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收获丰富的发掘。
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三星堆发掘就长期停滞。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1980年~1981年,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1986年7月,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古蜀文明的重视。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6个祭祀坑,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
羊子山原是成都驷马桥附近的一座土丘,高约10米,直径约160米。1953年经清理发掘,证实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台建筑。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当人们意识到这是一座先秦时期的重要建筑遗址时,土台已仅存中心部分,后又被砖厂取土夷为平地。
关于羊子山土台的年代,囿于材料限制,研究者们有不同的结论,始建年代从殷末周初到战国早期不等;废弃年代研究者们的判断则较为接近,认为应当在战国晚期左右。
羊子山遗址出土了大量铜器、玉器、漆器,形制精美,种类丰富,具有成都平原早期蜀文化的特征。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考古调查时相继发现,包括位于成都市新津区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位于郫都区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位于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学上一次全新的发现和突破,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學术价值。
2000年7月29日,成都商业街意外发现几具大型船棺。两天后,考古学家赶往现场作进一步清理发掘,推断这里是古蜀国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的家族墓地。消息传开,全城沸腾。
此次发掘一共出土大型船棺和独木棺17具,最大的一具船棺长度达18.8米,直径1.7米。这些棺木均采用贵重的楠木整木刳凿而成。出土文物中,最有特色的器物是漆器,种类包括梳子、耳杯、几案等。
考古学家推测,商业街大型船棺葬应当建于蜀开明王朝晚期,即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本次发现是2000年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共同构成了古蜀文明的符号。
2001年2月8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迅速组建了一支考古队,挖掘出了许多文物。
根据考古发现,考古学家推断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
金沙遗址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1980年3月,新都县马家公社二大队第三生产队在修整晾晒谷物的晒坝时,意外地在东北角发现一座木椁墓的椁枋。
消息传到县文物管理所和四川博物馆,考古学家们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是古蜀晚期开明九世至十一世之间的一座蜀王木椁墓。这是首次在成都平原发现真正的古蜀王墓葬。
经过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大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漆器等珍贵文物出土,还有戈、剑、矛等五六十件制作精良的青铜兵器,述说着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
1985年12月,成都市干道指挥部修建自来水公司和煤气公司综合大楼,挖地下室时,在地下约4米深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陶片和圆木构件。考古工作者赶到现场查看,认为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从1986年至1989年,他们分两个阶段,对十二桥遗址进行了发掘。
考古工作者推断,这是一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有学者认为,十二桥遗址意味着古蜀国政治中心从三星堆转移到了成都。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掘出众多陶器、石器、骨器、卜甲等遗物。虽然陶器大都残破,但能判别出器形,小平底罐、尖底盏、鸟头柄勺等具有浓郁的古蜀文化特色,是“有别于中原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陶器群”。据此,学界把这种文化类型,命名为“十二桥文化”。
2001 年2 月8 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迅速组建了一支考古队,挖掘出了许多文物。
根据考古发现,考古学家推断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 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
金沙遗址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三星堆发掘就长期停滞。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1980年~1981年,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1986年7月,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古蜀文明的重视。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6个祭祀坑,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
三星堆遗址
羊子山原是成都驷马桥附近的一座土丘,高约10米,直径约160米。1953年经清理发掘,证实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台建筑。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当人们意识到这是一座先秦时期的重要建筑遗址时,土台已仅存中心部分,后又被砖厂取土夷为平地。
关于羊子山土台的年代,囿于材料限制,研究者们有不同的结论,始建年代从殷末周初到战国早期不等;废弃年代研究者们的判断则较为接近,认为应当在战国晚期左右。
羊子山遗址出土了大量铜器、玉器、漆器,形制精美,种类丰富,具有成都平原早期蜀文化的特征。
羊子山土台遗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考古调查时相继发现,包括位于成都市新津区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位于郫都区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位于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学上一次全新的发现和突破,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學术价值。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
2000年7月29日,成都商业街意外发现几具大型船棺。两天后,考古学家赶往现场作进一步清理发掘,推断这里是古蜀国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的家族墓地。消息传开,全城沸腾。
此次发掘一共出土大型船棺和独木棺17具,最大的一具船棺长度达18.8米,直径1.7米。这些棺木均采用贵重的楠木整木刳凿而成。出土文物中,最有特色的器物是漆器,种类包括梳子、耳杯、几案等。
考古学家推测,商业街大型船棺葬应当建于蜀开明王朝晚期,即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本次发现是2000年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共同构成了古蜀文明的符号。
2001年2月8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迅速组建了一支考古队,挖掘出了许多文物。
根据考古发现,考古学家推断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
金沙遗址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1980年3月,新都县马家公社二大队第三生产队在修整晾晒谷物的晒坝时,意外地在东北角发现一座木椁墓的椁枋。
消息传到县文物管理所和四川博物馆,考古学家们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是古蜀晚期开明九世至十一世之间的一座蜀王木椁墓。这是首次在成都平原发现真正的古蜀王墓葬。
经过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大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漆器等珍贵文物出土,还有戈、剑、矛等五六十件制作精良的青铜兵器,述说着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
马家战国蜀王墓
1985年12月,成都市干道指挥部修建自来水公司和煤气公司综合大楼,挖地下室时,在地下约4米深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陶片和圆木构件。考古工作者赶到现场查看,认为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从1986年至1989年,他们分两个阶段,对十二桥遗址进行了发掘。
考古工作者推断,这是一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有学者认为,十二桥遗址意味着古蜀国政治中心从三星堆转移到了成都。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掘出众多陶器、石器、骨器、卜甲等遗物。虽然陶器大都残破,但能判别出器形,小平底罐、尖底盏、鸟头柄勺等具有浓郁的古蜀文化特色,是“有别于中原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陶器群”。据此,学界把这种文化类型,命名为“十二桥文化”。
金沙遗址
2001 年2 月8 日,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某房产开发集团的两台挖掘机将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有村民发现铲起的泥土中有象牙和一些玉器。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迅速组建了一支考古队,挖掘出了许多文物。
根据考古发现,考古学家推断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 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
金沙遗址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