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语言课程作为我国高校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基础计算机语言课程,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C语言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电脑成为主要工作工具的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学生进行C语言教学十分必要。本文在对高校中的C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的C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C语言 教学模式 改革对策
【基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2017“翻转课堂“项目项目编号:2017CK02
【中图分类号】TP312.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8-0056-02
引言
我国就业市场对人才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提高,高校在就业市场的形势下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下,开设了计算机C语言课程,因为与其他的计算机课程相比,C语言课程比较简单,属于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所以非常适合各大高校作为必修课程来为学生开设,但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不管是高校还是高校中的C语言教师,都应该关注C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为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提供帮助。
一、我国高校C语言教学模式现状
1.计算机C语言课程理论性过强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C语言教学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C语言的大量数据及其结构、运算符进行操作后,学生在讲台下跟进,最后在考试时采用笔试和操作两部分,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计算机C语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核,但是在实际的C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对C语言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所以出现了C语言课堂理论性过强的问题,对包括顺序与循环结构理论、数组和函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讲解,但是没能在一个科学的、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所以才会出现大学生C语言操作水平较差的问题。
2.计算机C语言课程创新性缺乏
一方面,由于计算机C语言涉及到较多的符号和数据,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所以需要教师在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的提升需要创新的引导。但在当前的计算机C语言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案设计老套、实用性差、教学内容生硬死板的问题,所以C语言教师的创新性的缺乏和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的创新性缺乏的问题,特别是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认为,许多大学生没有能力学好C语言,所以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C语言程式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加剧了大学生思维的固化。另一方面,大学计算机C语言课程中,在对实践环节进行设置时,一个教师通常要负责几十甚至一百多个学生,所以学生在C语言课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很难有机会得到教师的解决,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创新积极性被打消了,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没法得到培养。
二、C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
1.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核心
首先,教师在C语言的课程内容进行设置时,应该尽量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接受能力,对于超出学生接受能力以外的内容,没有必要进行过于详细的教授。其次,对于学生在C语言课堂中提到的问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解答,并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最后,教师在于学生的像初中应该平易近人,尽量加大与学生的接触面,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更加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计算机C语言课堂氛围。
2.选择合适的C语言教学内容
具体来讲,可以将高校的C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C语言语法基础和函数、数据类型等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既有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也就是说,对于指针这样的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应该尽量化难为易。在C语言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采用三个案例教学法,也就是说,C语言教师通过对第一个案例的精讲,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础程序,然后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中,提供学生部分C语言源代码,使得学生通过分析部分源代码来提高自己的对C语言程序的理解;在第三个案例中,教师完全不提供任何源代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编写C语言代码,这样监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C语言程序的理解。在C语言教学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拔高阶段,教师应该对C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一阶段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的计算机C语言操作能力,这样学生的C语言理论与操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3.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除上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能够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的C语言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教师以同一批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其教学成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监事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使用问题探究法,学生在对C语言问题进行分解、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灵活的C语言记忆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既定的语言规则,这样的语言规则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这一部分C语言内容进行探究,这样学生的C语言理论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高校中的存在的C语言教学理论性过强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纳,选择合适的C语言教学内容和C语言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婷.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學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82-184.
[2]冯林,付志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2,35(6):172-174.
【关键词】C语言 教学模式 改革对策
【基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2017“翻转课堂“项目项目编号:2017CK02
【中图分类号】TP312.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8-0056-02
引言
我国就业市场对人才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提高,高校在就业市场的形势下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下,开设了计算机C语言课程,因为与其他的计算机课程相比,C语言课程比较简单,属于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所以非常适合各大高校作为必修课程来为学生开设,但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不管是高校还是高校中的C语言教师,都应该关注C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为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提供帮助。
一、我国高校C语言教学模式现状
1.计算机C语言课程理论性过强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C语言教学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C语言的大量数据及其结构、运算符进行操作后,学生在讲台下跟进,最后在考试时采用笔试和操作两部分,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计算机C语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核,但是在实际的C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对C语言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所以出现了C语言课堂理论性过强的问题,对包括顺序与循环结构理论、数组和函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讲解,但是没能在一个科学的、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所以才会出现大学生C语言操作水平较差的问题。
2.计算机C语言课程创新性缺乏
一方面,由于计算机C语言涉及到较多的符号和数据,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所以需要教师在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的提升需要创新的引导。但在当前的计算机C语言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案设计老套、实用性差、教学内容生硬死板的问题,所以C语言教师的创新性的缺乏和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的创新性缺乏的问题,特别是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认为,许多大学生没有能力学好C语言,所以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C语言程式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加剧了大学生思维的固化。另一方面,大学计算机C语言课程中,在对实践环节进行设置时,一个教师通常要负责几十甚至一百多个学生,所以学生在C语言课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很难有机会得到教师的解决,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创新积极性被打消了,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没法得到培养。
二、C语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
1.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核心
首先,教师在C语言的课程内容进行设置时,应该尽量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接受能力,对于超出学生接受能力以外的内容,没有必要进行过于详细的教授。其次,对于学生在C语言课堂中提到的问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解答,并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最后,教师在于学生的像初中应该平易近人,尽量加大与学生的接触面,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更加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计算机C语言课堂氛围。
2.选择合适的C语言教学内容
具体来讲,可以将高校的C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C语言语法基础和函数、数据类型等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既有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也就是说,对于指针这样的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应该尽量化难为易。在C语言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采用三个案例教学法,也就是说,C语言教师通过对第一个案例的精讲,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础程序,然后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中,提供学生部分C语言源代码,使得学生通过分析部分源代码来提高自己的对C语言程序的理解;在第三个案例中,教师完全不提供任何源代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编写C语言代码,这样监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C语言程序的理解。在C语言教学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拔高阶段,教师应该对C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一阶段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实用性,加强学生的计算机C语言操作能力,这样学生的C语言理论与操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3.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除上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能够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的C语言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教师以同一批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其教学成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监事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使用问题探究法,学生在对C语言问题进行分解、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灵活的C语言记忆方法,尤其是对一些既定的语言规则,这样的语言规则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这一部分C语言内容进行探究,这样学生的C语言理论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高校中的存在的C语言教学理论性过强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纳,选择合适的C语言教学内容和C语言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婷.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學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82-184.
[2]冯林,付志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2,35(6):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