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能否积极主动地学。本文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明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新课改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求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愿望,不断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驾轻就熟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界转变,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由孤立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教师运用录音、录像、电脑、教具、挂图、卡片等多种手段;游戏、故事、实践操作、媒体渲染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合作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但效果却不理想。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看法。
  1.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听课、亲身经历,与同行交流和向专家请教发现,当今的课堂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
  1.1 课堂活动浮躁,“自主”变成“自流”。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1.2 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听过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给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1.3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比如,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1.4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上一节“统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把各种颜色的花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摆出象形统计图,统计每种花的数量;个别学生把卡片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操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5 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1.6 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这一问题比较普遍。
  2.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数学教育重新焕发生命力。真正落实新课程思想,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紧紧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学无非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不可分的,只有同时关注好这两方面,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要有实效。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明确教学目标要有实效。
  执教者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数学的重点,突破数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教学的实际。
  在教学设计与组织中,教学目标可以说是特定教学内容核心价值的演绎,然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很多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案时,往往重过程设计而轻教材分析,更忽视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所以,只有对教材、学生、教学策略全面系统的思考,才能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
  2.3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要有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想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还情境以本来面目,使情境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环境。
  2.3.1 导入新课要激起兴趣。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关键因素,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来源是主体的认知需要,这种需要的激发有赖于外部条件的刺激。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展活动的空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思维。
  比如,在导入新课时可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那么这节课孩子注意力集中了,就会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就发挥了实效。
  2.3.2 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能体味情境蕴涵得数学本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效地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买过东西吗?”生:“买过”。老师接着问:“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什么?”生齐答:“钱”。老师接着学生的回答,继续说:“对,要用到钱,钱是法定货币,中国的钱叫人民币,那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这样,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与本节的搭配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观察、认识、交流、分类等活动,认识整套的人民币并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三个:元、角、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情景的创设就是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它的实效性。
  2.4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要有实效。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2.5 提高合作交流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它能达到学生之间的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必要的合作探究情境,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获取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5.1 小组合作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当今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啃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又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足,这时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明晰正误,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5.2 合作时机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需要合作探究,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结论。当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依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可以从他人的思维成果中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学生不仅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2.6 课堂提问要有实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设计较好的课堂提问,有时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能给思维于方向,给思维于动力。所以课堂上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质量。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差异性和实践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饱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应用。而高质量的问题来自于教师的刻苦钻研,对教材的研究,发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水平及学习新知识时可能有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困难等;对以往教学的研究,反思教学过程,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的主线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但是课堂提问也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过多提问,学生容易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只是在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所提问题过于简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所有这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适时、有效地提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具有实效性。
  2.7 多媒体的运用要有实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属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数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多媒体以其具体的形感、动感、声感、色感,将教学中抽象的素材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容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到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剪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什么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周长的变化,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再让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就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解决了。
  2.8 激励评价要有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激励评价语言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应用。“你真棒”、“非常好”、“你很有个性”、“你很聪明”等等这些激励语言的使用,使课堂气氛变得很融洽,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激励评价语言的使用也应具有实效性和原则性,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不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不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存在问题,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或者是在全班学生齐声回答问题时,很可能有少数“南郭先生”的存在,教师也只是一味地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听多了不仅觉得乏味,更可怕的是导致那些随大流的学生养成不去思考问题,不去探究问题的坏的学习习惯。
  所以,激励评价要适时、适当,要有原则性,这样才能使激励评价具有实效性。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新课题,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参考文献
  [1] 文石山.《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06.
  [2] 石国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教育论坛》,2006.10.
其他文献
【摘要】《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站在成人的角度,回顾儿时与母亲生活相处的往事,表达了对母亲无比的怀念和崇敬之情。笔者认为,教学时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联系人物环境,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爱的熏陶。  【关键词】以人为本,道德教育,人物形象,内心世界     《我的母亲》一文是描写亲情的美文,作者
期刊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课堂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及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谈了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价值。指出对学生的质疑必须进行有效的引领。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方法     《珍珠鸟》一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思想感情脉络清晰,主题明确,是一篇隽永涵情的小散文。在讲授这一课时,我结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延伸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为了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摒弃对体育课的偏见,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终极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真正达到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目的。  1.常见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常见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有: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等)、讲解示范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完整与分解法、电化教学法等。这些教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摆在我们每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引起的思索及相应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在教学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很多:普遍存在着“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育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加强学校管理、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益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办学现状,原因分析,对策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引向深入,农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去探索,只有把教师良好的知识与心理素质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兴趣、心理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语文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演讲,教学,学法     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作为初中一门主要课程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适应他们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①更新教育观念,是让学生“会问”的前提;  ②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学生“敢问”;  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④建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善问”。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的
期刊
【摘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标准,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新课改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确立的基本理念、基本意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程,改革,理念,意识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怎样有效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必须解决课堂教
期刊
【摘要】现在很多单位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事业单位,都不一样程度的会遇到机电设备,广泛运用于部分大型公司、建筑单位,煤矿能源等生产型单位。机电设备的安置、维护维修和办理等均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单位乃至社会的经济效果与利益,所以各有关单位和员工要十分重视相关难题,积极做好防范对策,将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维修    机电设备安装包括设备安装、运行、测试、调试以及验收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