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制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要想提高小学生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育者工作者在不断摸索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与教师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从学生学习数学基础出发,让学生获得提出的问题中产生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这样就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培养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本文就主要针对于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有效假设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预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日益更新中进步,而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就得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所以,课堂提问也就成了教师与学生课上互动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的提问方式和对提问题做出有效的预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增强课堂活跃氛围基础之上,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课上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预设,本文就针对具体的个人观点和实践经验积累对可行性策略进行探究,并值得大量教育工作者实参考和借鉴。
一、教师课堂问题有效预设的意义
1.1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逻辑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采用课上提问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能够使同学与同学之间增强数学方面的交流,发挥数学形式科学类科目的优势和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和增加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程度。比如在数学课堂上,问学生有关乘除知识的时,可以问学生 “5÷5/4=?”,这时可能就会有一大批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做,这是因为教师还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启发造成的。所以教师就可以继续问学生,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一种思维把它变成乘法呢,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学会了这一道题,也就使学生学会了这一类题,教师这样的问法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1.2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对数学问题的有效预设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升数学的做题能力。同时对问题进行有效预设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显然提不起氛围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使问题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情,能够使学生在感受上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问盘子中有十个馒头,假如你吃了五个馒头,那么还剩几个馒头等这种问法,学生已听到这种和日常生活相比较接近的问题,他们的思想也就使大脑也就会活跃起来,从而也就使课堂氛围也更加欢快。
二、教师课堂提问有效预设的方法
2.1提出抓住学习中的问题预设
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属于本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程的重难点也不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抓住每一节课堂上的重难点基础之上,对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思考。比如,本节课堂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同时要学会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知识点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那么教师的问题就必须要围绕本节课的课堂目标进行提问。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潜意识里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多问围绕着学习任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而提升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2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当中,对具体发问的问题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教师一人输出,而其他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大量的学生不能思考。数学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假设,就需要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同样还是上述“5÷5/4=?”的乘除问题,在这类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由除法变成乘法,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达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目的。
2.3提出具有推断性的问题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当中,问题的有效性假设同时还需要使问题具有推断性。教师对学生提出具有推断性的问题,能够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对问题做出推断,从而提升学生自身解决实际数学的能力。小学生特别喜欢教师问更加贴近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比如,在一辆公交车上有20个人,中途下去了3个人,后来又上来了5个人,那么公交车上现在还有几个人?这种问题的提问不仅具有推断性,同时还包含数学问题的实际性。当然教师在问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随意的改变,使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同时在发问的过程当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推断能力,同时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数学的问题进行有效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对課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设,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在教师对问题进行有效预设的方法仍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课程目标提出围绕课程目标的中心性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性假设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使问题更具有推断性,也是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方法。
参考文献:
[1]唐艳霞.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9:747-749.
[2]沈立英.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研究及案例分析[D].宁波大学,2019.
[3]周娟.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C].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8-71.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预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日益更新中进步,而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就得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所以,课堂提问也就成了教师与学生课上互动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的提问方式和对提问题做出有效的预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增强课堂活跃氛围基础之上,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课上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预设,本文就针对具体的个人观点和实践经验积累对可行性策略进行探究,并值得大量教育工作者实参考和借鉴。
一、教师课堂问题有效预设的意义
1.1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逻辑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采用课上提问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能够使同学与同学之间增强数学方面的交流,发挥数学形式科学类科目的优势和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和增加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程度。比如在数学课堂上,问学生有关乘除知识的时,可以问学生 “5÷5/4=?”,这时可能就会有一大批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做,这是因为教师还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启发造成的。所以教师就可以继续问学生,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一种思维把它变成乘法呢,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学会了这一道题,也就使学生学会了这一类题,教师这样的问法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1.2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对数学问题的有效预设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升数学的做题能力。同时对问题进行有效预设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显然提不起氛围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使问题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情,能够使学生在感受上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问盘子中有十个馒头,假如你吃了五个馒头,那么还剩几个馒头等这种问法,学生已听到这种和日常生活相比较接近的问题,他们的思想也就使大脑也就会活跃起来,从而也就使课堂氛围也更加欢快。
二、教师课堂提问有效预设的方法
2.1提出抓住学习中的问题预设
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属于本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程的重难点也不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抓住每一节课堂上的重难点基础之上,对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思考。比如,本节课堂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同时要学会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知识点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那么教师的问题就必须要围绕本节课的课堂目标进行提问。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潜意识里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多问围绕着学习任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而提升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2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当中,对具体发问的问题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教师一人输出,而其他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大量的学生不能思考。数学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假设,就需要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同样还是上述“5÷5/4=?”的乘除问题,在这类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由除法变成乘法,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达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目的。
2.3提出具有推断性的问题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当中,问题的有效性假设同时还需要使问题具有推断性。教师对学生提出具有推断性的问题,能够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对问题做出推断,从而提升学生自身解决实际数学的能力。小学生特别喜欢教师问更加贴近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比如,在一辆公交车上有20个人,中途下去了3个人,后来又上来了5个人,那么公交车上现在还有几个人?这种问题的提问不仅具有推断性,同时还包含数学问题的实际性。当然教师在问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随意的改变,使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同时在发问的过程当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推断能力,同时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数学的问题进行有效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对課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设,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在教师对问题进行有效预设的方法仍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课程目标提出围绕课程目标的中心性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性假设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使问题更具有推断性,也是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方法。
参考文献:
[1]唐艳霞.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9:747-749.
[2]沈立英.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研究及案例分析[D].宁波大学,2019.
[3]周娟.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C].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