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较为突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及对策,就我个人教学的经历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障碍
1.高中的课程与初中相比内容及要求上大不相同。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要求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
2.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崭新而又陌生的学习环境需要一个适应期。面对新的集体,自己角色的变换,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他们迫切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3.高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高中阶段不但课程增多,而且内容增多,难度加大,知识原理抽象。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这让不少学生感觉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很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
4.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需要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知识储备做基础。高中物理更注重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推理、演算和理解,有些知识比较抽象,要真正地弄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同时还要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对高一学生而言是相当困难的。
5.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要改变初中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要有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同时还要勤于笔记和经常进行整理。然而,不少高一学生没有认识到笔记和整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跟初中一样上课听讲就可以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尽量做好知识的衔接。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例如:重力、弹力、二力平衡、力的表示方法等。所谓“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重力势能、动能等。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如数学中一次函数的斜率、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极值等;再如:语言表述中“只有重力做功”,就省去了“其它力不做功”的潜台词等等。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尤其是高一起始阶段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看是否与学生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做到及时调整,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我们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生动化,情趣化和实例化,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要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素质培养,不断地探索、实验、总结和完善提高。
3.教师要注重学生基本物理素养的培养,给学生做出示范。这里需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严格作图。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也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作图的好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图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4.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细致、要耐心;不良习惯的纠正应及时、应坚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还得通过学生来检验。高一的前期应注重学习方的法指导,如针对学生不善于阅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请况,进行专题介绍几种阅读方法,象重读理解法、类比理解法、实验助解法等,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5.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要求和考试试卷的难度应降低一点。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不能搞“拔苗助长”的原则。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化上,以引导学生怎样学习物理为重。为达到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较难的试卷来拔尖,将会“欲速则不达”。
6.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能使学生都能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周密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科学安排作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形成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努力求知,发奋进取的积极状态,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受挫的诱因。
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障碍
1.高中的课程与初中相比内容及要求上大不相同。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要求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
2.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崭新而又陌生的学习环境需要一个适应期。面对新的集体,自己角色的变换,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他们迫切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3.高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高中阶段不但课程增多,而且内容增多,难度加大,知识原理抽象。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这让不少学生感觉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很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
4.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需要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知识储备做基础。高中物理更注重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推理、演算和理解,有些知识比较抽象,要真正地弄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同时还要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对高一学生而言是相当困难的。
5.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要改变初中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要有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同时还要勤于笔记和经常进行整理。然而,不少高一学生没有认识到笔记和整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跟初中一样上课听讲就可以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尽量做好知识的衔接。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例如:重力、弹力、二力平衡、力的表示方法等。所谓“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重力势能、动能等。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如数学中一次函数的斜率、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极值等;再如:语言表述中“只有重力做功”,就省去了“其它力不做功”的潜台词等等。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尤其是高一起始阶段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看是否与学生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做到及时调整,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我们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生动化,情趣化和实例化,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要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素质培养,不断地探索、实验、总结和完善提高。
3.教师要注重学生基本物理素养的培养,给学生做出示范。这里需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严格作图。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也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作图的好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图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4.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细致、要耐心;不良习惯的纠正应及时、应坚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还得通过学生来检验。高一的前期应注重学习方的法指导,如针对学生不善于阅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请况,进行专题介绍几种阅读方法,象重读理解法、类比理解法、实验助解法等,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5.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要求和考试试卷的难度应降低一点。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不能搞“拔苗助长”的原则。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化上,以引导学生怎样学习物理为重。为达到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较难的试卷来拔尖,将会“欲速则不达”。
6.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能使学生都能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周密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科学安排作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形成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努力求知,发奋进取的积极状态,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受挫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