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秘书眼中的宋庆龄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月2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11周年的日子。她在长期的国际活动中,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增进各国人民友好,进行了不懈的工作,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崇敬,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她那音容笑貌和不朽的功绩依然留在人民心中。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笔者慕名采访了在宋庆龄身边工作了13年的秘书杜述周。现已76岁的杜老住在北京西城区。虽已离休多年,但精神矍烁,思维敏锐,他深情地向笔者讲述了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那一幕幕情景。从他那朴实的言语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先人后已、鞠躬尽瘁、高风亮节的品格。
  
  给宋副主席当秘书
  
   杜述周于1927年出生在山西省晋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他18岁参加革命,因念过两年书而被区政府挑去当秘书。全国解放后,组织上又任命他为晋城市委秘书。1954年,他被调到国务院事务管理局服务处工作,负责接待各省市来京办事的领导。
   1968年5月初的一天,国务院管理局军代表赵伟找杜述周谈话,说邓颖超大姐准备让他到宋庆龄副主席身边当秘书。杜述周既激动又紧张。5月8日上午,赵伟带杜述周来到北京西城区什刹海宋庆龄的寓所。他们刚在一楼小客厅落座,宋庆龄同志就微笑着迎过来,和他们一一握手,她态度和蔼地对杜述周说:"杜同志,欢迎你来这里,希望你同其他同志一道好好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向杜述周宣布了"警卫秘书工作21条职责",杜述周立刻意识到宋庆龄对工作要求是严格的,并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党中央对自己的期望。宋庆龄的贴身女秘书张珏负责为宋起草文件及饮食起居,杜述周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和对内接待工作。从此,杜述周在宋庆龄同志身边工作了13年,直到她病逝。故居建立后,他又担任了第一任故居办公室主任,直到离休。
   宋庆龄同志的寓所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官邸,即摄政王府花园。解放后,党和政府决定把王府花园作为宋庆龄的寓所,经周总理精心设计,在原有主体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幢两层主楼,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园林,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1964年宋庆龄从上海搬至此处后,先后在寓所接待过许多中央领导及各地来访的学者及外国友人,在这里度过了她的晚年生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宋庆龄作为国家领导人,是那样神圣而高不可攀,然而,只要见过宋庆龄的人都会否定自己的这种感觉。寓所里除了10多名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个排的兵力担任警卫任务。工作人员都习惯地称她为"首长",有的同志称她为"太太",年龄稍小些的叫她"宋妈妈"。无论对待来宾还是工作人员,她都很平易近人,从不颐指气使。有时,还没等来人向她打招呼,她便热情地说:"你好呀!"
  


   宋庆龄是一位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生活情趣高雅的女性。她爱看英文文学名著、听音乐、弹钢琴或是看电影,她还关心园内花木的修剪栽培。她非常喜欢鲜花,尤其是月季花、石竹花,每到鲜花盛开时节,她总爱在花丛中散步。虽年近八旬,但她弹的钢琴特别好听,她经常弹奏《黄河大合唱》,曲调刚劲有力,恰似万马奔腾,又如咆哮的黄河,听起来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气势,许多工作人员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吟唱。她也时常叫工作人员一同观看电影,并教他们如何欣赏电影。杜述周记忆最深的是一部美国影片《大地》,那是一部描写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疾苦的影片,她还教育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面对3000元的服装,她说:"太贵!"
  
   宋庆龄对生活不要求豪华,但要求园内及个人卫生整洁。她经常提醒大家,无论衣服新旧都要干净整齐,男同志要常理发剃须,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待来宾,尤其是在外宾面前言谈举止要得体,不得有损国家的尊严。她在生活上很俭朴,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是一杯酸奶、两块烤面包,中午两菜一汤,晚饭是一碗馄饨或是稀粥,大师傅做啥她吃啥,从不挑剔,只有在宴请中外宾客时,伙食才有所改善。她的穿着很朴素,杜述周在她身边工作了13年,从没见她买过一身高档服装。在家时,她穿的衣服与老百姓穿的没两样,只有在参加外事活动时,她才讲究服饰,挑选质料较好、款式大方高雅的衣服穿上,会客之后,马上又换上家常便服。1978年5月的一天,杜述周陪她到人民大会堂开完会后,她说自己的身体有些发胖,想买件合适的衣服,来到友谊商店二楼时,她看中了一套,一看价格上3000多元,她连连摆手说:"太贵,太贵,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不能那么奢侈。"一天,保姆对杜述周说,宋庆龄卧室的镜子两边裂了道缝,杜述周便提出给宋庆龄买新的,但她却说中间是好的还可以用,就连卧室内的地灯灯罩,也是用旧窗帘布缝制的。由于各地寄来的信件她都要亲自拆阅,从不让秘书代办,回信时则亲自用手沾洋浆糊再贴上邮票封上口,时间久了,她手上起了一层皮,就对杜述周说:"杜同志,你看洋浆糊把我的手烧坏了。"杜述周马上告诉保姆用白面打点浆糊让她用。
   1980年的一天,一些在这里工作多年的司机、厨师等工作人员想和宋庆龄合影留念,但又怕被拒绝,因为宋庆龄只有在正式场合才照像。于是,大家找杜述周商量。杜想了想说:"这样吧,大家都在小客厅安排好各人站的位置,等宋首长进来,我再请示。"没过一会儿,宋庆龄来了,大家迅速站好各自的位置,杜述周诚恳地对宋庆龄说:"首长,大家都想跟您合个影,您看行不行?"宋庆龄看到大家都神采奕奕排好位置等着,便微笑着说:"好呀,这可是张全家福的照片。"只听"卡嚓"一声,这一动人情景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瞬间。
  
  每月特批300元补助,均被她婉拒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乌兰夫、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很关心宋庆龄的生活,也时常来看望她。一次,宋庆龄提出想回上海看看,让杜述周请示周总理,周总理很细心地询问杜述周,宋副主席要带多少行礼,需要国务院事务管理局还做哪些工作等,并派总理专机送她去上海,后来几次外出派的都是空军专机。周总理知道宋庆龄很欣赏中国传统工艺品,便送给她4幅湘绣大师的作品,宋庆龄很喜欢,把它们挂在了二楼通往暖房的一间房子的墙壁上。在宋庆龄的寓所里,家具都比较陈旧,没有一件成套的,中央领导多次想给她换新家具,均被她婉言谢绝了。在她的寓所里,最值钱的家什就是宋子文当年送给她的那架钢琴了。
   在国家困难时期,宋庆龄的工资在国家领导人中属最高级别,每月579.5元。她时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一些曾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家庭贫困的人员,或是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因而有时工资不够花。周总理得知后,批示国务院管理局,每月特批给她300元补助。但宋庆龄不愿搞特殊,始终不要。一天,管理局的同志打电话让杜述周取钱,因为那笔补助已积累到3万元了,杜立刻写条子请示宋庆龄:"首长,国务院通知让我们领您的补助,是让他们送还是我去领?"保姆把纸条送给在卧室办公的宋庆龄。宋庆龄批示后保姆又把条子交给杜述周,条子上写着:"杜同志,你替我谢谢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好意,我的钱够花。"因为宋庆龄早期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很重视隐私权,她从不让男性上二楼,更不让别人到她的卧室,只有保姆和宋的好朋友邓颖超、戴爱莲在看望她时才可入内,就连她的保健医生也只能在卧室隔壁的房间为她诊治。她若有事让杜述周办,就写张纸条按一下办公桌上的小铜铃,让隔壁的保姆通知杜述周;杜述周若有事请示,也写张条子交给保姆再转给宋庆龄。如今,在宋庆龄故居陈列室里仍陈列着当年写过的这些纸条。
  
  "浩劫",没能动摇她对党的信念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风云人物,宋庆龄十分关心国内外大事,每天都坚持收听新闻联播,亲自拆阅中央文件、人大文件和中央机要文件,看完后再交给杜述周,处理问题从不过夜,对一些人民来信,她都及时给予答复或批示。让杜述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一位美籍华人在给宋庆龄的信中说希望能在北京安定门一带找到他失散多年的哥哥。宋庆龄当即批示让杜述周坐车去找,当他们找到信上提供的地址打听时,得知这人早已搬到山西大同,杜述周又赶到大同,却听说此人早已调到南京。杜述周回到北京,将情况向宋庆龄作了汇报,她立即指示杜述周一方面给南京有关部门去信,另一方面给美国那位华人去信告之寻找情况。可喜的是,没过多久,他兄弟俩终于得以团圆,并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宋庆龄是一位顾大局、重情谊、气度不凡的国家领导人,"文革"这场"浩劫"伤害了她的感情,但她总是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对内、对外工作,毛主席、周总理和邓颖超对宋庆龄十分关心,周总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亲拟了一份应予保护的爱国民主人士名单,第一名就是宋庆龄,并亲自找红卫兵做工作,增派警卫加强对她的安全保护。周总理亲自下令:未经公安部西城公安分局允许,红卫兵不得擅自入内。宋庆龄的寓所也由明哨改为暗哨。杜述周为防止红卫兵在寓所四周的墙上乱贴大字报,就想了个办法,找人在墙上写了两米高的大字:"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所以,在那种环境下,宋庆龄的寓所周围比较整洁。但她仍时刻关注事态发展,始终坚信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每逢新年来临,她像以往一样,让杜述周给少奇同志的孩子送去糖果等礼物。1976年以后,已经找不到少奇同志家的地址了,杜述周只好请中央办公厅转交。
  
   她一直生活在对孙中山的怀念中,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并于1915年10月与孙中山结婚。为了孙中山追求的事业,宋庆龄将自己的一生也都奉献在了中华民族振兴、祖国统一的大业上。尽管他俩在一起只生活了10年,但他们的感情很深,孙中山虽然逝世许多年了,但在宋庆龄卧室床头柜的玻璃板下始终压着一张孙中山"共进大同"的手书,杜述周每次跟随宋庆龄去上海或到其他地方,发现她总将它带在身边。她的床上永远铺着一床红底金花的被子,那是孙中山先生跟她结婚时用过的,她深情地对他们说只要经常能看到它们就感觉孙先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一年初春,杜述周陪她去上海,3月12日正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组织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那天,杜述周见她神情肃穆,眼圈红红的,显然哭过,她说每到这一天就会想到和孙中山在一起的日子,心里就很伤心。自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一直生活在对孙中山的无限怀念中,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也就成为她终生的奋斗目标。
   在北京寓所的西侧有一个鸽舍,宋庆龄说孙中山先生生前很喜爱鸽子,因为鸽子代表和平,所以,她养了许多鸽子,每天都要到鸽舍看一看,亲自给鸽子喂食,只要她一走到鸽子棚,鸽子就张开翅膀"咕咕"叫着,飞落在她的肩上,她总是微笑着看鸽子欢快地啄食。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要在上海宋的寓所拍一部关于孙中山的电视片,上海方面请示宋庆龄,她立即让杜述周安排几名熟悉孙中山情况的人配合拍摄。记得有一次,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教授在研究孙中山到广州韶关督师北代的历史时,对某一地点不清楚,来信请宋庆龄指点,她连夜写好回信,派杜述周立刻送给那位教授。由于那位教授住在胡同里不好找,找了80多家,才把信交到那位教授手里,回到寓所,杜述周向宋庆龄汇报完后她才安心地上楼休息,此时已是深夜12点了。
   宋庆龄还时常翻看一些和蔼龄、美龄及其家人的像片,她常对工作人员说:"要是祖国早日统一该多好呀!许多分隔多年的两岸同胞也就能团聚了。"她在晚年很思念大洋彼岸的妹妹美龄,当宋子安在美国去世时,宋庆龄给妹妹美龄捎信,希望姐妹俩能跨越彼此的隔阂在美国相聚,以叙姐妹骨肉亲情,但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如愿。在蒋介石病重期间,宋庆龄又一次托人捎信给美龄说若蒋去世,请将他的骨灰安葬于蒋宋当年曾在南京中山陵一带选好的归宿地,但这件既是姐妹相聚又利于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又一次破灭了,这给宋庆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她始终密切关注着亲人们在外面的处境,从各方面努力建立和保持联系,期望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宋庆龄于建国初期,多次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外事访问,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进入20世纪70年代,她虽然行动不便,但仍在寓所内热情接待来华访问的外国友人如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巴巴拉·塔克曼、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夫妇、爱泼斯坦等。当她得知美国的谢韦斯女士来华访问时,就让杜述周做好接待准备工作,因为她知道谢韦斯在抗战期间,曾在香港搞募捐活动,为延安运送弹药,为支持抗日做出了积极贡献。晚宴后,宋还特意为谢韦斯播放中国电影《红楼梦》,并亲自为谢韦斯作翻译。
  
  遗爱长留人间
  


   1981年5月初,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准备授予宋庆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按规定应到加拿大举行仪式,但考虑到宋庆龄身患重病的原因,经有关部门协商,决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杜述周对宋庆龄说:"宋首长,我把您要讲的话提前录好,等您正式发言时备用。"她点点头同意了。在5月8日的仪式上,当宣布让她发言时,令杜述周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88岁高龄的她以顽强的毅力,顶着病痛的折磨,亲自用英语发表了20分钟的讲话,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其实,自70年代末,宋庆龄就深感身体不适,当时他们和宋本人都不知道是得了血癌,但她每天生活得很充实,也很快乐。时任组织部长和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的宋任穷按照邓小平的批示,对宋庆龄采取了一系列的保健措施。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宋庆龄的病情,派出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仪器,但都未能挽留住宋庆龄远去的脚步。由于宋庆龄是位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早些年,她曾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要求,但周恩来、刘少奇考虑到她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要更大些,因此暂时让她留在党外。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同年5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邓小平、彭真、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同志赶到宋庆龄住宅,表示祝贺。
   当这条消息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时,保姆打开收音机,让躺在病床上的宋庆龄听,并激动地问:"太太,您听清楚了嘛?"宋庆龄点点头微笑着说:"听清楚了!听清楚了!"
   1981年5月2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许多人看到她的遗嘱后,更加肃然起敬,只见上面写着:给服务员小杨补助几百元,给孙中山生前的助手叶恭绰补助几百元……。由于她一生无子,剩下的3万元全部用于故居建设中。宋庆龄走了,带着她未了的心愿永远地离开了。按照宋庆龄的遗言,她的骨灰于1981年6月4日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在宋庆龄故居二楼的墙上挂着一个古式的挂钟,这个挂钟原本是挂在宋的卧室的,只因工作人员说挂钟的声音悦耳动听,宋便让人将它挂于二楼的墙壁上。如今,这个挂钟的时针永远停留在20:18分,那是宋庆龄去世的时间,借以寄托人们对宋庆龄深深的怀念。
其他文献
在共和国的英雄谱中,有一个普通的名字——郭  俊卿。这位女扮男装南征北战的现代花木兰,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1950年9月,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与郭俊卿亲切握手并共进晚餐。郭俊卿  的传奇人生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以她为原型拍摄的  《战火中的青春》激励了亿万中国人。   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  中。7岁那
期刊
《赵城金藏》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典籍之一。这部佛经成书于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是我国大藏经中的孤本。因其雕刻于金代,为山西潞州府女施主崔法珍断臂期苦行、募化施舍印制,以北宋《开宝大藏经》为底本镌刻,成书以后便珍藏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广胜寺内,所以史学界也称其为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这部佛经的成书历时三年。其经卷按《千字文》编号,开始于“天”字,终于“几”字。现存4330卷,卷轴装。历史文献中从来
期刊
晋人从商,古已有之。及至明朝,晋地“重迁徙服商贾”,“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进入清代后,晋商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实力强劲的封建性商帮,其从业人员之众,经营品种之繁,活动范围之广,聚敛财富之多,实属罕见。  纵观明清时期的晋商不难发现,在横跨欧亚大陆,远涉日、韩、马来半岛的巨大贸易范围之内,绝大部分控制在晋商家族手中。祁县乔家在蒙汉交易重镇包头的“复”字号,在街市上“复盛公、复盛全、复盛
期刊
一     “选票”可分成两半儿来理解,前者是说民意指向,后者是说有型纸张,实属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未免啰嗦,但惟其如此才能证明选举不是舶来品,中国“古已有之”。尧舜禅让据说就是由众方国察举所致,而造纸术自然又是中国发明的。哪一项不在外国之前?中国不是选票的发明国,那是因为不屑把它们二者简单地结合起来。这有孔夫子一笼统“听其言观其行”的议论证明。可随着“门户开放”,古老华夏开始摩登搞选票了:  
期刊
1952年9月24日,湖南省湘阴县湖区发生水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对此,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地、县委高度重视,紧急开展救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帮助重建家园,谱写了一曲党为人民、人心向党的颂歌。   当时,我由平江县委书记调任湘潭专署副专员才个把月,正在湘潭县银田寺检查查田定产工作。25日下午,专署通知我速回,说是湘阴湖区遭了灾,还死了人,但详情不清楚。我赶回后直进专员华国锋的办公室,
期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方面军因敌人封锁而未过黄河西行执行打通国际线路的部队被整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政委张浩,政治部主任宋任穷。当时我是师部警卫营班长,负责师首长的警卫工作。但是因为徐向前副师长在1937年8月参加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前到山西同阎锡山进行谈判并做有关人员的统战工作,因此徐副师长在抗战初期的几
期刊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学贯中西,在学术上建树丰硕;一生以学者身份参政议政而不从政,倍受学界推崇。晚年出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为实现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理想不遗余力,终至以身殉职。    迎难而上 担当重任     台湾大学的前身是日本占据台湾时代于1928年创建的台北帝国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台北帝大
期刊
据省卫生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1-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门诊量、出院人数、手术例数、病床周转率、业务收入等各项主要业务工作指标,都名列全省各医院之首。问渠哪得清如许?改革源头活水来。全院职工在欣喜之余,无不将功劳归之于以肖传实院长为首的党政一班人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兴院举措。   2002年8月,时任山西医大二院副院长的肖传实走上该院领头雁的位置。上任伊始,他便精心策划医院的大政方针,在肯定
期刊
谈判前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投降。我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平北十二军分区担任作战科长(军分区司令员为詹大南,政委段苏权,参谋长钟辉晃,政治部主任陆平),我主力部队集结在交通沿线和城市附近。当时分区周围尚有不少日伪军据点,于是我向军分区建议将各县游击大队集中,迅速扫除残敌,扩大解放区。   军分区当即命令龙关、宣化、崇礼、怀来等县游击大队临时组成一个支队,由我担任支队长,政
期刊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是继抗日战争之后最终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广泛、最为壮观、最为深刻的人民战争。而这场爱国的正义之战,是一代历史伟人毛泽东针对蒋介石依靠美国发动全面的反革命内战而精心设计和谋划的。也正是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在驾驭战争全局、致力于运筹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亦周密部署和发动了作为重要战略后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