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学习过程和学生体验,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导入和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运用,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语文课堂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值得深思。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始终处在尴尬的境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觉得学不学一个样,语文课成了老师的演讲课,老师一人在台上唱着独角戏。语文课堂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老师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
  1.无暇顾及的阅读之殇。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每天没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多数教师认为光靠单纯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可是没办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机会和时间,这就严重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随之学生的交际和写作也将空洞乏味。
  2.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实施后,语文教学突出了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设计和安排都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地位。但也出现了少数教师过分的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的老师还认为,新课程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自主学习,放松了教学的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上学生热闹,可学习效果不好。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论教学内容什么都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几乎不讲了,只顾教学形式不管教学效果。
  3.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调。课堂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语文教学由于内容的形象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去选择多种教学方式。但现在的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要么是老师读读讲讲,要么就是老师漫无边际的海阔天空。学生听起来热闹,但没有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重体验,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探究、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1.重视导语的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好奇心。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课堂导入,用具有启发和印发思考的导入去激发学生的探究和主动学习。例如,我上《三峡》一课时,先用投影出示部分三峡的优美图片,设计这样的导语:“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张图片,假如你是导游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儿的美景?”全班学生听到这儿,很是好奇,明显来了精神。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了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吸引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学生趣味盎然,兴致百倍,始终积極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的主动投入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
  2.抓住机会朗读课文,注重朗读体验
  语文学习需要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我国的语文学习一直重视朗读,新的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语文的朗读教学,规定了朗读的形式和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朗读,通过朗读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语文朗读不是为读而读,而是通过读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初中的语文阅读的方法很多,有默读,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是最传统的阅读方式。读是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理解课文的情感,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这样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享受呢?
  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先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白杨树的不怕困难和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在理解白杨树的生命力顽强、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精神境界后,再去朗读,学生就会有情感。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让学习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学习。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愿全体语文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春寒料峭,严冬的余韵还在悠悠地飘着,寒冷而枯燥。  “不如去找春天吧!”我对姐姐说。她欣然答应。  街上的光景并不热闹,光秃秃的树木,万点绿中竟无半朵鲜花,单调且乏味,好像还没有来到春天。我有些后悔这莽撞的提议了,踌躇的脚步,吞吐的话语,无不是我失意的展示。我就这样,百无聊赖地踢着石子儿,拉着姐姐的手。她像是猜透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拍拍我的头:“别失望啊,说不定惊喜就在前方。”  我强打起精神,漫
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读诗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的生命演奏出来。”是的,诗歌教学中有太多的智慧,这智慧既蕴含着教师和学生对诗歌文本的解读,也囊括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演奏”技巧。对于活生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诗歌文本的真正意义上的解读?如何带领学生在文本本身的魅力花园中畅游?本文拟就古典诗歌文本解读浅谈几点看法。  一、知人论世顺势而为  在古典诗歌课堂教学中,“知人论世”是许多语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日趋严重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都较高[1]。近期研究表明,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愈加增高,在服装上,对其质量和样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服装设计是多数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所以中职学校也更注重服装设计。本文主要讲
江苏省自2005年就开始了新课改教学,高中語文课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笔者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探讨如何实施经典诗文阅读。  一、学习经典诗文的价值  首先,学习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能力。经典诗词是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学生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诗词,才会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鉴赏中华语言艺术的精华,奠定深厚的语言底蕴。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
【正】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3号元素砷是拉丁语arsenicum的译音,它是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对雌黄(As<sub>2</sub>S<sub>3</sub>)的称呼。西方的化学史家们一般都认为最早从化合
近年来,随着电力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长期以来,值班人员在自动化、智能化的麻痹之下,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