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解放是社会解放的重要标志,按照这个观点,女性艺术不仅是艺术的源头,还是艺术发展与繁荣的硬指标。
这不应该看作一次简单的应景之举,但刻意选择国际妇女节这一天开幕的“深度呼吸——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女性主义的烙印还是相当鲜明的。这是一个主题明确、强调学术上的纯粹性的女性艺术展,没有“浅吟低唱”、“闭花羞月”等人们经常用来解读女性的符号,作为标题的“深度呼吸”,应该体现的是一种沉淀而专注的状态吧。
这个在苏河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集结了19位中国当代杰出女性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等作品约50件,从一个深度的视角呈现了全球化、城市化、商业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基本状态以及一些富有价值的变化和新倾向。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京、纽约、夏威夷,她们是:施慧、喻红、申玲、尹秀珍、蔡锦、刘虹、李秀勤、向京、姜杰、崔岫闻、廖海瑛、张新、甫立亚、靳卫红、陈小丹、陈张莉、陈巧巧、汪伊达和陈可。这个临时组成的艺术家队伍,即使不能全部跻身中国美术界的第一方阵,有几个也是昂然行进在前列的。
开幕前,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江梅女士。
记者:我们观照现当代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会发现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艺术运动中,女性艺术实则处于一种隐性的状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女性艺术在国内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现象开始凸现。90年代中后期,女性艺术发展得很快,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部分。今天,女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健和成熟的态势。这个发展过程似乎显示出女性艺术家比男性艺术家好像慢了一拍?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妇女占半边天”的中国,这多少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江梅:我觉得不能脱离所处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孤立地看待女性艺术,同时我们现在谈的“女性艺术”是有特别的所指的,是包含女性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艺术经验的,并非是泛指的性别为女性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国女性艺术的生成和发展其实无法脱离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内艺术环境的变化。“妇女占半边天”,还是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在政治、社会方面的权利的获得。而在艺术创作上真正反映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思考,并形成一种力量,还是要到90年代以后。80年代的现代艺术运动不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它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色彩的,针对性非常明确——即挑战长时期占主宰地位的一元化艺术体制,争取艺术创作上的独立和自由。当时,艺术家打着反传统、反教条主义的大旗,学习和摹仿一切视野之内的西方现代艺术形式,来冲破束缚艺术创作自由的重重壁垒。投身这一运动的女性艺术家固然不乏其人,但始终未以现象和集群的面貌出现,未成一股势力。不过,这个时期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当时引进的一些有关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艺术的文献,显然开阔了她们的眼界。
随后的90年代是一个日益繁荣的市场化时代,对金钱的渴望和攫取消解了人们此前对理想的狂热。在艺术领域,个人化的视角取代了艺术救赎的理想,艺术回归个体和现实。这时,女性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生存体验,赋予她们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以男性艺术家为主导的主流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女性艺术获得发展的有利契机。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一个获得重要发展的时期,对于中国女性艺术而言也是成长和壮大的时期,女性艺术的发展和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同步性,本身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记者:为什么非得到90年代才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否从思想界的进一步解放中获得了启发与力量?
江梅:两者肯定是有关系的。90年代初,当代艺术中的女性创作渐渐浮出水面,开始时以小型联展(主要是画展)的方式出现,被批评家称为“女性意识的苏醒”。后来,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艺术联展和批评文章日渐增多,“女性气质”、“女性方式”成为概括和定义女性艺术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当代国际艺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女性策展人、批评家和美术馆负责人也开始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投以关注的目光,将它看作是中国社会发展、开放的象征。通过“半边天”、“亚洲社会中的女性”等女性专题展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开始以相对整体的面貌被海外了解。
也是在同一背景下,女性艺术在90年代中后期作为具有独特价值取向和文化政治含义的学术课题与艺术现象,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肯定和推崇,其中“女性特质”成为阐释女性艺术的重要依据。
记者:这个时期,中国女性艺术家的群体特征是什么?
江梅:一句话:它显现了最复杂的感性冲突。在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里,希望与失落、痛苦与彷徨、脆弱与坚韧、怀疑与反省、毁灭与创造等情感和经验并存。她们的作品里反映了世纪末处于现代化、全球化转型时代中国女性所遭遇的一些共同的经验。
记者:当下中国女性艺术家面临哪些创作难题?
江梅: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艺术家都会有自己面临的创作难题以及化解难题的办法。对大部分女性艺术家来说,很大的困难是,除了要面对艺术创作的问题,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许多生活、家庭方面的事务。能做到两者兼顾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一个在创作上有成就的女艺术家,基本上要有点“超人”特征,创造力和平衡力都要有。另外,从艺术创作本身来讲,对女性经验和感受的表达,最终还是要超越性别进入人的普遍经验的层面,和他人产生共鸣的触动的。英国作家弗吉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