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西方音乐发展两千多年的漫漫长河里,十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时期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重点研究阶段。贝多芬正是处于这一过渡阶段的代表作曲家,他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至至高点,并开辟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本文以贝多芬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交响乐为例,阐述这一历史阶段在启蒙运动思潮与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下音乐的发展。
西方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经历了古希腊罗马的繁盛时期、中世纪盛行的教会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于19世纪上半叶转向浪漫主义音乐。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享誉世界、跨时代的音乐家,是世界音乐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作曲家,同时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深度和哲理性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和其他前辈的音乐。
他的早期作品在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与体裁形式外,更有贝多芬式的曲调与特点。晚期作品在古典主义时期严谨的结构上发展了新的风格,作品内容深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已然不是单纯的炫技与固定的音乐曲式结构,更多的是贝多芬晚年对于音乐及生命的人性化的理解以及后来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基调。其作品中所出现的主导动机的运用、标题性音乐以及自由、冲动的戏剧性因素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八岁开始登台演出。贝多芬自幼显现出来的音乐天赋使其父亲想要他成为第二个莫扎特的愿望,因此经常逼迫贝多芬练琴,大骂不断,以至于少年的贝多芬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在11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音乐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最初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还有着海顿、莫扎特的影子,音乐非常的保守,是纯粹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1800年之后,贝多芬开始忍受耳聋的酷刑,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听觉上的衰退。他的作品开始较多的带有自己对于命运的理解与质问,个人情感色彩越来越浓郁,已经超越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保守风格。1815年以后,贝多芬的耳疾越发的严重,他甚至听不清楚自己弹奏的钢琴曲,以及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旋律。在1825年《第九交响曲“合唱”》首演并获得圆满成功时,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贝多芬的耳疾已经严重至完全听不到了,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还是写出了这部贝多芬作品中最伟大的生命颂歌。
因此,研究者习惯上将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划分为1802年之前的保守期、1803—1814年间的成熟期、1815年后沉思期三个时期,以便更深层次地研究他的音乐。
贝多芬的作品家喻户晓,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然不是一般音乐家所企及的高度,他一生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9首编号交响曲,是他最为重要的创作部分。他在曲式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于奏鸣——交响套曲的发展和创新,在配器上,贝多芬重视铜管和打击乐器的作用,并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充分挖掘出乐队音色的表现力。其中以《第三交响陆“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
《第三交响曲“英雄”》创作于1804年,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具有恢宏的气势,它使交响乐套曲这种18世纪的传统形式大大地充实并向前发展。其中,第二乐章充满了内在的矛盾、紧张的动力和戏剧性冲突,其主部主题是交响曲的核心,主题动机渗透在各乐章的主题音调中,主导动机的运用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开始出露倪端。
《第五交响曲“命运”》创作于1807年,是贝多芬最集中精炼的佳作,他不仅将命运动机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乐章间的内在关系更为紧密,使命运动机渗透并贯穿在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中。此时主导动机作为全曲的主线被贯穿使用。
《第六交响曲“田园”》创作完成于1808年,这部作品贝多芬刻意加了标题,他强调这部田园交响曲写情多于写景。全曲分为四个标题性的乐章,描绘了乡村美丽和欢愉的场面,表达了他内心对于大自然和生命万物的礼赞,贝多芬对“标题音乐”的宽泛理解影响了后来的柏辽兹和李斯特。
《第九交响曲“合唱”》又称“欢乐颂”,创作于1825年,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这部作品体现了在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下贝多所显露出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思想。他在交响曲的末乐章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之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用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末乐章的“欢乐颂”是整部交响曲的至高点,他将人声作为一个丰满的“乐器组”与管弦乐高度融合,使这部交响陆成为贝多芬为人类文化所作的最光辉的贡献。
贝多芬是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家,他为这个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交响曲,而是他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的人道主义思想与精神。他颠覆了古典主义时期以理论与框架去舒服音乐的时代,把情感与命运同音乐无边界的融合起来。他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革新,影响了后辈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对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传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经历了古希腊罗马的繁盛时期、中世纪盛行的教会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于19世纪上半叶转向浪漫主义音乐。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享誉世界、跨时代的音乐家,是世界音乐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作曲家,同时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深度和哲理性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和其他前辈的音乐。
他的早期作品在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与体裁形式外,更有贝多芬式的曲调与特点。晚期作品在古典主义时期严谨的结构上发展了新的风格,作品内容深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已然不是单纯的炫技与固定的音乐曲式结构,更多的是贝多芬晚年对于音乐及生命的人性化的理解以及后来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基调。其作品中所出现的主导动机的运用、标题性音乐以及自由、冲动的戏剧性因素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八岁开始登台演出。贝多芬自幼显现出来的音乐天赋使其父亲想要他成为第二个莫扎特的愿望,因此经常逼迫贝多芬练琴,大骂不断,以至于少年的贝多芬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在11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音乐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最初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还有着海顿、莫扎特的影子,音乐非常的保守,是纯粹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1800年之后,贝多芬开始忍受耳聋的酷刑,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听觉上的衰退。他的作品开始较多的带有自己对于命运的理解与质问,个人情感色彩越来越浓郁,已经超越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保守风格。1815年以后,贝多芬的耳疾越发的严重,他甚至听不清楚自己弹奏的钢琴曲,以及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旋律。在1825年《第九交响曲“合唱”》首演并获得圆满成功时,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贝多芬的耳疾已经严重至完全听不到了,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还是写出了这部贝多芬作品中最伟大的生命颂歌。
因此,研究者习惯上将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划分为1802年之前的保守期、1803—1814年间的成熟期、1815年后沉思期三个时期,以便更深层次地研究他的音乐。
贝多芬的作品家喻户晓,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然不是一般音乐家所企及的高度,他一生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9首编号交响曲,是他最为重要的创作部分。他在曲式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于奏鸣——交响套曲的发展和创新,在配器上,贝多芬重视铜管和打击乐器的作用,并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充分挖掘出乐队音色的表现力。其中以《第三交响陆“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
《第三交响曲“英雄”》创作于1804年,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具有恢宏的气势,它使交响乐套曲这种18世纪的传统形式大大地充实并向前发展。其中,第二乐章充满了内在的矛盾、紧张的动力和戏剧性冲突,其主部主题是交响曲的核心,主题动机渗透在各乐章的主题音调中,主导动机的运用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开始出露倪端。
《第五交响曲“命运”》创作于1807年,是贝多芬最集中精炼的佳作,他不仅将命运动机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乐章间的内在关系更为紧密,使命运动机渗透并贯穿在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中。此时主导动机作为全曲的主线被贯穿使用。
《第六交响曲“田园”》创作完成于1808年,这部作品贝多芬刻意加了标题,他强调这部田园交响曲写情多于写景。全曲分为四个标题性的乐章,描绘了乡村美丽和欢愉的场面,表达了他内心对于大自然和生命万物的礼赞,贝多芬对“标题音乐”的宽泛理解影响了后来的柏辽兹和李斯特。
《第九交响曲“合唱”》又称“欢乐颂”,创作于1825年,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这部作品体现了在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下贝多所显露出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思想。他在交响曲的末乐章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之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用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末乐章的“欢乐颂”是整部交响曲的至高点,他将人声作为一个丰满的“乐器组”与管弦乐高度融合,使这部交响陆成为贝多芬为人类文化所作的最光辉的贡献。
贝多芬是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家,他为这个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交响曲,而是他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的人道主义思想与精神。他颠覆了古典主义时期以理论与框架去舒服音乐的时代,把情感与命运同音乐无边界的融合起来。他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革新,影响了后辈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对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传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