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为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通过采集民间文化,培养乡土情结;利用校本课程,认识乡土文学;写真事、诉真情,体现乡土特色;观察农村景色,体验农村生活等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指导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中学生相对城市中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这是农村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欠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不能为孩子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水平低的瓶颈,让农村中学的作文写出特色,形成风格,农村语文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 采集民间文化,培养乡土情结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民间的音乐、舞蹈、歌谣、戏剧等众多方面,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就在同学的身边。在学生采访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精华去糟粕,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获取当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展写作的范围。
  2 利用校本课程,认识乡土文学
  常言说:它山之石,可以供玉。教师可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描写乡土生活的散文,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犁田放牧等都可以走进作文中,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写作的素材。当然,阅读优秀的散文,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精巧的布局等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写真事,诉真情,体现乡土特色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4 观察农村景色,了解自然景观
  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如:大诗人陶渊明能在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的佳句,足以说明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可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抒写真善美的基础。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和体验。所以,为了配合写作教学,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生活的活动,如到工厂参观,到野外踏青,到田间采访,到菜场、乡下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生活积累,自然也产生了许多佳作。
  5 体验农村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拔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劳动实践也将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就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展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这样,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才会创出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金玉仙.语文教学方法选择[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 方程途.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方法论[J].教育探索,2009(4)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1 让学生自选内容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进行交际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任务型教学侧重以人为本,任务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任务活动 设计任务 真实兴趣 实际生活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
期刊
【摘 要】 主要阐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史实、现实生活等方面找到一些素材,在恰当的时机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历史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对那些素材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共鸣,勇于并善于思考,就能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情感既然会影
期刊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地位作用就显得格外突出。为适应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变速,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尤为关键。  1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与发展的关键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和前进的方向。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创造客观世界。”教育观念改变着教育的面貌,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也就是说,先进的观念与思想产生积极的教
期刊
我们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呢?比如,有些教师讲课讲得很清楚很详细,点点滴滴,面面俱到,学生爱听,学生根本不用怎么思考,只要认真做笔记,依样画葫芦,对着本子,对号入座就可以了。这种课在传统的“传授课”中还可以算是“好课”,但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转向以学生的“学”,并且提倡科学探究,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好课”了。以“填鸭式”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数学课堂存在的几点不足,通过三个方面的阐述,与同行共勉,然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理念未能内化 理论与实践未能融通 主动性的缺失和策略性的缺乏  我校自推行每周教研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有了活力。同时由于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科学探究情景,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化学实验符合九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是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通过演示实验来训练某一实验技能、验证某个化学知识,而是将实验融入整个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始终。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科学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知识内容,从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每个孩子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有的是小说,有无数的故事;有的是诗歌,有纯净的心灵;有的是散文,有追求自由的个性;有的是杂文,不按章法,成人似乎难以读懂……如果你不亲自去打开它,不以百倍的耐心去阅读它,你就永远也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叫李永,他情况比较特殊,看模样也挺秀气的,可就是不讲卫生,衣服整天脏兮兮的,两道鼻涕总也擦不干净,经常
期刊
首先,片段解意,联缀成幅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具有完整性,它会把统一的各个片段连结在一起,补缀中间缺失的环节,以此合成一个整体。而我国的古诗正好具有典型的“格式塔模型”:四句(或八句),每句一个意思或景象,并以韵律联结,构造成篇。要读懂诗意,首先要将文字转化成图画(意象),这就涉及到诗句的理解了。又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儿童倾向于形象认知。综上所述,即可得知:诗歌教学的关键乃在于诗歌句意的解释。
期刊
【摘 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文拟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入手,提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口语交际课、语文教学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三条途径进行训练,并在其中实施:“创设情境,实现互动,加强实践以及注重评价”的基本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