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吟安,掌控全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学习,既是教师与学生品读鉴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透过文本与思维、与思想对话、串接的过程。学习中,教师常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因而在课堂上“问——答——再读”的学习形式较为常见。但这“问”常常呈现出“流水式”,思维含量极低,可有可无,甚而“抹杀”学生思维,“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等等,“空问题”“假问题”“‘大’问题”漫天飞,“问”到何时才为休!
  为深入探究文本,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需要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走入文本,学习文本,提高语文素养。这问题的设计,应该“小切口,大角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执教者精心研读、深入发掘、理性分析,继而走进文本、走近学生。
  下面是以前和学生一起学习《六国论》的课堂片段:
  师:如果从课文中找一个字,或者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你认为是哪个字呢?
  生:我觉得是“赂”字。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展开说理,批评六国因“赂”秦而相继破亡,所以,“赂”是文眼。
  生:在第二段中,作者依次阐述了“赂之量”“赂之频”“赂之患”,说理形象生动,论证犀利尖锐,更足以说明“赂”乃文眼也。
  师:全文确实围绕“赂”展开论述,你刚才对第二段的概括很精确,能不能结合具体句子来说说?
  生:我想读读这一段,把重点信息中读出来,行吗?
  师:好,掌声伺候。(该生在大家掌声中,饱含感情诵读起来,其中重读了“其实(亦)百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得一夕安寝”“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语句)
  师:从他酣畅淋漓的诵读里,我们感受到了六国“赂”秦的悲哀。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生:我觉得“惜”字好。对于六国因赂秦而相继破亡,作者是非常痛惜的,第二段中“子孙视之不甚惜”,第三段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两段是文章的论证部分,作者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生:同意。如果六国都能珍惜自己的土地、珍惜人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作者在告诫北宋王朝好好“珍惜”,这个“惜”字分量很重。
  师:痛惜愚蠢行径,告诫执政者珍惜土地和人才,概括得非常好,你们读出了作者的心声。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我们组刚才讨论了一下,觉得作者是在借古讽今,以拳拳报国之情发表自己的主张,为国家长久计,作者是力主抗“战”的。文章开头,作者就深切呐喊:“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这个双重否定句意在强调六国“兵利战善”,如能坚持抗秦,定能胜之。
  生:在第三段中,作者饱含深情的寓此情于笔端,“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在欣慰与痛惜中,“富国强兵、果敢迎敌、抗战到底”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念昭然显现。
  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是作者给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开出的一剂良方——“封谋臣、礼奇才、抗外侮”。能有如此高远见解,难能可贵!
  师:“赂”“惜”“战”这三个字从不同侧面解读了作者的观点、情感、主张。大家的分析有理有据,说明我们不光读熟课文了,也读透课文了。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用一个字来总结呢?(接下去,学生分别以“爱(爱国之情)”“切(对大宋王朝为外敌积威所劫的切肤之痛,对富国强兵的迫切期望)”等词语来概括,边读边鉴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
  师:课下,请大家选取其中一个字,也可以再推敲另选择,以“一字传情说《六国论》”为题写一片段,发表你的看法,记住,要紧密结合文中的信息。
  备课时曾设计了好几套方案,准备了好几个问题,总觉得不如意,有的问题太“浅”,或者说谈不上是问题,比如你知道“三苏”吗;有的问题太大,容易给学生“老虎吃刺猬 ——不知从哪里下口”的感觉,如本文是如何展开论证的;有的问题太笼统,让人“如堕五里雾中”,如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展开阐述。后来,自己反反复复读文本,觉得这篇课文尽管是议论文,但“情”还是深深渗透在文中的。怎样来导读呢?问题的设计很关键,一再推敲,就抛出了如上问题,学生的反应还是积极的,自觉进入了品读、鉴赏、评价的“自由”状态。看来,情境的设置、问题的设计绝不是简单的事情,执教者要“煞费苦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尽快进入自主阅读状态、活跃思维提升认知上下功夫。可别忘了一点,读写结合,“趁热打铁”,提高写作水平很重要!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7号上午语文考试的结束,高考语文安徽卷材料作文中的一只蝴蝶占据了当天各大高考网站的头条,一时间,安徽卷的作文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今年安徽卷作文题乃至于整套语文试题的口诛笔伐甚嚣尘上。正如那只在南美洲扑腾翅膀的蝴蝶,却能在整个亚洲引起轩然大波。  冷静观之,其实不然。  细读此则材料,我们大略可以从下列几个角度揣度命题老师的用意:角度一、科学出真知。材料中蝴蝶颜色的探讨源自于科学的实验,也源
【内容摘要】教师、学生二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各自处于不同地位,展现不同作用,又相互密切联系,在互融并进中共同推动课堂教学进程。本文作者从初中生情感、能力等几个不同方面,对防止“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增强初中生数学课堂参与度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参与度 方法 认知  教育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部件”,并且二者之间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着不可替代的
【内容摘要】随着本校谐进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观念的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观念引领下,教师课堂上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地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那们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如何呢?因此我们进行了高效评价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谐进教育 教学评价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谐”,指团结和谐;“进”,指共同进取。“谐进”,指和谐共进。
【内容摘要】2006年高考首次出现新材料作文,2007年增至5篇。现在,它已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审题立意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读懂材料,全面准确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关键词】新材料 全面 侧面 多角度  何谓“新材料作文”,至今还没一个统一的定义,“新”主要是区别于上世纪90年代的材料作文,它有明显的特点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上对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时具体教学的应用案例,总结反思概念图在必修一复习课教学上的利与弊。  【关键词】概念图 生物 复习课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知识点非常多,有浅表的基础知识,也有丰富的内在知识,在现行的高考模式和平常生物课时偏少的情况下,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教学,笔者运用概念图这种教学策略在2007年2月第2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内容摘要】“语言理解是一个主动的、以策略为基础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策略性。句子理解是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句子理解的过程中,借助于一些关键的词如功能词、实义词和结构词等,可以有效地将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句子分成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而促进英语含义在学生思维中的建构,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言理解 策略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英语学习所具有的语言理解意
【内容摘要】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一个优秀班集体是在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建设中形成的。本文从旅游职业学校导游班级建设实际入手分析,提出导游班级建设策略,探讨如何结合行业实际建设班级。  【关键词】旅游职业学校 导游班 建设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单位组织,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一个优秀班集体是在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努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行动”对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校课题组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扎实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
【内容摘要】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角色 分析者和设计者 组织者和参与者 导航者和监督者 主持者和评价者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
【内容概要】本文从初中作文教学的角度,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1)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2)奇思妙想,品味创造的佳酿;(3)自主创造,共享集体的智慧。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活 合作 创作  一、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要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写作的内容就必须充实,并且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