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真正促成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儿童好奇的天性,利用儿童的生活视角,培养儿童辨析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问题生成中激发思辩,在教学情境中升华思辩,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辩,从而营造品社课堂美好境界,激发新课程背景下品社课的活力,让学生在思辨中实现道德提升。
一、在问题生成中激发思辩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家人的爱》一课,让学生将家长和孩子两份账单进行对比,有的孩子觉得我们向父母要钱,这是不对的。可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做家务收父母的报酬是应该的,外国有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做的。这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符,可这恰恰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后所获得的真实体验。针对此问题,我没有随意否定,而是抓住已生成的资源,提出对比问题供孩子们讨论:美国家庭为什么给孩子报酬?美国孩子为了什么做家务?我们为了什么做家务?我们家长为什么不计报酬?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激烈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能正确认识了报酬的含义,以及做家务收报酬的利与弊,能批判地看待做家务收报酬这一现象了。美国孩子做家务是为了自立,他们得靠劳动获取零用钱,美国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我们有的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钱。在联系生活,真实生活的思辩中,孩子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使他们的思辩充满智慧。
二、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思辩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提供孩子一个有利讨论的教学情境,促成孩子自由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体验,使课堂充满智慧。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教学伊始,通过让学生和电视公众人物打招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的聊天,了解到学生们喜爱的电视节目,引出看电视的话题;通过观看电视录像《小小电视迷》,引出家庭中看电视的风波。再通过调查,了解到有的家长支持孩子看电视,而有的家长却极力反对孩子看电视。针对此问题,在学生中及时开展了一次激烈的辩论会,即:小学生看电视利大,还是小学生看电视弊大。通过利与弊问题的对比,使孩子们明白看电视既有利,也有弊,从而生成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利大于弊,达到科学、合理的收看电视。辩论会上,我鼓励每个孩子参与讨论,让孩子们明白辩论的目的是得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取胜,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即使是自己不赞同的。通过这小小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学生的思想,释放了学生的自由性和创造性。通过在问题中体验思辨,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评价的同时产生积极的道德认识,由直观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概括的、比较深入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辩论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增进了道德的自我修养,提高了品德素养。
三、在生活实践中升华思辩
对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美化家园》一课,课前我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感受自己生存环境的好与坏。通过对生活环境问题的探讨,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美化我们的环境。通过学习给垃圾分类,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现场分类,使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归宿,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实践问题,升华儿童的生活思辩。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通过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让儿童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积极发现、积极思辩、积极体验、从而感受、领悟,积淀智慧,使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思辩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让我们从“心”开始,引领孩子思辩生活,彰显个性风采,激发课堂活力。
一、在问题生成中激发思辩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家人的爱》一课,让学生将家长和孩子两份账单进行对比,有的孩子觉得我们向父母要钱,这是不对的。可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做家务收父母的报酬是应该的,外国有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做的。这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符,可这恰恰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后所获得的真实体验。针对此问题,我没有随意否定,而是抓住已生成的资源,提出对比问题供孩子们讨论:美国家庭为什么给孩子报酬?美国孩子为了什么做家务?我们为了什么做家务?我们家长为什么不计报酬?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激烈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能正确认识了报酬的含义,以及做家务收报酬的利与弊,能批判地看待做家务收报酬这一现象了。美国孩子做家务是为了自立,他们得靠劳动获取零用钱,美国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我们有的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钱。在联系生活,真实生活的思辩中,孩子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使他们的思辩充满智慧。
二、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思辩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提供孩子一个有利讨论的教学情境,促成孩子自由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体验,使课堂充满智慧。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教学伊始,通过让学生和电视公众人物打招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的聊天,了解到学生们喜爱的电视节目,引出看电视的话题;通过观看电视录像《小小电视迷》,引出家庭中看电视的风波。再通过调查,了解到有的家长支持孩子看电视,而有的家长却极力反对孩子看电视。针对此问题,在学生中及时开展了一次激烈的辩论会,即:小学生看电视利大,还是小学生看电视弊大。通过利与弊问题的对比,使孩子们明白看电视既有利,也有弊,从而生成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利大于弊,达到科学、合理的收看电视。辩论会上,我鼓励每个孩子参与讨论,让孩子们明白辩论的目的是得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取胜,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即使是自己不赞同的。通过这小小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学生的思想,释放了学生的自由性和创造性。通过在问题中体验思辨,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评价的同时产生积极的道德认识,由直观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概括的、比较深入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辩论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增进了道德的自我修养,提高了品德素养。
三、在生活实践中升华思辩
对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美化家园》一课,课前我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感受自己生存环境的好与坏。通过对生活环境问题的探讨,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美化我们的环境。通过学习给垃圾分类,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现场分类,使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归宿,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实践问题,升华儿童的生活思辩。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通过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让儿童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积极发现、积极思辩、积极体验、从而感受、领悟,积淀智慧,使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思辩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让我们从“心”开始,引领孩子思辩生活,彰显个性风采,激发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