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浙江在线刊文称,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给家长,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家长分三档:积极行动的,勉强应付的和没能力跟上的。而这就是孩子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这条看似闲谈的新闻,在网络上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家庭不该是“又一所”学校
山娃
关于“家长三分说”,站在家长的立场,如果把这个观点理解为略带恐吓意味的广告性诉求的话,我们可能感觉愤懑:各位家长,要想你的孩子取得如期的学业进步,请紧紧跟上!跟不上?那么,你懂的……
从老师的角度,观点表达的可能是某种挫败感,其中传达着一种既无奈又委屈的抱怨:不是师者无能,实在是有些家长跟不上,让人头大呀!
如果超越家长、教师身份角色的约束,尝试从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点的语境挖掘其内在逻辑,找出语言背后真实的思路,也许可以发现一点建设性的策略。展开探讨的背景是:首先,在个人的学业进步、人格发展乃至长远的事业成就方面,血统论、出身决定论早已被视同敝履;同时,严肃的研究也证明了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家人之间稳定的情感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个人的实际生活观察过去,即便一家之内(多子女家庭),父母关爱在程度与方式上的不同也确实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有趣的是,一家之内,或者近在左邻右舍,其中既可以找到正相关的事例,也存在负相关的现象,还有弱相关的例子。这就表明,“家长三分说”所强调的对应关系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应该会比想象中一一对应式的线性因果要复杂些。
人们对“家长三分说”的关注和热议,反映出实践层面上对待家庭的教育功能和家长教育行为的困惑。家长关心支持孩子学业,家长必须跟上学校教育,这是大前提。问题是,跟什么?何时跟?跟到什么程度?带着怎样的情绪、态度去跟?要把家庭也“跟”成“又一所”学校吗?同样是“跟”,有把孩子“跟”进耶鲁哈佛的,也有把孩子“跟”进精神病院的,故兹事体大。不问具体家庭情况,试图简单地把孩子学业的绝对数值水平和家长的“跟进”程度一一对应起来,进而要求按照方便学校或者老师掌控考核的方式提出某种“跟”的模式,这恐怕就有些过界,涉嫌不公甚至歧视了。
家校共育,这固然不错。但是,家庭和学校毕竟是两种性质、功能多有差异的社会单元。孩子学业要稳定进步,需要一个高度支持性的、学习化的家庭环境,但这并不等于要把学校延伸到家庭,把亲子关系变为师生或同学关系。学校教育以学为主,把学习视为常态的学校生活方式,体现“学中玩”;家庭以亲情抚育为主,把家庭生活转化为学习的契机,看重“玩中学”。家庭教育和学校学习之间,要在动机、热情、态度、意志等根本性因素上寻求一致,但尽量避免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完全重复。二者应该在“地底”暗合融通,但“地表”却“话分两头、花开两枝”。同一时间单位里,在同一块土地上重复施肥播种,结果通常都不是期待中的丰收。
家庭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注意,不是“又一所”。
学校教育切勿“绑架”家长
姚跃林
有网友吐槽:孩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将家长分成三档。有家长说是逆耳忠言,也有家长说看了辛酸。笔者以为,老师“当着全班孩子及其家长的面”说这样的话颇有些挑拨的嫌疑。教师在推卸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帮孩子推卸了部分责任,结果徒增家长心理负担,于事无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学校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有着明显的侧重点。家庭教育在确保孩子健康、安全的同时,应着眼于习惯、心态、意志、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不应过多介入具体的学业指导。而学校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体系里,两者虽可互补,但学生的文化课学业教育的责任应当且只能由学校来承担,除非孩子“逃离”学校。
老师“绑架”家长的事情多半发生在低学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分数至上以及“绩效主义”沉疴依旧。在“即学即考”的教育评价体系里,家长参与辅导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教师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课余时间。说到底是应试教育思维作祟。二是低学段中学科少,容量小,内容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家长能够插上手。三是小孩子听老师话,家长又拗不过孩子,老师的话往往经由孩子而成为家长不得不听的“圣旨”。中学生或心理逆反或思想渐趋成熟,家长和老师的话未必全听。所以,老师“绑架”家长也好,或者家长、老师“合谋”也好,一概难以奏效。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要从小养成,待其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生根”,学习主动性就很难激发出来。
家长如有能力科学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自是好事,但要有限、有度,不能越俎代庖。要意识到学习是孩子的事,教书是学校的事,家长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如果拘囿于具体的课业辅导,随着年级上升,必然是功效递减而副作用倍增。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也不必“辛酸”和焦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矫正和修复的能力。如果孩子有好的习惯,所谓的“问题”终究不成其为问题。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自由空间,要有长远目光,要学会等待。
对于老师来说,如果要成就良师,就必须坚持立足于课堂解决问题。如果长期依赖家长这个“助教”,不仅教学效果好不了,而且人格力量大为削弱。中国的父母大多双双忙于生计,耗费太多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实在勉为其难。老师“不作为”逼迫家长“为”,还言之凿凿,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是不会有好评价的。“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怨言不断,孩子耳濡目染,老师不可“亲”,教学效果必然打折扣。倘若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很重要,老师何不亲为?以老师一人之力解数十家长之围,此第一等功业,老师为何不做?
人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但无法选择什么样的出身。人生而有用,生命不因“无知”而丧失其独立价值。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尊敬父母懂得感恩。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无端指责其父母,或者陷家长于不能自拔的伦理困境,实非明智之举。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要恪守各自职责。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家长分三档孩子也分档?
童炜华
作为一个10岁女孩的母亲,也作为一个教龄十余年的老师,我扪心自问,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我们希望的优秀孩子呢?
我想,一个“好的孩子”首先应该是拥有自我的孩子,有强大的内心去抵抗诱惑,并且无论在何种处境下,都有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自信。毋庸置疑,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常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意即在此。能否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宽容的脾性和一颗强大的内心,都取决于父母。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时时处处都在帮助孩子培养这种品性,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所以,家庭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和表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责任和分工不同。老师要接纳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成长环境不一样,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会有差异,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不过,教师更多承担了知识教化的功能。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间不能教会孩子本该学到的知识,而需要父母回家陪同再次学习,甚至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孩子的课外辅导,试问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又是为了什么?如果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发展不一样;当然也可以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教师,发展也不一样。
每对父母都是在自己成长的背景下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一个老师也都是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教授孩子。我们这一代人年少的时候,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三好学生”,或者至少是“品学兼优”;而衡量的标准可能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因为要让他们学到能够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重要技能,并且最大程度地融入集体生活。但是,如今中国的社会急速发展,已经发展到了和我们从前全然不一样的阶段,物质极大丰富,信息超速泛滥,新鲜事物如潮水般涌来——物质已经丰富到了孩子可以拥有比我们从前更加自主的人生,社会的差异化已经允许孩子拥有更多的个性,而不用担心因为和别的孩子不同而被集体藐视和抛弃。在这个时代,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他们的评价体系愈发多元化,我们的教育也因此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保持对新鲜事物和未知世界的热情。
教育不是左右手博弈,谁是谁非难以辨析,教育也不是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需要的是我们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同样也不存在完美的家长和教师。孩子美好的人生刚开始不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拥有一生持续学习的渴望和能力。(作者系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教师)
各方观点
老师的分法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建立在纯粹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基础上的。成绩好可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但名牌大学,也并不能许诺给每一个学生美好的未来。山东 胡爱萍
话虽然难听,但不无道理。现在的环境下,如果家长不管,孩子基本也就废了。当然这个“废”是指学习成绩,说不定其他方面有发展。网友 滴泪
家长可以紧跟,但孩子不愿意怎么办啊?很多东西不是家长努力就出成绩的,关键看孩子。孩子不想学,家长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网友 果粒橙2011
育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过分突出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对许多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山西 张震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家庭不该是“又一所”学校
山娃
关于“家长三分说”,站在家长的立场,如果把这个观点理解为略带恐吓意味的广告性诉求的话,我们可能感觉愤懑:各位家长,要想你的孩子取得如期的学业进步,请紧紧跟上!跟不上?那么,你懂的……
从老师的角度,观点表达的可能是某种挫败感,其中传达着一种既无奈又委屈的抱怨:不是师者无能,实在是有些家长跟不上,让人头大呀!
如果超越家长、教师身份角色的约束,尝试从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点的语境挖掘其内在逻辑,找出语言背后真实的思路,也许可以发现一点建设性的策略。展开探讨的背景是:首先,在个人的学业进步、人格发展乃至长远的事业成就方面,血统论、出身决定论早已被视同敝履;同时,严肃的研究也证明了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家人之间稳定的情感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个人的实际生活观察过去,即便一家之内(多子女家庭),父母关爱在程度与方式上的不同也确实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有趣的是,一家之内,或者近在左邻右舍,其中既可以找到正相关的事例,也存在负相关的现象,还有弱相关的例子。这就表明,“家长三分说”所强调的对应关系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应该会比想象中一一对应式的线性因果要复杂些。
人们对“家长三分说”的关注和热议,反映出实践层面上对待家庭的教育功能和家长教育行为的困惑。家长关心支持孩子学业,家长必须跟上学校教育,这是大前提。问题是,跟什么?何时跟?跟到什么程度?带着怎样的情绪、态度去跟?要把家庭也“跟”成“又一所”学校吗?同样是“跟”,有把孩子“跟”进耶鲁哈佛的,也有把孩子“跟”进精神病院的,故兹事体大。不问具体家庭情况,试图简单地把孩子学业的绝对数值水平和家长的“跟进”程度一一对应起来,进而要求按照方便学校或者老师掌控考核的方式提出某种“跟”的模式,这恐怕就有些过界,涉嫌不公甚至歧视了。
家校共育,这固然不错。但是,家庭和学校毕竟是两种性质、功能多有差异的社会单元。孩子学业要稳定进步,需要一个高度支持性的、学习化的家庭环境,但这并不等于要把学校延伸到家庭,把亲子关系变为师生或同学关系。学校教育以学为主,把学习视为常态的学校生活方式,体现“学中玩”;家庭以亲情抚育为主,把家庭生活转化为学习的契机,看重“玩中学”。家庭教育和学校学习之间,要在动机、热情、态度、意志等根本性因素上寻求一致,但尽量避免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完全重复。二者应该在“地底”暗合融通,但“地表”却“话分两头、花开两枝”。同一时间单位里,在同一块土地上重复施肥播种,结果通常都不是期待中的丰收。
家庭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注意,不是“又一所”。
学校教育切勿“绑架”家长
姚跃林
有网友吐槽:孩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将家长分成三档。有家长说是逆耳忠言,也有家长说看了辛酸。笔者以为,老师“当着全班孩子及其家长的面”说这样的话颇有些挑拨的嫌疑。教师在推卸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帮孩子推卸了部分责任,结果徒增家长心理负担,于事无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学校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有着明显的侧重点。家庭教育在确保孩子健康、安全的同时,应着眼于习惯、心态、意志、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不应过多介入具体的学业指导。而学校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体系里,两者虽可互补,但学生的文化课学业教育的责任应当且只能由学校来承担,除非孩子“逃离”学校。
老师“绑架”家长的事情多半发生在低学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分数至上以及“绩效主义”沉疴依旧。在“即学即考”的教育评价体系里,家长参与辅导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教师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课余时间。说到底是应试教育思维作祟。二是低学段中学科少,容量小,内容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家长能够插上手。三是小孩子听老师话,家长又拗不过孩子,老师的话往往经由孩子而成为家长不得不听的“圣旨”。中学生或心理逆反或思想渐趋成熟,家长和老师的话未必全听。所以,老师“绑架”家长也好,或者家长、老师“合谋”也好,一概难以奏效。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要从小养成,待其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生根”,学习主动性就很难激发出来。
家长如有能力科学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自是好事,但要有限、有度,不能越俎代庖。要意识到学习是孩子的事,教书是学校的事,家长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如果拘囿于具体的课业辅导,随着年级上升,必然是功效递减而副作用倍增。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也不必“辛酸”和焦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矫正和修复的能力。如果孩子有好的习惯,所谓的“问题”终究不成其为问题。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自由空间,要有长远目光,要学会等待。
对于老师来说,如果要成就良师,就必须坚持立足于课堂解决问题。如果长期依赖家长这个“助教”,不仅教学效果好不了,而且人格力量大为削弱。中国的父母大多双双忙于生计,耗费太多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实在勉为其难。老师“不作为”逼迫家长“为”,还言之凿凿,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是不会有好评价的。“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怨言不断,孩子耳濡目染,老师不可“亲”,教学效果必然打折扣。倘若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很重要,老师何不亲为?以老师一人之力解数十家长之围,此第一等功业,老师为何不做?
人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但无法选择什么样的出身。人生而有用,生命不因“无知”而丧失其独立价值。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尊敬父母懂得感恩。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无端指责其父母,或者陷家长于不能自拔的伦理困境,实非明智之举。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要恪守各自职责。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家长分三档孩子也分档?
童炜华
作为一个10岁女孩的母亲,也作为一个教龄十余年的老师,我扪心自问,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我们希望的优秀孩子呢?
我想,一个“好的孩子”首先应该是拥有自我的孩子,有强大的内心去抵抗诱惑,并且无论在何种处境下,都有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自信。毋庸置疑,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常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意即在此。能否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宽容的脾性和一颗强大的内心,都取决于父母。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时时处处都在帮助孩子培养这种品性,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所以,家庭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和表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责任和分工不同。老师要接纳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成长环境不一样,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会有差异,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不过,教师更多承担了知识教化的功能。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间不能教会孩子本该学到的知识,而需要父母回家陪同再次学习,甚至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孩子的课外辅导,试问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又是为了什么?如果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发展不一样;当然也可以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教师,发展也不一样。
每对父母都是在自己成长的背景下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一个老师也都是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教授孩子。我们这一代人年少的时候,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三好学生”,或者至少是“品学兼优”;而衡量的标准可能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因为要让他们学到能够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重要技能,并且最大程度地融入集体生活。但是,如今中国的社会急速发展,已经发展到了和我们从前全然不一样的阶段,物质极大丰富,信息超速泛滥,新鲜事物如潮水般涌来——物质已经丰富到了孩子可以拥有比我们从前更加自主的人生,社会的差异化已经允许孩子拥有更多的个性,而不用担心因为和别的孩子不同而被集体藐视和抛弃。在这个时代,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他们的评价体系愈发多元化,我们的教育也因此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保持对新鲜事物和未知世界的热情。
教育不是左右手博弈,谁是谁非难以辨析,教育也不是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需要的是我们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同样也不存在完美的家长和教师。孩子美好的人生刚开始不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拥有一生持续学习的渴望和能力。(作者系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教师)
各方观点
老师的分法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建立在纯粹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基础上的。成绩好可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但名牌大学,也并不能许诺给每一个学生美好的未来。山东 胡爱萍
话虽然难听,但不无道理。现在的环境下,如果家长不管,孩子基本也就废了。当然这个“废”是指学习成绩,说不定其他方面有发展。网友 滴泪
家长可以紧跟,但孩子不愿意怎么办啊?很多东西不是家长努力就出成绩的,关键看孩子。孩子不想学,家长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网友 果粒橙2011
育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过分突出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对许多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山西 张震文(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