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历史悠久,诗作似浩瀚海洋,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陶冶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操。我在课堂的古诗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古诗、成语、写话等,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美感。不仅让学生感受语言美、理解语言美、鉴赏语言美,而且还要通过美的事物和形象,美的理想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去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学会创造美,从而达到积累丰富语言的最终目的。
一、感受语言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这些美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充分地感受到,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发现仅局限于诗句的读音、释词、解句,就诗读诗,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所学内容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推动力。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于是,学习古诗时,我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的、任务式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快乐的诵读。孩子们学习时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与他们日常生活较有联系的内容学习起来特别起劲。如郑燮的《竹石》和高鼎的《村居》这两首诗,是学生们在许多学习篇目中较先掌握的。朗读《竹石》时,他们觉得倍感亲切,因为同是兴化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反复朗读,又产生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是学生们颇感兴趣的。放学回来还早,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别提多有意思了。这样的诗句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这样的画面让孩子们产生无尽的遐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发现春天的美,无不陶醉在这大好春光里。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体味美,认识美的本质,才能进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汲取知识的营养。
二、理解语言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
诵读的古诗词虽篇幅短小,但是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是形象之中的,想象创造的空间是巨大的。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在初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诗人的羁旅愁情,身在异乡的孤单寂寞,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如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学生们的眼前呈现出画面,调动起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中,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四处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他低头望水,江水清清,江水中仿佛有一轮明月。有了这样的感知,再指导学生抓住诗眼“愁”字:“愁”有多种,究竟什么样的“愁”使得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学生们进行一番了解之后,知道了诗人对自己的功名抱有很大的希望,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重用,但却事与愿违,被君主所弃,壮志难酬,长期压抑着忧郁。这正是“愁”之原因。天色已晚,夜幕降临,这是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却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伴孤舟的景色,他更思念家乡,挂念亲人。此时此刻,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坎坷,漂泊的惆怅,还有思乡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又添了一缕新愁。至此,学生把画面上的景色和画面上见不到但能体味到的诗人感情融合到一起,走进这情景交融、和谐的艺术境界。在境界中,感受美,理解美,这就尽显了语言的张力。
三、鉴赏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单纯地学习古诗并不能完全体味诗之美所在。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调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学古诗时应充分地利用音乐,使音乐融入古诗,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展现和流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古诗,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在音乐与语言缔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听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颜真卿的《劝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老师的现场朗诵,阵阵悦耳的曲调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就这样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流连忘返。在刚开始学习成语时,出示了“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成语,学生们随即说出更多有关春天的成语,“春意盎然”“春色满园”“五彩缤纷”等,这些成语使他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通过理解美,鉴赏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四、创造语言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建设中,诗与画是一种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有着浓郁的国画韵味。诗中的画面是静态的,要想从文字到图像,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
贺知章的《咏柳》,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有学生主动要求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歌的内容。顿时,二月的春风,万条柳枝仿佛在眼前出现。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一边讨论一边思考:画些什么?怎样画更好?多么和谐的合作氛围!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还配上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成语,甚至把诗编成了一段美文,在学习诗歌的同时,也训练了写话。他们还通过写话、绘画、成语等更深化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谋求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
虽然学生年龄小,但在理解美方面有他们独特的年龄优势。除了绘画,学生们还想到了编故事,如《送元二使安西》,这是诗人王维送别朋友的诗,送别时的话语、场面都成了孩子们创造的素材,他们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学生的种种表现,不正是语言创造的表现吗?对古诗进行创编,或唱、或演、或画都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我们应该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养成创造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能“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却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这样的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储备,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古人云“教学相长也”,的确,在学生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眸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展望。从学生们的身上,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源泉。教师是学生们前进的引路人,是学生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前进的航标灯。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要通过美去感染、去熏陶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语言美、鉴赏语言美、理解语言美、创造语言美。因为语言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美在我们心中。
一、感受语言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这些美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充分地感受到,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发现仅局限于诗句的读音、释词、解句,就诗读诗,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所学内容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推动力。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于是,学习古诗时,我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的、任务式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快乐的诵读。孩子们学习时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与他们日常生活较有联系的内容学习起来特别起劲。如郑燮的《竹石》和高鼎的《村居》这两首诗,是学生们在许多学习篇目中较先掌握的。朗读《竹石》时,他们觉得倍感亲切,因为同是兴化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反复朗读,又产生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是学生们颇感兴趣的。放学回来还早,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别提多有意思了。这样的诗句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这样的画面让孩子们产生无尽的遐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发现春天的美,无不陶醉在这大好春光里。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体味美,认识美的本质,才能进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汲取知识的营养。
二、理解语言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
诵读的古诗词虽篇幅短小,但是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是形象之中的,想象创造的空间是巨大的。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在初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诗人的羁旅愁情,身在异乡的孤单寂寞,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如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学生们的眼前呈现出画面,调动起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中,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四处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他低头望水,江水清清,江水中仿佛有一轮明月。有了这样的感知,再指导学生抓住诗眼“愁”字:“愁”有多种,究竟什么样的“愁”使得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学生们进行一番了解之后,知道了诗人对自己的功名抱有很大的希望,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重用,但却事与愿违,被君主所弃,壮志难酬,长期压抑着忧郁。这正是“愁”之原因。天色已晚,夜幕降临,这是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却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伴孤舟的景色,他更思念家乡,挂念亲人。此时此刻,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坎坷,漂泊的惆怅,还有思乡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又添了一缕新愁。至此,学生把画面上的景色和画面上见不到但能体味到的诗人感情融合到一起,走进这情景交融、和谐的艺术境界。在境界中,感受美,理解美,这就尽显了语言的张力。
三、鉴赏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单纯地学习古诗并不能完全体味诗之美所在。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调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学古诗时应充分地利用音乐,使音乐融入古诗,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展现和流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古诗,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在音乐与语言缔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听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颜真卿的《劝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老师的现场朗诵,阵阵悦耳的曲调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就这样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流连忘返。在刚开始学习成语时,出示了“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成语,学生们随即说出更多有关春天的成语,“春意盎然”“春色满园”“五彩缤纷”等,这些成语使他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通过理解美,鉴赏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四、创造语言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建设中,诗与画是一种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有着浓郁的国画韵味。诗中的画面是静态的,要想从文字到图像,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
贺知章的《咏柳》,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有学生主动要求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歌的内容。顿时,二月的春风,万条柳枝仿佛在眼前出现。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一边讨论一边思考:画些什么?怎样画更好?多么和谐的合作氛围!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还配上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成语,甚至把诗编成了一段美文,在学习诗歌的同时,也训练了写话。他们还通过写话、绘画、成语等更深化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谋求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
虽然学生年龄小,但在理解美方面有他们独特的年龄优势。除了绘画,学生们还想到了编故事,如《送元二使安西》,这是诗人王维送别朋友的诗,送别时的话语、场面都成了孩子们创造的素材,他们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学生的种种表现,不正是语言创造的表现吗?对古诗进行创编,或唱、或演、或画都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我们应该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养成创造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能“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却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这样的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储备,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古人云“教学相长也”,的确,在学生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眸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展望。从学生们的身上,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源泉。教师是学生们前进的引路人,是学生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前进的航标灯。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要通过美去感染、去熏陶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语言美、鉴赏语言美、理解语言美、创造语言美。因为语言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美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