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下面,笔者将从炎帝陵和炎帝功绩两方面,问祖炎帝寻根高平。
关键词:炎帝;高平;陵寝;功绩
我们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高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始祖炎神农氏就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炎帝的历史功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接下来我们即将步入朝圣大道,大家首先看到的入口处这座牌坊,为四柱三枋式冲天石牌坊,它昭示着我们始祖炎帝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二、朝圣大道)
朝圣大道长500米,寓意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史。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更应该感恩我们的创世始祖——神农炎帝。
(三、区位及陵区)
炎帝陵建筑群建设用地16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计大小建筑291间,为全木结构,宋式风格。中轴线上有牌坊、山门、功德殿、始祖殿和炎帝大殿,由低到高依次而起,东西两侧有百草殿、五谷殿、溯源堂、根源堂、医药堂、农耕堂和游客接待中心。
(四、山门)
山门是陵区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屋顶式样与咱们平常百姓家的不一样,为歇山顶,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的窗户,形制是宋元时期的格式,到了清代就演变成常见的四方格窗棂了。
(五、功德殿)
炎帝不仅是华人的始祖,他还是农业始创者、水利始创者、医药始创者、天文学始创者,陶器始创者、音乐始创者等等。
(六、始祖殿)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共同的始祖。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友谊,开创美好未来。
(七、医药堂)
(八、根源堂)
根源堂主要通过文献记载、传说故事、碑记石刻、民风民俗、衣食住行等展示炎帝在高平境内开启农耕、发明医药、首倡市场等一系列活动。
(九、溯源堂)
(十、百草殿)
(十一、炎帝大殿)
炎帝大殿是按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形制而建,也是咱们炎帝陵最大的主殿,总高度达到24米,相当于6层楼高。
(十二、五谷殿)
古色古香的建筑叫“五谷庙”,建于元代,这所现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建筑,当年可是叱咤风云风光无限,流传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当社首”的歌谣。
(十三、碑亭与坟冢)
碑亭里边有一块墓碑,继元代之后,明代重修后勒石的,在明万历三十九年。这是目前发现国内时期最早的,直接标注为“炎帝陵”的古碑。
(十四、农耕堂)
农耕堂。重点对炎帝开创农耕文明的一些内容作了展示,上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地形,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炎帝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炎帝功绩
一、发现五谷 粒民蒸食
神农炎帝之前,人们茹毛饮血,不知五谷为何物。有一天,一只丹雀口衔的九穗禾不小心掉在地上,炎帝拾起九穗禾的种子,种在羊头山下的五谷畦里。小小一粒黍种,标志着人类实现了从采摘农业向种植农业的过渡。
二、始作耒耜 教民耕种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为了早日制出耒耜这种农具,炎帝和族人们开始没日没夜地做实验,直到耒耜制作成功。
三、垦渠凿井 灌溉农田
巍峨苍翠的羊头山下,有一泉名叫神农泉,泉水清澈见底,四季常流。有一年天下大旱,神农泉变成了涓涓细流,再后来几近干枯。为了尽快找到新的水源,炎帝决定在神农泉旁边凿井找水,于是便有了神农井。
四、织麻为布 制作衣衫
为了让人们有衣穿,有饭吃,炎帝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漫游群山,踏遍沟壑,终于在先民们探索的基础上,将葛麻皮剥下晒干,再用陶纺轮织成布、制成衣。
五、日中为市 首倡交易
炎帝召集群臣商议,决定每天太陽当头时,划定一片场地让人们进行交易,做生意、做买卖,以便各得其所。
六、削桐为琴 练丝为弦
炎帝是上古时期音乐集大成者,炎帝在总结前贤乐理乐器的基础上,削桐为琴,练丝为弦。
七、作陶为器 冶制斤斧
炎帝朝思暮想,反复研究,在演绎传承先民制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将手制陶器改为轮制陶器,由慢轮改进为快轮,由露天烧制改为窑内烧制。
八、遍尝百草 发明医药
为寻找治病延年的药物,炎帝成年累月行走在山野沟壑间,采集每一种草木,细心观察形状,仔细品尝性味。
九、筑墙为城 开元文明
相传炎帝带领人民造房建屋时非常讲究科学,选址要认真考量地势的燥、湿,高、低等诸多因素,相土择居。
十、炎黄结盟 华夏一统
炎帝与黄帝联合,与蚩尤在河北涿鹿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炎黄阪泉大战结束后,炎黄两大部族首次实现大融合。
参考文献:
[1]侯廷生.炎帝时代与文明起源[C]//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
[2]李晓宇.“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隆重举行[J].先锋队,2017(16):4.
关键词:炎帝;高平;陵寝;功绩
我们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高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始祖炎神农氏就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炎帝的历史功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接下来我们即将步入朝圣大道,大家首先看到的入口处这座牌坊,为四柱三枋式冲天石牌坊,它昭示着我们始祖炎帝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二、朝圣大道)
朝圣大道长500米,寓意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史。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更应该感恩我们的创世始祖——神农炎帝。
(三、区位及陵区)
炎帝陵建筑群建设用地16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计大小建筑291间,为全木结构,宋式风格。中轴线上有牌坊、山门、功德殿、始祖殿和炎帝大殿,由低到高依次而起,东西两侧有百草殿、五谷殿、溯源堂、根源堂、医药堂、农耕堂和游客接待中心。
(四、山门)
山门是陵区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屋顶式样与咱们平常百姓家的不一样,为歇山顶,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的窗户,形制是宋元时期的格式,到了清代就演变成常见的四方格窗棂了。
(五、功德殿)
炎帝不仅是华人的始祖,他还是农业始创者、水利始创者、医药始创者、天文学始创者,陶器始创者、音乐始创者等等。
(六、始祖殿)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共同的始祖。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友谊,开创美好未来。
(七、医药堂)
(八、根源堂)
根源堂主要通过文献记载、传说故事、碑记石刻、民风民俗、衣食住行等展示炎帝在高平境内开启农耕、发明医药、首倡市场等一系列活动。
(九、溯源堂)
(十、百草殿)
(十一、炎帝大殿)
炎帝大殿是按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形制而建,也是咱们炎帝陵最大的主殿,总高度达到24米,相当于6层楼高。
(十二、五谷殿)
古色古香的建筑叫“五谷庙”,建于元代,这所现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建筑,当年可是叱咤风云风光无限,流传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当社首”的歌谣。
(十三、碑亭与坟冢)
碑亭里边有一块墓碑,继元代之后,明代重修后勒石的,在明万历三十九年。这是目前发现国内时期最早的,直接标注为“炎帝陵”的古碑。
(十四、农耕堂)
农耕堂。重点对炎帝开创农耕文明的一些内容作了展示,上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地形,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炎帝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炎帝功绩
一、发现五谷 粒民蒸食
神农炎帝之前,人们茹毛饮血,不知五谷为何物。有一天,一只丹雀口衔的九穗禾不小心掉在地上,炎帝拾起九穗禾的种子,种在羊头山下的五谷畦里。小小一粒黍种,标志着人类实现了从采摘农业向种植农业的过渡。
二、始作耒耜 教民耕种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为了早日制出耒耜这种农具,炎帝和族人们开始没日没夜地做实验,直到耒耜制作成功。
三、垦渠凿井 灌溉农田
巍峨苍翠的羊头山下,有一泉名叫神农泉,泉水清澈见底,四季常流。有一年天下大旱,神农泉变成了涓涓细流,再后来几近干枯。为了尽快找到新的水源,炎帝决定在神农泉旁边凿井找水,于是便有了神农井。
四、织麻为布 制作衣衫
为了让人们有衣穿,有饭吃,炎帝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漫游群山,踏遍沟壑,终于在先民们探索的基础上,将葛麻皮剥下晒干,再用陶纺轮织成布、制成衣。
五、日中为市 首倡交易
炎帝召集群臣商议,决定每天太陽当头时,划定一片场地让人们进行交易,做生意、做买卖,以便各得其所。
六、削桐为琴 练丝为弦
炎帝是上古时期音乐集大成者,炎帝在总结前贤乐理乐器的基础上,削桐为琴,练丝为弦。
七、作陶为器 冶制斤斧
炎帝朝思暮想,反复研究,在演绎传承先民制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将手制陶器改为轮制陶器,由慢轮改进为快轮,由露天烧制改为窑内烧制。
八、遍尝百草 发明医药
为寻找治病延年的药物,炎帝成年累月行走在山野沟壑间,采集每一种草木,细心观察形状,仔细品尝性味。
九、筑墙为城 开元文明
相传炎帝带领人民造房建屋时非常讲究科学,选址要认真考量地势的燥、湿,高、低等诸多因素,相土择居。
十、炎黄结盟 华夏一统
炎帝与黄帝联合,与蚩尤在河北涿鹿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炎黄阪泉大战结束后,炎黄两大部族首次实现大融合。
参考文献:
[1]侯廷生.炎帝时代与文明起源[C]//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
[2]李晓宇.“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隆重举行[J].先锋队,201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