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可特大街上等车,一个大叔从街对面矫健地穿过来,他是个华人,看我也是华人,就非常热情地问:“中国来的?”我说是。他就很高兴。
他要去的地方其实走路也就半小时,坐车却要一个半小时,因为康可特大街上的公交不能直达他的老年公寓,他坐车先倒回到哈佛广场,然后在那里换73路折返。“反正我现在有得是时间,碰到中国人,还能聊天。”
大叔非常爽朗,二十分钟时间,把他们家的简史跟我讲了一遍。他自己军人出身,师级退休,在老家日子好过得很,二百平方米的住宅,一万元人民币的月薪,想上月球旅游都可以。可是,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就一个宝贝女儿,女儿又生了宝贝外孙,帮着接送,帮着烧菜。我问大叔,那你为什么不和女儿一起住,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多寂寞?大叔不愿在感伤的问题上停留,笑着让我猜他的年龄,我说六十五,大叔把帽子一摘,看看,头发都白了,七十五!
大叔转问我,以后准备留在美国吗?我说,不会。大叔就说,是啊,现在咱中国什么没有啊!我说,也叫你闺女回去啊!大叔说,那哪可能,奋斗半辈子,好不容易在美国安营扎寨,回去,如何交代?
如何交代?这是个问题。大学时代,我读的外文系,基本每个同学都在那个年代考过托福,争取过出国,最后也的确有一半的同学跑到美国来了。可是,不管是顺利地拿了奖学金过来的,还是顺利地嫁了人过来的,还是千辛万苦百转千回过来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个人都有一部不消与人说的小说在心头。所以,即便是在小说学意义上,美国的这一章也应该华彩应该高潮。可接着的问题是,如果这个乐章不够激动人心,怎么办?
在美国呆了半年多,我的华人邻居最爱问的是:为什么还回去啊?食品安全没解决,儿童安全没保障,住房那么贵,医疗那么累,还回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跟他们全家解释,甚至还吵起来,食品安全,儿童安全,医疗住房,等等等等,的确都是我们没解决的问题,可这些问题完全不是美国报纸上描绘的那样妖魔。不过,争来争去两个月,有一天我突然醍醐灌顶,其实他们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当然希望祖国强大,像这次埃及政变,乱世之中,中国大使馆多给力啊,火速包机送回侨民,相比之下,韩国侨民悲痛啊,他们网上哭:“我们在捡中国人的垃圾吃!”可是另一方面呢,奋斗了二十年好不容易在美国享受中产阶级的生活了,却发现,国内朋友没那么辛苦也过上了,而且,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自己人在一起。这个时候,“地沟油”这样的新闻,说句风凉话,大概真是一种安慰,是对华彩乐章的保护,或者说,有了“地沟油”,平常的美国生活有了霓虹灯。
因此,所谓“地沟油”,有时还真是一个试金石,就像美国书店里的达赖。几乎是百分百的命中率,特别爱强调“地沟油”的,都会觉得达赖挺了不起。此类思维格式,就像美国报纸上的马克思。
一个月前,美国民主党女议员在亚利桑那州遭枪杀,翻开第二天的波士顿环球报,果不其然,我在凶手的介绍中看到:他喜欢读马克思和希特勒。
嘿嘿,你懂的。马克思只有和希特勒一起出现在凶手的书单里,美国才是美好的,安全的,值得的。
他要去的地方其实走路也就半小时,坐车却要一个半小时,因为康可特大街上的公交不能直达他的老年公寓,他坐车先倒回到哈佛广场,然后在那里换73路折返。“反正我现在有得是时间,碰到中国人,还能聊天。”
大叔非常爽朗,二十分钟时间,把他们家的简史跟我讲了一遍。他自己军人出身,师级退休,在老家日子好过得很,二百平方米的住宅,一万元人民币的月薪,想上月球旅游都可以。可是,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就一个宝贝女儿,女儿又生了宝贝外孙,帮着接送,帮着烧菜。我问大叔,那你为什么不和女儿一起住,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多寂寞?大叔不愿在感伤的问题上停留,笑着让我猜他的年龄,我说六十五,大叔把帽子一摘,看看,头发都白了,七十五!
大叔转问我,以后准备留在美国吗?我说,不会。大叔就说,是啊,现在咱中国什么没有啊!我说,也叫你闺女回去啊!大叔说,那哪可能,奋斗半辈子,好不容易在美国安营扎寨,回去,如何交代?
如何交代?这是个问题。大学时代,我读的外文系,基本每个同学都在那个年代考过托福,争取过出国,最后也的确有一半的同学跑到美国来了。可是,不管是顺利地拿了奖学金过来的,还是顺利地嫁了人过来的,还是千辛万苦百转千回过来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个人都有一部不消与人说的小说在心头。所以,即便是在小说学意义上,美国的这一章也应该华彩应该高潮。可接着的问题是,如果这个乐章不够激动人心,怎么办?
在美国呆了半年多,我的华人邻居最爱问的是:为什么还回去啊?食品安全没解决,儿童安全没保障,住房那么贵,医疗那么累,还回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跟他们全家解释,甚至还吵起来,食品安全,儿童安全,医疗住房,等等等等,的确都是我们没解决的问题,可这些问题完全不是美国报纸上描绘的那样妖魔。不过,争来争去两个月,有一天我突然醍醐灌顶,其实他们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当然希望祖国强大,像这次埃及政变,乱世之中,中国大使馆多给力啊,火速包机送回侨民,相比之下,韩国侨民悲痛啊,他们网上哭:“我们在捡中国人的垃圾吃!”可是另一方面呢,奋斗了二十年好不容易在美国享受中产阶级的生活了,却发现,国内朋友没那么辛苦也过上了,而且,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自己人在一起。这个时候,“地沟油”这样的新闻,说句风凉话,大概真是一种安慰,是对华彩乐章的保护,或者说,有了“地沟油”,平常的美国生活有了霓虹灯。
因此,所谓“地沟油”,有时还真是一个试金石,就像美国书店里的达赖。几乎是百分百的命中率,特别爱强调“地沟油”的,都会觉得达赖挺了不起。此类思维格式,就像美国报纸上的马克思。
一个月前,美国民主党女议员在亚利桑那州遭枪杀,翻开第二天的波士顿环球报,果不其然,我在凶手的介绍中看到:他喜欢读马克思和希特勒。
嘿嘿,你懂的。马克思只有和希特勒一起出现在凶手的书单里,美国才是美好的,安全的,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