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馆博物馆作为专业的博物馆,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延伸,是让观众了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过程。但由于图书馆人的疏忽,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博物馆。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设想建议,从图书馆博物馆的定位、资料搜集、研究、展览、服务等方面入手,做好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才能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
  【关键词】图书馆;博物馆;建设
  
  图书馆博物馆,是一种专业的博物馆,是以图书馆的产生成长、发展演绎、文献收藏、图书利用为内容,向观众系统介绍图书馆发展史,从而阐述图书馆在传播文化、陶冶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地位,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延伸,不能简单地将它与一般博物馆相提并论,仅仅停留在图书文物保护、博物馆展览这个层面上。
  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在许多图书馆人的心目中,博物馆建设一般都是归口文物部门参与管理的工作,那么图书馆博物馆建设也就理所当然的划归文物部门负责,自己就不必去凑这个热闹了;也可能是图书馆人忙于琐碎的日常事务,没有时间来考虑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问题;也可能是因为资金经费的缺乏,有些图书馆虽然已经意识到加强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总而言之,尽管现在如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等专业博物馆的建设如火如荼,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但始终没有见到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的声音,因而也就谈不上如何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的问题,更不可能出现图书馆博物馆矗立在某地、供观众参观学习的事实新闻。
  纵览我国图书馆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国家图书馆的存在,称“盟府”、“故府”,掌管图书的官员为柱下史,据说道家创始人老子就曾任此职,“守藏室之史”。两汉时期,先由宰相萧何盖石渠阁等藏书楼,后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等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秘府”、“秘阁”成了皇家藏书楼的别称。魏晋南北朝时,设秘书郎、秘书监等官职,负责管理藏书工作。唐置秘书省,选虞世南、颜师古等鸿儒硕学出任秘书省官员,广购天下图书,充实藏书量。宋设崇文院、秘书阁,专作官家藏书之地,收藏文献书画,社会上也出现一些私人藏书家,据说宋敏求曾藏书三万卷,读者可以随便借阅,其性质与现代的图书馆阅览室有些相似。元、明、清以后,国家藏书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元朝先有宏文院,后有艺林库,明朝宫廷内建有文渊阁,清朝有文澜阁等七大藏书楼,闻名遐迩的《四库全书》就分别藏在这些藏书楼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苏总督端方创立江南图书馆,对外开放,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书馆数量急剧增加,已经形成国家、省、县(市)、乡镇图书馆(室)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靡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文化权益保护力度的加大,国家从宏观的政策角度,制定了保证公益性图书馆正常经营、开放的法规条例,也从微观的具体工作入手,增加国家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大大加强了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和扶持,为人民群众实现基本的文化权益,提供了直接而又相对全面的文化服务。图书馆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所起的潜移默化、净化心灵作用,也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回顾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审视图书馆的未来趋势,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的重要性、必要性,也越来越被图书馆人所认识,逐渐成为图书馆开拓创新的工作新任务。
  虽然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的迫切性越来越被图书馆人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各地都可以一哄而上,随随便便投点钱、做个规划,就可以开始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相反,图书馆人必须在充分认清自身优势,利用现有各种资源,辨证剖析内在缺陷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出建造图书馆博物馆与否的结论。一些貌似合理但实质上是错误的思想,如认为图书馆的本职工作就是服务读者,建不建图书馆博物馆没有关系;如图书馆博物馆就是珍贵文献的收集、展览,简单的将图书馆博物馆等同于文献资料库;再如随便找几间房子,陈列、展览反映一些本馆工作开展、文献收藏内容等等,都将是阻碍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的不利因素。因此,要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切实履行职责,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审时度势,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对自己的图书馆有个正确的定位。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依托的是现有的图书馆资源,既包括图书馆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租用小平房到现在的现代化楼房,也涵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从以前的人工登记、制作卡片到现在的电子扫描、磁卡辨读,更反映图书文献的演变历程,从自右往左的繁体文字读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简体文本,从浩瀚繁杂的二十四史到微缩的电子书籍。只要是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有关联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的实物标本。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图书馆建立的时间存在差异,收藏的图书文献质量有着高低,整体资源参差不齐,多的地方因为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文迭兴,早就建有图书馆,办个小型的图书馆博物馆绰绰有余。少的地方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行政建置不是今天并合到这个县,就是明天可能单独成建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图书馆资源,也在分分合合的行政区域调整过程中,被合并成另外地方的资源了,如磐安县的文献古籍,现在就收藏在东阳市的博物馆内。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地图书馆应该对自身的图书馆资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分析一下有没有可以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的客观条件,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绝不能因为赶时髦、凑热闹,不顾实际而瞎上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最后落个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结果,白白耗费地方有限的公共文化经费。
  其次是图书馆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作为日常性的基础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上自政府各级部门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文件,下至本馆采购的报刊杂志,一直是各个图书馆十分重视的工作内容。但随着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工作的确定、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系统化、专业化、重点化,不能继续停留在原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水平上,应该有目的的重点选择、挖掘与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有关的专题内容。如要反映地方人文荟萃、学者云集的专题,自然要用地方学者们撰写的众多著作来表达这个意思,而要汇集这些著作,不是平时有意识地向这些学者们公开征集,一下子是很难收齐的,更何况有些版本的著作是绝版了,市场上买不到了。再如叙述地方图书馆的发展史,不能脱离创始人、有杰出贡献人物的介绍,也许这些人已经不在人世,但可以通过他们的子女、同事,回忆、追述他们对地方图书馆事业所作的贡献。-------象这些看似平常、实质对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有着一定重大作用的工作,搁在平时资料搜集、整理的话,一般图书馆是不会去关心、注意这些事情的,各地比较关注的是现有馆藏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所以要建设图书馆博物馆,除了要加强各类物质化的图书馆资源的征集、整理工作之外,还必须对于那些非纸质化的图书馆资源,如老图书馆人的工作经验、社会履历等等,有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尽可能的多采访、多收集,发掘藏在历史表象后面的真相,做到宁多勿缺,有备无患。否则,到了真正要利用这些图书馆资源的时候,人已经不在了,资料已经损失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再次是图书馆资源的去伪存真、剔粗留细工作。如果是一般性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当然是越多越好,可以让图书馆人、读者去研读、去判断、去分析,确定材料的取舍。但牵涉到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的图书馆资源,图书馆人必须查证、确凿材料的正确性,不能有贻误后人的丝毫纰漏出现,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举办的展览有误导观众之嫌疑,造成谬种流传的恶果,因而从对观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角度来说,图书馆资源的研究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如一般图书馆都会夸耀自己收藏的古籍是如何如何的珍贵,是国内孤本文献,是所谓的镇馆之宝。围绕这个主题,拥有这些古籍的图书馆必须了解这些古籍在历史上的出版、发行情况,以及到目前为止的国内存储量等相关信息。只有掌握了有关古籍的大量资料后,才可以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再如有些图书馆馆名的题额,开始是正规的仿宋体,后来是某某书法家的手笔墨宝,再后来又换成某某领导的题字,颇有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味道,对普通观众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图书馆人应该弄明白这些变化的内在原因、具体过程等等不为常人所知的深层次的内容,是政治的因素,还是经济的人为原因,因为历史的存在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的喜恶爱好而改变,这些貌似平常的事情往往会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只不过它是从图书馆这个角度表现出来而已。因此,对图书馆人来说,除了要平时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十分注重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与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有关的学术专题方面的探研工作,不能出现只顾着服务社会、却忘了自己,出现所谓的灯下黑现象。研究自己,了解自己,就是为发展自己做准备、打基础,也是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这是唯物辨证法的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对立。
  第四是图书馆博物馆展览文稿的策划、展览的具体布置。任何一个博物馆,展览文稿的好坏、展览布置的成功与否,直接检验着博物馆的工作成绩是否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影响着博物馆在观众中、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观众反响强烈,说明展览成功。反之,意味着展览的失败。图书馆博物馆也不例外,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融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有一个内容齐全、观点明显,围绕图书馆的发展为中心,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尽可能将学术性、知识性的“阳春白雪”,通过各种展览手段,转化为下里巴人都能了解、掌握的知识要点。因而其设计的展览文稿必须涵盖本展览的宗旨与目的、展览的技术手段、具体的展览文字说明,用形象简洁的直观表现形式,向观众阐述本展览的内容所在,让观众参观了展览以后多少有些收获,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观众思想认识的目的。展览的布置不能再停留在做几个柜子、放几件文物的低层次水平上,而是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用电脑复原、三维视图等科学技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参照现代装修手法,通盘考虑灯光、周围环境诸因素与展览的有机联系,在全面完成展览任务布置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展览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营造一种既让人接受知识、又不感觉死气沉沉的说教氛围,让观众有着走出图书馆博物馆后还想重来参观的欲望,真正成为受观众欢迎的文化教育场所。如果图书馆博物馆做到了这一点,说明举办的展览是十分成功的。
  最后是要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普通博物馆相比,图书馆博物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收藏的图书馆资源可以复制利用,可以直接为观众提供现场服务。一般博物馆尽管随着展览理念的拓宽,也十分重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功能,设置并增加一些观众可以直接操作的项目,如古陶瓷的制作、模拟考古现场等内容,但它不可能从展览的陶瓷器上切割出一片给观众,让他们带回家去进行釉色成份的科研探索活动,它只是告诉观众一个简单的研究结果,这些瓷器的釉色是由什么化学成份构成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由铜锡合金按比例构成的,专家学者已经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具体比例,铜锡各占多少。而图书馆博物馆则不同,观众在参观展览、亲眼目睹孤本文献的同时,要阅览其相关内容,立马可以在图书馆博物馆的服务部门里,查阅到电子扫描技术制作的与原书一模一样的电子书,或者用高科技制作的复制品。观众不仅可以观赏图书馆收藏文献孤本原貌,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技术阅读其相关内容,在满足好奇感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接受了知识的传播。让观众接受知识,多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恰恰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图书馆博物馆从引导观众参观入手,唤起观众潜意识的阅读心理,最后达到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图书馆博物馆的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参观,其实就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只不过其表现手法不同而已,一则是直截了当地提供图书文献,一则是用图文并茂形式,引起观众共鸣,相对间接地提供服务。
  总而言之,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是件复杂而又繁琐的系统工程,既要依靠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积累点点滴滴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资料,又要符合博物馆行业的技术规范,不能随心所欲地瞎折腾,更要取得装修装潢工作的大力配合,用现代化的展览技法,烘托出图书馆历史发展的主题。作为图书馆人,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才能在思想上未雨绸缪,作好各种准备,才能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建设好真正意义的图书馆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读者走访调查,结合作者工作的经验总结,发现我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供不应求,提出了满足读者的几点拙见,以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教学服务的水平,达到电子阅览室培养信息时代优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读者调查;电子文献;数据库    电子阅览室是现代图书馆重要的信息服务场所。电子文献资源,是E时代的读者需求的必然产物,随着现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
期刊
【摘要】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汇集双重视角的文本创造者。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相互交替或叠加,内在一致,在同一文本中完美结合,造成表意的丰富与深刻,也凸显出这位女作家良好的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萧红;儿童视角;成人视角;双重视角    叙述视角是叙述者观察世界和表达世界的角度视域。萧红善于从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两种角度来观察和表述世界,这和她的个人气质之间也可寻找
期刊
曾经在《南方周末》的网站上读到篇文章,大意是说在这个网络四通八达全民通过网络表达着自由言论和自主权益的时代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各自的职责分工。我们可以非常欣慰的看到此文谈及到的一些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里传统媒体所体现出的客观独到,冷静的思考,也正应了此前某期的《城市画报》里崔卫平的那句话,“我们不该只看到压倒性的影响。”  唯一令人可惜的是,传统媒体的脚步似乎总是晚了新媒体一步。在没有任何组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将先秦时期义利之辩思想的演进过程做一个大致的论述,并集中讨论孟子“惟义所在”的义利观点。然后以真德秀的《孟子集编》为中心,探讨其中朱熹是如何从义利之辩发展到理欲之辩,真德秀是如何疏解并超越朱熹的哲学思想的,从而能够发掘出真德秀在《孟子集编》中重要的孟学思想。  【关键词】义利;惟义所在;理欲之辩    一、先秦时期义利之辩的演进过程    1.孔子:以义为上  孔子曾断言:“君子喻
期刊
【摘要】如何解决当前县(市)级图书馆期刊阅览人次下降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扭转图书馆“以藏养用”的偏颇观念;要加快期刊管理的自动化设施建设,建立期刊管理数据库;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到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一起抓。从而让图书馆期刊文献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县(市)级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    有人曾经统计过
期刊
【摘要】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存在差生的现象特别严重。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的情绪,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解题能力等有效途径来转化差生。  【关键词】初中数学;转化差生;体会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
期刊
【摘要】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50多年里,新加坡实现了由一个蕞尔渔村到现代化国家的跨越。在此期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通过不断提升其执政绩效,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安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人民行动党提升执政绩效的历史实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构建精英治国策略,提高决策科学化;优化执政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廉政建设,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以民为本,夯实执政合
期刊
【摘要】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家。他在算术、代数、几何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对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泰斗。  【关键词】刘徽;算术;代数;几何;成就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个数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有很多卓越的数学家,及重要的数学著作,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公元三世纪是我国数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时
期刊
【摘要】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探讨了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并介绍了几种应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本细读;外国文学教学;价值与作用    一、释义“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
期刊
由于科学进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工具中机动车普及,重症脑外伤、脑出血增多;而术中恶性脑膨出是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术中常见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其膨胀速度惊人,难以控制,以往用过渡换气、控制血压、应用脱水药仍不能控制,常切除脑组织方能关颅,预后较差,所以重在预防。正确的开颅方法能有效解除或减轻脑膨出,介绍如下:首先判断其能否发生很重要,神经外科医师对每一位开颅手术病人都应警惕术中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