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方华《做有温度的教育》就是站立在今天这个现实中的教育未来,是我定义的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
“概念时代”是未来学家们早已定义化的时代。目前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它是立足于人的左脑应用和开发基础上的。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共情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是立足于右脑全新思维的时代。概念时代的最核心是创造者、共情者以及能够识别模式和创造意义的人。也就意味着概念时代的教育更多是回归到人本身和人的需求本身。目前程序化的管理性、知识性的教育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正因为如此,方华老师 “有温度的教育”就具有了时代意义。
在解说方华老师的时代意义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些浅薄的“未来”分析。
丹尼尔·平克说:你的未来将取决于对于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
1. 完成同一件工作,外包人员是不是比我的成本低?
2. 电脑是不是比我更迅速?
3. 在物质财富极大充裕的时代,我提供的服务是不是人们所需要的?
丹尼尔还认为这三个问题将成为未来佼佼者和落后者的分界线。基于此,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认为,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三个问题也将会成为未来佼佼者和落后者的分界线?甚至可以说,能否认真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并沿着问题延伸出路径及操作性思考,也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未来?答案不言而喻。
在信息时代,基于左脑中心论的当下教学工作,是不是电脑更方便呢?如果教学工作“外包”给电脑是不是更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呢?答案又是不言而喻。在一如翼课、猿题库、云课堂以及各类在线课堂在线教室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个体教师真的可以超越电脑的“学识水平”吗?我们的针对性分析真可以比电脑更迅速和精准吗?答案仍是不言而喻。我们提供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服务”是学生所需要的吗?答案您懂的。在我国经济发达到网络普及到几乎每个角落的時候,学校教育却将这些更丰富、更精准、更迅速的资源弃之不顾,仍在采用甚至有些农耕时代特色的“体力操作式”教学。如果将之外包给电脑,那我们视为教育开发核心的“左脑”,将会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开发。
将能外包的外包,回头集中精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概念时代的基本特征。概念时代右脑思维是成功的关键,知识不再是力量,而关怀伦理将成为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关怀伦理以仁爱为情感基础,以责任为意志力量,以奉献为行为特征。“外包”之后的教育,便是把“关怀伦理”落实,把精神和灵魂的构建凸显。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我认为方华老师的“有温度的教育”便具有了时代意义,具有了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
方老师认为“教育的最大功德是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读到这里我颇受感动,丝毫没有矫情的意思。因为当下教育界总是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培养哪些习惯,甚至是矫正孩子的哪些行为。这些思维的潜意识就是从教育者出发,是教育者认为该怎样便怎样教育,从来不去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对此,方老师痛心疾首地说:“那种只注重外部因素而忽视孩子内心真实需求的教育观,正在破坏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正在让灌输、注入变成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当下教育理论层出不穷而教育困境也越来越多的原因所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首先要决定做正确的事,其次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区别,“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由企业战略来解决,“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也就是说,前提的正确与否,比做事行为本身要重要得多。因为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快与慢,都可以达到本质需要的终点;而在错误道路上,执行得越好,谬误就会越大,损失就会越严重。教育中,尤其是概念时代的教育,如果不能还原教育为孩子的需要,或许会铸就更大的悲剧。所以方老师说“教育的最大功德是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我喜欢“功德”二字,它有着良知的坚守、责任的担当和宗教般圣洁的味道。
之所以说是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不止因为他的“功德”,还因为他懂得如何“立功德”。懂得教育“应该”的人不是少数,而知道如何从此岸到“应该”的却很少。方华,是这少数之一。
首先方老师认为要让学校“回家”。家是什么?是一个人安放灵魂的地方。现在的孩子最渴望的是放学回家,而不是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如果学校如家,是否孩子也渴望着“回家”呢?所以,方老师首先要打造家一般的学校,给每个孩子和每个老师以家一般的温暖,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如何打造这样的校园呢?是不是提倡关爱、布置温馨就可以了呢?当然没那么简单。方老师是方家,他说“学校有没有家的味道,关键不在物,也不在人,而在于是否有人在意自己的存在”。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但它的来源却是他人。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赞许,感受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有位置,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有人在意自己的存在呢?方老师同样开出了他的药方,那就是给每个人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让他“站在舞台中间”。给每个人站在舞台中间的机会,就会给每个人成为焦点的机会,就是让每个人的灵魂得到舒展个性得到舒展的机会,诚然,就是他获得当下幸福也获得将来幸福的机会。遗憾的是,当下教育例如心理问题,我们总是诊断病症、研究解决方法,而不知道学生灵魂的漂泊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而不知道让学校回家学生的心理就健康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校回家,就是让教育回家。
其次,给受教育者以“欲”。“概念时代”,当教学行为外包之后,教师的作用就会随之产生相当大程度的转移。教师的核心功用不再是教授知识,而是在学校回家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确保孩子心理健康、灵魂舒展、个性张扬的基础上,激发孩子成长的欲望,让每个孩子都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方华老师说:“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提升素养、寻找自我、认识社会、自我觉醒的过程。”所以,他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如果说学校的“回家”给孩子和教师的是一种满足感的话,它更多是现状的美好。传统的生理科学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左脑,在于人有逻辑推理能力和序列整理能力,而右脑关系不大。“概念时代”理论的提出,凸显了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等,把人的精神支点价值凸显了出来。现实也是如此,农耕时代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物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大约都是如此,尤其是信息时代,物质财富已然极大丰富,可是人们的孤独感也随之增加。这就是说,人在获得别人认同价值感的基础上,还需要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增强,而幸福指数与之成正比存在。所以,方老师极力主张“教育不能让人心存不安、心存失望、心存回避,而应该让心心怀感恩、心怀希望、心怀美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让期待的美好引领孩子的追求。而方老师所主张的“欲”就是在美好引领下的向上动力。
这是让每个孩子都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的最原始的动力。教育,不就是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吗?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慢点、再慢点。因为“爱是教育的起点,慢是教育的规律,欲是教育的条件”。
最后,打造“三风一体”的教育生态。“教育不是帮助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成长,也不是帮助人在某一个方面发展,而是对所有人都有帮助,对人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引导。”这要求有一个更加宏观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生态。但是,当前教育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教育观念不平衡、教育方式方法不平衡、教育能力不平衡,三者各行其道,甚至相互指责。为此,方老师认为,只有拆开三者间的封闭、自守的篱笆,打通观念、信息、策略、路径和行动的通道,使它们一体化,方能让教育最大化,方能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那么,如何去拆开篱笆,构建良好的“三风一体”的教育生态呢?方老师认为首先是营造家校共同教育愿景,这是构建“三风一体”的基础。其次是构建家长与学校(老师)互惠、互通、互敬的关系。把学生教好,惠及双方;信息互通,助于孩子成长和理念交流;相互尊敬,构建同心力。再次是学校利用其主体优势,从建设自身做起,然后主动走出校门、走入家庭、走进社区,让家庭、社区等的教育风气、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民风得到优化和改进。第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共营”,一起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向上、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
如此,“三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就构成了最理想的教育生态。
生态好了,教育还会不好吗?
当我们的教育改革集中于教学改革、考试改革、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等等,在“冰山”之上动了多年手术而并无起色的时候,方华,和他的教育“概念时代”从“冰山”下入手所带来的启迪,对于每一个教育者来说,或许更有价值。方华,和他的教育“概念时代”指向未来,或许如此,我们教育的未来才不会生活在过去吧。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概念时代”是未来学家们早已定义化的时代。目前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它是立足于人的左脑应用和开发基础上的。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共情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是立足于右脑全新思维的时代。概念时代的最核心是创造者、共情者以及能够识别模式和创造意义的人。也就意味着概念时代的教育更多是回归到人本身和人的需求本身。目前程序化的管理性、知识性的教育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正因为如此,方华老师 “有温度的教育”就具有了时代意义。
在解说方华老师的时代意义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些浅薄的“未来”分析。
丹尼尔·平克说:你的未来将取决于对于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
1. 完成同一件工作,外包人员是不是比我的成本低?
2. 电脑是不是比我更迅速?
3. 在物质财富极大充裕的时代,我提供的服务是不是人们所需要的?
丹尼尔还认为这三个问题将成为未来佼佼者和落后者的分界线。基于此,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认为,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三个问题也将会成为未来佼佼者和落后者的分界线?甚至可以说,能否认真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并沿着问题延伸出路径及操作性思考,也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未来?答案不言而喻。
在信息时代,基于左脑中心论的当下教学工作,是不是电脑更方便呢?如果教学工作“外包”给电脑是不是更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呢?答案又是不言而喻。在一如翼课、猿题库、云课堂以及各类在线课堂在线教室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个体教师真的可以超越电脑的“学识水平”吗?我们的针对性分析真可以比电脑更迅速和精准吗?答案仍是不言而喻。我们提供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服务”是学生所需要的吗?答案您懂的。在我国经济发达到网络普及到几乎每个角落的時候,学校教育却将这些更丰富、更精准、更迅速的资源弃之不顾,仍在采用甚至有些农耕时代特色的“体力操作式”教学。如果将之外包给电脑,那我们视为教育开发核心的“左脑”,将会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开发。
将能外包的外包,回头集中精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概念时代的基本特征。概念时代右脑思维是成功的关键,知识不再是力量,而关怀伦理将成为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关怀伦理以仁爱为情感基础,以责任为意志力量,以奉献为行为特征。“外包”之后的教育,便是把“关怀伦理”落实,把精神和灵魂的构建凸显。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我认为方华老师的“有温度的教育”便具有了时代意义,具有了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
方老师认为“教育的最大功德是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读到这里我颇受感动,丝毫没有矫情的意思。因为当下教育界总是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培养哪些习惯,甚至是矫正孩子的哪些行为。这些思维的潜意识就是从教育者出发,是教育者认为该怎样便怎样教育,从来不去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对此,方老师痛心疾首地说:“那种只注重外部因素而忽视孩子内心真实需求的教育观,正在破坏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正在让灌输、注入变成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当下教育理论层出不穷而教育困境也越来越多的原因所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首先要决定做正确的事,其次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区别,“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由企业战略来解决,“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也就是说,前提的正确与否,比做事行为本身要重要得多。因为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快与慢,都可以达到本质需要的终点;而在错误道路上,执行得越好,谬误就会越大,损失就会越严重。教育中,尤其是概念时代的教育,如果不能还原教育为孩子的需要,或许会铸就更大的悲剧。所以方老师说“教育的最大功德是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我喜欢“功德”二字,它有着良知的坚守、责任的担当和宗教般圣洁的味道。
之所以说是方华的教育“概念时代”,不止因为他的“功德”,还因为他懂得如何“立功德”。懂得教育“应该”的人不是少数,而知道如何从此岸到“应该”的却很少。方华,是这少数之一。
首先方老师认为要让学校“回家”。家是什么?是一个人安放灵魂的地方。现在的孩子最渴望的是放学回家,而不是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如果学校如家,是否孩子也渴望着“回家”呢?所以,方老师首先要打造家一般的学校,给每个孩子和每个老师以家一般的温暖,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如何打造这样的校园呢?是不是提倡关爱、布置温馨就可以了呢?当然没那么简单。方老师是方家,他说“学校有没有家的味道,关键不在物,也不在人,而在于是否有人在意自己的存在”。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但它的来源却是他人。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赞许,感受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有位置,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有人在意自己的存在呢?方老师同样开出了他的药方,那就是给每个人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让他“站在舞台中间”。给每个人站在舞台中间的机会,就会给每个人成为焦点的机会,就是让每个人的灵魂得到舒展个性得到舒展的机会,诚然,就是他获得当下幸福也获得将来幸福的机会。遗憾的是,当下教育例如心理问题,我们总是诊断病症、研究解决方法,而不知道学生灵魂的漂泊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而不知道让学校回家学生的心理就健康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校回家,就是让教育回家。
其次,给受教育者以“欲”。“概念时代”,当教学行为外包之后,教师的作用就会随之产生相当大程度的转移。教师的核心功用不再是教授知识,而是在学校回家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确保孩子心理健康、灵魂舒展、个性张扬的基础上,激发孩子成长的欲望,让每个孩子都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方华老师说:“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提升素养、寻找自我、认识社会、自我觉醒的过程。”所以,他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如果说学校的“回家”给孩子和教师的是一种满足感的话,它更多是现状的美好。传统的生理科学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左脑,在于人有逻辑推理能力和序列整理能力,而右脑关系不大。“概念时代”理论的提出,凸显了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等,把人的精神支点价值凸显了出来。现实也是如此,农耕时代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物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大约都是如此,尤其是信息时代,物质财富已然极大丰富,可是人们的孤独感也随之增加。这就是说,人在获得别人认同价值感的基础上,还需要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增强,而幸福指数与之成正比存在。所以,方老师极力主张“教育不能让人心存不安、心存失望、心存回避,而应该让心心怀感恩、心怀希望、心怀美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让期待的美好引领孩子的追求。而方老师所主张的“欲”就是在美好引领下的向上动力。
这是让每个孩子都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的最原始的动力。教育,不就是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吗?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慢点、再慢点。因为“爱是教育的起点,慢是教育的规律,欲是教育的条件”。
最后,打造“三风一体”的教育生态。“教育不是帮助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成长,也不是帮助人在某一个方面发展,而是对所有人都有帮助,对人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引导。”这要求有一个更加宏观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生态。但是,当前教育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教育观念不平衡、教育方式方法不平衡、教育能力不平衡,三者各行其道,甚至相互指责。为此,方老师认为,只有拆开三者间的封闭、自守的篱笆,打通观念、信息、策略、路径和行动的通道,使它们一体化,方能让教育最大化,方能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那么,如何去拆开篱笆,构建良好的“三风一体”的教育生态呢?方老师认为首先是营造家校共同教育愿景,这是构建“三风一体”的基础。其次是构建家长与学校(老师)互惠、互通、互敬的关系。把学生教好,惠及双方;信息互通,助于孩子成长和理念交流;相互尊敬,构建同心力。再次是学校利用其主体优势,从建设自身做起,然后主动走出校门、走入家庭、走进社区,让家庭、社区等的教育风气、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民风得到优化和改进。第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共营”,一起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向上、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
如此,“三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就构成了最理想的教育生态。
生态好了,教育还会不好吗?
当我们的教育改革集中于教学改革、考试改革、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等等,在“冰山”之上动了多年手术而并无起色的时候,方华,和他的教育“概念时代”从“冰山”下入手所带来的启迪,对于每一个教育者来说,或许更有价值。方华,和他的教育“概念时代”指向未来,或许如此,我们教育的未来才不会生活在过去吧。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