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这对基础不扎实的中专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掌握各个知识点以便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机械基础 兴趣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社会实践比较弱,基本上无生产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中专生来说,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那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好这门课呢?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虽然这只是一门理论课,但是牵涉到相当多的实践环节,如果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枯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重视的环节。首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更需要较高的语言技巧,注意“抖包袱”式引出概念。其次,需要认真备课,尤其上第一节课时要下足功夫,使出浑身解数。不要急着讲新课的内容,更不要照本宣科,这是我们中专生最反感的教学模式。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只讲一个内容:机器的定义。请所有同学列举自认为是机器的物品,我分类写在黑板上,然后结合人类的生产进步,引出产生机器的动力和原因,从而进一步确认哪些是机器,将一些属于工具的物品删除,最后根据我的分类,大家得出机器共同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阐述一个定义,似乎太浪费时间了,但是,我更注重的是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这门课不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有可能产生兴趣。另外,在后面讲新内容时务必经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授,尽量不提课本中提到的生产型机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教具、录像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增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
  1.采用模型教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我们借助模型导入,让学生通过动感、颜色鲜艳和形象逼真的模型来激发兴趣,利用他们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可进行直观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机械基础》教学会涉及到很多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特别是一些组成复杂、运动副都在内部的机构,采用模型也很难直观表达的部分。比如说内燃机的活塞、各种离合器的结构等等。如果采用课件教学就不同了,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视频,最好是爆炸图或视频。通过学生自己解剖这些较为复杂的机构,就很容易将其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省去了大量的讲授过程,效果也会好得多。
  3.采用体验式教学。《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课,但是我们能不能也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操作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些生产经验呢?
  例如在讲授教练四杆机构的组成时,我就是设计一节操作课。
  老师拿出模型演示,并观察是何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然后分发纸板、铁丝、笔心等工具,请同学们根据四杆机构的组成自己制作一个。完成后大家观察自己的模型跟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关键提示曲柄的存在与否)
  在一些同学得不到曲柄以后,再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的四杆机构都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一定要满足:(最长杆 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经过修改后,所有组都得到了曲柄摇杆机构,再固定不同杆,得到其它机构。
  由于所有结论要么是在学生急于解决问题时提供给他的,要么是他根据自己手上的模型总结的,故记忆效果很好,同时中专生大都好动,因此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以他们为主体,一堂课完成地很轻松。在后面的一些课程中,比如凸轮、联轴器等等,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制模型,若课堂上时间不够,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去完成。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做好每次实验和操作训练。例如我校有光机电一体化设备,该设备上涉及到带传动的安装和调整、联轴器的安装、电磁阀的组装和调试,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安排实操课,通过分组组装该设备,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其次,通过一些大型活动,组织学生到有关工厂参观,进行现场教学,折装简单的机械,以获取直接参与的经验。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之外,同时要能够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外,还应提高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工程问题,布置一些针对工程中的大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又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恰当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
其他文献
文本学习,既是教师与学生品读鉴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透过文本与思维、与思想对话、串接的过程。学习中,教师常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因而在课堂上“问——答——再读”的学习形式较为常见。但这“问”常常呈现出“流水式”,思维含量极低,可有可无,甚而“抹杀”学生思维,“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展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信息技术课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获取、交流、处理、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课程改革中,中学信息教师应当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快人一拍”的主人翁精神,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上好每节课,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必须改变观念、重视课程是的  观念的改变包括两
【内容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内生动力。新课改对学习动机赋予了丰富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学习动机的现实情况的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 培养策略  教育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学习阶段,其学习动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日益显得重要,而多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渐渐明白,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提问和回答,它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一亩良田。  怎样才能让良田上的庄稼茁壮成长,相信肥料的针对性,施肥的最佳时令,剂量,还有除草除虫的方式方法,用药,它都有讲究,事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总的纲领首先做到胸有成竹,唯有这样,庄稼们才会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起点。好的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新旧知识联系教学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两方面重点讨论提升化学课堂提问教学实践技巧,倡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并善于引导解释,充分地发挥提问教学的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
【内容摘要】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学生作文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语言以“说”代“写”,即表达过于口语化。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模糊,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不高,对作文书面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让他们提高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作文表达以“说”代“写”的口语化现象,进而提高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界也加剧和蔓延起来。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就忘记了等待。有的老师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暴跳如雷,缺少一种相互欣赏的等待。当然,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一味的苦等;也并非守株待兔,消极备战。《数学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
一、案例背景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关注了文章的理解性和欣赏性,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淳,2009)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Unit2,Module5中阅读课教学为例,说明如何采用批判性阅读模式进行阅读教
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文学界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佼佼者,他认为文本细读法应当成为所有人研究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通过该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及其深层内涵,这对于更加深层次地考证作者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智力、审美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在阅读中感悟更多文学知识的同时,建构起正确的审美体系,对于他们来讲
【内容摘要】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英语学习的整体运用,对大多数高中生都有一定的难度。词块理论是近些年被重视的一种英语学习、教学方法,对英语写作有很大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词块理论 高中 英语 写作  词块理论最初是由语言学家Becker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由Michael Lewis(1993)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词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