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6~27日,在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上,与会教师观摩了6节课,聆听了吴忠豪、林于弘两位教授的讲座与孙绍振教授、鲍道宏副教授、陈建志老师、黄国才老师等的精彩点评。两岸名师所展示的观摩课,虽然策略不同,风格不同,但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聚焦语用,突出实效”。
一、传导新理念,擦亮“语文”的眼睛
海峡两岸教育专家的讲座都聚焦“语用”,这无疑为一线教师如何践行语用教学洞开一扇视窗。台湾林于弘教授在《台湾语文读写的教学策略与运用》的讲座中阐述了语文学习的三阶段论:以“工具性”的诉求为起点,以“艺术性”的发展为取向,以“文化性”的内涵为诉求。并以“教多?教少?学多?学少?”“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教师教多少,很重要。学生学多少,更重要!”等诙谐地与现场教师互动,喻示教师应该让学于生、进行语文实践。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之讨论》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讲课文”的常态现实之严重弊端,强调要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实践运用”的步骤组织教学。他所提出的语文课改的六个转向: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从“分析内容”到“学习方法”,从“教过”到“学会”,从“课内”到“课外”,如汩汩的清泉,擦亮教师们“语文”的眼睛!
二、转变教学行为,聚焦实效的“语用”
(一)“本体”归位,凸显语用核心——“教语文”
当前,增强语文课程意识已广泛引起关注,但怎样辩证处理课文内容理解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却仍是一大难点。本次活动的6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注意做到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策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更多的是语文知识、表达方法、阅读策略。如虞大明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下册略读课文《麦哨》,所设定的三个目标无一不是指向“语用”。再如,林莘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上册《蟋蟀的住宅》,以“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特点”为重点,抓住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这一显著特点,创设拟人的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的作者对话,并补充描写蟋蟀洞穴特点的文言语句,让学生在对比中形象地领会文本的语言特点。
(二)“实践”就位,培养语用能力——强调“学会”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实践。但不应忽视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根据学情与文本特点,将“语用”训练的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提高‘语用’能力”上来。台湾陈丽云老师执教《两兄弟》(四年级),在教学生学习“连结策略”时,有意删去课文中哥哥的话,然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重新排列,紧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内在联系,尝试将“如果”“但是”“就算”放在段落中加以叙述。张祖庆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研究“故事写景开头”板块时采用逐步减少文字,让学生练说的形式,巧妙地指导朗读与背诵。接着针对段的表达特点,故意设疑:“奇怪,村庄里明明有房子、小草、小鸟,为什么不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整个板块“语用”的连环操练,宛如一段情节生动的故事,跌宕起伏,耐人玩味。
(三)“文体”本位,还原文本特色——突出“这一个”
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增强文体意识,因为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风格,其教学策略自然也不尽相同。本次研讨会的课文体意识体现得十分明显。虞大明老师、陈丽云老师、张祖庆老师所教的课文都是故事。虽然故事有相同的要素,但不同的故事写作的角度、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因而他们所选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无独有偶,林莘和陈曦老师双双选择说明性文章,且都是关于“住宅”的科普小品文。林莘老师注重语言的修养,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并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习得《昆虫记》的阅读方法,把阅读的触角探到课外。陈曦老师紧扣《电脑住宅》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以“微任务”卡串联勾勒本文教学框架,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条理清楚、语言严谨、特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迁移写作,显得简洁明快。
(四)“策略”到位,目标轻松达成——着眼的是“实效”
准确捕捉文本的语文价值,还需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让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比如,虞大明老师在《麦哨》一课中“听读表演”的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形象理解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他出示课文中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让学生以吹麦哨的形式读,然后插进描写不同节奏麦哨声音的一组句子。老师“吹”,学生根据声音长短判断是哪一句,再让学生试“吹”。在回环反复的“呜卟”声中,成功地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情趣盎然的练读中,浸入文字,形象地感悟到象声词、破折号在文章中的运用。来自台湾的王慧棻老师在教学《恒久的美》中,运用“镜头置换”“图文互会”策略,让学生在图与文之间来回行走,不停调换观察角度,从图到文,唤醒孩子记忆中的词汇,将消极词汇转换为积极词汇,从文到图,深究文本的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品悟“恒久的美”的真谛。
在这场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岸教学风格的不同。大陆名师的课堂,节奏迅速,结构紧凑,内容丰满;台湾名师的课,教学目标相对具体、集中,对于“教什么”判定得更为精准。当然研讨常常是“求同”,但也未必就要“存异”。我们相信拥有“相同的血脉之根,共同的文化之源”的海峡两岸教师,必能在“聚焦语用,突出实效”方面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一、传导新理念,擦亮“语文”的眼睛
海峡两岸教育专家的讲座都聚焦“语用”,这无疑为一线教师如何践行语用教学洞开一扇视窗。台湾林于弘教授在《台湾语文读写的教学策略与运用》的讲座中阐述了语文学习的三阶段论:以“工具性”的诉求为起点,以“艺术性”的发展为取向,以“文化性”的内涵为诉求。并以“教多?教少?学多?学少?”“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教师教多少,很重要。学生学多少,更重要!”等诙谐地与现场教师互动,喻示教师应该让学于生、进行语文实践。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之讨论》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讲课文”的常态现实之严重弊端,强调要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实践运用”的步骤组织教学。他所提出的语文课改的六个转向: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从“分析内容”到“学习方法”,从“教过”到“学会”,从“课内”到“课外”,如汩汩的清泉,擦亮教师们“语文”的眼睛!
二、转变教学行为,聚焦实效的“语用”
(一)“本体”归位,凸显语用核心——“教语文”
当前,增强语文课程意识已广泛引起关注,但怎样辩证处理课文内容理解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却仍是一大难点。本次活动的6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注意做到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策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更多的是语文知识、表达方法、阅读策略。如虞大明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下册略读课文《麦哨》,所设定的三个目标无一不是指向“语用”。再如,林莘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上册《蟋蟀的住宅》,以“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特点”为重点,抓住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这一显著特点,创设拟人的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的作者对话,并补充描写蟋蟀洞穴特点的文言语句,让学生在对比中形象地领会文本的语言特点。
(二)“实践”就位,培养语用能力——强调“学会”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实践。但不应忽视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根据学情与文本特点,将“语用”训练的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提高‘语用’能力”上来。台湾陈丽云老师执教《两兄弟》(四年级),在教学生学习“连结策略”时,有意删去课文中哥哥的话,然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重新排列,紧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内在联系,尝试将“如果”“但是”“就算”放在段落中加以叙述。张祖庆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研究“故事写景开头”板块时采用逐步减少文字,让学生练说的形式,巧妙地指导朗读与背诵。接着针对段的表达特点,故意设疑:“奇怪,村庄里明明有房子、小草、小鸟,为什么不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整个板块“语用”的连环操练,宛如一段情节生动的故事,跌宕起伏,耐人玩味。
(三)“文体”本位,还原文本特色——突出“这一个”
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增强文体意识,因为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风格,其教学策略自然也不尽相同。本次研讨会的课文体意识体现得十分明显。虞大明老师、陈丽云老师、张祖庆老师所教的课文都是故事。虽然故事有相同的要素,但不同的故事写作的角度、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因而他们所选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无独有偶,林莘和陈曦老师双双选择说明性文章,且都是关于“住宅”的科普小品文。林莘老师注重语言的修养,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并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习得《昆虫记》的阅读方法,把阅读的触角探到课外。陈曦老师紧扣《电脑住宅》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以“微任务”卡串联勾勒本文教学框架,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条理清楚、语言严谨、特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迁移写作,显得简洁明快。
(四)“策略”到位,目标轻松达成——着眼的是“实效”
准确捕捉文本的语文价值,还需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让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比如,虞大明老师在《麦哨》一课中“听读表演”的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形象理解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他出示课文中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让学生以吹麦哨的形式读,然后插进描写不同节奏麦哨声音的一组句子。老师“吹”,学生根据声音长短判断是哪一句,再让学生试“吹”。在回环反复的“呜卟”声中,成功地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情趣盎然的练读中,浸入文字,形象地感悟到象声词、破折号在文章中的运用。来自台湾的王慧棻老师在教学《恒久的美》中,运用“镜头置换”“图文互会”策略,让学生在图与文之间来回行走,不停调换观察角度,从图到文,唤醒孩子记忆中的词汇,将消极词汇转换为积极词汇,从文到图,深究文本的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品悟“恒久的美”的真谛。
在这场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岸教学风格的不同。大陆名师的课堂,节奏迅速,结构紧凑,内容丰满;台湾名师的课,教学目标相对具体、集中,对于“教什么”判定得更为精准。当然研讨常常是“求同”,但也未必就要“存异”。我们相信拥有“相同的血脉之根,共同的文化之源”的海峡两岸教师,必能在“聚焦语用,突出实效”方面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