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出版依然是多媒体语境下诗歌传播的重要方式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长的时间里,尤其是在近代以来,出版业(包括报刊、图书出版)的不断进步为推动诗歌传播和诗歌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信息化、多媒体时代,诗歌的发表、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但传统的出版依然不可或缺。
  在诗歌艺术发展中,诗歌的传播始终具有重要地位。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往往就难以流传,就不能产生艺术效应,不能发挥良好的审美作用。自诞生以来,诗歌的传播经历过很多方式。传播方式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诗歌艺术的发展和诗歌文化的普及、传承与创新。
  最初的诗歌传播是口口相传,创作者和欣赏者(听众)之间可以不需要传播媒介(中间环节)的参与,而是由创作者直接分享给欣赏者(听众)——创作者之后的转述者也可以被认为是新的创作者,因为他在转述的过程中会在作品的语气、声调甚至文字等方面融进自己个人的元素,甚至会投入自己的感情。
  其后出现过抄录、印刷、朗诵、演唱等传播方式,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诗歌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捷,除了传统的印刷之外,还出现了音频、视频、网络、多媒体融合等方式。诗歌传播方式的演进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互联网、移动终端出现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网络诗歌、博客诗歌、微博诗歌、微信诗歌等渐次出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几乎都是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其实影响诗歌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作品质量、传播媒介和接受者。在传统的诗歌创作、传播链条中,这几个因素是由不同的主体掌控的,各有标准,相互制约。创作者、出版者在把控作品质量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在新媒体(网络、移动终端等)时代,尤其是在自媒体中,这种制约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网络诗歌、微博诗歌、博客诗歌、微信诗歌等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诗人、学者都对其给予了关注,推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研究文章。最近这些年来,随着微信和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诗歌界确实给人“火起来”的感觉,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也不少,各种媒体推出的诗歌作品难以统计。有一部分微信平台眼光较高,标准较严,对诗歌的艺术质量把握比较到位,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使优秀的诗歌作品能够更加便捷地走向读者。有一些网络平台、微信平台,主要收集、转发过去的一些经典作品或者在纸质媒体上经过了认真筛选、审核之后发表过的作品,其质量当然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当网络、微博、博客、微信平台等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成为个人媒体(作者可以自己掌控的自媒体)的时候,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虽然通过这些渠道发布的作品在数量上呈几何级增加,优秀作品的比例却不一定很高。尤其是一些以个人名义开办的公众号,或是其中一些以发表开办者个人作品为主的公众号,有不少都存在着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研讨、矫正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在整个诗歌创作、传播的链条中,创作者、发布者有时由同一个人完成,缺乏对作品质量的把控,不管他们使用的媒介有多么先进、便捷,传播出去的内容如果达不到较高的水准,这种传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就不一定理想,甚至可能败坏读者的胃口。
  因此,当下通过网络、微信等实現的诗歌的虚拟传播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热闹之中有沉寂,繁荣之中有痛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简单梳理一下,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写作的门槛降低了。诗歌写作成为一种大众化行为,很多人都可以实现成为“诗人”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写出了作品,只要能够链接网络,轻轻按键就可以发表出去。这种快速的发表方式,使不少写作者缺乏“冷处理”的时间,缺乏反复修改、打磨的工夫,产生诗歌精品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截断了。我们并不否定,有一些天赋极高的诗人,写出作品之后不需要打磨、修改就可以成为好作品,但更多的佳作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的,就连庞德这样的诗人也是如此,他的《在地铁车站》修改了两年,最终从30多行变成了两行,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事实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是很多优秀诗人认可的创作经验。
  艺术探索的自由度提高了。在这种语境之下,诗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用考虑某些写法是不是会被刊物编辑接受,不用考虑写出来的是不是诗,不用考虑写诗是不是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诗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写出来的文字都是在他们自己创办(或者注册)的网络、平台上发表,不需要别人来判定。我们不否认这种创作氛围在推动新诗艺术的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换一个角度看,在创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下,诗的艺术品质很难得到保证,至少会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形,也可能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混乱,甚至会逐渐影响到读者对诗歌的审美判断。
  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了。在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作品所依托的主要是技术手段,而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技术标准在不断变化,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海量的作品不断被覆盖,在网络、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大多数都难以多次、连续地受到关注,甚至因为技术更新的原因而在一定时间之后无法再次打开,导致诗歌阅读成为一种快餐式的浅阅读,也导致诗歌的写作向快餐化、娱乐化特征靠近,其中即使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也难以在诗歌发展的历程中被人们不断阅读,最终导致经典性诗歌作品在某些时段的缺失,成为诗歌发展中的遗憾。
  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当下出现的一些快捷的诗歌发表、传播方式,使不少写作者失去了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失去了对艺术创新、创造的敬畏,失去了对辛勤探索者的敬畏,失去了对传统的经典作品的敬畏,而且还可能养成诗歌写作中的一种浮躁心态——一些人只注意尽快地把作品发表出去,只考虑自己的名字不断在不同的网站、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中出现,但很少考虑如何提升作品质量,很少考虑读者对这些作品的真实评价。有的还养成了一种娱乐心态,为了吸引眼球而出现了“标题党”之类的哗众取宠的情形。我们不能说,在网络、微信出现之前,诗歌界就没有这些现象,但是,相比而言,在当下的诗歌界,这些现象更为严重,甚至相当普遍。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自媒体时代,“自由”成为诗歌写作者最主要的动力,很多人不愿意遵守诗歌文体的基本规则,不愿意研究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甚至不愿意研读经典作品。这种“自由”恰好缺失了传统媒体的监督、遴选环节,于是在网络、微信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空壳化的作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报刊、图书的发行量不断下降,但是,就诗歌艺术的发展来说,传统出版(包括报刊出版、图书出版等)依然还是保存、传播优秀诗歌作品的重要的方式。也许不只是普通读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不只是诗歌领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才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试图将传统的出版、传播方式和现代的传播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以此减少甚至消除各自的局限。
  相比于大量的文学、诗歌写作者而言,全国的文学报刊、诗歌报刊和出版社的数量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紧缺资源”。我们不敢说,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和在出版社出版的诗歌作品都是好作品,但是相较于难以数计的自媒体来说,报刊、出版社推出的作品在总体质量上要好得多。一方面,报刊、出版社都有严格的选稿、发表、出版程序,都会爱惜自己的羽毛,会在大量的作品中选择较为优秀的作品发表、出版;另一方面,在自媒体时代,读者也在发挥监督作用,如果报刊发表的作品、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质量太差,便捷的网络、微信等就会成为监督平台,反过来促进报刊、出版社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就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按照出版规范和相对公认的艺术标准对诗歌作品的评判,并不是所有在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的诗歌作品都能够通过报刊、出版社的选择。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从推出优秀作品的角度讲,传统的发表、出版方式依然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依然是推动诗歌艺术创新、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活跃的诗歌时代,每一种期刊、报纸,每一家出版社,都可能收到大量的来稿(恰如自媒体一样),而这些稿件并不都能够得到发表或出版(这一点和很多自媒体不同),有些报刊、出版社对来稿的淘汰率非常高。按照报刊、出版社的稿件处理原则和程序,每一篇稿件基本上都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其后还有通读、质检、抽查等环节,最后才能付印成书(报、刊)。这个过程是独立于创作者的(和很多自媒体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每篇稿件都会由不同的编辑按照刊物、出版社依据办刊办社宗旨确定的标准和版面情况等进行审核、筛选,很多达不到要求的作品就会被淘汰。当然,由于不同报刊、出版社的办刊办社理念和编辑在诗歌观念、艺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被淘汰的作品中也许有一些不错的作品甚至是优秀作品,但遴选出来的作品在总体上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的,这种遴选可以使出版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泥沙俱下的状态,从而反映出当下诗歌创作的大致趋势和艺术水准。
  发表、出版是优秀诗歌走向经典化的重要路径。简单地说,诗歌的经典化过程,就是诗歌作品不断被阅读、被评价,也不断被淘汰、被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严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艺术的发展,最终能够流传下来的往往只是每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中的极少数,而正是这极少数,成为了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体现了不同時代诗歌艺术发展的趋势和高度,而长期积累下来的这些作品,则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诗歌艺术的典范性作品,构成了诗歌发展的艺术与精神文脉。诗歌艺术的流变、诗歌文化的积淀、民族精神的传承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典作品;人们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评价标准的概括、总结,往往也依赖于经典作品。由于媒介的独特性,除了作品本身的遴选程序和艺术品质之外,通过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在保存、阅读、传承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优秀作品一般都不会被“覆盖”,不会被“一键清除”,不会因为技术创新的原因而无法识读,因而也就具有了更大的成为经典作品的可能性。
  相比于流行的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传播方式,传统的发表、出版在诗歌艺术的发展、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随着人们对诗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最初主要在网络、微信平台上发表作品的人,也越来越看重通过传统媒体、传统方式发表和出版作品,他们将自己在虚拟空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出来,重新发表和出版。而传统的发表和出版也没有忽略出现在网络空间的优秀诗歌作品,一些刊物纷纷开设了“网络诗选”“微信诗选”“E首诗”等栏目,一些出版社编选出版网络诗歌选、微信诗歌选等,有效地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起来。选择的标准,不是因为传播方式,而是依据作品的艺术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下诗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严谨的遴选程序选择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同样需要通过便捷、快速的传播手段,将这些作品推送给读者(听众、观众)。
  近些年,网络、微信诗歌的火热无需赘言,而在传统的报刊、出版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专业的诗歌报刊总体上都发展得相当不错,一些综合性的报刊也发表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一些出版社甚至因为诗歌出版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知名的文学类出版社之外,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好诗”系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诗集、诗歌丛刊,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的“诗人自选诗”系列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等对诗歌出版的重视,都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诗民族,我们不需要追问人们是不是需要诗歌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传播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如何推出更多的好诗,如何保存、传播好诗,使好诗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精神食粮,而不是在泥沙俱下、珠目相混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沙里淘金、目中挑珠。
  2019年10月28日,于重庆之北
其他文献
1  荔枝熟了。莺飞草长  罗浮山下杜鹃啼血。遥望也是坚守  宛如东江纵队的战士  蜂拥而至。惠州、博罗到处都是战场  广阔天地,星星之火可以照耀中国  被歷史印证的再次被文字抒写被情感抒怀2  临水而居。枪炮声呐喊声闯入之时  正是血色黄昏。万物的倒影  有时安详,有时静美  心中磨了多年刀的人  手起刀落。  一招一式都举重若轻3  这是高度。你我无法抵达和超越  斩日寇,扬国威,毙顽敌  转
期刊
掘进的中国  ——致敬“京华号”盾构机  以超过16米的特大直径  为使中国的道路通向未来  开掘出一条迎来曙光的隧道  意志的刀盘,坚硬无比  任何顽固的艰难险阻,都拦不住  你强力掘进的坚定步伐  在这个龙的传人的国度里  终于建成了一条,让世人惊叹的  150米长的钢铁巨龙  并以它4300百吨的足够分量  跃上世界盾构机的舞台  彰显出中国人不断开拓的无畏决心  科学家们还从各种冷漠的刀具
期刊
一群闪闪的五角星隐入井冈山野,请允许他们  暂且在杜鹃花蕊里居住下来,允许真理的火种  怀着深深的暗香,在民间生根发芽,然后呼风唤雨  井冈山大气磅礴,杜鹃花向黄洋界奋力绽放  成为革命生涯中一阕红色的记忆  枪声和呐喊声加重了山体的殷红  加重了一颗颗五角星在肩膀上的担当与道义  硝烟经花朵过滤后,成为山中淡淡的流岚  枪杆子插入泥土,经深思熟虑后,长成青青的翠竹  镰刀与锤头,在一张画布上,向
期刊
隆冬的中华大地被一双筷子夹起  金属的触感是阳光下的战栗  鲸吞与蚕食曾为此得意  高山大河与儿女,一同被铁蹄胁迫  长歌恸哭,为何在故土之上  我们要背负侵略者的歌  将镰刀与斧头举过头顶  浩渺的江波孕育了一艘红船  捍卫,是七月时节挥汗如雨的笃定  一百年的光阴  见证了几代人的英勇与开拓  白杨在北方,以壮士的姿态  红棉在南国,以英雄的名义  如今,这片富饶的土地  只容许以先烈的鲜血和
期刊
红船,从这里起航  吃水线很深  像当时超重的中国  悠闲的八仙桌 太师椅  和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凝重  一应俱全  雨后的阳光 第一次  把湖面撩拨得鲜红如火 那一天  水花握紧了拳头  云朵也握紧了拳头 这艘船上的  年轻人和桌上的  宣言一起  向未来庄严宣誓  随后 这艘注定要驶向未来的游船  载着那一年的文研会、创造社  载着《沉沦》《阿Q正传》《女神》的墨香  载着《饿乡纪程》《共产党
期刊
黄鹤楼  楚天一目楼外江,锦绣河山披新装。  匠心焚火老鹤去,留住森林雕文章。  2007年8月23日写于武汉嵩山极顶  紅墙红尘红雪飞,几多肉身变塔林。  尚武参佛名利客,留下宝剑对禅心。  2007年5月1日写于登封重见云山  完达山下田万亩,七虎林河汗和土。  草舍灶边诗画鸭,而今扶犁牛如虎。  2011年6月13日写于云山农场那拉提草原  胡杨草裙冰山下,毡房弄茶远客家。  骆驼沟中盘龙松
期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开始接触新诗创作与研究以来,蒋登科教授在这一领域已默默耕耘了三十余载。他在新诗理论建设、诗潮与流派研究、散文诗研究、新诗评论以及新诗精神史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至今已出版《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散文诗文体论》《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等研究专著二十余部。蒋登科教授常说,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能做一些“小事情”,但他的特点是坚持做小事情。在今天看来,他所做的这些“小事情”,已取
期刊
现场  通过命名  我所触摸的事物有了身体  但不一定会获得生命  很可能是推开面前这扇门  然后是另一扇  “万物都是美的”,因为幼稚  我的每一次命名都接近错误  于是,我找来镜子和锉刀  按照美的样子,准确的样子  锉削——以责任和义务  粉尘、碎屑、呻吟甚至困惑  说不清削掉了什么  面前这个事物是我又不是我  地上那撮灰烬  让我想到转动门把手那一刻  手指的阴影和愚昧白露日  雨水豢养
期刊
有个地方叫临江  无数次从你的近旁走过,但那是另外一条路。从来没有亲近过你的容颜,甚至不知道你的名字。  这一次居然有了新的发现,一条新路穿过小镇,顺着山势,沿着小河。  这条路把我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地方,一个梦幻般的小镇。  小镇的名字叫临江。从八塘的诗意到诗意的临江,居然只有一步之遥。  那被称为江的地方,其实只是一条小河,小得只是一条溪流。但那毕竟是一条河,一条有水流过的河。  四月的天空下,
期刊
70后诗人,只是一个时间段内诗歌写作群体的策略性称谓。整体而言,70后诗人的写作,在中国新诗百年历史上只是一个节点写作,他们没有终结什么,也没有确立过什么。这一代诗人的成长自有其具体历史语境,他们的成长地域和社会现实,他们面临的诗歌传统,他们的诗歌写作,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即特质姑且算作是一种诗歌写作风貌,而这种风貌可能会撬动诗歌的某种未来。这里所展示的黑龙江11位诗人,是目前有龙江籍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