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现象,如何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反思,解决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清高职教育应有的实质,才能为高职教育今后发展铺平道路。笔者根据多年的积累,提出几个今后高职教育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个人意见,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解决;原则问题
从高职教育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学结合探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对于有些问题由于影响深远,且具有方向性的导向作用,亟需要解决,否则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可能会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深入“灵魂”。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且落实到实处,高职教育才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必须把握工学结合的具体方向、目标与大目标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基本方向——工学结合。这是大目标,要想实现大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小目标来完成,这是问题的关键——怎么真正、具体、有效做到?共识观点认为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具体工作。笔者认为对于高职学生这要求有点过高。相对于工科专业而言,会计工作的普适性相当高,对会计都难以做到的,许多普适性较差的工科、理科专业就更难以做到。理由一,环境和身份的转换,不同企业的工作环境、办公流程都存在明显差异,一段时间的适应是必须的,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理由二,具体会计工作的岗位有差异,大企业的会计岗位细分更明显,可能只有出纳岗位无明显区别;理由三,企业的性质、业务多少和类型、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程序都有自身特殊性,在三年(实际只有两年半)时间内,要让高职学生全面掌握不同行业的业务、同一行业的全部业务处理是不切合实际的。业务的全面处理,估计对很多985院校的毕业生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可以从每年的CPA的会计和会计证书的通过率求证。理由四,过去一个学徒要出徒,需要一个专职师傅3~5年的培养,现在几个月能完成?理由五,会计准则、制度,税法规定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中,有可能刚毕业,法规又变了,原来学校学的可能是错的,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基于上述理由,高职的会计教学具体目的、方向: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内容。对 “基本”的理解可能有差异,但还是有共识,笔者认为“基本”为:购、销、核算三种。购和销不用解释,核算包括各种数据计算,如工资、存货成本、折旧计提、经营成果计算和纳税计算等。计算贯穿各个环节,这是不分行业、规模的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业务。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务操作。这个“基本”内涵应该无异议:包括开立新账、凭证填制、凭证装订、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税务处理。
在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后,才能与工作“对接”,如果一味追求业务的全面、对所有企业的适用,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只有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实质”后,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处理在校未学、现实中新出现、制度新变化等新业务。
二、具备正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明确方向和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要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教育理念。理念分两个层次: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笔者这里专指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哪一个级别、层次的人才?技工、技师、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这是很多学校、老师总要自我贴金——高级人才。这时候“选择性失忆”忘记了工学结合的实质是看学生的就业率。还不如放下身段明确目标——能干实际工作的技术人才。二是教学理念。指的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院的二级教学管理一定要重实质轻形式,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所作所为,是否真正符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终极目标。简单的由闭卷改开卷、考核改答辩、请企业人员上课等,这些形式是否需要一刀切?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与成本匹配?需要深刻的反思和验证,不能为形式所迷惑,成为形式的奴隶,“围绕效果看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认清教学对象、找准教学方法,探索教与学的矛盾解决之道
高职教育是和大学扩招同步,数量的扩张带来的质量下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高考200分左右进高职已经是现实问题了,这是大学进入平民化阶段的必然结果。现在大学生的素质下降,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问题。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让老师们羞于启齿讨论学生素质。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仅凭太极端这句话就是不可取的。但是出于“鼓励”老师探索教育方法的角度,还是正确的。人类的智商、体力、技能历来都是金字塔状,最优秀的总是塔尖部分,而平庸的总是多数。大学的录取比例由5%左右扩大到50%左右,部分地区远远高于50%,这一数据变化深刻的提醒高职教育,必须面对教学对象素质的现实情况。对象变了,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注定不会成功。
六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讨论和运用,是一段时间高职教育热点。肯定的是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全面适用。首先不同课程有各自特点,特别是文科和工科的差异较大,不可能都用一种方法。其次同一门课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方法,效果更好。那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可取的,所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是高职教学方法探索的方向。
目前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功,一是订单培养,二是前店(厂)后校或前校后厂,笔者更偏重后一种。订单培养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暂时满意,企业直接解决暂时的用人需要,且自身培养成本降低,企业满意;学校招来的学生有工作,提高了就业率指标,学校满意;学生找到了工作,不用为工作操心奔波,学生及家长满意。但长远看是一种短视行为。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存在是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倒闭,订单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找到与原来企业一样的岗位?
问题的根结——高职教育是授之“鱼”还是授之“渔”的问题,其实质是教懂还是教会。懂了是知道怎么回事,能处理同样的问题;会是掌握其实质,能处理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即触类旁通。而对“基本技能的实质”把控,是老师值得深入研究,传授给学生技能的“核心”所在。 对于会计教学重点搞好会计基础的入门教育,灵活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对会计的宏观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全貌,如同在“山顶看风景”——景点位置、路线一目了然,其他课程就是具体的“观景行程”。其次要分析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理解两者之间是不同角度“看风景”。一个对会计结构没有全貌的人是学不好会计的,即使努力也会事倍功半。
四、分清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契约社会,必须责、权、利明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成才,完全归功于学校的教育,是学校的自我表扬;完全归功于学生的自身努力,也言过其实。事物的变化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这是最简单的唯物辩证法。同是清华毕业生,不是人人都成功了。退学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没有上过大学的李嘉诚、丁俊晖也是成功的。一个学校培养出部分优秀人才、一个父母培养出一个出息孩子,是学校、父母、社会、学生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也才72。笔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自身——先天的智商和情商。其次是家庭教育,再次才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这些都属于后天因素。这三种教育效果互相影响,因人而异,某一种教育都可能对某个人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李嘉诚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自身和社会,丁俊晖应该归功于自身、家庭、社会(教练);又如手机游戏学校不教,多数学生都会玩,这是学生自学、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无能为力,担心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只求有一个学上,约束孩子一段时间,无形中把家庭教育责任转嫁到学校,把不合格的“原材料”输送到学校。对于教育,社会有很高的期望值,无形中给学校、老师以巨大压力,而忽视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完成。
现在把对工作的适应、实习全部由学校完成,即把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学校,缩短教学时间,这是不可取的。五天工作制已经缩短了学时,高职教学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半,半年时间用在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上。总课时在缩减,讲明白又要多花时间,而课程最基本的内容需要完成,这样的结果是基本理论和技能没学好就工作了,相当于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没完成,产出“不合格产品”,还必须要 “销售”进入企业,自然不能适应工作,而账又算在学校、老师头上。为了适应现实的学生情况,绝大多数的学校已经降低课程难度(会计证书考试难度可以看出),以求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同时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适应企业需求。这样“工序未完工”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五、切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队伍是关键,现在有双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首席教师、免检教师等一系列称谓。但是评选出的“头衔”对教育起什么实质作用?个人认为只是某些“头衔”仅为荣誉而已。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名副其实的双师、切实能干的骨干教师和真才实学的专业带头人上面。
首当其冲的是双师素质培养。这种培养不是朝夕可以完成,也不应该是学校自封。首先必须界定双师含义。是讲师(教师)、工程师(技师)、会计师、经济师、造价师?现在的师很多,大师很少。笔者认为所谓双师应该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师傅。学校把教学经验定位成讲师这个没有异议,而实际工作经验定位成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证书评价,有点变味。双师必须要求教师有一定工作经验,就必须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相当时间的锻炼,才能积累出一定的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而不是有了某证书就可以认定的。对于会计老师到事务所兼职、到企业做兼职会计是可行的选择。其次经验需要时间积累,不是去了一两次事务所、到企业做一两个月账就能完成的。再次对于不同课程的教师双师认定要区别对待,把思想品德、英语等基础课认定双师的“玩笑”不能开。最后对于一些工科教师仅凭企业开出的一纸证明(去过企业时间)就认定双师的“水分”也应该挤出。
骨干教师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的认定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骨干教师要根据“骨和干”来认定,而不应掺杂人为因素。所谓骨者,是一个专业的脊梁,能讲授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在出现老师短缺时,能随时顶上去,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所谓干者,是实实在在地干实事——讲授课程,不是投机取巧,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离开这两者都不能称其为骨干。骨干教师最主要的核心是能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不是仅凭能上好一两门课程的效果来认定。特别是会计专业,会计老师不懂税法,不能回答学生的税法问题,同样审计课老师不能回答会计课程问题,这样的骨干教师有些滑稽。骨干教师的认定应该是根据实际业绩来认定,用量化的指标而不是靠“关系”的认定。
对于专业带头人是对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的认可,而不应该是一种荣誉。基本上各学校各自为政,自己出台自己的认定标准,最后认定的专业带头人,这一学术称谓变成荣誉“光环”,丧失应有的激励作用。一个专业带头人起码应该是本校该专业学术上的“头雁”,在学术上应该有所建树,可以量化的指标首先是科研水平,如:课题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其次教材编写的数量和种类;再次是能教授、且教授过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数量(门数和课时);最后还要满足高职的教育的特殊性,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这些指标都是可以实实在在的量化,不应该把社会上的某些领导,既是高学历、又是高科研产出、还是多种机构的理事,而从来没有干过实事、浪得虚名的不正之风带进学校,污染学校这片神圣的殿堂。
六、总结
笔者认为高职和本科教育应该有实质区别,一个重实践、重应用,一个偏理论研究。高职教育只有牢牢抓住工学结合这条主线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重实质、看效果,而不是改形式做样子,才不会误入歧途。在改革中学校需要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念、思路,同时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的合作参与,学校的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的。另外社会风气的净化、家庭的教育的跟进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种认为一学万能,一学永逸的观念必须抛弃。只有各方都尽到自己的应尽职责,高职教育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中文.高职教育改革十年思考——以会计类专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04).
[2]袁中文.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08(23).
[3]庄西真.关于培养中、高职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01).
[4]郭劲丹.“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J].当代教育论坛,2008(05).
[5]谷群广.宋新书论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3(13).
(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育;解决;原则问题
从高职教育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学结合探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对于有些问题由于影响深远,且具有方向性的导向作用,亟需要解决,否则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可能会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深入“灵魂”。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且落实到实处,高职教育才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必须把握工学结合的具体方向、目标与大目标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基本方向——工学结合。这是大目标,要想实现大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小目标来完成,这是问题的关键——怎么真正、具体、有效做到?共识观点认为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具体工作。笔者认为对于高职学生这要求有点过高。相对于工科专业而言,会计工作的普适性相当高,对会计都难以做到的,许多普适性较差的工科、理科专业就更难以做到。理由一,环境和身份的转换,不同企业的工作环境、办公流程都存在明显差异,一段时间的适应是必须的,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理由二,具体会计工作的岗位有差异,大企业的会计岗位细分更明显,可能只有出纳岗位无明显区别;理由三,企业的性质、业务多少和类型、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程序都有自身特殊性,在三年(实际只有两年半)时间内,要让高职学生全面掌握不同行业的业务、同一行业的全部业务处理是不切合实际的。业务的全面处理,估计对很多985院校的毕业生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可以从每年的CPA的会计和会计证书的通过率求证。理由四,过去一个学徒要出徒,需要一个专职师傅3~5年的培养,现在几个月能完成?理由五,会计准则、制度,税法规定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中,有可能刚毕业,法规又变了,原来学校学的可能是错的,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基于上述理由,高职的会计教学具体目的、方向: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内容。对 “基本”的理解可能有差异,但还是有共识,笔者认为“基本”为:购、销、核算三种。购和销不用解释,核算包括各种数据计算,如工资、存货成本、折旧计提、经营成果计算和纳税计算等。计算贯穿各个环节,这是不分行业、规模的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业务。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务操作。这个“基本”内涵应该无异议:包括开立新账、凭证填制、凭证装订、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税务处理。
在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后,才能与工作“对接”,如果一味追求业务的全面、对所有企业的适用,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只有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实质”后,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处理在校未学、现实中新出现、制度新变化等新业务。
二、具备正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明确方向和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要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教育理念。理念分两个层次: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笔者这里专指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哪一个级别、层次的人才?技工、技师、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这是很多学校、老师总要自我贴金——高级人才。这时候“选择性失忆”忘记了工学结合的实质是看学生的就业率。还不如放下身段明确目标——能干实际工作的技术人才。二是教学理念。指的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院的二级教学管理一定要重实质轻形式,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所作所为,是否真正符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终极目标。简单的由闭卷改开卷、考核改答辩、请企业人员上课等,这些形式是否需要一刀切?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与成本匹配?需要深刻的反思和验证,不能为形式所迷惑,成为形式的奴隶,“围绕效果看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认清教学对象、找准教学方法,探索教与学的矛盾解决之道
高职教育是和大学扩招同步,数量的扩张带来的质量下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高考200分左右进高职已经是现实问题了,这是大学进入平民化阶段的必然结果。现在大学生的素质下降,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问题。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让老师们羞于启齿讨论学生素质。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仅凭太极端这句话就是不可取的。但是出于“鼓励”老师探索教育方法的角度,还是正确的。人类的智商、体力、技能历来都是金字塔状,最优秀的总是塔尖部分,而平庸的总是多数。大学的录取比例由5%左右扩大到50%左右,部分地区远远高于50%,这一数据变化深刻的提醒高职教育,必须面对教学对象素质的现实情况。对象变了,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注定不会成功。
六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讨论和运用,是一段时间高职教育热点。肯定的是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全面适用。首先不同课程有各自特点,特别是文科和工科的差异较大,不可能都用一种方法。其次同一门课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方法,效果更好。那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可取的,所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是高职教学方法探索的方向。
目前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功,一是订单培养,二是前店(厂)后校或前校后厂,笔者更偏重后一种。订单培养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暂时满意,企业直接解决暂时的用人需要,且自身培养成本降低,企业满意;学校招来的学生有工作,提高了就业率指标,学校满意;学生找到了工作,不用为工作操心奔波,学生及家长满意。但长远看是一种短视行为。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存在是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倒闭,订单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找到与原来企业一样的岗位?
问题的根结——高职教育是授之“鱼”还是授之“渔”的问题,其实质是教懂还是教会。懂了是知道怎么回事,能处理同样的问题;会是掌握其实质,能处理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即触类旁通。而对“基本技能的实质”把控,是老师值得深入研究,传授给学生技能的“核心”所在。 对于会计教学重点搞好会计基础的入门教育,灵活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对会计的宏观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全貌,如同在“山顶看风景”——景点位置、路线一目了然,其他课程就是具体的“观景行程”。其次要分析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理解两者之间是不同角度“看风景”。一个对会计结构没有全貌的人是学不好会计的,即使努力也会事倍功半。
四、分清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契约社会,必须责、权、利明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成才,完全归功于学校的教育,是学校的自我表扬;完全归功于学生的自身努力,也言过其实。事物的变化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这是最简单的唯物辩证法。同是清华毕业生,不是人人都成功了。退学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没有上过大学的李嘉诚、丁俊晖也是成功的。一个学校培养出部分优秀人才、一个父母培养出一个出息孩子,是学校、父母、社会、学生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也才72。笔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自身——先天的智商和情商。其次是家庭教育,再次才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这些都属于后天因素。这三种教育效果互相影响,因人而异,某一种教育都可能对某个人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李嘉诚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自身和社会,丁俊晖应该归功于自身、家庭、社会(教练);又如手机游戏学校不教,多数学生都会玩,这是学生自学、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无能为力,担心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只求有一个学上,约束孩子一段时间,无形中把家庭教育责任转嫁到学校,把不合格的“原材料”输送到学校。对于教育,社会有很高的期望值,无形中给学校、老师以巨大压力,而忽视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完成。
现在把对工作的适应、实习全部由学校完成,即把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学校,缩短教学时间,这是不可取的。五天工作制已经缩短了学时,高职教学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半,半年时间用在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上。总课时在缩减,讲明白又要多花时间,而课程最基本的内容需要完成,这样的结果是基本理论和技能没学好就工作了,相当于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没完成,产出“不合格产品”,还必须要 “销售”进入企业,自然不能适应工作,而账又算在学校、老师头上。为了适应现实的学生情况,绝大多数的学校已经降低课程难度(会计证书考试难度可以看出),以求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同时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适应企业需求。这样“工序未完工”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五、切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队伍是关键,现在有双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首席教师、免检教师等一系列称谓。但是评选出的“头衔”对教育起什么实质作用?个人认为只是某些“头衔”仅为荣誉而已。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名副其实的双师、切实能干的骨干教师和真才实学的专业带头人上面。
首当其冲的是双师素质培养。这种培养不是朝夕可以完成,也不应该是学校自封。首先必须界定双师含义。是讲师(教师)、工程师(技师)、会计师、经济师、造价师?现在的师很多,大师很少。笔者认为所谓双师应该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师傅。学校把教学经验定位成讲师这个没有异议,而实际工作经验定位成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证书评价,有点变味。双师必须要求教师有一定工作经验,就必须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相当时间的锻炼,才能积累出一定的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而不是有了某证书就可以认定的。对于会计老师到事务所兼职、到企业做兼职会计是可行的选择。其次经验需要时间积累,不是去了一两次事务所、到企业做一两个月账就能完成的。再次对于不同课程的教师双师认定要区别对待,把思想品德、英语等基础课认定双师的“玩笑”不能开。最后对于一些工科教师仅凭企业开出的一纸证明(去过企业时间)就认定双师的“水分”也应该挤出。
骨干教师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的认定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骨干教师要根据“骨和干”来认定,而不应掺杂人为因素。所谓骨者,是一个专业的脊梁,能讲授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在出现老师短缺时,能随时顶上去,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所谓干者,是实实在在地干实事——讲授课程,不是投机取巧,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离开这两者都不能称其为骨干。骨干教师最主要的核心是能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不是仅凭能上好一两门课程的效果来认定。特别是会计专业,会计老师不懂税法,不能回答学生的税法问题,同样审计课老师不能回答会计课程问题,这样的骨干教师有些滑稽。骨干教师的认定应该是根据实际业绩来认定,用量化的指标而不是靠“关系”的认定。
对于专业带头人是对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的认可,而不应该是一种荣誉。基本上各学校各自为政,自己出台自己的认定标准,最后认定的专业带头人,这一学术称谓变成荣誉“光环”,丧失应有的激励作用。一个专业带头人起码应该是本校该专业学术上的“头雁”,在学术上应该有所建树,可以量化的指标首先是科研水平,如:课题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其次教材编写的数量和种类;再次是能教授、且教授过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数量(门数和课时);最后还要满足高职的教育的特殊性,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这些指标都是可以实实在在的量化,不应该把社会上的某些领导,既是高学历、又是高科研产出、还是多种机构的理事,而从来没有干过实事、浪得虚名的不正之风带进学校,污染学校这片神圣的殿堂。
六、总结
笔者认为高职和本科教育应该有实质区别,一个重实践、重应用,一个偏理论研究。高职教育只有牢牢抓住工学结合这条主线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重实质、看效果,而不是改形式做样子,才不会误入歧途。在改革中学校需要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念、思路,同时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的合作参与,学校的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的。另外社会风气的净化、家庭的教育的跟进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种认为一学万能,一学永逸的观念必须抛弃。只有各方都尽到自己的应尽职责,高职教育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中文.高职教育改革十年思考——以会计类专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04).
[2]袁中文.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08(23).
[3]庄西真.关于培养中、高职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01).
[4]郭劲丹.“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J].当代教育论坛,2008(05).
[5]谷群广.宋新书论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3(13).
(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