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物托于世,皆有其形;而若感于心,则赖其神。历来,文章家和文学家都推崇写景物要写出其形与神。郑振铎写于1927年的《海燕》,便是一个神形兼具的范例。
形者入眼,不靠五花八门面面俱到,而靠准确把握住景物的特征。“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作者未写燕头、燕肚、燕爪,但这并不妨碍读者联想到熟悉的、展翅的小燕子,因为作者已抓住了燕子的形体特征,以粗简之笔勾勒出了燕子的形象。
形能入眼,却难铭心,若要铭心,就需要在景物的“神”上做文章。“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有幾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觳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里的小燕子或“斜飞”,或“唧叫”,或“横掠”,这不是灵巧、神速而又有些顽皮的小燕子吗?郑先生笔下的小燕子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叫人读之难忘。这只神韵毕现的故乡的小燕子,走进了郑振铎的心里,也走进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里。
老舍在《景物的描写》中这样说过:“把任何景物都能恰当地、简要地、准确地写成一景,使人读后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大容易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应当注意的地方。”显然,恰当、简要、准确地写成一景,就非得抓住景物的特征了,即抓住景物形与神的特征。而这形与神的特征,须拥有一双慧眼才能识得。
景物的倩影,常在瞬间闪现,有经验的作者能及时将其捕捉而以享读者。郑先生笔下那只故乡的小燕子,便以瞬间的美态感动了读者。你看,它喜欢“斜”着身子飞,时常会“唧”的一声叫,有时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点一个小圆晕。正是这一个个瞬间的倩影,叫读者深深地爱上了小燕子。或许当你白发苍苍时,你都还记得孩提时所学的小燕子。海燕即将登场,作者也捕捉到了那美丽的背景:“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白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作者善于观察,又善于表达;蓝天飘淡云,这是多好的天象,作者将之比成蓝衣美女佩戴白纱巾,比喻形象、贴切而又新鲜。就这样,作者将美好的瞬间美景摄下,呈献给读者,于是读者被美得不能自已。陆放翁遇上好景,不禁吟道:“天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好景,总被慧眼识得。
描绘景物之时,郑振铎先生喜欢“情附物上”。海燕登场,作者一眼看中那“斜飞”、“掠过”、“圆晕”,这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么?难怪北宋晏殊遇燕同感“似曾相似燕归来”,眼前的海燕让作者惦念起故乡了。海面上鱼儿“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连这瞬间的景象也带上了他湿漉漉的思乡之情。《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发为心声,形诸笔端。”景语,亦情语也。
形者入眼,不靠五花八门面面俱到,而靠准确把握住景物的特征。“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作者未写燕头、燕肚、燕爪,但这并不妨碍读者联想到熟悉的、展翅的小燕子,因为作者已抓住了燕子的形体特征,以粗简之笔勾勒出了燕子的形象。
形能入眼,却难铭心,若要铭心,就需要在景物的“神”上做文章。“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有幾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觳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里的小燕子或“斜飞”,或“唧叫”,或“横掠”,这不是灵巧、神速而又有些顽皮的小燕子吗?郑先生笔下的小燕子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叫人读之难忘。这只神韵毕现的故乡的小燕子,走进了郑振铎的心里,也走进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里。
老舍在《景物的描写》中这样说过:“把任何景物都能恰当地、简要地、准确地写成一景,使人读后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大容易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应当注意的地方。”显然,恰当、简要、准确地写成一景,就非得抓住景物的特征了,即抓住景物形与神的特征。而这形与神的特征,须拥有一双慧眼才能识得。
景物的倩影,常在瞬间闪现,有经验的作者能及时将其捕捉而以享读者。郑先生笔下那只故乡的小燕子,便以瞬间的美态感动了读者。你看,它喜欢“斜”着身子飞,时常会“唧”的一声叫,有时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点一个小圆晕。正是这一个个瞬间的倩影,叫读者深深地爱上了小燕子。或许当你白发苍苍时,你都还记得孩提时所学的小燕子。海燕即将登场,作者也捕捉到了那美丽的背景:“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白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作者善于观察,又善于表达;蓝天飘淡云,这是多好的天象,作者将之比成蓝衣美女佩戴白纱巾,比喻形象、贴切而又新鲜。就这样,作者将美好的瞬间美景摄下,呈献给读者,于是读者被美得不能自已。陆放翁遇上好景,不禁吟道:“天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好景,总被慧眼识得。
描绘景物之时,郑振铎先生喜欢“情附物上”。海燕登场,作者一眼看中那“斜飞”、“掠过”、“圆晕”,这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么?难怪北宋晏殊遇燕同感“似曾相似燕归来”,眼前的海燕让作者惦念起故乡了。海面上鱼儿“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连这瞬间的景象也带上了他湿漉漉的思乡之情。《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发为心声,形诸笔端。”景语,亦情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