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念融于学科,让语文映照生活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0月我与同事赴武汉招聘新老师,有一研究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可能是因不太懂诗意和其内涵,又担心失分,就直接把这类题的分析方法、答题技巧分门别类写上当作“万能答案”。这是典型的把思想降低为技能、把方法论当作万能药吃,结果当然是这道题得零分。即使全部答对了,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大量类似的例子:阅读理解文章、诗歌时,避开对句子及其背后生活画面的还原欣赏,缺乏真实的体验感悟,直接用参考书上的方法归纳来代替教师自己的个性示例解读;面临高考作文时,用摹仿“高考满分作文”来解决,这些做法本质会造成把学生从语文课堂、从教师的语文专业情怀中推出去,从生活中推出去,把直观推向抽象,把形象推向概念,把教师的示范熏陶推向学生自己的信马由缰。近些年来,我很少见到语文课堂上,有语文教师对自然、生活中获得的崇高和优美进行直接表述演绎了,即使有一些抒情评论的语言,大多拾人牙慧或者剑走偏门,“工业化 信息化”,把课堂上的“真”与“我”变得十分模糊。
  但是,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是建立在“真”与“我”基础之上的。
  各种教育理念满天飞、各种教学模式和口号层出不穷的现状,一方面折射出教育力的解放,另一方面也隐现出当下文化氛围的浮躁浅薄和草莽之气。在新一轮课改出炉之际,尽管我们承认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处于人格、能力均不完全独立的未成年人,教师的引领和先行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文化和能力会出现断层,创新能力也不可能仅靠讨论、自主学习而得到孕育。语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核心能力非常有必要系统建构,尤其是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正在逐渐成长的年轻一代语文教师。
  让理念融于学科,展示学科特点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规律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课中的动手与语文课中的“动手”,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含义。对语文而言,抄书、记笔记就是动手,动口也是互动的部分。如果刻板地认为,每一节课应该讲多少分钟、讨论多少分钟才算是符合课改要求的课堂,那是教学评价中的刻舟求剑,是以僵化的教育理论指挥语文学科。学生学情不一样,哪能一个模式走天下?语文课堂,得之于会心的微笑、指戟问难的争辩、心心相印的赞同,都可以是讨论的形式,由外而内,只是深浅不一,以能够启思、发疑、励行,能够化作终生人格力量为上乘。
  我听过一次赛课:一位老师讲古文,从古文字入手,几乎讲了整整一节课,内涵充实,语言、角度新鲜,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场强大,所有评委都给出了最高分。表面上没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但同样不失为高效的好课。传授知识,本来就是教师的功能之一,与培养创新能力绝不是敌对关系,也没有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平等互助、教学相长是师生在以心印心的契合之后,自然形成的高效、幸福的良性教育生态,无须视为什么模式。智慧孕于心田,形于行为,所以炼心第一,行动力自然随之。有价值的讨论,应该是发生在“懂”以后,不是仅靠全员参与,分组分群,七嘴八舌的表面互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学识丰富的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节奏,能够做到授、问一体。有时,静心宴坐、聆听熏陶、甚至兴之所致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学的好方法。教学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真诚交流互动、置疑碰撞,这是逐渐生成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在任何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创新能力都不是每一个学生、公民必备的能力,生成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人生生活的选做题而非必做题。
  语文课堂上的那些背景资料、知人论世属于知识层面,在信息时代极易获得,寻找、熟悉、贯通、使用这些知识,当然也是语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之一。但若止于此,只是“匠师”。语文课还应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应通过对文字本身的悟解、还原,达到文字知人心、識人性、悟生活、明哲理,进而汇集、拣择、熔炼、形成自己的阳光丰润的人格,这才是语文课更重要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起于阅读理解和对生活的直观疑惑和思考,用于文字表达,最终归于形成自我丰润美善的人格内涵。这些现象,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即将启动之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重阅读、重生活中的情与趣、重思考、重写作,才可能酿成渊博、幽默、凝炼和文采等语文素养。对于这些,教师尤需身体力行,先于学生取得直观体验、哲理的提炼和紧贴生活的形象表达。这是阐读教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许多老师缺少的正是这个环节,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追求课堂技巧的阶段,也是个性化处理教材文本的根本。仅仅在课堂技巧、教学法转圈圈,是难有质变突破的。应在学科本身上下功夫,语文教师应不断获得对经典的新理解、新感悟,或者从时代、生活中引入新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课程改革,应源于人自身的内驱力和创造力的涌动。仅仅停留在概念、模式和技巧的课程改革是走不远的。
  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上处于从形象直观向理性的过渡期,语言上处于选择、积淀期,文化上处于好奇、摹仿期,而语文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正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复兴语文的根本,新一轮课改的根本,在于与时俱进地演绎民族文化精华,用新语言、新眼光、新内涵,观察、思考和展示这个时代。任何臆想出来的语言基因变异,都会给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上汉文字、汉文化带来灾难性损伤。
  当下一些语文教师,止于课改培训的那些理论概念、教参教辅上的所谓答案、答题规律,为省时省力,直接用来取代对文本本身的体验、对生活的悟入、对人生的身体力行,本末倒置,思想力、行动力、语言表达力大大弱化,可想而知,如果在一线教学中,这种风气仍然甚嚣尘上,甚至主导新一轮课改,那么要实现厚重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就会成为缘木求鱼。
  语文不能停留于文字,应观照生活、融于生活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课堂为主要渠道,通过阅读、传授、自我悟解、生活学习、人文思辩和社会启发等方法,最终形成影响人生、生活,影响幸福感的人文修养和文字表达修养。通过阅读、传授、自我悟解、生活学习、人文思辩和社会启发来还原文字经典背后的生活、时代,悟解、甄别其中的人文内涵,最后能够用来观照、书写自己的生活。   弄懂教材经典文本内涵,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读《论语》,应知颜回之乐,乐在何处?子路之勇,有何缺陷?并通过实践来滤旧存真,守正出新,真正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咏而归”,家庭有责任心,社会有担当义,实践有奋斗志,心灵有止息处,从而收获生命的丰润和幸福感。
  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形象性、直觉性是学科特点,传承性、时代性则是必不可少的担当,生活化、个性化是必由之路,语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应该体现出思维、语言、文化、审美的圆融互摄性、示范性和对学生作出符合其个性修养的指导引领,才能充分显示出教师的学科优势。如果仅仅靠一些新词句、新理念、新模式,本质上是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的游戏。
  《易》曰:“苟日新,再日新,日日新。”《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一致。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相应的体验:“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语文的核心素养亦类似此。汉文字从源头开始,就与自然、人伦、世事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内容和表象会因时而化,但根本的内涵仍然会烙在岁月和个体灵魂中。那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种子似的人文精神和情怀,就是核心素养;其播种和生命力,靠个性化解读和演绎,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随时代迁流不止,生生不息。
  功夫在诗外。上乘的语文课堂,同样功夫在课堂之外、文本之外。这个“之外”就是生活、心灵和时代,融解经典,印证经典,校正经典甚至创造新的经典,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先行于学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跳出高考题的圈子,才能真正明白高考的内涵;只有悟入生活和时代的大海,才能真正懂得经典的奥义;只有拿起笔来写作,才知道语言、思想、文化、审美的不可分割性。语文真师,信仰、观察、互动、沉淀、写作,把文字还原成生活画面、人物个性和时代精神,才能用感动传递感动,用人格影响人格。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教师要用信仰、生活、时代去融解经典、让经典“活”起来。新课改理念,应当融解在经典中,示现于生活、写作和青春中,不能直接“炒卖”。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是因为切实践行新课改理念,学生才自觉接受她;而不是因为上级之命而接受她,否则,语文老师就成了电影中粉面油嘴的媒婆。有些古代的价值观、表述方式,可以还原成生活画面、情节,学生才与之共鸣。没有共鸣的经典,就失去了意义。当下的社会环境,造成不少语文老师经典阅读越来越少,寫作能力剧烈下降,课堂上长期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既无法示现经典人文于写作,更无法示现人文观于生活,心、口、手分离。己之未达,焉能达人?
  其二,语文课堂最好的互动,字词靠识记、练习,思维、审美、文化三方面主要靠写作才能达到圆融互摄,否则,无论多么精密的理论、指导、训练,都是盲人摸象,无法代替赏与写的综合圆融。因为文字是凝固的平面艺术,不具有流动性和全方位性,但具有思维的深刻性,任何一二三的有先有后的表达都是零散的,不适合本来的面目,只有通过居高临下的鉴赏和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水乳交融的写作,再加上笃行,才能完成语文的综合素养,达成思维方式、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内化。儒家把“礼”教排在第一,正是强调的“心中有鬼神”“君子不欺暗室”的自觉性和自警性习惯,注重生活中的真诚笃行。
  其三,语文教师如果放弃写作、放弃学术追求,就会导致观察力和思考力渐趋麻木,久之,学科素养就会萎缩,依赖于死知识和一知半解的理念,依赖于“学术贩子”塞来的模式。对于主要生活在校园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活生生的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样子就是课改的样子。如果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生态不好,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诸因素贫瘠,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去找他们圈子里面流行的书籍来看,什么郭敬明、南派三叔、《琅琊榜》,学生比语文老师更熟悉。如何让语文课堂在知识理性之外,还有趣、有味、有青春感、有时代感,那么课改的魅力自然得到彰显。
  在信息社会中,教材信息、浅层翻译解读、工具性的注释等极易获取,要传承语文的人文核心,教师只有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形成常规资料所不能获得的深度解读、新意解读,才能张扬经典的魅力,用经典名篇的内涵摇动青春心灵,影响学生的人格发育。教师教前贤的作品,需用生活诠释经典,让经典融入教育生活,进而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沉淀。让语文超越文字,通过作品充分融入教育生活,来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沉淀。最终达到立体地、个性化地理解教材,求课程的真义、求教材与生活的贯通。使文本与智慧、课内与课外经典、个性与普适性、文学与学术走向无痕融合。
  已经尘埃落定的美国大选让人大跌眼镜:律师出身的希拉里口才滔滔,老公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本人资历显赫,背景雄厚,但败于语言粗暴、个性张扬、没有从政资历的川普,希拉里输在内容、输在缺少对中下层生活的关注、切入和业绩。川普用很实际的、有利中下层选民的内涵抓住了大量美国人的心。语文也一样。尽管我们的许多教学新理念很有特色,且不断翻新出奇,但如果没有让概念融于生活,那么语文就失去学科特点和优势、失去魅力,渐渐成为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的附庸学科。久而久之,学科独立自然丧失,学科建构必乏支撑,学科文字必然缺盐乏味。
  语文教师的专业理想境界,是把人格塑造成唐古拉山上汨汨的清泉,从自己人格中流出的清泉,因清纯而可即时入口为饮,无须蒸馏,无须净化。要形成语文的专业核心素养,只有从根本处下手,才能不假修饰,直示心性,从而在教与学中事半功倍。否则,虽花言巧语、千言万语,也无法化作自身的生活智慧和行动力量,更难以动人心魄。真语文,在科技、财富横行的主流社会环境中,不应该仅仅是工具,更应该是事关人生幸福、人格魅力的人生原动力的学科。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诚实的灵魂”终将被抛弃?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书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次进了监狱,遇到一个女人,她是来向她因受审而惨死的丈夫作最后诀别的。女人旁边的女儿悲伤至极,然而当其看到陀氏衣衫褴褛之状后,却收敛了悲痛的面容,向她的母亲索要了四分之一戈比硬币,走到陀氏面前,说了一句:“喂,不幸的人,看在基督的份上,收下这小戈比吧。”并将钱硬塞进陀氏的手里。   陀氏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以后很长一
一  语文不是语文书。语文这个词,是很快能让人联想到“书”的,然而它不是书。这是一本有关语文的书,然而它明显不是一本语文书。此书非彼书。我不是祖祥兄《语文不是语文书》的第一批读者,通过各种媒介信息,比如新书发布会、读书交流会等,看到这个饶有意味的书名的时候,多年来的语文习惯让我对文题、书名产生的一种敏感,一下子被触发了。因此,当我开始读《语文不是语文书》后,我就琢磨着也要写出一番饶有意味的读书体会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方华《做有温度的教育》就是站立在今天这个现实中的教育未来,是我定义的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  “概念时代”是未来学家们早已定义化的时代。目前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它是立足于人的左脑应用和开发基础上的。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
“油腻”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词,它总是与口味的不佳,甚至环境的污迹联系在一起,这自然与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场景密切相关,所以当它被派与标识一类圆滑猥琐的中年男子,便毫不曲折地得到人们准确的领会——无须暗示,如在眼前——这样一种“明指”令它迅速获得流行的资质,并轻易说服我们相信这一类人的脾性之难以驱除,正与锅碗厨具累年积存的油垢之不易清理相同。  它在中年男子身上既像是外来污染的附着,又像是自甘堕落的过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到现在培训的内容几乎全都忘记了,但培训开头时导师提的一个问题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字,那就是“我是谁”。“我是谁”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实也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记得当时学员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我是某某某(姓名)”,有人说“我就是我”,还有人说“我是一名教师”,甚至有人说不出来到底“我是谁”。随后导师给出的参考答
这个故事,写的是爱——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间的。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虽然主人公男生本,还不到10岁,他还被哥哥称作“小矮人”呢。  本,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中招了。  他感到自己和以前不同了,他现在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因为每时每刻,他的脑海中都在顽固地想着一个人——他的同班同学安娜。  事情还要从班里转学来一个土里土气的女生开始。  她叫安娜,来自波兰,随父母一起来到德国。她那怪怪的打扮
时光荏苒,倏地一下教龄已经有20年了。我这一代的中学教师,经历了教育改革的前前后后,既感受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础教育的冷清与沉寂,又体验过这个世纪初教育改革的热闹与激情。在基础教育的田地里摸爬滚打20年,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角色之间不断转换,生命的年轮已经到了不会轻易被感动的季节。  但在2011年隆冬的北京,我在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举办的“国培计划”北京大学语文班的学习中,被深深地打动了。“感动”
教师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来,挺起胸,精神点,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是放声读;二是读出语气;三是不要读得太快。上节课我们读得太快,好像一付重担压着我们跑。好,《两小儿辩日》,一、二……  生(齐):《两小儿辩日》,……(用普通话读,读不准,哄堂笑,遂改为粤语读)  师:挺好,再读一遍,好吗?注意,读出语气。  生(齐):《两小儿辩日》……  师: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要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高阶思维能力正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標分类学中,高阶思维能力表现为分析、评价和创造,是较高水平层次上的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教师课程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赵志勤老师讲授的“世界是普遍联系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进一步推动名著阅读,并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相关精神,北京市已将《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十二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