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艺术类院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在独立艺术类院校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所遇“冷”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转化学生的认知目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方面。
  关键词: 独立艺术院校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媒介批评》
  高校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普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必要途径,而且是学生日后深造的前提条件,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表述、创新能力、审美取向等都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管是重点综合性大学还是高职院校、民办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必然会涉及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安排。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课程的具体实施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艺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独立院校中,理论课的教学更为尴尬。本应是双向互动的课堂,常常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较为认真的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更有甚者,旷课早退者,睡觉游戏者,也成了并不陌生的“风景”。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课成为了学生抵触,教师也无任何职业成就感的“牢笼”。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并从中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笔者认为,民办独立艺术类院校专业理论课堂遇“冷”,既有宏观背景因素,又有具体实施中的细节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带来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不完善。自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到2001年短短三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几乎翻了一番,不仅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而且迅速实现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1]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高校毕业生也由曾经的天之骄子转而变为“一毕业就失业”的“毕失族”。为了应对就业的压力,各大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希望与就业市场结合,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类院校和民办独立院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而在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和梳理的工作始终在进行,许多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探索和转变,许多课程在授课时间、教学课时、教学形式上都面临着不够稳定的情况,因此会对课程的具体操作带来一些问题。
  2.课程的理论性质与学生的期待不同增大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难度。既然民办独立院校中对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强调如此突出,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在学习策略上有所侧重。比如,在笔者所执教的民办独立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为各大电视台输送策划、采编、拍摄、剪辑为一体的应用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也格外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成为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不少学生拍摄的纪实及剧情作品都在国内各大影像节中获奖,成功打破了很多综合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劣势。在我校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从大一进行新生教育始,就有对高年级学生实践作品的展播,确定了他们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各种影像比赛、作品展映、毕业生作品汇报、业内人士讲座等各种活动始终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相伴相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绝大多数同学把《非线性编辑》、《画面编辑》等技术课程作为真正的专业课程,在学习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以为大学就是学会拍摄和剪辑作品才是最高目标。所以,当他们发现课程安排中还有大量的关于《美学原理》、《文艺理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外,还有《电影史》、《新闻史》、《新闻理论》,包括笔者所从教的《媒介批评》等专业理论课程时,普遍的功利和浮躁心态使他们认为这些课程的设置都不够实用,大多是在做无用功,因此,在心理上会有轻视甚至抵制的情绪,导致了课程讲授时的困难。殊不知,即使是民办教育,四年的时间也是学历教学而非职业培训,更何况这些理论课程往往是以潜在的方式更深层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演练和审美品位,是日后厚积薄发的基础。
  3.独立艺术类院校学生在高考招生时多是三本及以下分数,在初中高中阶段就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的积淀本就相对不足,再加上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相对自由的氛围中更加随心所欲,不能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尤其是民办独立院校收费较高,因此学生家庭条件普遍非常优越,未来的毕业、求职及生活并未对其造成任何的心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一说也就无从谈起。更何况不少学生只把大学学历作为一个日后其他发展的标签而已,而非生存技能,其“过客”心态阻碍了其对专业,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的热情。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某些理论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内容晦涩、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表达枯燥、单纯灌输等问题,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不能很好地交流,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知识的传达。
  二、改善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文所指出的问题,宏观背景及学生固有素质是我们凭一己之力很难迅速改变的。要想增强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及情绪,不能消极对待,而应以教书育人的责任为出发点,将更多的努力放在针对学生现有基础和学习习惯,来改进教学方法之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1.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奥苏贝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2]针对学生对理论课程轻视的现状,当然在第一堂课时就应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但不是单纯以“重要”二字来施压,而是要投其所好,让学生认识到理论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比如笔者在《媒介批评》的绪论部分,会针对学生重片子创作轻理论学习的心理,以著名导演贾樟柯和曾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深厚的理论积淀、毕福剑等名人继续求学深造等业界的案例来举例,让学生明确理论与创作之间的直接关系。同时,也会拿来以往学生的作品,分析其思想不足所导致的认知、审美乃至技术问题,以此令学生强化对理论深度和逻辑表述的重视,而不能成为单纯技术的奴隶。
  2.理论课程确实存在不少较为抽象、晦涩的表达,尤其是国内的不少专业理论课程,其实都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因此在转译过程中难免更为枯燥难读,而且存在着不少纷争。如果将这样的理论原貌照本宣科,效果当然不佳,课时的安排也不能尽然满足这样的需要。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固有素质,比如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一般这样的现实,削繁就简,只讲授该理论下最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尤其是现在依然有生命力,在实践领域广为使用、颇具影响的内容即可,切不可贪多硬灌。如果有必要,可以推介书目的方式提及,给学习能力较强也有兴趣的同学去涉猎和继续学习。适当降低授课难度也能部分减少学生的畏惧和抵触心理。   在理论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讲得通俗易懂,可使用生动的案例来佐证观点。比如在讲到后现代主义反传统、解构现代的价值体系时,笔者就选择了校园中女孩子服装中的季节材质混搭颠覆传统着装风格、商场的广告词中“life is a journey,for shopping”(生命是一场购物的旅行)颠覆了我们传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知,以此来说明后现代主义在该方面的特点。学生在换种视角看待媒介产品时,不仅感觉有新鲜感,同时也不再觉得对理论的接受有太多的难度。
  3.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还是教师应努力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有如下方法:
  (1)授课方式要更为直观。民办独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大多理性思维能力一般,但感性思维发达,心思细腻敏感,性格活跃,表达能力强。因此,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更为直观的方式,比如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电视节目、电影作品及网络现象接触较多的特点,笔者在讲授《媒介批评》中,大量引入电视、电影、网络包括广告、新闻等媒介中的案例,或者以故事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以多媒体形式引入相关片段,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多样化的视听手段也能够减少对教师单纯讲授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2)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授课时应多引入最新鲜的话题,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来使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见解。比如在讲授女性主义在媒介中的体现时,笔者就选择了媒介中为何如此关心“剩女”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对传统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要求究竟有哪些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所导致的男女两性的生存境遇,其中是否有些不公平等的讨论。科学实验表明:在知识保持上,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视听结合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3]因此,如果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那么对知识的吸收和使用必定更为有效。但话题的讨论其实在授课中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话题选择甚见功力,对现场的驾控和点评的精准度上也要非常到位。但这些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3)授课时注意节奏的调节。民办独立艺术院校的学生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合理安排兴趣点,在观点讲述和案例分析之间间隔不宜过长,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平均每十分钟内应有1到2个兴趣点,在学生有兴趣内容的讲解上,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积极回顾你的观点,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听课和接受知识的积极性,而不是只看热闹而不接受理论本身。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必不可少。除了具体的内容设计和上课技巧以外,师生间和谐的课堂气氛也直接影响授课的效果。如果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的时间越长,对学生越熟悉,课堂气氛便越活泼。学生会更有兴趣聆听熟悉的值得信赖老师的讲解,而学生的状态也会激发教师的随机发挥,提高表达的生动和幽默程度。因此,从教师角度而言,除了备好课之外,也应积极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情况,增强彼此的情感和互动,以此来进一步促进理论的讲授。
  综上所述,面对当下民办独立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专业理论课遇“冷”的困境,在能改变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其努力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
  [2]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http://biyelunwen.yjbys.com/fanwen/yuyanwenxue.
  [3]陈应灿.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9.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教育机构——艺术学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的艺术都离不开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抛开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大前提,艺术教育机制对特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审美趣味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我国艺术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艺术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油画教学 教学模式   
摘 要: 民族预科教育是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十余年来,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随着民族预科教育办学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本文以湖南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实践为例,提出了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为主的民族预科教学目标构建的新观点。  关键词: 完善知识结构 民
摘 要: 中学历史在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往往从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入手,久而久之就失去新意,部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的都是陈词滥调,新意全无,无法激发教与学的热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践行大胆创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新课标多样化的教学要求,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串联整个历史事件,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人物 独立战争 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美
摘 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解读的多维性,使文学课教学天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当前的文学课教学存在一些弊端,而文本细读教学法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创新素质教育 文学课教学 文本细读 能力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
摘 要: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受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价值观冲突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了功利化、疏离化的倾向。在此情况下必须强调高校德育价值导向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关键词: 德育 价值观 核心价值 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中国,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摘 要: 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大的社会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本文在解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例,指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提高,必须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理念不断创新、内涵进一步提升和资源有效整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功能 实践    开展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客观要求。这表明,
摘 要: 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和言语文化的相互融合实践,“语文”之本体,即语言文字和言语文化。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语言文字”是客观具体的形式,“言语文化”是主观能动的抽象。言语文化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它是在历史进程和民族发展中凝练而成的。教育是传承并创新文化的活动,而文化的第一载体是言语。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是对未来社会的主体公民进行言语智能的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 “语文”
摘 要: 李碧华善以鬼神写人心,利用鬼魂轮回表达现代人生活的种种境遇。痴男怨女、爱恨情仇,构成了她笔下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消费主义与女性主义衍生出了其“妖女复仇”式的折磨杀戮。奇观、爱欲、血腥构成了其怪谈小说的三个要素。本文主要从中国志异与日本怪谈对其创作的影响、作品中的复仇情结以及作家残酷的美学趣味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论述李碧华的怪谈小说。  关键词: 怪谈 志怪 复
摘 要: 目前国内的对外汉语词典主要是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该类词典侧重于对汉语词语用法的注解,对汉语词语尤其是汉语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关注不足,不能满足非母语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目的。《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在汉语文化词语收词和释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为国内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NTC 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 汉语文化词语 收词、释义
摘 要: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本文以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为切入点,对毕业生的就业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医学类毕业生 江苏省 就业结构 优化建议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