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天时、地利、人和”高效治班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公孙丑》中论“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利形势比不上民心所向、内部团结。在战争中往往因某一方占据了其中一个有利因素,从而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天时、地利、人和”利用得当,不仅在战争可以取得胜利,而且在班级管理中也能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巧用“天时”固根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风、学风是一个班发展、成长的根基。刚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一的孩子,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抓好规范教育。
  1.学生入学就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一日常规》、《中学生学习基本规程》等。并在全班学习、讨论这些规范的基础上,共同议定形成班级的管理制度《操行评分奖惩细则》。使学生一进入新集体,就养成守规则、遵规范的好习惯。这样班级的良好风气就初步形成了。
  2.抓好学生新到一个集体的好时机,激发他们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争做班级主人翁。这是激发所有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努力进取学习的大好时机。为实现此目的,可采用以下办法:首先,班级管理定岗不定员。其次,要及时总结评价。
  3.抓住全校性集体活动的契机,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初一上期,学校安排了许多大型活动,首先班主任要精心筹备,细心安排。其次要善于总结,每次活动不论成败都要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巧用“地利”排疑难
  “地利”,指有利于教育、管理的某些地点。老师和学生相处最多的地方是教室,交流沟通最常用的是办公室,但有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犹如进入了死胡同,反复交流总是收效甚微。这时不防变换一下形式、改变一个地点解决问题。
  巧用“地利”收获意外之喜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生寝室的交流,饭后操场的散步,假期街头邂逅的寒暄……。只要用心、用爱做教育,你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有利地点。脱开固有的环境和形式,老师卸下了一贯坚硬的外壳,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用“人和”共发展
  孟子所说的“人和”指在战争中的民心所向,内部团结。其实“人和”不仅在战争中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也一样重要。整个班级“人和”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使正气浩荡,外邪不侵,班风正;在“人和”的环境下,良性竞争,气氛融洽,能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学风浓;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人和”,几十个人如一个整体,令行禁止,团结一心,所以无往而不利,业绩优。寝室内部“人和”,无矛盾,少纷争,学生心里没有负担,精神愉快,积极向上。同桌之间“人和”,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能改正不足,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人和”的因素对班集体及学生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老师善用“人和”,如同在教育管理中获得许多无形的助手,能促使整个班级和谐发展。2014级学生罗宇航,热情正直、乐于助人,爱好理化,更兼数英,同学拥护,领袖群伦。我运用他的“人和”优势,让他担任理科小老师,把良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在他的带领下,班上涌现出一大批理科爱好者,带动了全班同学的进步。
  “人和”也体现在师生之间,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氛围就民主、和谐。运用师生之“和”,也能促进学生发展进步。14级学生小罗,身材肥胖,喜欢吃零食,不爱运动,跑步溜边,学习缺乏积极性,成绩平平,多次与她交流无甚改观,反倒开始对老师产生了畏惧之心。一天早读,我发现她满脸绯红,很不正常。我走到她的跟前,小声询问她,用我的额头贴着她的额头试体温(冬天手凉),发现她发烧了。我马上联系了她母亲,用自己的围巾给她包住头,把她送到校门外她母亲的车上。下午我又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第二天她来上学了,因感冒没好完,我时常关心她。从那以后,她一下子变了:以前说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她变得积极了,跑步、学习都认真了,她母亲说在家里也勤快了。我想,大概是那一点一滴的关爱打开了她的心扉吧。师生心灵相通了,教育再也不会苍白无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利地点,巧妙运行“人和”的老师,在学生教育、班级管理中总是有如天助,许多棘手的问题总能迎刃而解。那是因为他们把握住了教育的诀窍,那就是用爱用心做教育。
其他文献
倒置,多出现在旧体诗词里,古代散文中也偶尔有之。古代作家为何动辄造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呢?细究起来,不外乎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平仄  ①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贯休《诺矩罗赞》)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①“雁荡经行”“龙湫宴坐”本为“经行雁荡”“宴坐龙湫”,之所以调整,乃因为这两句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②“故国神
期刊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也适用于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责任和感召力,其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中。没有爱的教育,便如同无源之水,漏水之舟。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始终发挥着奇特的教育功效。教师的爱心构成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支点。缺乏爱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如
期刊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已经不再只是传统的教育,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教育模式。其中语文教学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好是坏?以下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小学生的亲密伙伴和特殊的老师。对于入学后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对巩固课内知识、大量捕捉课外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以至家长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一、端正思想,创造条件,积极鼓励  鲁迅先生就鼓励学生要多看课本以外的收,即使是毫不相干的书,也要“浏览。”课外阅读可以起到扩大知识面,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行为,提高
期刊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为焦心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时存在的问题很多,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让他们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表达出真情呢?为此,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浅谈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作文课活起来  在活动中激发情感,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在共同创设的特定范围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的写作,
期刊
俗话说:"君子动手不动口,动口不动手".那是君子之流之道,对我们教育人士并不太实用,我们要让学生动手还要动口.笔者略发浅识,尽供读者参考。  中学的课程,有些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有些是让学生掌握工具的.语文科属于后者,它不但有很强的思想性,还有很强的工具性.掌握知识的课程,也要求学生动手动口,但相比之下,掌握工具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动口动手显得更加重要.这样的课程让学生让学生学习某些知识那只是第一步
期刊
打仗需要优秀的指挥员,但凡每一位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的人,没有哪一位不想做优秀的教师的。但是课堂改革有时又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尽力为全班学生订制同一规格的衣服后,却发现不符合学生的身材大小,而又尽力去“改大一件过小的衣服”或者“掖住一件过大的衣服”,这种改裁的做法无法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改革教学中“为孩子定做适合自己的服装”。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
期刊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切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才能出真知。  一、注重积累点滴知识  语文知识就像大海,但大海也是由一点一滴的水珠汇聚而成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细节。  首先,字词不能忽略,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要区别开来;  第二,古诗文教学也是重中之重,必须背诵熟练程度达到脱口而出,并理解其意,且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造成一知半解。  课外知识也要融入课堂教学,可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或哲理故事,厚
期刊
如果说“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那么“联想思维”就是语言大厦的框架结构。小学低段学生拥有的词汇,大多数是学生活经验的积累,很多词汇是无机的、零碎的、散乱的。若得不到巩固与加强,记忆中的词汇就会很快遗落在脑海中的某个角落,很难适时提取并运用。如果把学生已有的词汇比作一颗颗的珍珠,那么通过联想思维,就能把这些珍珠连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或编织成一张张美妙的网。发展联想思维,进行词汇积累,对小学低段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