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我就针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谈几点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用诚心和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情景营造语言气氛
  在教学中,根据课本情节,努力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较真实的环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也可鼓励表扬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比如刚开始学习的一些日常对话,一定要摈弃原来简单的读、背、默,而应该用五步教学法:听(Listen)、演示(Presentation)、说(Say)、操练(Dill)、表演(Act),给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借助于实物、幻灯片、收录机、计算机、VCD等多种媒体手段创造情景。例如下列对话:
  A:Hello.
  B:Hello.ThisisB.MayIspeaktoA,please
  A:Speaking.
  B:TomorrowisSunday.Wouldyouliketogototheparkwithme
  A:Great!I’loveto.
  这一环境的设置是生活的再现,学生表演出来具有真情实感。动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际中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样,反复感受语言材料,语言运用的规律、规则和习惯,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由此可见,加大情景创设来进行训练,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语感的经验和基本规律,更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三、巧妙导入教学方法独特新颖
  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在讲解bemadeof/from/in/by的区别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式,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直观形象的图片,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从而开始新课。音乐欣赏导入新课,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之恰当的引入课堂教学,更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当然,还可以运用情景导入式、视听导入式、时事导入式等。这样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空间,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创设不同层次的情景,通过问答、对话、采访、表演等形式,实施情景教学。当然,也可以用一些口诀记忆单词。如在教授以“o”结尾的特殊名词后加—s的单词是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记忆:“动物园(Zoo)的钢琴(Piano)上放着一台收音机(Radio)和照片(Photo)”。很显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总之,不论以何种方式导入新课,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为基础。
  四、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就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提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这样,就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主动、积极地思考,得到正确的答案,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对自己充满信心。
  学生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主体,教师肯定与鼓励会让学生标新立异,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严厉的批评有时则只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回答错了,要让他(她)Thinkitover,给其鼓励。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尊重、宽容和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会满怀信心,并取得进步。
其他文献
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浅谈对高中生物新课改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应该在现实情景或相似的情景中,学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仅需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主动、宽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期刊
物理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较为突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及对策,就我个人教学的经历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障碍  1.高中的课程与初中相比内容及要求上大不相同。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要求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
期刊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有针对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要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力求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注重语文实践,实现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语文教
期刊
教师是牧者而不是“摁者”。我这里的牧者是有别于过去的放羊式的课堂教学的牧者;这个“摁者”就是那个摁住牛头吃草的人。这句话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教师是放牧的而不是摁住牛头让牛吃草的。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原野,让羊发现水草鲜美。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不是生病的羊,怎能不低头吃草呢?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做一个十足的煽情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羊”的“食欲”,让“羊”去主动“吃草”。  把提问的
期刊
何谓“反思”?简而言之,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教师站在自我之外,对自己的行动及能力进行考察和批评,然后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改进。可以说,对于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反思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就是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积累经
期刊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的状况,即使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这一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掌握有效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注重教学有效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做以下五个方面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
期刊
一、美育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1.美育可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大家知道,审美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审美活动有很多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创造性,因为审美活动的核心它要创造一种审美意象。所以审美活动能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的冲动,培养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  2.自然界的任何事物本身是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它又有一种形式美的特征,这种美主要是形式美
期刊
一、分层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然情感体验”。在参加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介绍了《分层测式卡》及使用方法,使我如获甘露。《分层测试卡》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分层测试的题卡,更重要的是分层测试带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分层教学。纵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学生缺乏自信,是由于极少体验成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因此,自实施分层教学后,我对后劲的学生不轻
期刊
不久前,参加了乡中心小学组织的公开课研讨会,现根据张老师执教《铅笔有多长》的有效教学片段,粗浅地谈谈如何改变无效教学行为。  片段一: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学生兴奋状)  师:你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哪个人?  生:孙悟空!(惊喜喊答)  师:孙悟空的什么最厉害啊?  生:武功!金箍棒!……(争先恐后抢答)  师:是啊,孙悟空的金箍棒可长可短,最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