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几点不足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数学课堂存在的几点不足,通过三个方面的阐述,与同行共勉,然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理念未能内化 理论与实践未能融通 主动性的缺失和策略性的缺乏
  我校自推行每周教研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有了活力。同时由于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通过每周教学研讨以后,我认为课堂教学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
  1 从理论层面上看,理念未能内化
  1.1 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够,或者说导入没有做好。现在的课堂,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直接把结论、答案告诉学生,一般都会通过“启发”的途径来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数学教学中引导尤为重要,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举三反一,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敏捷的解题思路。数学学习有效的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①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②准确的计算。如果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直接将公式给出,并带领学生进行计算,那么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公式加一个结果,因为他根本还没来得及想该用什么公式、该怎么计算,做题时对于一些较灵活的题仍不知怎么解答。
  1.2 是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教书育人”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重任。其中“教书”和“育人”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育人”是要教学生做人,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但现在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优生不懂得感恩,认为成绩好是他们聪明,拿奖学金是理所当然;学困生更难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2 从实践层面上看,理论与实践未能融通
  2.1 是教师缺少精心的课前设计和对教学的反思。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课前要认真备课,要吃透教材,要沉着、自信的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镇定,随机应变。课堂教学过程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方式,设计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而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之外的。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教学的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但许多教师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
  2.2 是缺少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学智慧是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合金,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才构成教学智慧。在通常情况下,教学智慧表现为教育者对教育现象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灵活处置事务的能力。当今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的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师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
  3 从学生方面看,学习主动性的缺失和学习策略性的缺乏
  3.1 学习主动性的缺失。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差,由对学习的渴望向往演变为厌倦逃避,学习由个体加速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异化对个体片面、畸形发展的强化。某市部分小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可能实际情况更严重。这些厌学的学生普遍成绩较差,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够,他们表现严重的是自暴自弃。
  3.2 学习策略性的缺乏。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课堂学习效率低,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薄弱。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由老师牵着鼻子走,缺乏应有的学习策略。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知识很少,大多数学生课后来补习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如此很费事,学习效果很差。
其他文献
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建立素材积累笔记本,学生头脑中主动或被动的装进了很多素材:兴趣爱好、温馨亲情、校园生活、成功人物、文化艺术、社会时事、网络热点等,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作文时有很多学生仍然表现为头脑空白,感到没有素材,或素材不够用、素材用不上。我在批阅作文时见到的依然是被几代人重复使用的屈原的爱国、司马迁的执著、杜甫的忧民千篇一律的老调子,问题的根源就是学生对于所积累的材料缺少思考,材料仅仅是抄
期刊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和以前相比,课时大大减少,而我们要用最少的时间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觉得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给高一新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方法课,其中谈到了怎样预习。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的同学上课时都争先恐后的提出各种问题,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基本上都出来了,老师只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就行了,可是,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虽然非常用功,但是上课
期刊
科技的发展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日益突出,多媒体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走进了思品课堂,给思品课堂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声色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生,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录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一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泉源,也是确保素质教育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 德才兼备是教师搞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教师的劳动效应最重要的
期刊
【摘 要】 体验学习是确立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学习方式和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取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等方式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体验学习 方式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1 让学生自选内容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进行交际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任务型教学侧重以人为本,任务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任务活动 设计任务 真实兴趣 实际生活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
期刊
【摘 要】 主要阐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史实、现实生活等方面找到一些素材,在恰当的时机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历史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对那些素材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共鸣,勇于并善于思考,就能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情感既然会影
期刊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地位作用就显得格外突出。为适应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变速,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尤为关键。  1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与发展的关键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和前进的方向。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创造客观世界。”教育观念改变着教育的面貌,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也就是说,先进的观念与思想产生积极的教
期刊
我们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呢?比如,有些教师讲课讲得很清楚很详细,点点滴滴,面面俱到,学生爱听,学生根本不用怎么思考,只要认真做笔记,依样画葫芦,对着本子,对号入座就可以了。这种课在传统的“传授课”中还可以算是“好课”,但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转向以学生的“学”,并且提倡科学探究,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好课”了。以“填鸭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