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师德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楚雄彝族自治州展开了师风师德大讨论。在此,笔者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踏着奔向小康步伐,慷慨激昂,意气风发,挥笔书写自己在小康路上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几点修养和特质,希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程中互勉。
  【关键词】师德 修养 爱生 敬业 奉献 学习 提高
  一个好教师需要有良好的師德。良好的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教师的自我修养。
  一、为人师表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中的偶像,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加学生前进的动力,而且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例如,学生打扫卫生时,认真打扫的少,打打闹闹的居多。于是,我就和他们一起值日,边干边教他们怎么做。慢慢地,学生就能自觉打扫卫生,不再需要教师安排和监督。课间休息时,我会到教室里走一圈,看见地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到纸篓里;看见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我就自己动手。时间长了,学生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室里总是很清洁。
  二、爱岗敬业
  在平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总以自己能成为教师中的一员而自豪。我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儿童。”我为取得成绩的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和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热爱教育
  师德的重要体现在于奉献。一个教师在对待学校工作时,不光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教师很少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成长、成长,我觉得很骄傲。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受得住挫折,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四、关心学生
  教师要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充分得到个性上的发展,做到及时调查、发现,及时沟通、反馈。尊重学生,不打骂、体罚学生,以“循循善诱”为主要策略,让每一位学生心中感觉到教师是可以接近的,是值得敬重、佩服的,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渊博知识的教师才是“好老师”。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关爱学生时要严字当头,爱字包容,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去启发、去教育他们。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诠释了教师的道德追求。教师的风范彰显着学校的文化,教师的举手投足无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始终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敬业、爱岗、爱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孩子们的成长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共同撑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能引起兴趣,使人感到愉快,乐于去做的事,人们就会孜孜以求,以致忘记疲劳,这就是“乐而不疲”的道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接受教育的动力基本上来源于“兴趣”。  小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是由于感受到某项活动有意思引起好感,产生了兴趣;也可能因为某些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好奇心产生了兴趣;也可能是
期刊
一、课题选题的依据  1、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期刊
教学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信息窗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
期刊
设计缘起:前些年盖的房子为了节省材料多为平顶,但是平顶楼房的房顶容易渗漏,保温不好,现在很多地方将其改成坡顶,达到改善住宅性能和建筑物外观视觉效果的作用。“平改坡”后居民将明显感受到平改坡的好处,雨天也不用再为屋顶的渗漏担心。结合这样一种社会实际,我将房屋屋顶桁架结构的设计与制作引入到通用技术课堂,让学生感悟结构设计和制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完成制作。  学情分析:在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什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根据我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了解:作为学困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很没自信了。有个别学困生还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的心里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家长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连他们自己也讨厌自己。在这种阴影下,尽管他们还尚存一丝的上进心,也会无法对抗强烈的厌学情绪,也就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厌学情绪会吞噬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于是学困生更难走出学困生的泥泞。他们比优等生更需要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孩子们日益成长,控制课堂秩序中产生的问题逐渐明显而复杂起来。在学校面对众多的学生和许许多多个课堂,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课堂上恐怕都无法避免或大或小的师生对峙,中学校园里的教师面对心理年龄还未完全成熟的教育对象,时常面临师生对峙而僵持不下的尴尬境况,究竟如何选择适当的措施避免和解化中学课堂上的师生对峙便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课堂 师生 对峙  一、问题的提出  昆明《都
期刊
教材依据:本节科学活动《圆圆的肚脐》是由《圆圆的肚脐》绘本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该绘本是2007年12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银美(韩国)。  设计思路:我们每个人的肚子上都有一个圆圆的肚脐,那么肚脐是怎么产生的呢?孩子对自己的肚脐很感兴趣,有时候小朋友会好奇地问我:“我的肚子上为什么会有这个圆圆的肚脐?”“为什么大家都有肚脐,小动物却没有?”为了让孩子科学正确的认知“肚脐”,我查
期刊
【摘 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设计符合活动的教学语,增添音乐的教学情趣;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自我表达和表现。  【关键词】音乐 兴趣 情感  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那么,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
期刊
函数是历年高考的“宠儿”,而作为函数三要素之一的定义域更是热点和难点。定义域问题在高考中呈现花样众多、设计较广等特点,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怎样求定义域。从课堂教学、作业反馈、学生意见中可以看出定义域也是学生最头疼的知识点之一,所以,本文将从典型例题入手,让读者通过练习循序渐进的发现、总结、归纳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全面的了解定義域相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什么是函数定义域?  解:基于分式中分母不
期刊
导入: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对,这就是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静静流淌的河流—长江,接下来再请同学们观看一则短片  师:看完短片,同学们能说说和那些湿地有过亲密接触?其实湿地也是老师童年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小时候和小伙伴而在小河抓过螃蟹、田间插过秧、池塘洗过衣服等等。我们刚刚所看到的这些湿地都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信息  生:都有水…  师:我们对湿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水,可以说湿地即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