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体坛周报》为对象,归纳与分析了在中国足坛扫黑打假背景下,对中国国家队出征东亚四强赛理性报道的特点。
2009年8月中国足坛开始了一轮贩毒扫黑活动,中国足协原副主席南勇和杨一民被警方控制。此次东亚四强赛是新任主席韦迪上任后中国国家足球队首次出征洲际大赛,国内体育媒体如何报道,在国内形成了何种舆论氛围,如果有利于中国足球的长期的健康发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结论:(1)《体坛周报》在此期间以中立报道为主,但不乏积极报道创造理性的舆论氛围;(2)报道倾向既褒又贬,既为国足鼓舞士气又不忘提醒现实差距;(3)内容注意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不进行渲染炒作。分析得出,《体坛周报》的报道秉承了其一贯的理性报道的风格,为中国足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也给其他体育报如何报道足球赛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不断探寻体育报纸和体育事业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律,探讨体育新闻的教育、鼓舞、宣传功能,是体育新闻理论和体育报业人不断研究的课题。
2009年8月中国足坛开始了一轮剧烈的反赌扫黑打假活动,半年时间成效巨大。不仅在海外踢假球的队员锒铛入狱,就连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和杨一民也被公安控制。这一举动表明了公安部彻底整治足球毒瘤的决心,但客观上也让中国足球的形象再次受到损害。又值虎年到来,中国国家队在这种背景下出师东亚四强赛,这也是扫黑打假以来中国国家队第一次出征洲际大赛。国内媒体如何进行报道,如何引导国内足坛舆论,如何正确处理中国足球和现实情况的关系,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
为此本文选择目前在国内发行量最大,对体育受众影响力最大的《体坛周报》为研究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10年2月5日到22日为期 18天的足球东亚四强赛,对中国男子足球队的77 篇报道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总体上来说,本次报道以体育消息、体育通讯、体育深度报道和体育评述为主要报道形式。其中消息或通讯共42篇,占报道总量的54.5%;深度报道6篇,占报道总量的7.8%,评述14篇,占报道总量的18.2%。报道选题以赛前预测分析报道与赛后人物专访为主要报道对象。也有对日本、韩国国家队的报道,报道内容的范围不仅有赛事,还包括从各个方面对本次赛事的全方位报道。最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报道《体坛周报》秉承了其一贯的理性报道(理性报道是在社会责任理论和媒介服务国家利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性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在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考虑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舆论,注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事物的进步与发展)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中立客观理性的报道为主,但不乏积极的报道,合理创造舆论氛围
报道立场是体现媒体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和态度。新闻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特性、不时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中。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并代表舆论;(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
在本文收集到的77篇相关报道中,消极报道为7篇,中立报道为49篇,积极报道为21篇。
在报道内容上,《体坛周报》用词讲究客观理性,不煽风点火也不自毁长城。首先,运用消息通讯的方式传递最新信息,力求反映并代表舆论。如中国队2胜1平夺冠之后,全国人民为在逆境中奋力拼搏取得好成绩的中国男足一片喝彩,《克韩登顶,虎虎生威》、《新科冠军重新上路》等文就用朴实的语言刻画出冠军球队的风采。其次,运用特写来引发舆论。这类文章主要描写球员或者教练的状态,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一方面反映中国队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另一方面描述了中国队队员较好的心理、竞技状态,让读者了解到这是一支斗志旺盛、状态良好的球队,如《这回别让我干瞪眼》、《高考日》、《让我首发,我想进球!》等。再次,用专家专栏的方式,用专业角度引导舆论,如《东瀛教父谏言——韦主任:你的权利不能太大》、《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等,这类文章引导球迷回归现实、着眼未来,主要是想阐述一个东亚四强赛的冠军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把好的成绩继续下去,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需要关心和考虑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体坛周报》无论在中国队取得好成绩或者结果略带遗憾的时候,都秉承了报纸一贯的客观中立的作风,以不偏不倚报道态度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理性的信息坏境。这也符合《体坛周报》创办17年来,一直坚持内容实实在在、分析深入细致和版面风格沉稳平实,来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引导读者欣赏体育、支持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2.报道倾向既褒又抑,既为国足鼓舞士气又不忘提醒现实差距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说文字是直接体现出媒体的框架倾向的话,那么不同的报道类型,以及报道所处的不同版面,则是一种非语言的构建新闻框架的方式与方法。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报纸的排版能反映出一个报社对于一项事务的看法和对不同事件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重视。
从2月5日到2月22日所收集的4份《体坛周报》的版面设置中发现,在《体坛周报》一共19个版面中,其中有4个版面是东亚四强赛的专题报道。其中第2132期和第2133期的头版头条都为中国国家队的报道,可见《体坛周报》给予了中国足球队足够的关注。
其次在排版过程中,也非常注意文章的关联性和搭配性。以2月5日第2132期《体坛》为例,头版《高考日》和《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两条新闻相互辉映。《高考日》说:“高洪波有压力,而且非常大。球队看似没有指标,其实所有的无形指标都压在他身上。有舆论将四强赛称为‘高洪波的自我救赎之役’,要想‘救赎’,高家军就输不起。只要高家军表现不佳,韦迪关于‘中国队要请世界一流教练’的许诺就可能提前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主教练高洪波背负的压力以及首战的重要性;《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是前日本队主教练奥西姆独家专栏,文章却说“日本队的优势在于,他们在场上的机动性很强,有很聪明和灵活的战术,球员都很全能,在场上能踢多个位置。”“但面对中国队,日本队仍然有弱点——他们的身体冲撞比不上中国球员。”最后得出结论:“相对于中国队,日本的弱势大于优势。”这样,先从本国实际出发让读者了解到中国队有压力、有困难,又从对手的角度出发,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既认清了自己,也分析了对手,一扬一抑。
再以第4版为例。头条《哟,你还没事呢?》描写了在当前敏感特殊的时间段,中国女足助教陈金刚和男足领队蔚少辉在宾馆电梯口相遇的一段对话引发的思考。揭露出两支球队目前深处打假扫黑的风口浪尖,外界对球队的影响和干扰巨大。下面紧接着一篇《离高导远点,别找不痛快》的文章:“新掌门韦迪的一系列表态,的确证明他已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国足,尽管,他并没有对高家军在东亚四强赛上的成绩提出任何要求。但这并不等于国足便可高枕无忧,其实,压力甚至有增无减。”文章同时也介绍到目前要采访高洪波非常困难,从侧面表达出中国队内存在巨大的压力。这些通通都是对中国队目前处境艰难的描写。
但是紧随其后的是一篇《福地,兴奋地少数人》,主角赵旭日在2003年的东亚四强赛上就在东京攻入了国家队处子球,文中用了2次“笑”1次“叫”1次“兴奋”来表达训练中发挥出色的赵旭日的心情,同时侧面反映出中国队队员的心理和竞技状态都比较好。然后紧跟两篇日本队战术分析《日本人警惕李玮峰》和《只闻“怪兽“,不见奥特曼》,描写出日本队员对同中国队的比赛也有担心。通过阅读,受众既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前线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可以看到球员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以达到对中国队最客观最真实的表述。
统计得出,《体坛周报》在对赛事报道的内容上,既有对客观事实的分析也有对主观情感的描写,既有对中国队比赛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乐观倾向。一褒一抑,较好的做到了客观、理性地分析报道。
3.内容注意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不进行渲染炒作
由于体育新闻报道对象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大众化、充满活力与动感和常用形象丰富的比喻三大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报道可以运用大量刺激眼球的词语来渲染和炒作。相反,由于体育新闻受众的专业性,他们更希望听到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其他名家对赛事的看法,不喜欢体育记者在报道中夹杂太多个人的感情色彩。
《体坛周报》报道比赛的特点之一就是会使用大量的人物采访和名家专栏来评论赛事。这次东亚四强赛,它就选用了新近上任的足协主席韦迪作为线索贯穿整个赛事。
在对日本队之后的第2133期,头版头条《60分,没理由更高》就是韦迪的原话,其中有这样的描写:“哀兵出征的国家队让外界小小吃了一惊,但足协新掌门韦迪却很平静,‘国家队打出了精气神,气势上也不输日本,这是一场没有给大家添堵的比赛,我没有理由不满意,要说为他们打分,应该是及格吧,也没有理由更高。’对外,韦迪很谨慎;对内,他还是赛后第一时间致电国足,肯定了球员的表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体坛周报》报道角度和韦迪的观点一致,运用足协高官的语言作为标题,既给国足的表现打了分,又给国足提出了建议,就像韦迪所表现的那样,既需要对未来充满谨慎的态度,又要肯定球队的表现。
在第2134期,有一篇韦迪的专访《韦迪:我们这么多年没赢韩国?》,里面虽然透露出新上任的韦迪对中国足球还缺乏深入了解,但是最后他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恐韩症的原因:“这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只要我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和韩国球员相比没有什么太大差距,就没有什么恐韩一说。当然,我们今后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国家队水平。”《体坛周报》通过韦迪的话,巧妙地解释了国足32年逢韩不胜的怪圈是心理因素在作祟,而第二天的比赛中,新一期的国家队就在年轻队员的出色发挥下,以3:0战胜韩国队,印证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在第2135期,面对中国队获得了东亚四强赛冠军的好成绩,《体坛》虽没有韦迪对赛事的看法,但是却恰到好处地采访了日本足协官员川渊三郎:“此番东亚四强赛中国球迷喜气高涨,但川渊先生却通过本报记者‘不合时宜’地泼来冷水:如果不改变管理方式,中国足球依然没有希望。”其实,这篇文章的冷水泼得“正是时候”,借用外籍专家的原话指出中国足球取得冠军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中国职业联赛却存在严重弊病,如果不改正,中国足球的未来依旧扑朔迷离。
分析可以得出,《体坛周报》对于本次赛事的报道的角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队在本次赛事中表现不错,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正确评价,使用中国足协的官方声音是较科学和权威的。所以《体坛周报》的报道以足协为线索,站在足协这样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用足协主席韦迪的观点引导受众,这也是其理性报道的体现。
4.结语
《体坛周报》对东亚四强赛的报道模式,给予其他体育报纸的赛事报道一个良好的范例。从报道形式的选择、报道倾向性、报道标题的拟写和报道立场四个方面,体现出《体坛周报》秉承客观与理性的报道特点。不断探寻体育报纸和体育事业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律,探讨体育新闻的教育、鼓舞、宣传功能,是体育新闻理论和体育报业人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毕雪梅.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郝勤.体育新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09年8月中国足坛开始了一轮贩毒扫黑活动,中国足协原副主席南勇和杨一民被警方控制。此次东亚四强赛是新任主席韦迪上任后中国国家足球队首次出征洲际大赛,国内体育媒体如何报道,在国内形成了何种舆论氛围,如果有利于中国足球的长期的健康发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结论:(1)《体坛周报》在此期间以中立报道为主,但不乏积极报道创造理性的舆论氛围;(2)报道倾向既褒又贬,既为国足鼓舞士气又不忘提醒现实差距;(3)内容注意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不进行渲染炒作。分析得出,《体坛周报》的报道秉承了其一贯的理性报道的风格,为中国足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也给其他体育报如何报道足球赛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不断探寻体育报纸和体育事业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律,探讨体育新闻的教育、鼓舞、宣传功能,是体育新闻理论和体育报业人不断研究的课题。
2009年8月中国足坛开始了一轮剧烈的反赌扫黑打假活动,半年时间成效巨大。不仅在海外踢假球的队员锒铛入狱,就连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和杨一民也被公安控制。这一举动表明了公安部彻底整治足球毒瘤的决心,但客观上也让中国足球的形象再次受到损害。又值虎年到来,中国国家队在这种背景下出师东亚四强赛,这也是扫黑打假以来中国国家队第一次出征洲际大赛。国内媒体如何进行报道,如何引导国内足坛舆论,如何正确处理中国足球和现实情况的关系,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
为此本文选择目前在国内发行量最大,对体育受众影响力最大的《体坛周报》为研究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10年2月5日到22日为期 18天的足球东亚四强赛,对中国男子足球队的77 篇报道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总体上来说,本次报道以体育消息、体育通讯、体育深度报道和体育评述为主要报道形式。其中消息或通讯共42篇,占报道总量的54.5%;深度报道6篇,占报道总量的7.8%,评述14篇,占报道总量的18.2%。报道选题以赛前预测分析报道与赛后人物专访为主要报道对象。也有对日本、韩国国家队的报道,报道内容的范围不仅有赛事,还包括从各个方面对本次赛事的全方位报道。最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报道《体坛周报》秉承了其一贯的理性报道(理性报道是在社会责任理论和媒介服务国家利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性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在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考虑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舆论,注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事物的进步与发展)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中立客观理性的报道为主,但不乏积极的报道,合理创造舆论氛围
报道立场是体现媒体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和态度。新闻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特性、不时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中。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并代表舆论;(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
在本文收集到的77篇相关报道中,消极报道为7篇,中立报道为49篇,积极报道为21篇。
在报道内容上,《体坛周报》用词讲究客观理性,不煽风点火也不自毁长城。首先,运用消息通讯的方式传递最新信息,力求反映并代表舆论。如中国队2胜1平夺冠之后,全国人民为在逆境中奋力拼搏取得好成绩的中国男足一片喝彩,《克韩登顶,虎虎生威》、《新科冠军重新上路》等文就用朴实的语言刻画出冠军球队的风采。其次,运用特写来引发舆论。这类文章主要描写球员或者教练的状态,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一方面反映中国队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另一方面描述了中国队队员较好的心理、竞技状态,让读者了解到这是一支斗志旺盛、状态良好的球队,如《这回别让我干瞪眼》、《高考日》、《让我首发,我想进球!》等。再次,用专家专栏的方式,用专业角度引导舆论,如《东瀛教父谏言——韦主任:你的权利不能太大》、《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等,这类文章引导球迷回归现实、着眼未来,主要是想阐述一个东亚四强赛的冠军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把好的成绩继续下去,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需要关心和考虑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体坛周报》无论在中国队取得好成绩或者结果略带遗憾的时候,都秉承了报纸一贯的客观中立的作风,以不偏不倚报道态度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理性的信息坏境。这也符合《体坛周报》创办17年来,一直坚持内容实实在在、分析深入细致和版面风格沉稳平实,来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引导读者欣赏体育、支持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2.报道倾向既褒又抑,既为国足鼓舞士气又不忘提醒现实差距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说文字是直接体现出媒体的框架倾向的话,那么不同的报道类型,以及报道所处的不同版面,则是一种非语言的构建新闻框架的方式与方法。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报纸的排版能反映出一个报社对于一项事务的看法和对不同事件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重视。
从2月5日到2月22日所收集的4份《体坛周报》的版面设置中发现,在《体坛周报》一共19个版面中,其中有4个版面是东亚四强赛的专题报道。其中第2132期和第2133期的头版头条都为中国国家队的报道,可见《体坛周报》给予了中国足球队足够的关注。
其次在排版过程中,也非常注意文章的关联性和搭配性。以2月5日第2132期《体坛》为例,头版《高考日》和《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两条新闻相互辉映。《高考日》说:“高洪波有压力,而且非常大。球队看似没有指标,其实所有的无形指标都压在他身上。有舆论将四强赛称为‘高洪波的自我救赎之役’,要想‘救赎’,高家军就输不起。只要高家军表现不佳,韦迪关于‘中国队要请世界一流教练’的许诺就可能提前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主教练高洪波背负的压力以及首战的重要性;《忘记历史才能专注比赛》是前日本队主教练奥西姆独家专栏,文章却说“日本队的优势在于,他们在场上的机动性很强,有很聪明和灵活的战术,球员都很全能,在场上能踢多个位置。”“但面对中国队,日本队仍然有弱点——他们的身体冲撞比不上中国球员。”最后得出结论:“相对于中国队,日本的弱势大于优势。”这样,先从本国实际出发让读者了解到中国队有压力、有困难,又从对手的角度出发,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既认清了自己,也分析了对手,一扬一抑。
再以第4版为例。头条《哟,你还没事呢?》描写了在当前敏感特殊的时间段,中国女足助教陈金刚和男足领队蔚少辉在宾馆电梯口相遇的一段对话引发的思考。揭露出两支球队目前深处打假扫黑的风口浪尖,外界对球队的影响和干扰巨大。下面紧接着一篇《离高导远点,别找不痛快》的文章:“新掌门韦迪的一系列表态,的确证明他已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国足,尽管,他并没有对高家军在东亚四强赛上的成绩提出任何要求。但这并不等于国足便可高枕无忧,其实,压力甚至有增无减。”文章同时也介绍到目前要采访高洪波非常困难,从侧面表达出中国队内存在巨大的压力。这些通通都是对中国队目前处境艰难的描写。
但是紧随其后的是一篇《福地,兴奋地少数人》,主角赵旭日在2003年的东亚四强赛上就在东京攻入了国家队处子球,文中用了2次“笑”1次“叫”1次“兴奋”来表达训练中发挥出色的赵旭日的心情,同时侧面反映出中国队队员的心理和竞技状态都比较好。然后紧跟两篇日本队战术分析《日本人警惕李玮峰》和《只闻“怪兽“,不见奥特曼》,描写出日本队员对同中国队的比赛也有担心。通过阅读,受众既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前线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可以看到球员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以达到对中国队最客观最真实的表述。
统计得出,《体坛周报》在对赛事报道的内容上,既有对客观事实的分析也有对主观情感的描写,既有对中国队比赛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乐观倾向。一褒一抑,较好的做到了客观、理性地分析报道。
3.内容注意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不进行渲染炒作
由于体育新闻报道对象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大众化、充满活力与动感和常用形象丰富的比喻三大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报道可以运用大量刺激眼球的词语来渲染和炒作。相反,由于体育新闻受众的专业性,他们更希望听到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其他名家对赛事的看法,不喜欢体育记者在报道中夹杂太多个人的感情色彩。
《体坛周报》报道比赛的特点之一就是会使用大量的人物采访和名家专栏来评论赛事。这次东亚四强赛,它就选用了新近上任的足协主席韦迪作为线索贯穿整个赛事。
在对日本队之后的第2133期,头版头条《60分,没理由更高》就是韦迪的原话,其中有这样的描写:“哀兵出征的国家队让外界小小吃了一惊,但足协新掌门韦迪却很平静,‘国家队打出了精气神,气势上也不输日本,这是一场没有给大家添堵的比赛,我没有理由不满意,要说为他们打分,应该是及格吧,也没有理由更高。’对外,韦迪很谨慎;对内,他还是赛后第一时间致电国足,肯定了球员的表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体坛周报》报道角度和韦迪的观点一致,运用足协高官的语言作为标题,既给国足的表现打了分,又给国足提出了建议,就像韦迪所表现的那样,既需要对未来充满谨慎的态度,又要肯定球队的表现。
在第2134期,有一篇韦迪的专访《韦迪:我们这么多年没赢韩国?》,里面虽然透露出新上任的韦迪对中国足球还缺乏深入了解,但是最后他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恐韩症的原因:“这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只要我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和韩国球员相比没有什么太大差距,就没有什么恐韩一说。当然,我们今后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国家队水平。”《体坛周报》通过韦迪的话,巧妙地解释了国足32年逢韩不胜的怪圈是心理因素在作祟,而第二天的比赛中,新一期的国家队就在年轻队员的出色发挥下,以3:0战胜韩国队,印证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在第2135期,面对中国队获得了东亚四强赛冠军的好成绩,《体坛》虽没有韦迪对赛事的看法,但是却恰到好处地采访了日本足协官员川渊三郎:“此番东亚四强赛中国球迷喜气高涨,但川渊先生却通过本报记者‘不合时宜’地泼来冷水:如果不改变管理方式,中国足球依然没有希望。”其实,这篇文章的冷水泼得“正是时候”,借用外籍专家的原话指出中国足球取得冠军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中国职业联赛却存在严重弊病,如果不改正,中国足球的未来依旧扑朔迷离。
分析可以得出,《体坛周报》对于本次赛事的报道的角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队在本次赛事中表现不错,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正确评价,使用中国足协的官方声音是较科学和权威的。所以《体坛周报》的报道以足协为线索,站在足协这样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用足协主席韦迪的观点引导受众,这也是其理性报道的体现。
4.结语
《体坛周报》对东亚四强赛的报道模式,给予其他体育报纸的赛事报道一个良好的范例。从报道形式的选择、报道倾向性、报道标题的拟写和报道立场四个方面,体现出《体坛周报》秉承客观与理性的报道特点。不断探寻体育报纸和体育事业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律,探讨体育新闻的教育、鼓舞、宣传功能,是体育新闻理论和体育报业人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毕雪梅.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郝勤.体育新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