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颇受关注,在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之下,应该竭力保证土地资源的安全。实施土地整治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简要论述了土地整治以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地资源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站在一定的程度之上来分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土地资源不只是一切资源之首,也是保证人类发展改革的最为重要的物质条件;并且也是全部安全之首,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所以,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则是目前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土地整治的意义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可以不断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确保粮食安全,也可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使得耕地总量动态保持平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综合效益。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的意义在于:
1.1、有效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是我国始终保持警惕的一件基本大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则是确保粮食的安全。而目前可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之上。土地这是承载其他一切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果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就要求应该实施好土地综合整治。主要是对田、水、路、林、村整体的整治,也是在不断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土地质量,不断美化生态环境;针对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中挖损、塌陷、损毁、压占以及污染等土地进行复垦,也是在不断提升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注重提高土地使用的现状,则是已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则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活动,这是一个立足服务当前的农业,并且服务给农民多元化生活生产。主要可以通过展开土地综合整治来扩大耕地的面积,不断优化城乡建设使用具体的布局,并且完善项目区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区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可以增加农村综合的生产力,确保粮食的高产稳产,也是我国农村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的水平。
1.4、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建设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发展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土地综合整治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则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制止水土流失、抵抗旱涝自然灾害以及耕地的退化,改造一批优质高产土地资源,并且建设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区。
2、土地综合整治理论的概述
2.1、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土地综合整治这是通过早期的土地整理进而发展而来的,而土地整理活动最为重要的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集约节约使用的一种手段,然而,土地的改造程度对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效果并不明显。在土地整理活动逐渐深化的背景之下,当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传统单一传统的土地整理而转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之间密切结合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土地综合整治指的是在确定区域之内,按照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年度规划来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平台,不断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并且也可以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以及有效耕地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产出率,不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系统的工程。
土地综合整治应该遵循“四坚持”的原则:坚持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中心的任务、坚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坚持建设有度高效使用后备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2.2、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
土地综合整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站在种种工程的内容以及性质上分析可以把土地综合整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缺农用地整治和开发)
2.2.1、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最为重要的受益者则是农村居民,通常指的是对农村进行改造、迁村合并等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指使用一系列措施对农村分散的居民点进行改造、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等整治,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主要措施有:控制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把超标用地复垦为农用地;改造村庄内闲置的、废弃的建筑物和部分基础设施等。
2.2.2、复垦损毁土地整治
对于复垦损毁土地的整治通常指的是通过整治措施,并且在生产过程之中因为挖损、压占、塌陷、污染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等而产生的破坏、废气的土地恢复利用以及经营。坚持18亿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大政策之时,以及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同时恢复复垦损毁土地已变成土地综合整治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
2.2.3农用地整治和开发
农用地整治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和权属调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降低生产风险,从而实现农用地耕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是土地整治活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做好土地评价的建议
3.1、完善土地整治调查统计以及核实制度
土地整治和评价要求使用详实、精确以及可靠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成果的质量,并且也会影响到科学决策水平。所以,应该建立其周期性的土地整治普查制度以及动态变更制度,并且给土地整治以及其评价提供相应的服务。
3.2、完善评价体系
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很少综合考虑土地整治的整体过程,较多的则是单一的从土地整治前、中、后而展开的评价,在以后的土地评价之中应该密切结合土地整治的过程性,同时综合考虑到土地整治的阶段性变化。同时建议以后应该着眼在土地整治前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时空布局来分析,同时建立全程覆盖的监测评价制度,这样就可以形成时间(过程性)—空间(地域性)—成果(全面性)全覆盖评价的制度,逐渐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加强评价的技术研究
当前的评价主要是结合GIS软件划分评价的单元,计算评价结果,但是,不能有效地实现评价的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在以后的评价之中,应该充分使用当前技术以及评价的方法,同时建立土地整治及评价信息化的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可以方便土地整治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之间的对比分析,并且给土地整治来服务。
3.4、注重建立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建立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之中应该多征求公众的意见,在评价过程之中设立全面公众参与及指标体系,这是提升土地整治以及评价的规范性、公平性和前瞻性重要的措施,也是确保社会公众的切实利益。
4、结语
2013年底,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等会议都对国土资源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明确部署。土地整治的功能也已不仅限于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还承载着建设生态国土、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重任,将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和修复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土地整治恰逢全面转型升级和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土地整治领域的深化改革应找准新的定位,确立“大国土、大整治”的国土综合整治理念,协调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数量、质量、生态”齐头并进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郭飞.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J].广东土地科学,2013,01:15-21.
[2]童尧,郭言寒,张蓓佳.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研究现状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5:14-16.
[3]刘家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土地科学,2013,02:12-15.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地资源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站在一定的程度之上来分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土地资源不只是一切资源之首,也是保证人类发展改革的最为重要的物质条件;并且也是全部安全之首,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所以,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则是目前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土地整治的意义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可以不断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确保粮食安全,也可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使得耕地总量动态保持平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综合效益。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的意义在于:
1.1、有效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是我国始终保持警惕的一件基本大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则是确保粮食的安全。而目前可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之上。土地这是承载其他一切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果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就要求应该实施好土地综合整治。主要是对田、水、路、林、村整体的整治,也是在不断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土地质量,不断美化生态环境;针对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中挖损、塌陷、损毁、压占以及污染等土地进行复垦,也是在不断提升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注重提高土地使用的现状,则是已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则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活动,这是一个立足服务当前的农业,并且服务给农民多元化生活生产。主要可以通过展开土地综合整治来扩大耕地的面积,不断优化城乡建设使用具体的布局,并且完善项目区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区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可以增加农村综合的生产力,确保粮食的高产稳产,也是我国农村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的水平。
1.4、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建设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发展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土地综合整治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则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制止水土流失、抵抗旱涝自然灾害以及耕地的退化,改造一批优质高产土地资源,并且建设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区。
2、土地综合整治理论的概述
2.1、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土地综合整治这是通过早期的土地整理进而发展而来的,而土地整理活动最为重要的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集约节约使用的一种手段,然而,土地的改造程度对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效果并不明显。在土地整理活动逐渐深化的背景之下,当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传统单一传统的土地整理而转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之间密切结合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土地综合整治指的是在确定区域之内,按照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年度规划来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平台,不断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并且也可以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以及有效耕地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产出率,不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系统的工程。
土地综合整治应该遵循“四坚持”的原则:坚持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中心的任务、坚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坚持建设有度高效使用后备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2.2、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
土地综合整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站在种种工程的内容以及性质上分析可以把土地综合整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缺农用地整治和开发)
2.2.1、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最为重要的受益者则是农村居民,通常指的是对农村进行改造、迁村合并等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指使用一系列措施对农村分散的居民点进行改造、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等整治,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主要措施有:控制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把超标用地复垦为农用地;改造村庄内闲置的、废弃的建筑物和部分基础设施等。
2.2.2、复垦损毁土地整治
对于复垦损毁土地的整治通常指的是通过整治措施,并且在生产过程之中因为挖损、压占、塌陷、污染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等而产生的破坏、废气的土地恢复利用以及经营。坚持18亿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大政策之时,以及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同时恢复复垦损毁土地已变成土地综合整治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
2.2.3农用地整治和开发
农用地整治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和权属调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降低生产风险,从而实现农用地耕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是土地整治活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做好土地评价的建议
3.1、完善土地整治调查统计以及核实制度
土地整治和评价要求使用详实、精确以及可靠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成果的质量,并且也会影响到科学决策水平。所以,应该建立其周期性的土地整治普查制度以及动态变更制度,并且给土地整治以及其评价提供相应的服务。
3.2、完善评价体系
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很少综合考虑土地整治的整体过程,较多的则是单一的从土地整治前、中、后而展开的评价,在以后的土地评价之中应该密切结合土地整治的过程性,同时综合考虑到土地整治的阶段性变化。同时建议以后应该着眼在土地整治前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时空布局来分析,同时建立全程覆盖的监测评价制度,这样就可以形成时间(过程性)—空间(地域性)—成果(全面性)全覆盖评价的制度,逐渐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加强评价的技术研究
当前的评价主要是结合GIS软件划分评价的单元,计算评价结果,但是,不能有效地实现评价的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在以后的评价之中,应该充分使用当前技术以及评价的方法,同时建立土地整治及评价信息化的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可以方便土地整治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之间的对比分析,并且给土地整治来服务。
3.4、注重建立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建立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之中应该多征求公众的意见,在评价过程之中设立全面公众参与及指标体系,这是提升土地整治以及评价的规范性、公平性和前瞻性重要的措施,也是确保社会公众的切实利益。
4、结语
2013年底,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等会议都对国土资源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明确部署。土地整治的功能也已不仅限于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还承载着建设生态国土、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重任,将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和修复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土地整治恰逢全面转型升级和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土地整治领域的深化改革应找准新的定位,确立“大国土、大整治”的国土综合整治理念,协调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数量、质量、生态”齐头并进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郭飞.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J].广东土地科学,2013,01:15-21.
[2]童尧,郭言寒,张蓓佳.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研究现状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5:14-16.
[3]刘家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土地科学,2013,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