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从“读”开始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散文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逐渐积淀为审美情感后的审美创造,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炼,所以散文又被称为“情文”“美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散文情感的审美功能,探寻散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规律。那么,怎么能更好地体会散文中的词美情真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此,我认为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把朗读作为学生理解散文的“金钥匙”,不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还能引领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文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体悟作者细腻温情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散文;语文教学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意识。
  朱自清、叶圣陶两位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中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培养学生朗读的意识至关重要,而有了这种朗读意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大胆读,用情读,体会到朗读的妙处。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典雅优美,情感真挚,更需要我们深情并茂地读,读出美,读出情,读出隽永的味。
  2 要結合实际,巧妙引导朗读。
  2.1结合生活理解读
  朗读传达的是情感,我们可以不要纠结于发音准不准,声音好不好听,而是要记住作者想说明的含义,表达的情感。只要表达的情感到位就是成功的朗读。当然,散文的深邃意境,诵读者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深刻的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这时候的诵读,就不会觉得是别别扭扭地说别人的话,而是生动形象地讲自己看到的人和事,真情实感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匆匆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文章先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然后通过“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一系列日常生活的描写,具体再现日子的稍纵即逝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最后抓住“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结尾,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其实,对时光的匆匆逝去,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只要结合生活经验就能完全体会个中感情,这样的朗读不就是顺乎自然,有感而发吗?
  2.2边读边思用情读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种桃花心木树苗人的种树道理,比喻育人道理。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要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长不可知的岁月中,不可能永远都能够得外界的精心照料,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我们人在生活中会有哪些不确定性呢?生病、失业、亲人离去……通过发散思维,我们才知道,人也是一样,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困难随时出现,只有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2.3边圈边画用心读
  《山中访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的杰作。这篇散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这段话独具匠心,作者假想自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打招呼:山泉、小溪、瀑布,这种拟人式的热切招呼的叙述方式,使读者如进到画中,进到作者的心中,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在朗读前,可以先把脉络理清,将拜访的景物圈划出来,朗读思路就会更清晰,更有助于记忆,也会使情感表达更加充分。
  2.4音乐渲染深情读
  《怀念母亲》介绍了季羡林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
  我在处理对亲生母亲的怀念时,先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等词句进行理解,相机补充季羡林先生自幼离家读书的经历,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失去母亲的痛苦,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而对于祖国母亲为何也频来入梦,人们说“离开了祖国才知道什么是爱国”,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几则日记中的关键语句分析品味。通过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而体会作者这种复杂的心境。
   体会到这样的情感后,其他日记内容我就用以读带讲,自主揣摩文中的意味。我通过稍带悲伤的音乐,先渲染出一种淡淡地感伤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从而深深地体会到季老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 结束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在散文教学时,一定要用好朗读这把“金钥匙”,根据散文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情感,设计各种有声有色地读,通过深情并茂地朗读引领学生开启散文学习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李学全. 散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探索[J]. 中小学电教月刊, 2008(5):79-79.
  [2]钱群. 探析散文阅读的参与式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8).
其他文献
A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VPT) of axial piston pump.With this technology it is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to build a comp
摘要:文章提出了几点对新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包括激发兴趣,让学生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活而不乱,让学习活动在轻松有序中进行;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点拨引导,让探究活动步入佳境。  关键词:新理念;语文课堂;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许多教师面对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及时找准自身的定位,导致教学活动被动,效果一般。  
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角度传感器,原理是通过对电光栅的机械角进行高频脉冲线性插值细分,简化了传感器的机械结构和难度,相对于普遍使用的高精度光栅角度传感器解决了在机械物理条件上细分角度这一难题。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测试对系统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实验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测试。仿真与实验表明:该角度传感器在理论上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一直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的重点来进行。实施新课程以来,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围绕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实际中,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和通过“1+2”阅读提升小学生语言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1+2”阅读;小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
在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加强科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鼓舞下,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在2001年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在弘扬科学精神,
为了弥补TCP/IP技术在服务质量方面的缺陷,人们开始考虑在TCP/IP协议中加入Qos保证, 这使得ATM技术迅速渗透到TCP/IP计算机互联网中,即所谓的IP Over ATM.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
【摘要】语文是一个在不断积累中学习的过程,在《课标》中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140万字。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充满难度的,学生只有从课本阅读出发,激发阅读兴趣,才能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谓课本阅读量,指的是小学教材当中的阅读书目,随着学生年纪的成长,课本的阅读也由易到难,不断提升着阅读深度。在部编教材中,对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识记更多的汉字,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增加了阅读量,注重培养
通过在薄膜金电极上修饰具有较高电子转移效率的氧化还原聚合物,并固定相应的酶,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检测低浓度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利用戊二醛交联和光聚合两种酶固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