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的丰富程度,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而兴趣,无疑是最能影响生活丰富度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兴趣,那么他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快乐地活着,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关键词】因材施教 培养兴趣 稳定兴趣
  兴趣可以发掘人的潜能,开阔人的视野,进而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小学生而言,童年时期是他们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最好时机,也是他们兴趣爱好形成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兴趣爱好一旦形成,也许就会终生受益。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此谈一谈我的浅见。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世界上你永远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都不同,都具有独特性,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克服教条主义,不能墨守陈规地用一套固定的法则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这无疑是最无效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孩子们生命中的早期导师,我们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我们需要做孩子们人生路上的引导者,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古人就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而进行不同的教育。这是极好的,对于我们现在而言,就是要真正地深入进去,切实为了学生着想,认识和了解最真实的孩子们,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二、引导学生,培养兴趣
  兴趣往往可以成就伟大。纵观古今,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功最后名传千古的,无一不是对这个领域有着莫大的兴趣,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把兴趣真正地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进而付出自己的毕生努力。由此可见兴趣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培养正确的合理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
  众所周知,兴趣应该是自发的,对某种事物下意识的喜欢或者追求,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恰恰是兴趣的良好土壤。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一定要注意深入生活,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空间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仔细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兴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举例来说,如果他们喜欢打篮球,不要责怪他们浪费了学习的时间,而要夸奖他们具有良好的运动天赋;如果他们喜欢画画,不要嫌弃他们将作业本涂得太脏,可以笑着咨询他们是否也可以给老师画一张像;如果他们中有人喜欢阅读,无论是书籍或者漫画,那么不要迟疑,买几本他们喜欢的书送给他们吧……我们越是肯定他们,就越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欣喜,进而形成兴趣,发掘更多的潜能。
  三、树立志向,稳定兴趣
  有时候有些兴趣是可以被改变和转移的,这是有原因的。很多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结合起来。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兴趣就常常改变,他学过医,进过农学院,还改修过神学,直到他最后决心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时,他才真正确立了对植物和生物的兴趣,并且最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这个伟大的发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就是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达尔文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确立正确的兴趣,必须和自己的志向相结合,让兴趣有一个丰富的土壤去生存,让人生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去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你选择了自己的兴趣,你是快乐的,是充满斗志的。
  兴趣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渴望。一旦它与志向相结合,就会变得稳定,变得不可动摇,而且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前进道路上,它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志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学生的未来是明朗的,他们的兴趣是充满光明的。身为教师,我们只需要做好他们的导师,正确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将兴趣与志向相结合,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伟大的志向,形成有益的人生兴趣。那么,我相信,他们的成长一定会更加顺利,他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为了贯彻新课标改革的理念,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增加物理实验的展示,书本授课的同时也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供初中物理教育者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选择 创新  一、当前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改变以往思品教师“马克思主义老爷爷”、“马克思主义老太太”形象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新课标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呢?  一、注意激励性,让学生“乐”学  “激励”在这里是指调动、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资料,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