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中的“西部”不仅仅是单纯的解释着中国的西部地区,更是中国西部文化的无声说明,它是地域与文化的结合。有关于西部小说的初始性的起步性研究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但是直至十年后,对于西部小说中的地域和文化研究才开始真真正正地凸显出来。并且根据其特定且特殊的西部地域环境所展现出来的迷人的文化色彩,更是为西部小说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增添了神秘色彩。
关键词:西部小说;地域文化;文化色彩
作者简介:何曦(1982.3-),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前言:
中国西部,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曾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这里是一片神奇、迷人的文化沃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底蕴,厚重浓郁的文化作为支撑,古朴粗犷的西部气息作为种子,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熠熠闪光。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中“西部”是超脱于地域上的概念,其意义升华为文化,独特的西部文化。
一、西部小说的出现
对西部最早赋予文化意味的是在一次座谈会上,随后“西部文化”迅速走向各个领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也在其中。西部文化是复杂的融合,多元的宗教信仰与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相互结合,比之浓墨重彩的油画更瑰丽,较之沉稳的国画更厚重。在今天这个繁华的社会中,那粗犷豪迈却又古朴厚重的西部文化,在历史的匆匆脚步下更显得坚韧。西部小说的提出,从来都不是出于对古风世道的怀旧情绪的迷恋,也不是对地方观念的痴迷,更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充满地域性质的文学流派。对于西部这块地区上展现的远古遗梦、历史碎片、西部自然的残酷恶劣等,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不是人们期待的西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真正的西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是在这样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坚定不移、纯粹纯然的轨迹,称赞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行动战胜一切的令人敬畏的壮举。
二、西部小说的发展
小说本身便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描述的,相比于诗歌的简单、散文的柔和、戏剧的繁琐要求,小说更适合将复杂表现的生活、内心世界的波动完美的表达出来。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用文字一笔一画地描述着中国西部社会的变化,承载着西部人民的意志、信仰和精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有了以《保卫延安》、《创业史》、《风雪之夜》等为代表的西部小说在这片神秘的沃土上开出艳丽的花朵。不过这些西部小说当中对于西部的特点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表达,在小说的画卷上作为一项点缀,其独特的“美”只是隐隐有了一个轮廓,并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后,由于国情变化,进入了隐匿阶段,在“文革”之后,时间的沉淀已经足够,其特色在《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等作品中初露峥嵘,社会在进步,《白鹿原》等更为直接的西部小说更直接的展现着坚韧、厚重的西部文化气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思想的改变,西部小说走上了独立发展,坚守着西部的传统和传承。
三、西部小说中地域文化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拥有着历史所给予的厚重的责任感,浓郁的文化创造的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描述着在西部文化背景中的各种生命形态,构造着西部文学中的“西部画像”,为中国当代文学添加上独具一格、个性魅力的“西部画像”。这些“西部画像”在小说中大多以硬汉的形象、基层的农民、少数民族的人物以及社会中的漂泊者等作为具体的表现。而且,一般通俗地说,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民歌、民谣、当地的婚丧嫁娶、流传的驱鬼警神、传承的节庆礼仪等民风民俗来展示,但是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在小说中刻画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将民族的民间文化的升华;在小说中描述的西部本源的民间精神、信仰、人情世故、历史沉淀、西部气息、西部话语等形成的具有鲜明意义的文化印记,这些是西部“文化”的灵魂,为西部小说塑造独特的面貌。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作为中国当代地域文化中表现最厚重的一支,在其形成之日就以惊涛拍浪之势为中国当代文坛带来浓烈的西部风浪,西部小说在西部的地域文化上主要是“地方性的基本内容”和“地方性表达”,从而使得小说的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地方性的基本内容”在宏观角度方面可以被分为对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抒写和对西部风俗人情的描摹这两大部分,重点表现了小说对西部的文化性格塑造。“地方性表达”则是重点突出在小说的苍凉粗犷的艺术格调以及西部的地方性语言的运用上。
结束语: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沉淀在地域文化当中,在地域性的分支当中,西部小说表现得尤为强势突出,具体表现为地域文化的凸显、丰富,对西部文化的坚持和执着,对西部文化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的一步步加深,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中国地域文化小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文乐然等.西部作家视野中的西部文学[M].当代文艺思潮,1986.
[2]劉枫.《中国西部文学论》序[M].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3]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陈国恩.《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研究》序[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西部小说;地域文化;文化色彩
作者简介:何曦(1982.3-),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前言:
中国西部,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曾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这里是一片神奇、迷人的文化沃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底蕴,厚重浓郁的文化作为支撑,古朴粗犷的西部气息作为种子,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熠熠闪光。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中“西部”是超脱于地域上的概念,其意义升华为文化,独特的西部文化。
一、西部小说的出现
对西部最早赋予文化意味的是在一次座谈会上,随后“西部文化”迅速走向各个领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也在其中。西部文化是复杂的融合,多元的宗教信仰与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相互结合,比之浓墨重彩的油画更瑰丽,较之沉稳的国画更厚重。在今天这个繁华的社会中,那粗犷豪迈却又古朴厚重的西部文化,在历史的匆匆脚步下更显得坚韧。西部小说的提出,从来都不是出于对古风世道的怀旧情绪的迷恋,也不是对地方观念的痴迷,更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充满地域性质的文学流派。对于西部这块地区上展现的远古遗梦、历史碎片、西部自然的残酷恶劣等,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不是人们期待的西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真正的西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是在这样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命坚定不移、纯粹纯然的轨迹,称赞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行动战胜一切的令人敬畏的壮举。
二、西部小说的发展
小说本身便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描述的,相比于诗歌的简单、散文的柔和、戏剧的繁琐要求,小说更适合将复杂表现的生活、内心世界的波动完美的表达出来。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用文字一笔一画地描述着中国西部社会的变化,承载着西部人民的意志、信仰和精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有了以《保卫延安》、《创业史》、《风雪之夜》等为代表的西部小说在这片神秘的沃土上开出艳丽的花朵。不过这些西部小说当中对于西部的特点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表达,在小说的画卷上作为一项点缀,其独特的“美”只是隐隐有了一个轮廓,并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后,由于国情变化,进入了隐匿阶段,在“文革”之后,时间的沉淀已经足够,其特色在《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等作品中初露峥嵘,社会在进步,《白鹿原》等更为直接的西部小说更直接的展现着坚韧、厚重的西部文化气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思想的改变,西部小说走上了独立发展,坚守着西部的传统和传承。
三、西部小说中地域文化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拥有着历史所给予的厚重的责任感,浓郁的文化创造的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描述着在西部文化背景中的各种生命形态,构造着西部文学中的“西部画像”,为中国当代文学添加上独具一格、个性魅力的“西部画像”。这些“西部画像”在小说中大多以硬汉的形象、基层的农民、少数民族的人物以及社会中的漂泊者等作为具体的表现。而且,一般通俗地说,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民歌、民谣、当地的婚丧嫁娶、流传的驱鬼警神、传承的节庆礼仪等民风民俗来展示,但是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在小说中刻画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将民族的民间文化的升华;在小说中描述的西部本源的民间精神、信仰、人情世故、历史沉淀、西部气息、西部话语等形成的具有鲜明意义的文化印记,这些是西部“文化”的灵魂,为西部小说塑造独特的面貌。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作为中国当代地域文化中表现最厚重的一支,在其形成之日就以惊涛拍浪之势为中国当代文坛带来浓烈的西部风浪,西部小说在西部的地域文化上主要是“地方性的基本内容”和“地方性表达”,从而使得小说的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地方性的基本内容”在宏观角度方面可以被分为对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抒写和对西部风俗人情的描摹这两大部分,重点表现了小说对西部的文化性格塑造。“地方性表达”则是重点突出在小说的苍凉粗犷的艺术格调以及西部的地方性语言的运用上。
结束语: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沉淀在地域文化当中,在地域性的分支当中,西部小说表现得尤为强势突出,具体表现为地域文化的凸显、丰富,对西部文化的坚持和执着,对西部文化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的一步步加深,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中国地域文化小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文乐然等.西部作家视野中的西部文学[M].当代文艺思潮,1986.
[2]劉枫.《中国西部文学论》序[M].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3]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陈国恩.《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研究》序[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