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从生活之中和生活之外两个维度观照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文章指出,我们要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并为教师的积极、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教育生活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进,社会各界和学界对此给予了极大地关注。课程改革的过程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真正体悟和实施,尤其是专业素质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教师——教育生活中的教师和教育生活之外的教师。
一、教育生活之外的教师
(一)教师的入职动机各有不同。教师和我们一样,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为什么他们选择了做教师?这个选择的最初动因,恐怕并不仅仅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花朵”这么简单。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中小学教师,可能是天底下最苦、精神负担最重、而且地位较低的职业了。那么,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选择来做教师,其原因就变得较为复杂了。可以说,有多少教师,就可能有多少种选择做教师的原因。
(二)教师同样要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还应该看到,教师的精神更需要得到理解。面对学生和家长,教师是一个权威人物,但在内心里,他们也同样需要理解和关爱。故而,我们的教育改革,要考虑教师的日常生活状况,了解他们要面临的除了学生以外,还有我们同样身处其中的复杂社会。我们难以想象:那些我们曾经倡导的默默燃烧、生活清苦、身体羸弱、忧虑重重的“好老师”,如何能承受教育改革的期望与重担?
二、教育生活之中的教师
(一)教师期待在改革中得到发展。“教师之所以愿意付出额外努力的最基本动机,是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改革将会给他们自身和学生发展带来利益。”如何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改革中,并非仅凭外部的压力,可能是教师培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利益”,并不仅是物质报酬,还有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如果教师认识到改革对自己是有利的,是自己得到进步的机会,那么,他们又怎么会不积极参与呢?
(二)教师的主动发展遭遇障碍。不少论者提倡,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当成为理论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反思者,等等。这些“高”要求,很可能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体性,迫使教师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接受专家学者们所描述好的“蓝图”,按照他们的框框去做。同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听命于这些权威,因为他们的观点已经上升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意识。而教师往往缺乏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性和教育理论领域的权威性。因此,不能顺应改革的教师就成为“学者”、“专家”们指责的对象,成为素质差的例证。结果便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教师也以要多读书、读好书来要求学生,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自己就“厌读” ,因为那不是源自于他们自身的需要。不管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教材编排多么合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那么,对它的实际收效,我们又怎能抱很高的期望呢?
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上述分析对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如下启示:
(一)社会和学校要改变对教师、圣人化的传统认识。我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对教师的认识,一直有一种“圣人化”的倾向。这种观念,亟需转变。领导层首先要把教师当作一个普通人,满足和关注他们的需要,然后才可能要求他们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甚至成为专家型教师。既然学生都会存在好、中、差,那么我们也应当允许教师的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二)学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理论的提升和自我反思。对于新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当前的培训体制似乎把更多的机会给了本来就优秀的教师,而他们其中的大部分,教学技能已经娴熟,较难接受新理念。大多数青年教师虽有学习的需要,却又缺乏较深层次学习的机会。
(三)高校、科研机构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高效机制。目前的教师培训,仍然是强制性的居多。不少培训。教师自身水平不足,加之使用的教材陈旧,结果适得其反,非但不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对培训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四)师范类高等院校应尝试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师范生培养制度,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只是列为一般的公共课。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该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很优秀,但未必能有效地开展教学。而另一方面,高校又设置了专门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研究者虽然擅长教育理论,但又很难指导教学实践,因为他们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的后天不足。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线教师苦苦地探索着教学经验,研究者空谈着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得教育研究未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做到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相结合,将是克服这个弊端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日) 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加拿大)迈克·富兰.赵中建、陈霞、李敏译.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教育生活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进,社会各界和学界对此给予了极大地关注。课程改革的过程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真正体悟和实施,尤其是专业素质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教师——教育生活中的教师和教育生活之外的教师。
一、教育生活之外的教师
(一)教师的入职动机各有不同。教师和我们一样,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为什么他们选择了做教师?这个选择的最初动因,恐怕并不仅仅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花朵”这么简单。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中小学教师,可能是天底下最苦、精神负担最重、而且地位较低的职业了。那么,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选择来做教师,其原因就变得较为复杂了。可以说,有多少教师,就可能有多少种选择做教师的原因。
(二)教师同样要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还应该看到,教师的精神更需要得到理解。面对学生和家长,教师是一个权威人物,但在内心里,他们也同样需要理解和关爱。故而,我们的教育改革,要考虑教师的日常生活状况,了解他们要面临的除了学生以外,还有我们同样身处其中的复杂社会。我们难以想象:那些我们曾经倡导的默默燃烧、生活清苦、身体羸弱、忧虑重重的“好老师”,如何能承受教育改革的期望与重担?
二、教育生活之中的教师
(一)教师期待在改革中得到发展。“教师之所以愿意付出额外努力的最基本动机,是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改革将会给他们自身和学生发展带来利益。”如何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改革中,并非仅凭外部的压力,可能是教师培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利益”,并不仅是物质报酬,还有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如果教师认识到改革对自己是有利的,是自己得到进步的机会,那么,他们又怎么会不积极参与呢?
(二)教师的主动发展遭遇障碍。不少论者提倡,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当成为理论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反思者,等等。这些“高”要求,很可能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体性,迫使教师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接受专家学者们所描述好的“蓝图”,按照他们的框框去做。同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听命于这些权威,因为他们的观点已经上升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意识。而教师往往缺乏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性和教育理论领域的权威性。因此,不能顺应改革的教师就成为“学者”、“专家”们指责的对象,成为素质差的例证。结果便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教师也以要多读书、读好书来要求学生,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自己就“厌读” ,因为那不是源自于他们自身的需要。不管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教材编排多么合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那么,对它的实际收效,我们又怎能抱很高的期望呢?
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上述分析对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如下启示:
(一)社会和学校要改变对教师、圣人化的传统认识。我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对教师的认识,一直有一种“圣人化”的倾向。这种观念,亟需转变。领导层首先要把教师当作一个普通人,满足和关注他们的需要,然后才可能要求他们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甚至成为专家型教师。既然学生都会存在好、中、差,那么我们也应当允许教师的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二)学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理论的提升和自我反思。对于新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当前的培训体制似乎把更多的机会给了本来就优秀的教师,而他们其中的大部分,教学技能已经娴熟,较难接受新理念。大多数青年教师虽有学习的需要,却又缺乏较深层次学习的机会。
(三)高校、科研机构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高效机制。目前的教师培训,仍然是强制性的居多。不少培训。教师自身水平不足,加之使用的教材陈旧,结果适得其反,非但不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对培训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四)师范类高等院校应尝试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师范生培养制度,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只是列为一般的公共课。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该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很优秀,但未必能有效地开展教学。而另一方面,高校又设置了专门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研究者虽然擅长教育理论,但又很难指导教学实践,因为他们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的后天不足。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线教师苦苦地探索着教学经验,研究者空谈着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得教育研究未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做到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相结合,将是克服这个弊端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日) 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加拿大)迈克·富兰.赵中建、陈霞、李敏译.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