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依据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高等教育现状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且提高其效率等问题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认为,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将不再是两难的抉择。
关键词: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34-02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报道,200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教育公平”在教育类中居首位[1], 可见其受关注程度。笔者翻阅了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一系列文章,发现,学界谈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以及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
一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这种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要提高公平程度,就得牺牲效率,要提高效率,就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就得牺牲公平,两者不可能兼而有之[2]。
二是统一说。这种意见认为,从根本上说,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致的。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机会的增加,从而促进公平的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了公平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3]。
同时还指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逻辑上说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公平与效率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公平,体现平等、正义、人权等基本理念,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理想与信念,效率是现实的利益、效果,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公平(当然是相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公平是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更高层次的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两者若协调得当,相得益彰,可以双赢;若处理失当,矛盾激化,可能两败[4]。
三是分立说。这种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决非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的:只注重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长期的发展目标[5]。并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一对矛盾。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两者讨论的层面不一。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的,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的。其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内部,如学校师生比、校舍和学校内各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高校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等。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比如个人家庭背景、所处环境等。根据上面两个原因,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领域内并不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直接矛盾关系[6]。
二
学者们除了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进行了深入探讨外,还从高等教育现状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学生收费问题、重点大学设置问题、区域公平与效率问题等[7~8] 。
就大学生收费问题来说,1987年之后,大学开始采取收费制度。但这种做法产生了新的不公平: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会因无钱而上不起大学,从而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了今后由于知识的缺乏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则愈加穷困,形成了恶性循环。
就区域公平与效率问题来说,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同,造成了各地入学率的巨大差异。这么大的分数线差异意味着许多学生仅仅因为“没住好”而上不了大学,这是一种侵犯人权的严重表现。
就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平等问题来说,由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稀缺,因此国家在对待所有高校时就采取了“倾斜”方案。这样就引起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两极分化,好的大学因为经费充足而越来越好,差的大学因为缺少经费而越来越差。很明显,高校之间的竞争起点是不平等的。
此外,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对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探讨。比如:通过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原因来分析女性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并提出对策思考[9];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系统模型,从而探讨其关系[10];通过对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探讨其关系[11];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未来走向[12]。
三
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学者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纵观近年来的资料,关于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且提高其效率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提高其效率,应坚持以下三个观点:一是制定一种面向全体的方案,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所有人员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基础,以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促进公平竞争。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促使好学校、重点学科、优秀人才良性发展的环境,使它们能脱颖而出,发挥最大效能。二是大学不仅要位于经济社会的中心,还要把眼光投向全国,改变边缘地区高等教育的薄弱状态,扩大边缘群体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三是不仅要重视重点高校,还要重视重点学科建设[13] 。
2.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大众化拓宽了高等教育公平的标准,“能力标准”与“金钱标准”的结合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大众化的到来,有利于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允许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从而提高了高等教育的“供方”效率,而且大众化开发了更大范围的智力资源,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买方”效率[14~15] 。
3.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发展的有益尝试。在中国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以政府拨款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已抑制了愈来愈多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效益的增长。因此,高等教育应引进市场机制,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16~18] 。
4.把诚信作为处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点。认为,诚信有利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它是探究高深学问的信念和良好的质量保障机制[19] 。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来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政府应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作用,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并促进其效率。主要涉及到高考制度、助学贷款、投资与办学体制、教学管理制度等几方面的改革[20~22] 。
6.有学者从多元的角度出发,认为办学体制多元化、高等教育类型多元化、高校办学特色多元化等都将解决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冲突[23] 。
笔者以为,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之所以受到很大关注,皆是由于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中所拥有的强势话语权所导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已不自觉地成为判断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价值的标准。但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教育机会是一种“赠予性机会”,把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具有选拔和淘汰功能的教育,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的。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因此,教育机会并不是“赠予性机会”,而是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的“竞争性机会”。而由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的特点,因此,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当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的发展。
我们应当相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将不再是两难的抉择。
参考文献:
[1] “连宋大陆行”入选2005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7-19/26/600789.shtml
[2] 高媛.浅析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中国冶金教育,2003,(6).
[3]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6] 胡建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吗?[J].江苏高教,2003,(1).
[7]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8] 李红坤.效率与公平: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J].教书育人,2002,(11).
[9] 刘洪梅.公平与效率:关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0] 赵晓梅,刘少雪.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系统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4).
[11] 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2).
[12] 张彤.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未来走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3] 陈昌贵.公平与效率:中国高等教育的对策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2003,(3).
[14] 李丽霞.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15] 欧金荣,陈何芳.大众化——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现实选择[J].高教探索,2003,(2).
[16] 毛韵,陈德强.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尝试[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1).
[17] 高媛.论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
[18] 赵婷婷,吴蕾蕾.市场机制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19] 史秋衡,王德林,黄亚元.诚信: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个新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
[20] 张奎,祁泽平,楼晓悦.高等教育公平、效率与制度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21] 陈昊.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几个政府行为[J].当代教育论坛,2003,(3).
[22] 王为民.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4,(8).
[23] 宋秋蓉.高等教育多元化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5,(1).[责任编辑 陈 鹤]
关键词: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34-02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报道,200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教育公平”在教育类中居首位[1], 可见其受关注程度。笔者翻阅了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一系列文章,发现,学界谈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以及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
一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这种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要提高公平程度,就得牺牲效率,要提高效率,就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就得牺牲公平,两者不可能兼而有之[2]。
二是统一说。这种意见认为,从根本上说,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致的。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机会的增加,从而促进公平的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了公平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3]。
同时还指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逻辑上说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公平与效率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公平,体现平等、正义、人权等基本理念,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理想与信念,效率是现实的利益、效果,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公平(当然是相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公平是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更高层次的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两者若协调得当,相得益彰,可以双赢;若处理失当,矛盾激化,可能两败[4]。
三是分立说。这种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决非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的:只注重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长期的发展目标[5]。并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一对矛盾。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两者讨论的层面不一。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的,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的。其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内部,如学校师生比、校舍和学校内各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高校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等。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比如个人家庭背景、所处环境等。根据上面两个原因,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领域内并不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直接矛盾关系[6]。
二
学者们除了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进行了深入探讨外,还从高等教育现状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学生收费问题、重点大学设置问题、区域公平与效率问题等[7~8] 。
就大学生收费问题来说,1987年之后,大学开始采取收费制度。但这种做法产生了新的不公平: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会因无钱而上不起大学,从而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了今后由于知识的缺乏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则愈加穷困,形成了恶性循环。
就区域公平与效率问题来说,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同,造成了各地入学率的巨大差异。这么大的分数线差异意味着许多学生仅仅因为“没住好”而上不了大学,这是一种侵犯人权的严重表现。
就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平等问题来说,由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稀缺,因此国家在对待所有高校时就采取了“倾斜”方案。这样就引起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两极分化,好的大学因为经费充足而越来越好,差的大学因为缺少经费而越来越差。很明显,高校之间的竞争起点是不平等的。
此外,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对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探讨。比如:通过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原因来分析女性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并提出对策思考[9];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系统模型,从而探讨其关系[10];通过对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探讨其关系[11];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未来走向[12]。
三
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学者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纵观近年来的资料,关于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且提高其效率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提高其效率,应坚持以下三个观点:一是制定一种面向全体的方案,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所有人员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基础,以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促进公平竞争。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促使好学校、重点学科、优秀人才良性发展的环境,使它们能脱颖而出,发挥最大效能。二是大学不仅要位于经济社会的中心,还要把眼光投向全国,改变边缘地区高等教育的薄弱状态,扩大边缘群体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三是不仅要重视重点高校,还要重视重点学科建设[13] 。
2.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大众化拓宽了高等教育公平的标准,“能力标准”与“金钱标准”的结合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大众化的到来,有利于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允许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从而提高了高等教育的“供方”效率,而且大众化开发了更大范围的智力资源,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买方”效率[14~15] 。
3.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发展的有益尝试。在中国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以政府拨款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已抑制了愈来愈多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效益的增长。因此,高等教育应引进市场机制,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16~18] 。
4.把诚信作为处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点。认为,诚信有利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它是探究高深学问的信念和良好的质量保障机制[19] 。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来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政府应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作用,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并促进其效率。主要涉及到高考制度、助学贷款、投资与办学体制、教学管理制度等几方面的改革[20~22] 。
6.有学者从多元的角度出发,认为办学体制多元化、高等教育类型多元化、高校办学特色多元化等都将解决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冲突[23] 。
笔者以为,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之所以受到很大关注,皆是由于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中所拥有的强势话语权所导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已不自觉地成为判断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价值的标准。但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教育机会是一种“赠予性机会”,把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具有选拔和淘汰功能的教育,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的。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因此,教育机会并不是“赠予性机会”,而是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的“竞争性机会”。而由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的特点,因此,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当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的发展。
我们应当相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将不再是两难的抉择。
参考文献:
[1] “连宋大陆行”入选2005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7-19/26/600789.shtml
[2] 高媛.浅析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中国冶金教育,2003,(6).
[3]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6] 胡建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吗?[J].江苏高教,2003,(1).
[7]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8] 李红坤.效率与公平: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J].教书育人,2002,(11).
[9] 刘洪梅.公平与效率:关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0] 赵晓梅,刘少雪.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系统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4).
[11] 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2).
[12] 张彤.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未来走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3] 陈昌贵.公平与效率:中国高等教育的对策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2003,(3).
[14] 李丽霞.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15] 欧金荣,陈何芳.大众化——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现实选择[J].高教探索,2003,(2).
[16] 毛韵,陈德强.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尝试[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1).
[17] 高媛.论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
[18] 赵婷婷,吴蕾蕾.市场机制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19] 史秋衡,王德林,黄亚元.诚信: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个新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
[20] 张奎,祁泽平,楼晓悦.高等教育公平、效率与制度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21] 陈昊.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几个政府行为[J].当代教育论坛,2003,(3).
[22] 王为民.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4,(8).
[23] 宋秋蓉.高等教育多元化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5,(1).[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