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西部新升本科院校来说,需要挖掘自身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而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品牌,提炼与弘扬富有本校个性的校训,建设优良校风,充分发挥讲坛、舆论、网络和场馆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进而培育具有本校传统特色的大学精神。
近年来,西部地区不少专科学校都在通过各种合并方式升格本科而成为新升本科院校。由于教师是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升格后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自然就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检索得知,研究者们在此方面着墨之处多局限于教师现有的结构、数量、业绩等外在的表面现象的简单考量,而对更深层面、更强作用力的内在的教师文化建设思考甚少。本文拟就我国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应着力加强的教师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与同行探讨。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人在大学里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1]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教师文化则属于大学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大学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2]它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教师的心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属于隐性文化;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外显于校风和教风,是可以觉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二者相互交织,彼此影响,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大学教师作为大学中思维活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承担着研究者、教育者和社会批判者三种社会角色。[3]近年来,伴随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大学教师也开始承担起社会文化引领者的重要角色。这一切都促使大学教师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等社会职能,进而使大学教师文化显示出自身的本质特性:专业性、自主性、导向性、多元性等。[4]
因为学术水平自身的高要求,大学教师大多归属于某一学科专业,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里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学术专业具有独特性,可替代性不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越来越难以逾越,致使教师在本专业学术范围内自主性不断增强。此外,教师职业的规定性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明释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随着现代社会价值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加上大学教师个体在地位、年龄、学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会导致许多独特的亚文化现象的产生,使大学教师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
二、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的反思
当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在受到原有专科学校的历史背景、基础条件、地理区位等众多特殊文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又遭遇外来多元文化(包括国际文化)的挑战与渗入,再加上当下大学教育市场的逐渐放开,使学校系统面临空前的竞争形势与环境压力,诸多因素的交汇与碰撞,导致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的构成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1.价值取向的奉献与功利化并存
尽管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挑重担、责任心强,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但是,面对变化的社会和诸多利益的诱惑,部分教师持有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并重的价值取向;更有部分教师开始凸现重功利和实惠、重成就和自我实现、过于注重眼前实惠和个人利益的价值倾向。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其自主精神和竞争观念越来越强,而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则相对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淡化了专业责任感,一定程度阻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
2.思维方式的广阔化与狭窄化并存
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影响着人们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5]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尽管在教育经历、学历水平、生活背景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专业知识、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部分教师在处理问题与完成任务时,则表现出视野狭窄、目标较浅近的现象,与大学教师应有的“大方”“大气”“大度”“大雅”相去甚远。由于长期缺乏浓厚的大学文化熏染,部分教师常常处于想跑却难以启动,想飞而又缺少成熟坚硬翅膀的窘困状态,制约了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行为方式群体化与个体化并存
尽管我国高校历来就形成了院系、教研室的条块分割现状,学术壁垒森严,但专科学校还是要求校、系、教研室等机构或部门经常组织一定的集会、政治学习、集体备课及各项赛事等集体性活动,强化教师的集体意识与群体行为。与此同时,大学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喜好静逸”“自省自察”等性格特征与教师间的“文人相轻”“专业个人主义”等色彩形成了大学教师的个体性行为。劳蒂曾指出:“学校的基层组织结构意味着教师必须私下与困难和焦虑作斗争,在脱离同事的物理环境中独立度过自己的大多数时间。”[6]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初期的教师行为方式往往还是呈现群体化与个体化并存的样态,导致集体间合作有余而个人创造不足的弊病,影响专业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三、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建设的探索
审视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初期的教师文化可发现,目前一些消极文化开始从边缘逐渐漫入主流文化地带,同时也可能成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内涵升本的羁绊。因此,着力抓好教师文化建设是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核心工作。为了促进教师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层改变,本研究初步探索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1.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7]建基于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渗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以及各种文化载体中,自然也对大学教师文化的建设起着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重要作用。然而,阿什比曾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8]大学精神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大学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对于西部新升本科院校来说,就需要极力挖掘自身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而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品牌,提炼与弘扬富有本校个性的校训,建设优良校风,充分发挥讲坛、舆论、网络和场馆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学校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进而培育具有本校传统特色的大学精神。此外,西部新升本科院校也需要把握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引进先进文化,进而培育具有创新特色的大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升格后的学校驶入具有“高级养成、挑战权威、止于至善、引领社会”[9]大学特征的大学发展快车道。大学精神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并主导着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精神引导的作用。
2.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包含了人们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知识价值与学生本性的根本性认识。它渗透于大学教师文化的各个层面,并显性化为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可见,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建设大学教师文化的根本条件之一。西部地区新升本院校在发展初期要转变教学理念,首先必须发挥观念的先导作用,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引领教师实现教学理念的几个根本性转变:由继承性教学向创新性教学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向整体化、综合化、“迁移性”知识转变;由发展智力向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转变;由陈旧、单一向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方式转变。[10]其次需要发挥教学组织机制的调控作用,不断修订课程计划,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教学实践活动,从而由内至外地改造大学教师文化。
3.加强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包括了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教师文化的精神层面。因此,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指导,全面加强大学教师的道德修养已成为当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必须着力促进本校教师自主发展,促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德育观、学生观、幸福观与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责任感,形成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及全新的价值信仰目标和终极关怀意识,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一终极目标作为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教师既充满科学情趣又充满人文关怀。同时积极倡导教师摒弃外在的消极侵扰,追求内在的知识、真理、思想和精神的崇高,崇尚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杜绝任何品行不端、学术造假等与大学教师形象和教师文化不相符的因素,努力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向往与学习的表率。
4.强化学科建设意识
过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专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分工与产业岗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更替性,这使得西部专科院校中绝大部分教师大都只具有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意识,而缺少或根本没有学科建设的概念。升本后,学科建设则凸显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性工作,居于本科院校工作的核心地位,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也成为衡量学校内涵建设与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大学教师自身的学科建设意识也亟待加强,这无疑对大学教师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原有的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起点,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专业建设及其结构调整,特别是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在整合优化中实行优胜劣汰,在保持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科建设更新传统专业的内涵,提升传统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校级品牌专业,为培植省级重点学科与特色专业打下良好基础。学校、院、系领导则需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选准研究方向,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抓好学科建设,打造出具备较强影响力的新品牌。而品牌学科精神的建立则会促进大学教师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5.形成积极的合作文化
虽然西部新升本科院校在升本前已具有一定的教师群体文化特色,但伴随学校品格的提升与学科建设水准的提高,大学教师的个体文化又开始慢慢抬头。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合作文化已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凸显。这就预示着传统的具有浓重个体化劳动特征和分化主义文化倾向的教师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况且,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客观上也要求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背景和具有不同教学实践知识的教师开展广泛深入的多形式合作。因此,为了保证学科建设及人才资本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除了保持与校外机构的密切合作外,在校内则可尝试打破原来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的格局,探索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模式,形成一套以学科为基本单位,体制畅通、学术活跃的校内管理体制。在学科的平台上,打造学科团队,发展学科方向,逐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以及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集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合作团体,使教师逐渐走出“小我”,融入“大我”,集中力量,攻克综合性课题,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归属感与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变现行的以教师个体为评价对象的模式,建立以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价制度,强化团队意识,优化团队结构,培育团队精神,形成合作文化。
大学教师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征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学术精神,蕴涵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而且预示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处在传统与现代交织地带的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的教师文化建设,要在突出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培育合作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的集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师资队伍,努力建设“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创新”的优质教师文化,以达到尽快实现内涵升本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2.
[2]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2005,(9).
[3]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4]傅定涛.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学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5]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
[6]Lortie,D.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73.
[7]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8]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9]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
[10]杨海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01.
(作者单位: 广西贺州学院教育科学系)
(责任编辑:刘福才)
近年来,西部地区不少专科学校都在通过各种合并方式升格本科而成为新升本科院校。由于教师是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升格后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自然就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检索得知,研究者们在此方面着墨之处多局限于教师现有的结构、数量、业绩等外在的表面现象的简单考量,而对更深层面、更强作用力的内在的教师文化建设思考甚少。本文拟就我国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应着力加强的教师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与同行探讨。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人在大学里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1]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教师文化则属于大学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大学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2]它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教师的心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属于隐性文化;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外显于校风和教风,是可以觉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二者相互交织,彼此影响,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大学教师作为大学中思维活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承担着研究者、教育者和社会批判者三种社会角色。[3]近年来,伴随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大学教师也开始承担起社会文化引领者的重要角色。这一切都促使大学教师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等社会职能,进而使大学教师文化显示出自身的本质特性:专业性、自主性、导向性、多元性等。[4]
因为学术水平自身的高要求,大学教师大多归属于某一学科专业,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里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学术专业具有独特性,可替代性不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越来越难以逾越,致使教师在本专业学术范围内自主性不断增强。此外,教师职业的规定性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明释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随着现代社会价值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加上大学教师个体在地位、年龄、学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会导致许多独特的亚文化现象的产生,使大学教师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
二、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的反思
当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在受到原有专科学校的历史背景、基础条件、地理区位等众多特殊文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又遭遇外来多元文化(包括国际文化)的挑战与渗入,再加上当下大学教育市场的逐渐放开,使学校系统面临空前的竞争形势与环境压力,诸多因素的交汇与碰撞,导致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的构成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1.价值取向的奉献与功利化并存
尽管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挑重担、责任心强,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但是,面对变化的社会和诸多利益的诱惑,部分教师持有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并重的价值取向;更有部分教师开始凸现重功利和实惠、重成就和自我实现、过于注重眼前实惠和个人利益的价值倾向。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其自主精神和竞争观念越来越强,而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则相对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淡化了专业责任感,一定程度阻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
2.思维方式的广阔化与狭窄化并存
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影响着人们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5]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尽管在教育经历、学历水平、生活背景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专业知识、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部分教师在处理问题与完成任务时,则表现出视野狭窄、目标较浅近的现象,与大学教师应有的“大方”“大气”“大度”“大雅”相去甚远。由于长期缺乏浓厚的大学文化熏染,部分教师常常处于想跑却难以启动,想飞而又缺少成熟坚硬翅膀的窘困状态,制约了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行为方式群体化与个体化并存
尽管我国高校历来就形成了院系、教研室的条块分割现状,学术壁垒森严,但专科学校还是要求校、系、教研室等机构或部门经常组织一定的集会、政治学习、集体备课及各项赛事等集体性活动,强化教师的集体意识与群体行为。与此同时,大学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喜好静逸”“自省自察”等性格特征与教师间的“文人相轻”“专业个人主义”等色彩形成了大学教师的个体性行为。劳蒂曾指出:“学校的基层组织结构意味着教师必须私下与困难和焦虑作斗争,在脱离同事的物理环境中独立度过自己的大多数时间。”[6]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初期的教师行为方式往往还是呈现群体化与个体化并存的样态,导致集体间合作有余而个人创造不足的弊病,影响专业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三、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教师文化建设的探索
审视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初期的教师文化可发现,目前一些消极文化开始从边缘逐渐漫入主流文化地带,同时也可能成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内涵升本的羁绊。因此,着力抓好教师文化建设是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核心工作。为了促进教师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层改变,本研究初步探索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1.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7]建基于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渗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以及各种文化载体中,自然也对大学教师文化的建设起着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重要作用。然而,阿什比曾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8]大学精神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大学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对于西部新升本科院校来说,就需要极力挖掘自身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而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品牌,提炼与弘扬富有本校个性的校训,建设优良校风,充分发挥讲坛、舆论、网络和场馆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学校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进而培育具有本校传统特色的大学精神。此外,西部新升本科院校也需要把握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引进先进文化,进而培育具有创新特色的大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升格后的学校驶入具有“高级养成、挑战权威、止于至善、引领社会”[9]大学特征的大学发展快车道。大学精神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并主导着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精神引导的作用。
2.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包含了人们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知识价值与学生本性的根本性认识。它渗透于大学教师文化的各个层面,并显性化为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可见,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建设大学教师文化的根本条件之一。西部地区新升本院校在发展初期要转变教学理念,首先必须发挥观念的先导作用,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引领教师实现教学理念的几个根本性转变:由继承性教学向创新性教学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向整体化、综合化、“迁移性”知识转变;由发展智力向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转变;由陈旧、单一向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方式转变。[10]其次需要发挥教学组织机制的调控作用,不断修订课程计划,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教学实践活动,从而由内至外地改造大学教师文化。
3.加强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包括了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教师文化的精神层面。因此,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指导,全面加强大学教师的道德修养已成为当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必须着力促进本校教师自主发展,促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德育观、学生观、幸福观与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责任感,形成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及全新的价值信仰目标和终极关怀意识,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一终极目标作为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教师既充满科学情趣又充满人文关怀。同时积极倡导教师摒弃外在的消极侵扰,追求内在的知识、真理、思想和精神的崇高,崇尚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杜绝任何品行不端、学术造假等与大学教师形象和教师文化不相符的因素,努力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向往与学习的表率。
4.强化学科建设意识
过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专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分工与产业岗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更替性,这使得西部专科院校中绝大部分教师大都只具有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意识,而缺少或根本没有学科建设的概念。升本后,学科建设则凸显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性工作,居于本科院校工作的核心地位,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也成为衡量学校内涵建设与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大学教师自身的学科建设意识也亟待加强,这无疑对大学教师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原有的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起点,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专业建设及其结构调整,特别是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在整合优化中实行优胜劣汰,在保持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科建设更新传统专业的内涵,提升传统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校级品牌专业,为培植省级重点学科与特色专业打下良好基础。学校、院、系领导则需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选准研究方向,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抓好学科建设,打造出具备较强影响力的新品牌。而品牌学科精神的建立则会促进大学教师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5.形成积极的合作文化
虽然西部新升本科院校在升本前已具有一定的教师群体文化特色,但伴随学校品格的提升与学科建设水准的提高,大学教师的个体文化又开始慢慢抬头。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合作文化已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凸显。这就预示着传统的具有浓重个体化劳动特征和分化主义文化倾向的教师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况且,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客观上也要求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背景和具有不同教学实践知识的教师开展广泛深入的多形式合作。因此,为了保证学科建设及人才资本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除了保持与校外机构的密切合作外,在校内则可尝试打破原来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的格局,探索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模式,形成一套以学科为基本单位,体制畅通、学术活跃的校内管理体制。在学科的平台上,打造学科团队,发展学科方向,逐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以及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集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合作团体,使教师逐渐走出“小我”,融入“大我”,集中力量,攻克综合性课题,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归属感与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变现行的以教师个体为评价对象的模式,建立以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价制度,强化团队意识,优化团队结构,培育团队精神,形成合作文化。
大学教师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征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学术精神,蕴涵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而且预示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处在传统与现代交织地带的西部地区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初期的教师文化建设,要在突出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培育合作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的集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师资队伍,努力建设“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创新”的优质教师文化,以达到尽快实现内涵升本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2.
[2]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2005,(9).
[3]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4]傅定涛.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学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5]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
[6]Lortie,D.School Teacher:A Sociological Stud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73.
[7]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8]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9]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
[10]杨海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01.
(作者单位: 广西贺州学院教育科学系)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