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本文概述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运营情况,从政府制度完善、企业管理、中介机构建设等方面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知识产权 运营 技术转移
近年来,江苏省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深入完善,企业专利知识产权环境逐年改善,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意识逐渐提高。2012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五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其中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4.72%、23.21%和20.57%。全省国际专利(PCT)申请达到915件,同比增长41.6%,有效发明专利量45238件,跃升至全国第三位。但从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情况及技术合同登记来看,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2012年全省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9740项,成交金额531.95亿元,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10643项,占合同总数的35.7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31%);成交金额263.94亿元,占总金额的19.6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25%)。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江苏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下,对江苏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就是金钱,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运营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道路,变得更加紧迫。
1 知识产权
1.1 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关于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也称为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標权和技术秘密权等,具有严格的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承认知识是一种财产,对其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激励了知识的再创造,对知识生产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并对知识流通秩序发挥了规范和保障作用。
1.2 技术转移
国际上,提及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不得不提到“技术转移”这个概念。技术转移本身的概念包括国家、地区的企业之间的技术和知识的横向流动,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大学)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化经营部门)的技术和知识的纵向移动。国外企业自发进行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运营是一个自发的、良性的行为,而大学所做出的发明及其新技术与企业投入实际运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时滞,极大的影响到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提高纵向技术转移的效率,是各个国家政府密切关注的现实课题。
2 国外知识产权运营
2.1 美国
1980年美国颁布《拜杜法案》,其中放宽了许多有限技术许可的规定,借此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向企业流转,推动经济发展及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动。随后许多新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大学相继成立,大学开始在科技和经济的互动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情况大为改观。
美国知识产权运营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度化完善管理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科技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拜杜法案》、《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多项有关联邦政府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律,以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建立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的体系。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和利用知识产权,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维护本国利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美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有序推进和实现技术转移。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创造了3种运行模式: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WARF)模式、麻省理工学院首创的第三方模式以及斯坦福大学首创的OTL模式。其中OTL模式是目前运行得最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即校方出面申请这些发明的专利,再把专利许可给企业界,给学校带来可观的收入。
【案例1】1985年耶鲁大学发明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1987年12月23日,耶鲁大学和美国一家大型制药企业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简称BMS),签署了专利独占许可协议,用来研制一种名为“Zerit”的新药。2000年7月,耶鲁大学为了进行项目融资,与Royalty Pharma公司签订了专利许可收费权转让协议。将2000年9月6日至2006年6月6日期间的Zerit专利许可费的70%,以1亿美元作价转让给Royalty Pharma公司,剩余的30%专利许可费由耶鲁大学保留。
2.2 德国
德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和保持其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60%以上集中于企业,技术能力集中度相当高,科技研究和发展能力30%以上集中在西门子、拜耳等几家大公司,大企业间的合作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同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国政府更加致力于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体系,积极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
另一方面,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结构合理、服务水平较高的技术转移体系。其中,既有非营利性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又有半官方半市场形式的弗朗霍夫协会,彼此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
【案例2】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为纯私营机构,宗旨是“企业的伙伴、促进创新的信息和咨询源泉、技术和知识的中心”。其核心为两部分,即公益性的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和专门从事技术转移、具有非营利性质的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截止到2010年底,其已在50个国家设立了810个独立核算、自主决策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分中心(其中2010年新增86个),营业收入1.24亿欧元,并拥有众多附属机构、风险投资伙伴和项目合作者,各类雇员超过5000名。 史太白的核心業务是咨询服务,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地作出反应,咨询业务也为史太白积累了大量用户,是该转移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2.3 日本
日本是亚洲知识产权制度实施非常成功的国家,“知识产权立国”是日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日本,已经形成了融技术发展战略、信息战略、组织管理战略、知识资产经营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诉讼和风险管理战略为一体的动态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
日本企业非常注重知识产权运用与管理,在吸收、总结美国等国的经验后,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与细化。日本企业采取员工培训与奖励政策、鼓励部门之间开展合作等多种措施,制造浓郁的知识产权创新企业文化;公司内部成立具有较高地位的知识产权部门,设有专利信息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动态的对专利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建设专利数据库,供公司各部门使用。专利信息管理机构还负责跟踪、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制作专利地图,进行专利预警等。为企业的研发、产品投放、专利申请与维护提供决策参考。
【案例3】丰田公司介绍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布局是:一辆汽车含有多项专利;行业集中度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全世界汽车行业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新加入业内的企业较少;环境、安全领域的研究开发竞争激烈。产品是否满足环境、安全法规的要求,维系着企业的生存。丰田公司专利信息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
①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状况,相应获取自己的专利、丰富自己的专利库,最后灵活运用这些专利,在知识产权上压迫竞争对手。
②对产品的专利保护提出决策参考,企业保持最先进的开发研究并获得高质量专利,形成专利池。例如:丰田的专利库中包括NOX吸藏还原触媒系统专利308件。
③专利侵权分析,获取涵盖竞争对手产品的专利信息;购买对方产品,进行分析、化验、拆解,检验是否侵权;收集文献、技术信息,准备无效竞争对手专利。
3 启示
综合上述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运营概况,有如下启示:
3.1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化;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给知识产权运营提供便利的市场环境和转化运用氛围,并在其中做好调控。鼓励大学设立技术转移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将成果转化纳入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使用效率。江苏作为科教大省,高校众多,科研成果丰富,产学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尤其是明确成果产权归属,提高发明人成果转化收益,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
3.2 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鼓励技术研发人员发明创造,采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等一系列方式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此外,企业应积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培育知识产权工程师等管理人才,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既有助于企业专利申报、知识产权纠纷等事务处理,也有助于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对专利数据的整理分析有助于企业对行业及市场的把握。
3.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服务体系各环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国目前进行知识产权运用与管理的市场环境仍不成熟,江苏省2012年才成立首个专利运营公司。今后,应加快培育知识产权科技中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专利运营模式,如组建专利运营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市场信息向企业、科研单位的反馈与传导,提高科研项目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与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创新的速度和知识产权转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室文.国际技术转让机构模式分析[J].科技专利,2006,19:307-308,311.
[2]赵志强.国外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0,16:128,149.
[3]王小勇,宁建荣,张娟.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机构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44-46.
[4]童有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国际经验[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8:48-52.
[5]张杰.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战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6(28):50-53.
[6]叶静怡,李晨乐.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扩散[J].经济学动态,2010,6:103-108.
关键词:知识产权 运营 技术转移
近年来,江苏省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深入完善,企业专利知识产权环境逐年改善,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意识逐渐提高。2012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五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其中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4.72%、23.21%和20.57%。全省国际专利(PCT)申请达到915件,同比增长41.6%,有效发明专利量45238件,跃升至全国第三位。但从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情况及技术合同登记来看,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2012年全省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9740项,成交金额531.95亿元,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10643项,占合同总数的35.7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31%);成交金额263.94亿元,占总金额的19.6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25%)。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江苏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下,对江苏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就是金钱,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运营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道路,变得更加紧迫。
1 知识产权
1.1 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关于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也称为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標权和技术秘密权等,具有严格的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承认知识是一种财产,对其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激励了知识的再创造,对知识生产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并对知识流通秩序发挥了规范和保障作用。
1.2 技术转移
国际上,提及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不得不提到“技术转移”这个概念。技术转移本身的概念包括国家、地区的企业之间的技术和知识的横向流动,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大学)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化经营部门)的技术和知识的纵向移动。国外企业自发进行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运营是一个自发的、良性的行为,而大学所做出的发明及其新技术与企业投入实际运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时滞,极大的影响到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提高纵向技术转移的效率,是各个国家政府密切关注的现实课题。
2 国外知识产权运营
2.1 美国
1980年美国颁布《拜杜法案》,其中放宽了许多有限技术许可的规定,借此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向企业流转,推动经济发展及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动。随后许多新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大学相继成立,大学开始在科技和经济的互动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情况大为改观。
美国知识产权运营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度化完善管理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科技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拜杜法案》、《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多项有关联邦政府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律,以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建立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的体系。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和利用知识产权,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维护本国利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美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有序推进和实现技术转移。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创造了3种运行模式: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WARF)模式、麻省理工学院首创的第三方模式以及斯坦福大学首创的OTL模式。其中OTL模式是目前运行得最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即校方出面申请这些发明的专利,再把专利许可给企业界,给学校带来可观的收入。
【案例1】1985年耶鲁大学发明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1987年12月23日,耶鲁大学和美国一家大型制药企业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简称BMS),签署了专利独占许可协议,用来研制一种名为“Zerit”的新药。2000年7月,耶鲁大学为了进行项目融资,与Royalty Pharma公司签订了专利许可收费权转让协议。将2000年9月6日至2006年6月6日期间的Zerit专利许可费的70%,以1亿美元作价转让给Royalty Pharma公司,剩余的30%专利许可费由耶鲁大学保留。
2.2 德国
德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和保持其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60%以上集中于企业,技术能力集中度相当高,科技研究和发展能力30%以上集中在西门子、拜耳等几家大公司,大企业间的合作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同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国政府更加致力于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体系,积极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
另一方面,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结构合理、服务水平较高的技术转移体系。其中,既有非营利性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又有半官方半市场形式的弗朗霍夫协会,彼此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
【案例2】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为纯私营机构,宗旨是“企业的伙伴、促进创新的信息和咨询源泉、技术和知识的中心”。其核心为两部分,即公益性的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和专门从事技术转移、具有非营利性质的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截止到2010年底,其已在50个国家设立了810个独立核算、自主决策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分中心(其中2010年新增86个),营业收入1.24亿欧元,并拥有众多附属机构、风险投资伙伴和项目合作者,各类雇员超过5000名。 史太白的核心業务是咨询服务,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地作出反应,咨询业务也为史太白积累了大量用户,是该转移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2.3 日本
日本是亚洲知识产权制度实施非常成功的国家,“知识产权立国”是日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日本,已经形成了融技术发展战略、信息战略、组织管理战略、知识资产经营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诉讼和风险管理战略为一体的动态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
日本企业非常注重知识产权运用与管理,在吸收、总结美国等国的经验后,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与细化。日本企业采取员工培训与奖励政策、鼓励部门之间开展合作等多种措施,制造浓郁的知识产权创新企业文化;公司内部成立具有较高地位的知识产权部门,设有专利信息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动态的对专利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建设专利数据库,供公司各部门使用。专利信息管理机构还负责跟踪、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制作专利地图,进行专利预警等。为企业的研发、产品投放、专利申请与维护提供决策参考。
【案例3】丰田公司介绍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布局是:一辆汽车含有多项专利;行业集中度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全世界汽车行业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新加入业内的企业较少;环境、安全领域的研究开发竞争激烈。产品是否满足环境、安全法规的要求,维系着企业的生存。丰田公司专利信息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
①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状况,相应获取自己的专利、丰富自己的专利库,最后灵活运用这些专利,在知识产权上压迫竞争对手。
②对产品的专利保护提出决策参考,企业保持最先进的开发研究并获得高质量专利,形成专利池。例如:丰田的专利库中包括NOX吸藏还原触媒系统专利308件。
③专利侵权分析,获取涵盖竞争对手产品的专利信息;购买对方产品,进行分析、化验、拆解,检验是否侵权;收集文献、技术信息,准备无效竞争对手专利。
3 启示
综合上述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运营概况,有如下启示:
3.1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化;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给知识产权运营提供便利的市场环境和转化运用氛围,并在其中做好调控。鼓励大学设立技术转移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将成果转化纳入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使用效率。江苏作为科教大省,高校众多,科研成果丰富,产学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尤其是明确成果产权归属,提高发明人成果转化收益,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
3.2 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鼓励技术研发人员发明创造,采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等一系列方式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此外,企业应积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培育知识产权工程师等管理人才,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既有助于企业专利申报、知识产权纠纷等事务处理,也有助于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对专利数据的整理分析有助于企业对行业及市场的把握。
3.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服务体系各环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国目前进行知识产权运用与管理的市场环境仍不成熟,江苏省2012年才成立首个专利运营公司。今后,应加快培育知识产权科技中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专利运营模式,如组建专利运营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市场信息向企业、科研单位的反馈与传导,提高科研项目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与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创新的速度和知识产权转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室文.国际技术转让机构模式分析[J].科技专利,2006,19:307-308,311.
[2]赵志强.国外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0,16:128,149.
[3]王小勇,宁建荣,张娟.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机构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44-46.
[4]童有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国际经验[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8:48-52.
[5]张杰.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战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6(28):50-53.
[6]叶静怡,李晨乐.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扩散[J].经济学动态,2010,6: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