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方式,而阅读名著更是提升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丰富自身的知识,还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自身的修养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研究策略,以提高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生;名著阅读;策略
阅读可使学生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理解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然而,仅靠课堂阅读是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文化的积累与构建的需求,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来帮助补充完善,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成熟阶段,这个可以从名著阅读中得到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还有情感上的享受。因此,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名著的陪伴。
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第一,受快餐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顺应人们的需求,各类青春小说、漫画以及时尚杂志等等这些具有娱乐性、消遣性的“快餐文化”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并且也成为了广大中学生普遍乐意接受的消费品。大部分的中学生认为名著过于枯燥乏味,而且大多都是较为残酷的现实生活,加上篇幅还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看,而且不一定是看完就能够懂了。那么相比于名著来说,青春小说、漫画和时尚杂志等这些内容虽然不会是真实的,但总会感觉更贴近生活,而且对于较喜欢浪漫、幻想的女生来说,青春小说更能够满足其需求。在这些上面花费的时间较多,那在名著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减少,甚至是没有。通过了解,现在很多中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查阅关于名著的书籍,并没有踏踏实实地去认真阅读一本名著。
第二,缺少对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来源于内在的主动性,而正因学生的内在需求促使形成了一种主动性,从而形成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一名中学生,阅读不仅仅只是获取内容的故事情节以及从中学习到关于写作的技巧、手法,能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更应注意的是,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去挖掘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了解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发生的关系,解剖故事体现出的社会背景或是人生哲学,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才是中学生阶段对于阅读所应该学习的。因此,老师应当多些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名著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多地诱导学生去关注名著、学习名著,防止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名著阅读,这是在浪费时间,同时又领会不到名著的内涵。
第三,名著阅读范围狭小。通过了解,中学生当中阅读完我国四大名著的学生极其少,甚至更为夸张的是有的学生不知道也不清楚四大名著是什么,更别说国外的一些名著了,可见中学生的阅读面是极为狭窄,阅读量也是很少的。当然,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拥有的自由宽松阅读环境较窄,虽然一直在强调并引导中学生多去阅读中外名著,但由于对学生的考核中名著占据的比例极小,甚至没有。因此,非常多的学生对于名著阅读也并不放在心上,还有可能就是中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加上原本就是文字性的篇幅显得更加枯燥,翻来翻去十几分钟根本就没有看进去,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名著阅读不仅需要兴趣,也需要有正确的阅读方式,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
二、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
名著阅读可以培养我们对人类代代相传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从而达到心灵呼唤、智慧启迪和情感激发的境地。多年来,我力求带着学生走近文學巨匠,走进名著,触摸经典,让中学生感受美好而又人文的世界,激发他们善良、友好的心灵,诗化中学生的人生。
1.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引导
虽然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去了解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事物,这对于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显得有点困难,但也正是因为中学生已经拥有了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所以要积极地引导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使其看到名著阅读的趣味性,通过名著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好处。要想丰富阅读提高自身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自主性,逐渐接受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感受名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在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目录后面就会有名著导读,例如高一的《论语》《大卫·科波菲尔》,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和学生说到这个课外的延伸阅读,学生也就经常忽略掉了,若老师可以以一种游戏或者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名著阅读,或是带着学生一起进入阅读,积极地激发学生对名著了解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名著阅读。
2.合理安排名著阅读时间和内容
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得老师和学生因考虑升学率的问题,不敢轻易将课外多余的时间安排到与考试内容不相关的阅读上,因此经常会忽略课外的名著阅读,而用课外时间加强考试内容的训练。但也因为学生的课外时间极为宝贵,老师可以推荐一些篇幅相对简短的名著,比较适合中学生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这样学生会更对名著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也不会浪费时间。这样就比较适宜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国外的小说,例如人教版高三年级就有一本《外国小说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就相对会吸引中学生这个群体。
3.名著阅读形式要实行多样化
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极其容易失去兴趣和耐心,会出现很多随意翻翻或是看到一半就不看了的情况。那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就要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很多时候说到名著阅读想到的场景就是拿着一本厚厚的名著,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看着,最后一般都是抱着书打瞌睡的场景。现在信息化那么发达,可以尝试用影片观看的方式来替代纸质阅读,在影片观看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在观影后进行纸质阅读,毕竟影片会和原版名著有差距。例如,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可以播放红楼梦的影片给学生观看,加上集体观看的效果,学生会更加地投入,也可以开展小剧场表演,让同学们分饰角色对名著内容进行表演。例如,《水浒传》就比较适合进行角色扮演,或是像《雷雨》这样的作品也很适合展开角色表演,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会更加想去贴近名著和了解名著。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以及思想高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改变中学生目前的名著阅读现状,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并且不能再是一味地让学生“干读”,要善于变化阅读的形式,从更多的方面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名著中得到真正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峰.开展名著阅读应把握四个度[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16):28-29.
[2]刘承强.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策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2-113.
【关键词】中学生;名著阅读;策略
阅读可使学生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理解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然而,仅靠课堂阅读是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文化的积累与构建的需求,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来帮助补充完善,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成熟阶段,这个可以从名著阅读中得到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还有情感上的享受。因此,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名著的陪伴。
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第一,受快餐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顺应人们的需求,各类青春小说、漫画以及时尚杂志等等这些具有娱乐性、消遣性的“快餐文化”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并且也成为了广大中学生普遍乐意接受的消费品。大部分的中学生认为名著过于枯燥乏味,而且大多都是较为残酷的现实生活,加上篇幅还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看,而且不一定是看完就能够懂了。那么相比于名著来说,青春小说、漫画和时尚杂志等这些内容虽然不会是真实的,但总会感觉更贴近生活,而且对于较喜欢浪漫、幻想的女生来说,青春小说更能够满足其需求。在这些上面花费的时间较多,那在名著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减少,甚至是没有。通过了解,现在很多中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查阅关于名著的书籍,并没有踏踏实实地去认真阅读一本名著。
第二,缺少对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来源于内在的主动性,而正因学生的内在需求促使形成了一种主动性,从而形成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一名中学生,阅读不仅仅只是获取内容的故事情节以及从中学习到关于写作的技巧、手法,能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更应注意的是,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去挖掘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了解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发生的关系,解剖故事体现出的社会背景或是人生哲学,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才是中学生阶段对于阅读所应该学习的。因此,老师应当多些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名著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多地诱导学生去关注名著、学习名著,防止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名著阅读,这是在浪费时间,同时又领会不到名著的内涵。
第三,名著阅读范围狭小。通过了解,中学生当中阅读完我国四大名著的学生极其少,甚至更为夸张的是有的学生不知道也不清楚四大名著是什么,更别说国外的一些名著了,可见中学生的阅读面是极为狭窄,阅读量也是很少的。当然,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拥有的自由宽松阅读环境较窄,虽然一直在强调并引导中学生多去阅读中外名著,但由于对学生的考核中名著占据的比例极小,甚至没有。因此,非常多的学生对于名著阅读也并不放在心上,还有可能就是中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加上原本就是文字性的篇幅显得更加枯燥,翻来翻去十几分钟根本就没有看进去,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名著阅读不仅需要兴趣,也需要有正确的阅读方式,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
二、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
名著阅读可以培养我们对人类代代相传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从而达到心灵呼唤、智慧启迪和情感激发的境地。多年来,我力求带着学生走近文學巨匠,走进名著,触摸经典,让中学生感受美好而又人文的世界,激发他们善良、友好的心灵,诗化中学生的人生。
1.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引导
虽然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去了解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事物,这对于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显得有点困难,但也正是因为中学生已经拥有了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所以要积极地引导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使其看到名著阅读的趣味性,通过名著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好处。要想丰富阅读提高自身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自主性,逐渐接受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感受名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在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目录后面就会有名著导读,例如高一的《论语》《大卫·科波菲尔》,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和学生说到这个课外的延伸阅读,学生也就经常忽略掉了,若老师可以以一种游戏或者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名著阅读,或是带着学生一起进入阅读,积极地激发学生对名著了解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名著阅读。
2.合理安排名著阅读时间和内容
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得老师和学生因考虑升学率的问题,不敢轻易将课外多余的时间安排到与考试内容不相关的阅读上,因此经常会忽略课外的名著阅读,而用课外时间加强考试内容的训练。但也因为学生的课外时间极为宝贵,老师可以推荐一些篇幅相对简短的名著,比较适合中学生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这样学生会更对名著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也不会浪费时间。这样就比较适宜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国外的小说,例如人教版高三年级就有一本《外国小说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就相对会吸引中学生这个群体。
3.名著阅读形式要实行多样化
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极其容易失去兴趣和耐心,会出现很多随意翻翻或是看到一半就不看了的情况。那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就要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很多时候说到名著阅读想到的场景就是拿着一本厚厚的名著,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看着,最后一般都是抱着书打瞌睡的场景。现在信息化那么发达,可以尝试用影片观看的方式来替代纸质阅读,在影片观看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在观影后进行纸质阅读,毕竟影片会和原版名著有差距。例如,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可以播放红楼梦的影片给学生观看,加上集体观看的效果,学生会更加地投入,也可以开展小剧场表演,让同学们分饰角色对名著内容进行表演。例如,《水浒传》就比较适合进行角色扮演,或是像《雷雨》这样的作品也很适合展开角色表演,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会更加想去贴近名著和了解名著。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以及思想高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改变中学生目前的名著阅读现状,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并且不能再是一味地让学生“干读”,要善于变化阅读的形式,从更多的方面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名著中得到真正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峰.开展名著阅读应把握四个度[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16):28-29.
[2]刘承强.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策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