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热门话题,历来深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学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从高校自身出发,提出了完善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 学风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29-02
刘艳军(1983-),男,河南滑县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系辅导员。研究方向:中国行政法、人权法。
学风建设永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关乎大学培养学生的质量,也关乎到大学的办学水平。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学生自身能力提升、文明素养提高有着极大关联。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扩招,大学生學风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大学生考风考纪令人堪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加强、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下滑、当前社会就业难的新形势下使读书的功利性加强等问题不断涌现。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促使高校在优良学风的环境下更好的培育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学风建设,努力探究学风建设的特点,努力研究其规律,采取积极稳妥的有效措施以促使大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校学风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国已进入一个快节奏的经济发展时期,网络越来越发达,高校学风随着时代发展也呈现不同的问题。整体而言,高校学风是好的,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珍惜学校的美好时光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却屡有发生。这也在某一层面折射出高校在学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迎合社会需求,盲目追求热门化专业
一些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不安心学习本专业,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不管自己是否喜欢该专业,不结合自身特点,或者盲目听从父母建议,没有对专业进行理性分析,就开始盲目的转专业。该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以致部分学生转专业后学业成绩下滑,挂科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到大四毕业时都无法顺利毕业。
(二)功利心理严重,缺乏团队意识
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大学生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将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大学生在学业、评优评奖以及就业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一些人做事不讲团结和奉献,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思想,缺乏团队意识,这不利于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三)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来到大学读书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离亲人朋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较长时间内仍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缺乏独立性,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以致学业水平下降。在大学充满了各种各样诱惑,尤其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第一次来到城市读书,感觉周围事物都很新鲜,缺乏自控能力,如沉迷于网络、经常出去“体验”繁华的都市生活,无法安心学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四)考风考纪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强
高校部分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在年终期末考试中投机取巧,对所学专业学科不认真复习,在考试过程中无视学校考试规章制度进行作弊,想不劳而获就通过考试。而且在老师多次提醒后依旧毫无考试纪律观念,感觉大学作弊无所谓,这种现象虽不常见,但从某一层面可以看出我们的学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完全不同,不用再去努力学习了,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
二、影响大学学风建设因素探析
从以上大学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学风建设还有待加强,先对影响大学学风建设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影响学风建设因素进行分析,更有利于我们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寻找最佳路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学风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某一层面来讲使更多的人进入高校学习,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然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大学学风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一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同,入学时高考成绩差距较大;二是独生子女比例所占比重偏大。父母对子女都是无比疼爱,甚至是溺爱,这些学生大多自控能力差,更有甚者生活自理还有一定难度;三是大学扩招后,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所、电脑机房等资源严重不足;四是扩招后多数大学实行学分制,对大学生的教育实行量化管理,学生自主选择老师、课程、学习年限,自由度和灵活性增大。一部分学生难以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能够进行合理规划,甚至是压根就没想过毕业后要做什么。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风建设效果,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二)社会生活因素给大学学风建设带来挑战
在现今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市场机制好比一把“双刃剑”,对大学学风建设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积极层面来讲,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在原本就已具备活跃思维的学生群体中,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进取意识,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严格遵守纪律,珍惜宝贵时间,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活力。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消极现象乘虚而入,如自私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贪图享受,急功近利等思想严重。在大多数高校周围,有网吧、棋牌室、游戏厅、饭店、宾馆等公众场所,导致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经常光顾以上场所,从而影响了学业。
(三)工作中漏洞影响大学学风建设
在高校工作中,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各个工作环节还不能协调配合,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不满情绪。一所高校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高校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其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力中就会处于劣势。如一所高校的考研氛围,当大多数学生都在努力奋战考研时,就会促进更多的学生去考研。当然,也不是让学生都去考研,而是鼓励学生努力去学习、去奋斗。而当一所高校很少或没有学生去考研时,一所高校的学习氛围必定是不好的,这就影响了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完善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一)高校给予足够重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优良的学风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要加强高校的日常管理,坚持教育的理念,时刻为学生着想,坚持不懈地推进学风建设,积极给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思想的引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学风建设的基础。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将诚信作为自己坚守的信念。加强学风建设,要切实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人性化关怀,使他们认识到在大学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实现人生理想,以该使命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去完成这一使命。
(三)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搭建学风建设平台
在高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学生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文化素养以及与人沟通能力。在开展的活动类型中,应侧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还要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实习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让广大学生有机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将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北川.教师在大学生学风养成方面的影响与作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薛奋勇.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
[3]张振平.浅谈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大学生 学风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29-02
刘艳军(1983-),男,河南滑县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系辅导员。研究方向:中国行政法、人权法。
学风建设永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关乎大学培养学生的质量,也关乎到大学的办学水平。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学生自身能力提升、文明素养提高有着极大关联。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扩招,大学生學风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大学生考风考纪令人堪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加强、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下滑、当前社会就业难的新形势下使读书的功利性加强等问题不断涌现。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促使高校在优良学风的环境下更好的培育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学风建设,努力探究学风建设的特点,努力研究其规律,采取积极稳妥的有效措施以促使大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校学风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国已进入一个快节奏的经济发展时期,网络越来越发达,高校学风随着时代发展也呈现不同的问题。整体而言,高校学风是好的,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珍惜学校的美好时光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却屡有发生。这也在某一层面折射出高校在学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迎合社会需求,盲目追求热门化专业
一些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不安心学习本专业,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不管自己是否喜欢该专业,不结合自身特点,或者盲目听从父母建议,没有对专业进行理性分析,就开始盲目的转专业。该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以致部分学生转专业后学业成绩下滑,挂科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到大四毕业时都无法顺利毕业。
(二)功利心理严重,缺乏团队意识
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大学生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将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大学生在学业、评优评奖以及就业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一些人做事不讲团结和奉献,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思想,缺乏团队意识,这不利于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三)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来到大学读书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离亲人朋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较长时间内仍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缺乏独立性,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以致学业水平下降。在大学充满了各种各样诱惑,尤其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第一次来到城市读书,感觉周围事物都很新鲜,缺乏自控能力,如沉迷于网络、经常出去“体验”繁华的都市生活,无法安心学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四)考风考纪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强
高校部分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在年终期末考试中投机取巧,对所学专业学科不认真复习,在考试过程中无视学校考试规章制度进行作弊,想不劳而获就通过考试。而且在老师多次提醒后依旧毫无考试纪律观念,感觉大学作弊无所谓,这种现象虽不常见,但从某一层面可以看出我们的学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完全不同,不用再去努力学习了,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
二、影响大学学风建设因素探析
从以上大学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学风建设还有待加强,先对影响大学学风建设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影响学风建设因素进行分析,更有利于我们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寻找最佳路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学风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某一层面来讲使更多的人进入高校学习,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然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大学学风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一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同,入学时高考成绩差距较大;二是独生子女比例所占比重偏大。父母对子女都是无比疼爱,甚至是溺爱,这些学生大多自控能力差,更有甚者生活自理还有一定难度;三是大学扩招后,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所、电脑机房等资源严重不足;四是扩招后多数大学实行学分制,对大学生的教育实行量化管理,学生自主选择老师、课程、学习年限,自由度和灵活性增大。一部分学生难以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能够进行合理规划,甚至是压根就没想过毕业后要做什么。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风建设效果,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二)社会生活因素给大学学风建设带来挑战
在现今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市场机制好比一把“双刃剑”,对大学学风建设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积极层面来讲,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在原本就已具备活跃思维的学生群体中,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进取意识,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严格遵守纪律,珍惜宝贵时间,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活力。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消极现象乘虚而入,如自私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贪图享受,急功近利等思想严重。在大多数高校周围,有网吧、棋牌室、游戏厅、饭店、宾馆等公众场所,导致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经常光顾以上场所,从而影响了学业。
(三)工作中漏洞影响大学学风建设
在高校工作中,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各个工作环节还不能协调配合,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不满情绪。一所高校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高校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其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力中就会处于劣势。如一所高校的考研氛围,当大多数学生都在努力奋战考研时,就会促进更多的学生去考研。当然,也不是让学生都去考研,而是鼓励学生努力去学习、去奋斗。而当一所高校很少或没有学生去考研时,一所高校的学习氛围必定是不好的,这就影响了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完善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一)高校给予足够重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优良的学风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要加强高校的日常管理,坚持教育的理念,时刻为学生着想,坚持不懈地推进学风建设,积极给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思想的引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学风建设的基础。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将诚信作为自己坚守的信念。加强学风建设,要切实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人性化关怀,使他们认识到在大学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实现人生理想,以该使命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去完成这一使命。
(三)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搭建学风建设平台
在高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学生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文化素养以及与人沟通能力。在开展的活动类型中,应侧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还要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实习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让广大学生有机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将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北川.教师在大学生学风养成方面的影响与作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薛奋勇.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
[3]张振平.浅谈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