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
摘 要 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强化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的日益成熟。为此,我在田径体育教学中,围绕强化锻炼的要求,结合实际在田径教学中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田径 锻炼 强化 措施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田径教学更是一门全体学生必修的而且非常喜爱的科目。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充满着运动的激情,同时也需要经常进行一定的田径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以进一步保证、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以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都比较注重做好学生的田径训练工作,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加强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全面提高高中生田径训练的锻炼效果。
但是,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田径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单一、管理有余而自由不足,教学内容显得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对田径教学产生了逃避甚至厌恶的情绪,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恐怕在于教师在安全责任的压力下对田径教学设计作了“缩水”处理,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充当了简单的安全员、监督员、领操员以及记分员、测量员;或者是因为教学方法与锻炼手段多是从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中演化而来,在实际中是以“训练”为手段和以成绩考查为目的的,挤占了学生的运动锻炼,压抑了学生的练习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有许多中长跑课程中产生的面色苍白、昏倒在地,活动课中受伤的画面,烙印在学生脑海中,使不少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而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锻炼机会,从而使身体素质越来越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
高中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后备主力军,他们面临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生拥有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在经过小学以及初中的体育锻炼之后,系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使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大为提高。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展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运动才能。为此,我在田径体育教学中,围绕强化锻炼的要求,对传统的田径锻炼模式,在学生具体的锻炼实践中进行调整和改变。
一、激发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以浓厚的参与兴趣以及自觉的态度,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田径运动的练习之中时,才能够保证田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全面保证学生进行田径锻炼的时间以及锻炼效果。
因此,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我从高中生的喜爱运动的情感和减轻文化学科压力、争强好胜的心理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锻炼中的兴趣,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兴趣发展特点,分组进行田径体育锻炼,分阶段进行田径教学的组织活动;或者分课堂为两个基本部分,先统一训练,过关的同学可以提前自由挑选喜爱的项目去活动锻炼,刺激他们对统一训练的兴趣。这也有利于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锻炼中来,而不是只有少数学生的参与。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侧重于和自己的过去比,并注重体育锻炼效果考核内容的典型性以及简单易行,力求能够合理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在原有的体育学习的基础上有良好的收益以及愉快的发展,为学生进入更高难度的田径锻炼做好准备。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以及兴趣,我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非常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合理掌握学生的锻炼要求以及锻炼强度,在锻炼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当学生经历失败或者无法达到锻炼要求时,确保学生不失去体育锻炼的学习信心;第二,要“区别对待”,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的潜能都不同,所以应按照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分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就感以及成功感。
二、坚持学生的主體地位,丰富锻炼形式,增加锻炼强度
田径锻炼要搞得生动活泼,成效显著,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机结合。
为突出主体性,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田径项目的教学竞赛,如让女生进行女子中长跑竞赛、男子进行100m赛跑等,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和兴趣,由学生来组织教学形式,自愿组成田径锻炼小组或者田径爱好者俱乐部,对于个别难以达标的同学,帮助制定锻炼计划,鼓励学生成立长短跑爱好者俱乐部、竞走协会等,在这些兴趣小组内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锻炼的伙伴,将课堂内的理论学习以及课外的实际锻炼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通过这些方式,多数学生从“被强迫参加体育锻炼”演变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增加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另外,在指导学生进行田径锻炼时,我结合田径教学的非竞技性特点和学生锻炼的实际情况,对有些项目有所侧重。如增加接力比赛的课时比例,适当压缩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完成田径基础技术的教学以及增加学生实践方面的兴趣。还利用田径运动的竞技性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比赛,这种竞赛的形式可以是班级之间的,如团体性的400米接力赛,拔河等;也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如长短跑的测试;有时还巧妙的设置锻炼的障碍来增加田径锻炼的强度,以达到强化的效果。
对于班级内部,主要是用水平比较接近的分组方式,进行组间对抗,来带动一批;对于班级之间的,开展的常是不同锻炼水平以及不同锻炼层次间的田径比赛活动,强度更大,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阅历,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勇敢豁达等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真正获得身体以及心理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的日益成熟。这需要教师在田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有胆量地放手,有计划地侧重,在强化学生田径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来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及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 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强化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的日益成熟。为此,我在田径体育教学中,围绕强化锻炼的要求,结合实际在田径教学中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田径 锻炼 强化 措施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田径教学更是一门全体学生必修的而且非常喜爱的科目。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充满着运动的激情,同时也需要经常进行一定的田径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以进一步保证、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以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都比较注重做好学生的田径训练工作,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加强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全面提高高中生田径训练的锻炼效果。
但是,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田径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单一、管理有余而自由不足,教学内容显得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对田径教学产生了逃避甚至厌恶的情绪,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恐怕在于教师在安全责任的压力下对田径教学设计作了“缩水”处理,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充当了简单的安全员、监督员、领操员以及记分员、测量员;或者是因为教学方法与锻炼手段多是从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中演化而来,在实际中是以“训练”为手段和以成绩考查为目的的,挤占了学生的运动锻炼,压抑了学生的练习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有许多中长跑课程中产生的面色苍白、昏倒在地,活动课中受伤的画面,烙印在学生脑海中,使不少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而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锻炼机会,从而使身体素质越来越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
高中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后备主力军,他们面临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生拥有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在经过小学以及初中的体育锻炼之后,系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使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大为提高。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展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运动才能。为此,我在田径体育教学中,围绕强化锻炼的要求,对传统的田径锻炼模式,在学生具体的锻炼实践中进行调整和改变。
一、激发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以浓厚的参与兴趣以及自觉的态度,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田径运动的练习之中时,才能够保证田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全面保证学生进行田径锻炼的时间以及锻炼效果。
因此,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我从高中生的喜爱运动的情感和减轻文化学科压力、争强好胜的心理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锻炼中的兴趣,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兴趣发展特点,分组进行田径体育锻炼,分阶段进行田径教学的组织活动;或者分课堂为两个基本部分,先统一训练,过关的同学可以提前自由挑选喜爱的项目去活动锻炼,刺激他们对统一训练的兴趣。这也有利于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锻炼中来,而不是只有少数学生的参与。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运动项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侧重于和自己的过去比,并注重体育锻炼效果考核内容的典型性以及简单易行,力求能够合理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在原有的体育学习的基础上有良好的收益以及愉快的发展,为学生进入更高难度的田径锻炼做好准备。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以及兴趣,我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非常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合理掌握学生的锻炼要求以及锻炼强度,在锻炼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当学生经历失败或者无法达到锻炼要求时,确保学生不失去体育锻炼的学习信心;第二,要“区别对待”,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的潜能都不同,所以应按照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分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就感以及成功感。
二、坚持学生的主體地位,丰富锻炼形式,增加锻炼强度
田径锻炼要搞得生动活泼,成效显著,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机结合。
为突出主体性,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田径项目的教学竞赛,如让女生进行女子中长跑竞赛、男子进行100m赛跑等,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和兴趣,由学生来组织教学形式,自愿组成田径锻炼小组或者田径爱好者俱乐部,对于个别难以达标的同学,帮助制定锻炼计划,鼓励学生成立长短跑爱好者俱乐部、竞走协会等,在这些兴趣小组内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锻炼的伙伴,将课堂内的理论学习以及课外的实际锻炼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通过这些方式,多数学生从“被强迫参加体育锻炼”演变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增加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另外,在指导学生进行田径锻炼时,我结合田径教学的非竞技性特点和学生锻炼的实际情况,对有些项目有所侧重。如增加接力比赛的课时比例,适当压缩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完成田径基础技术的教学以及增加学生实践方面的兴趣。还利用田径运动的竞技性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比赛,这种竞赛的形式可以是班级之间的,如团体性的400米接力赛,拔河等;也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如长短跑的测试;有时还巧妙的设置锻炼的障碍来增加田径锻炼的强度,以达到强化的效果。
对于班级内部,主要是用水平比较接近的分组方式,进行组间对抗,来带动一批;对于班级之间的,开展的常是不同锻炼水平以及不同锻炼层次间的田径比赛活动,强度更大,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阅历,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勇敢豁达等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真正获得身体以及心理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的日益成熟。这需要教师在田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有胆量地放手,有计划地侧重,在强化学生田径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来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及高中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