从他们选择的调查时间和调查对象入手,让他们通过职业扮演和换位思考,初步体会到家长工作的艰辛,尝试分析家长阅读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调整调查思路,明晰访问细节,凝练具体问题,为开展真实的调查访问活动做好准备。
  问题和课题是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涵盖范围太大或太小,有些指向性含糊不清,而当把问题转化为具体课题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预设好研究方法。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学科、学校和社区资源;安排好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时间,课堂上集中交流课题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应在课后的体验中积累;灵活调整学习组织形式,使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在选题阶段所确立的课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究活动的逐渐展开,有可能会有更高质的同类课题来取代现有子课题,也可能会产生其他具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可以说课题的确定集中在选题阶段,但又贯穿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段儿童刚入学不久,身上还保留着许多幼儿园生活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真实存在,更会不自觉受到自我情感爆发的干扰。随着他们接触事物的日益广泛,生活范围的日渐扩大,学习成了主要任务,生活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这使他们的情感也日渐丰富起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儿童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或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自我控制能力差,攻击性行为多……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认识情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为少先队活动的探索带来新的契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借鉴新课程的理念,将少先队活动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深化少先队活动课内涵。我校以少先队活动为抓手,立足校园,延伸家庭、社会,把少先队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之中,落实少先队活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助推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彰显少先队教育主题和文化特征,使少先队工作得到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学校整体发展腾飞的有力翅膀。  【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世界很大,我们难以踏遍每一寸土地;世界很美,我们难以看尽每一处风景。幸而有这样一次偶然的遇见,遇见你——“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活动。  正如著名作家梅子涵所说的那样,“阅读领航人”要担负起引领阅读的使命。是的,唯有阅读能让刻板的教学生活丰盈起来,能让我们滋养每个
期刊
最早知道吴非老师,是十多年前跟着市青年教师读书班,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两本书。尤其是《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让我感动许久。那时刚工作不久,不知如何当老师,只凭着一股蛮劲死抓成绩,课堂内外和学生打成一片狠拼人气,以为那样就会成为一位好老师。直到读到吴非老师的书,他如一位谆谆教诲的长者,为青年教师们指引了方向。那时,我才发觉自己以“爱”的名义,在教学中犯下了太多的错误,做了很多有违常识的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尊重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师生特点和教学情景,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增加、科学替换、适度调整、创新改编,使之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二次开发 方法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教师要在尊重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师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讲究高阶思维层次的学习方法,它强调由学习者自主地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框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绘本教学 深度学习 策略方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重复的句型又利于学生接受,
期刊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过程,一种积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课程专家的共同协力。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将建构全新的“满天星”课程体系定为学校“十三五”发展的中心工作。“星海人”开始了课程改革建设的“深水区作业”。  一、顶层设计:“满天星”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再提炼  “满天星”课程体系的建构,主要依托以下几个理念——  基于学校: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期刊
【摘要】儿童课外阅读受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学校和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儿童课外阅读状况参差不齐,总体上城区优于乡镇。我们从课外阅读的时间、空间、数量、频率、感兴趣程度这五个方面,随机抽取城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城乡儿童存在的差距,剖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缩小城乡儿童之间课外阅读的差距。  【关键词】儿童课外阅读 调查 策
期刊
【摘 要】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及学习方式等,让教学真正适合并满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关键词】以学定教 以情导学 顺学而导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我们的课堂应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主线,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
期刊
许是因为专业的原因,许是我对于植物的痴迷,那么多的书籍中,我一眼就看见了它——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这是一本非植物自然类的科普书籍。作者对文明和自然深层思考,并展现了对这种野性难驯的植物的深沉爱意。  我的童年与田野有关,眼睛一闭上就会想起儿时与弟弟下田时的景象。田间最多的就是杂草,偶尔妈妈会叫我们帮忙除草,可我们哪里会认得水稻和稗,哪会一心一意地去干农活呢?常常趴在田埂边与野草作伴或捉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