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课外羽毛球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找出影响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活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改善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现状的对策,为羽毛球运动在高校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课外 羽毛球 现状 调查分析
1 概述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羽毛球运动的课外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羽毛球课外活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高校大学生课外更好地参与羽毛球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羽毛球运动相关书籍,及高校羽毛球开展方面的研究论文及报道23篇,为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及红谷滩校区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为了数据的合理,采用男女比例1:1的问卷发放方式。按实际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问卷有效率达94.6%。同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符合社会统计学的要求。(如表1)
表1 学生问卷的发放、回收及有效数
■
2.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走访体育学院领导、羽毛球老师,探讨影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和改善高校校园羽毛球现状的对策。
2.2.4 数理统计法
整理相关调查数据,并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好程度
在高校课外运动中,运动负荷适中,不受人数限制,灵活性强,具有休闲娱乐性的项目易被学生接受。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促进人际沟通,缓解学习压力,尤其是高校体育课由传统的统一安排内容的必修课改为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项目运动中来。通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调查中(图1)可以得知,学生课外参与锻炼的人数为216人,占有效人数的78%,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课外锻炼的习惯。在参与课外锻炼的216名学生中,学生喜爱的课外锻炼项目排序为:篮球38.4%(83人)、慢跑或散步27.3%(59人)、乒乓球11.6%(25人)、健美操或舞蹈类10.6%(23人)、羽毛球7.4%(16人),足球、轮滑等10人(4.6%)。其中男生大多以篮球为主,女生多以健美操、慢跑运动为主。因此羽毛球运动并不是学生课外运动的首选项目。
■
图1 学生课外锻炼项目喜爱程度(N=267)
3.2 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参与运动的自我决策过程和继续参与运动的态度。学生正确认知羽毛球运动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羽毛球并积极地参与课外羽毛球锻炼。如图1。
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羽毛球运动由于场地器材简单,易于开展,在我国比较普及。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同学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关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只有2.1%的同学是一点都不了解,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课老师传授羽毛球知识;二是观看羽毛球比赛,尤其是奥运会和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明星效应。但自主主动查阅图书资料和上网探究羽毛球知识的学生很少。同时调查发现,57.8%的学生认为在高校课外开展羽毛球运动很有必要;30%学生认为较有必要;12.2%学生认为有必要;没有学生认为没必要开展。学生的认可无疑是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的有利的先决条件。
3.3 学生课外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动机源于需要,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它以需要为基础,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它对人的活动起着发动和维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动机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机系统,它能够对学生长期不断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从事锻炼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为此,对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
■
图2 学生课外羽毛球锻炼的动机人数比例(N=271)
图2显示:有37.7%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其次是为了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分别占30.2%、11.8%。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性的。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是首位,它符合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而达到休闲娱乐加强人际交往的目的,可见学生想通过体育来适应社会、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也突现了体育的社会功能。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机都是积极的。羽毛球运动能够反映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4 影响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因素的调查
江西省高校应当立足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阔视野,从战略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根据向“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大力支持大众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制定政策鼓励大众积极参加到羽毛球运动中来。在影响高校学生课外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因素中,有37%的学生是因为有更好的锻炼项目和锻炼方式而没有选择羽毛球运动。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47个社团中,体育类社团仅有四个,涉及羽毛球运动的社团没有,学校缺乏一个羽毛球运动交流的组织。19%的学生没有参与羽毛球锻炼,是因为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就业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得大学生要争取更加优异的学业成绩和掌握技术能力,为将来赢得人才竞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而占总人数的16.9%的学生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参与羽毛球运动,排在影响因素的第3位。羽毛球虽然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也受风雨天气和灯光等条件的制约,但大多数学生喜欢在专业羽毛球场地进行打球,但高校羽毛球馆的场地仅仅安排体育专业学生上课,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很少开放。具体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由于新校区场馆未建成,而老校区仅仅有三块室内羽毛球场地,很难满足学生羽毛球爱好者的需求。附近高校对外开放的羽毛球场馆中,由于把羽毛球场地承包外租,场地费用偏高,导致学生锻炼热情减弱,也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基于对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羽毛球运动在课外运动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参与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动机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性的;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不甚全面,很少自主学习羽毛球知识;羽毛球运动在课外锻炼项目选择上不如其他项目、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场地限制、自身技术水平差且没有专业教师指导是制约大学生课外羽毛球开展的主要因素。
4.2 建议
为解决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首先要继续提高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意识;高校要重视课外体育和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创办羽毛球社团或俱乐部,多举办羽毛球比赛,诸如校际赛,校内赛、班级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羽毛球练习的指导,促进学生自身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高校要重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课外羽毛球运动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继续完善羽毛球场地及辅助设施建设,为课外羽毛球活动更好地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2]孙亨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3):51-53.
[3]顾兴全,李宝成.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J].浙江体育科学,2004,12.
[4]马启伟,张力为著.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29-36.
[5]祝蓓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21.
[6]梁日尉.江西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2010.6.
[7]文超.羽毛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8]程勇民.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0(3):31-3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课外 羽毛球 现状 调查分析
1 概述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羽毛球运动的课外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羽毛球课外活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高校大学生课外更好地参与羽毛球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羽毛球运动相关书籍,及高校羽毛球开展方面的研究论文及报道23篇,为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及红谷滩校区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为了数据的合理,采用男女比例1:1的问卷发放方式。按实际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问卷有效率达94.6%。同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符合社会统计学的要求。(如表1)
表1 学生问卷的发放、回收及有效数
■
2.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走访体育学院领导、羽毛球老师,探讨影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和改善高校校园羽毛球现状的对策。
2.2.4 数理统计法
整理相关调查数据,并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好程度
在高校课外运动中,运动负荷适中,不受人数限制,灵活性强,具有休闲娱乐性的项目易被学生接受。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促进人际沟通,缓解学习压力,尤其是高校体育课由传统的统一安排内容的必修课改为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项目运动中来。通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调查中(图1)可以得知,学生课外参与锻炼的人数为216人,占有效人数的78%,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课外锻炼的习惯。在参与课外锻炼的216名学生中,学生喜爱的课外锻炼项目排序为:篮球38.4%(83人)、慢跑或散步27.3%(59人)、乒乓球11.6%(25人)、健美操或舞蹈类10.6%(23人)、羽毛球7.4%(16人),足球、轮滑等10人(4.6%)。其中男生大多以篮球为主,女生多以健美操、慢跑运动为主。因此羽毛球运动并不是学生课外运动的首选项目。
■
图1 学生课外锻炼项目喜爱程度(N=267)
3.2 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参与运动的自我决策过程和继续参与运动的态度。学生正确认知羽毛球运动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羽毛球并积极地参与课外羽毛球锻炼。如图1。
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羽毛球运动由于场地器材简单,易于开展,在我国比较普及。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同学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关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只有2.1%的同学是一点都不了解,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课老师传授羽毛球知识;二是观看羽毛球比赛,尤其是奥运会和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明星效应。但自主主动查阅图书资料和上网探究羽毛球知识的学生很少。同时调查发现,57.8%的学生认为在高校课外开展羽毛球运动很有必要;30%学生认为较有必要;12.2%学生认为有必要;没有学生认为没必要开展。学生的认可无疑是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的有利的先决条件。
3.3 学生课外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动机源于需要,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它以需要为基础,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它对人的活动起着发动和维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动机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机系统,它能够对学生长期不断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从事锻炼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为此,对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
■
图2 学生课外羽毛球锻炼的动机人数比例(N=271)
图2显示:有37.7%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其次是为了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分别占30.2%、11.8%。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性的。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是首位,它符合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而达到休闲娱乐加强人际交往的目的,可见学生想通过体育来适应社会、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也突现了体育的社会功能。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动机都是积极的。羽毛球运动能够反映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4 影响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因素的调查
江西省高校应当立足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阔视野,从战略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根据向“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大力支持大众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制定政策鼓励大众积极参加到羽毛球运动中来。在影响高校学生课外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因素中,有37%的学生是因为有更好的锻炼项目和锻炼方式而没有选择羽毛球运动。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47个社团中,体育类社团仅有四个,涉及羽毛球运动的社团没有,学校缺乏一个羽毛球运动交流的组织。19%的学生没有参与羽毛球锻炼,是因为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就业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得大学生要争取更加优异的学业成绩和掌握技术能力,为将来赢得人才竞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而占总人数的16.9%的学生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参与羽毛球运动,排在影响因素的第3位。羽毛球虽然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也受风雨天气和灯光等条件的制约,但大多数学生喜欢在专业羽毛球场地进行打球,但高校羽毛球馆的场地仅仅安排体育专业学生上课,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很少开放。具体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由于新校区场馆未建成,而老校区仅仅有三块室内羽毛球场地,很难满足学生羽毛球爱好者的需求。附近高校对外开放的羽毛球场馆中,由于把羽毛球场地承包外租,场地费用偏高,导致学生锻炼热情减弱,也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基于对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羽毛球运动在课外运动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参与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动机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性的;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不甚全面,很少自主学习羽毛球知识;羽毛球运动在课外锻炼项目选择上不如其他项目、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场地限制、自身技术水平差且没有专业教师指导是制约大学生课外羽毛球开展的主要因素。
4.2 建议
为解决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首先要继续提高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意识;高校要重视课外体育和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创办羽毛球社团或俱乐部,多举办羽毛球比赛,诸如校际赛,校内赛、班级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羽毛球练习的指导,促进学生自身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高校要重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课外羽毛球运动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继续完善羽毛球场地及辅助设施建设,为课外羽毛球活动更好地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2]孙亨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3):51-53.
[3]顾兴全,李宝成.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J].浙江体育科学,2004,12.
[4]马启伟,张力为著.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29-36.
[5]祝蓓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21.
[6]梁日尉.江西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2010.6.
[7]文超.羽毛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8]程勇民.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0(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