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教学改革这次契机,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牢固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等三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其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思维的引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课堂教学往往停留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一旦知识点稍有变换,学生便会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下的。新课改强调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由此可见,新课改更加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初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望与同行共斟酌。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生物知识,而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建立一种良好的、与学生互动的初中生物课堂。在互动型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忙碌记笔记,“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与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则能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空气质量与健康》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学们,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影响我们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问题提出后,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观积极的发言,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参与到课堂的谈论之中了:
学生一: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学生二: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学生三: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学生四: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到很是欣慰。同学们的发言很全面说明他们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初中生物教师在面对千差万别学生的时候,不应该用事先准备好的固定统一的模式去套用,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和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为学生提供哪些信息,让学生从中获得什么知识,这种行为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或者教会他们怎样学习生物知识;这些行为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经过这样过的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索、乐于竞争的特点,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口味。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不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上,提出了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四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首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问题一:不同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吗?
问题二:多媒体播放的四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呢?
问题三: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问题四: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问题五: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让生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生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全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让学生学以致用,牢固学生对问题的掌握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生物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改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这也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例如,笔者在教授完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中关于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问题后,就让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并且提出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 生活中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对食物保鲜呢?3. 采用的食物保鲜方法依据的什么原理呢?让学生在探讨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这次契机,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8).
[2]刘秋伟.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教学[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10).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其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思维的引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课堂教学往往停留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一旦知识点稍有变换,学生便会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下的。新课改强调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由此可见,新课改更加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初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望与同行共斟酌。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生物知识,而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建立一种良好的、与学生互动的初中生物课堂。在互动型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忙碌记笔记,“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着交流与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则能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空气质量与健康》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学们,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影响我们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问题提出后,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观积极的发言,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参与到课堂的谈论之中了:
学生一: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学生二: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学生三: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学生四: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到很是欣慰。同学们的发言很全面说明他们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初中生物教师在面对千差万别学生的时候,不应该用事先准备好的固定统一的模式去套用,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和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为学生提供哪些信息,让学生从中获得什么知识,这种行为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或者教会他们怎样学习生物知识;这些行为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经过这样过的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索、乐于竞争的特点,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口味。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不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上,提出了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四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首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问题一:不同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吗?
问题二:多媒体播放的四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呢?
问题三: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问题四: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问题五: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让生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生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全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让学生学以致用,牢固学生对问题的掌握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生物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改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这也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例如,笔者在教授完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中关于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问题后,就让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并且提出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 生活中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对食物保鲜呢?3. 采用的食物保鲜方法依据的什么原理呢?让学生在探讨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这次契机,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8).
[2]刘秋伟.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教学[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