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要摒弃“教课文”的教学方式,即把理解课文的内容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实现“教语文”,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一是研读标点符号,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二是研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三是研读典型句段,进行迁移仿写的训练。
【关键词】“教课文” “教语文” 研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126-02
“教课文”就是“内容分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主。课文学完了,学生了解了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往往只记得文中的人或事,却没有留意形成文章的语言材料,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没有多大的提高。而“教语文”是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課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当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将“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用课文来教语文,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研读标点符号,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掌握基本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阅读、表达的能力。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现故事情节,文中的语言叙述很有特点。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伞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回答说。
学习这段对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叙述方面的不同。第一句提示语放在前面,另外三句提示语放在最后,这样标点符号的用法就不同了,提示语在前的,“说”字后面要用冒号;而提示语在后的,“说”字后面要用句号。而如果提示语放在中间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提示语在中间的,“说”字的后面应该加上逗号。如例句所示:
“妈,你现在没什么事吧。”我试探着说,“有件事想和您说说,您别生气呀!”
又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大概”“差不多”为什么用单引号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句子,明白为了避免产生歧义,一个引述的句子中如果需要用到双引号的,这个双引号就要改为单引号。“大概”“差不多”原本要用双引号的,这里只能用单引号了。以上两个例子,是从标点符号这个方面来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教给了学生准确运用标点符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
二、研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揣摩品味,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为了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美丽,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
比较下面这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它的头顶就像嵌着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②它的头顶鲜红。
第一句话把丹顶鹤红色的头顶比成了红宝石,写得形象生动,让人觉得丹顶鹤非常美!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白使用叠词的好处,在视觉感受上,“鲜红鲜红”一词比“鲜红”更加强烈,让人觉得叠词色彩更鲜艳、更好看。教师迁移运用,让学生说一说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并进行选词填空。
火红火红 金黄金黄 碧绿碧绿
1.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 )的。
2.稻田里,稻谷成熟了,( )的。
3.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的。
以上教学,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就是对词句品味、感悟的过程,这里既体会了打比方的好处,又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三、研读典型句段,进行迁移仿写的训练
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研读典型句段,在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明天,我们毕业》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排比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几个赞美老师的句子,如“在我们心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学生可以接着写下去,就有学生仿写出了“在我们心中,您是春蚕,您是大树,您是母亲,您是园丁”等句子。在段落的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抓住有着明显构段方式的段落,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一课中,第五自然段有一个句子:“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这段话按照“总—分”的顺序来写,第一句是总述,第二、第三句是分述。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然后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围绕句子“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以上课例,学生在研读典型的句段时,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在读中吸收、在写中运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由“教课文”到“教语文”,除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做到以读为本,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让学生抓好优美词句的背诵积累,将课文中精彩的句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以丰厚文化底蕴。
(责编 杨 春)
【关键词】“教课文” “教语文” 研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126-02
“教课文”就是“内容分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主。课文学完了,学生了解了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往往只记得文中的人或事,却没有留意形成文章的语言材料,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没有多大的提高。而“教语文”是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課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当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将“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用课文来教语文,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研读标点符号,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掌握基本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阅读、表达的能力。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现故事情节,文中的语言叙述很有特点。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伞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回答说。
学习这段对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叙述方面的不同。第一句提示语放在前面,另外三句提示语放在最后,这样标点符号的用法就不同了,提示语在前的,“说”字后面要用冒号;而提示语在后的,“说”字后面要用句号。而如果提示语放在中间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提示语在中间的,“说”字的后面应该加上逗号。如例句所示:
“妈,你现在没什么事吧。”我试探着说,“有件事想和您说说,您别生气呀!”
又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大概”“差不多”为什么用单引号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句子,明白为了避免产生歧义,一个引述的句子中如果需要用到双引号的,这个双引号就要改为单引号。“大概”“差不多”原本要用双引号的,这里只能用单引号了。以上两个例子,是从标点符号这个方面来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教给了学生准确运用标点符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
二、研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揣摩品味,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为了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美丽,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
比较下面这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它的头顶就像嵌着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②它的头顶鲜红。
第一句话把丹顶鹤红色的头顶比成了红宝石,写得形象生动,让人觉得丹顶鹤非常美!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白使用叠词的好处,在视觉感受上,“鲜红鲜红”一词比“鲜红”更加强烈,让人觉得叠词色彩更鲜艳、更好看。教师迁移运用,让学生说一说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并进行选词填空。
火红火红 金黄金黄 碧绿碧绿
1.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 )的。
2.稻田里,稻谷成熟了,( )的。
3.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的。
以上教学,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就是对词句品味、感悟的过程,这里既体会了打比方的好处,又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三、研读典型句段,进行迁移仿写的训练
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研读典型句段,在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明天,我们毕业》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排比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几个赞美老师的句子,如“在我们心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学生可以接着写下去,就有学生仿写出了“在我们心中,您是春蚕,您是大树,您是母亲,您是园丁”等句子。在段落的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抓住有着明显构段方式的段落,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一课中,第五自然段有一个句子:“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这段话按照“总—分”的顺序来写,第一句是总述,第二、第三句是分述。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然后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围绕句子“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以上课例,学生在研读典型的句段时,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在读中吸收、在写中运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由“教课文”到“教语文”,除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做到以读为本,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让学生抓好优美词句的背诵积累,将课文中精彩的句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以丰厚文化底蕴。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