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7-9页
一、1. 外貌描写。表现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但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暗中交代了主人公在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为结尾做铺垫。
2. ①用第一人称叙写故事,以“我”为叙事线索,便于展开情节,抒发感受。②用第一人称叙写故事,给读者真实可信的感觉,增强感染力。
3. 细节描写。揭示了“立正”的缘由不仅仅是本能的反应,主人公“立正”的条件反射已深入骨髓。突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4.示例一:国民党被俘连长悲剧的根源在于专制统治。“蒋介石”三个字只是专制统治的代名词,是专制统治严重扭曲了这个小人物的灵魂,造就了他的悲剧,而文革时期“四人帮”之流的专制统治更加深了他的悲剧。这个形象告诉人们:只有彻底铲除封建专制统治,以人为本,实行民主自由,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
二、 1. 内容上:点出本文写作对象“故乡的槐树”,交代了古槐的生长环境“逼仄的庭院”;暗示“开解”古槐的原因是庭院的局促;“一片茫然”交代了“我”对古槐的矛盾心理。结构上:“开解她”和结尾照应,为文章讲述古槐的历史做铺垫。
2. “开解”是指“砍伐”,在文中是拟人手法,古槐是全家的精神寄托,作者不说“砍伐她”,而说成是“开解”,表现了“我”全家对古槐的无比珍爱。
3. 古槐历经沧桑却枝繁叶茂,兀然挺立;古槐屡遭困厄却勇敢面对,生命顽强;古槐几乎遭弃,但仍然无私奉献,斗志昂扬。4. 【提示】抓住一个角度展开论述,主旨应为对古槐所代表的无私无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歌颂。
三、 1. ①老人朴实憨厚善良,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②作为饲养员,他充满爱心;③作为普通人,他淡定;④饱受战争迫害,但不畏惧,不恐惧。2. ①“我”是一个侦察兵,对老人有一定的同情,但更关心自己的任务,对老人也缺乏理解。②“我” 是故事的见证人,使之更真实可信。③“我”的活动使情节逐步展开。④“我” 与老人的对话,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说的主题。3. 开头的场景(环境)描写:①为老人出场提供背景;或点明当时是战争来临前的逃难场面。②营造忙乱、紧张的氛围。③推动(或引出)下文“我”与老人对话的情节。结尾一段场景描写:①再次交代(点明)战争即将来临,此地就要成为战场。②渲染阴森、抑郁的气氛,烘托人物凄凉、悲哀、无奈的心境。③暗示老人凶多吉少(或死在战场上)的结局。4. ①这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用微小的场面展示战争的宏大;②桥是连接战争和家园的桥,老人在战争里已经无路可走,那桥是他的命运之桥。因为桥连接着他的过去和现在、战争与和平。③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第10页
一、 1. 弗兰克认为:人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拥有精神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成就;它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它超越苦难,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
作者认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使得创造和体验有更加深刻的底蕴。
2. 行文思路:首先概括寻求生命通常的两条途径及其目的;接着表明人在不幸境遇中一般是靠希望活着而体现生命意义的观点;最后通过转折,以弗兰克的经历为例,阐述人在绝境的境遇中会认为生命毫无意义以及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失去苦难所提供的机会,从而成为苦难的牺牲品。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通常认为的两条途径:创造和体验;引出下文寻求生命意义的第三条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
3. 宗教认为苦难的价值是人通过受苦,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或遁入空门。这样写是与弗兰克对苦难价值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弗兰克的观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话的含义:自谦缺少承受苦难的品质和尊严。作用是:引用名人名言,用来赞同证明弗兰克的观点。
第11页
一、1. 受到的影响有:①泰戈尔思想;②基督教博爱的思想。
思考主要有:①人生的意义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②能否(如何)用母爱、童心、以及自然的美来解除人生的痛苦。
2. 用母爱来医治患有忧郁症和厌世症的青年人;用灿烂庄严美丽的大自然来冲淡、调和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烦恼;充分表现一种互相矛盾的心理,歌颂快乐也不曾忘记忧愁,歌唱幻想也不曾忘记失望。3. 这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传主:①开头称冰心为“十九岁的冰心”“十九岁的姑娘”表现了受到泰戈尔和基督教影响时正年轻;②称其为“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则说明了冰心在文学上的多方面的成就;③而称冰心为“年轻的女哲人”则偏重于表现年轻的冰心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第26-28 页
1. 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他在任上为老百姓做好事),如同用梳子梳去污垢、搔摩痒处一样,使大家从重病中苏醒过来。
2. 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会欺骗他的。你弄一卷像告身那样粗的书来。
3. 不是能符合他的需要,只是能有一些作用不能代替。把这些话刻在石头上,石头放在这个墓前
第29-31页
1. C
第32-34页 筛选文中的信息
1. C
第35-37页
1. (1) 松树生长环境艰苦,难以得到权贵的喜爱。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2. (1) 从内容看,本诗表面上写的是一个未嫁贫女通过独白倾诉了内心的抑郁惆怅,实际上寄寓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无人举荐的苦闷哀怨;自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这或许就是诗人的一种自叹。 3. (1)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愁别绪。红叶青山色彩艳丽,表面上并不协调,实际上却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不舍。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
4. (1) 王诗用冰雪严寒的生存环境突出梅花的耐寒;用梅花的不随波逐流突出梅花的清高;同时还借助梅花为百花报春的特性,表达了诗人甘于孤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陈诗中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则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见的地方,突然发现傲然挺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诗人感到意外和惊喜。表达了诗人高傲自守的思想感情。
第38-39页
1. (1)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词人对岌岌可危时局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苟且偷安的棒喝。(2) 发问“天地凭谁整”的原因是:①国土沦丧;②侵略者肆意横行;发问“毕竟中原谁定”的原因是:①暂时安宁是假象;②战事未休,战争未止;(3) ①对收复失地的渴望;②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③壮志难酬的悲愤;④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⑤对当权者不思进取的不满。
2. (1) 拟人。将“流水”和“暮禽”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归隐嵩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2) 选取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荒城薄暮秋景图,营造了一种冷落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3) 由安闲从容,到凄清悲苦,再转恬静淡泊。
3. (1) 运用了视听结合(或“声与色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手法;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奠定基调。(2) ①一愧偶病不能陪客人尽兴;②二愧年老体衰豪气不再;③三愧国土(云中郡)长年沦丧,收复无望。(3) ①写景视野开阔,突出豪阔清秋之气;②叙述西园习射场景,突出飞马竞射豪气;③抒写抱负难伸,突出英雄暮年悲壮之气。
第40-41页
1. (1) ①因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花草如隔一层薄雾;②这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因时局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2) ①由近及远写景,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是近景;片片轻鸥,逐流飞翔,是远景。层次分明;②运用叠词,有韵律美;③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3) ①对年老力衰的愁,②没有机会报效朝廷的痛苦,③对时局多难的忧伤。
2. (1) 借代。生动形象地营造出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军对峙的场面)。(2) ①年华老去的惆怅,②归隐田园的无奈,③壮志难酬的激愤。(3) 胸怀大志、奋发英勇的少年英雄形象,衰老年迈、愤激抑郁的爱国志士形象。
3. (1) 描写客居环境的萧条(荒寂、清冷亦可),渲染出一种荒寂、冷清、愁苦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感情基调,为后面写“啼杜宇”作铺垫。(2) 反衬。以林莺、巢燕的无声反衬杜鹃在月夜的悲啼,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为下片抒情作铺垫。(3) 这首诗由夜闻杜鹃的啼鸣起兴,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第42页
1. (1) 思乡之情
(2)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花片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
2. (1) 驿站秋夜难眠图。
(2)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写法+表达效果+中心内容(思想)]
第46-48页
1. 觉慧在性格形成阶段,父亲已逝,母亲又是继母,管束较少,长兄觉新思想也较为开明,所以,得到了较多的自由,再加上他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使其性格中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充满反抗精神。觉新作为家族的长房长孙,从小较多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不得不承担着大家族的责任与压力,而封建包办婚姻,使他的性格受到严重摧残。他对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虽有认识,但无力反抗。
2. 鸣凤的死是必然的。首先是在那一个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里,在那一个充满虚伪和罪恶的年代里,她一个弱女是无力与之抗争的。因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只能面对,但太多的事实让她觉悟到自己最终的下场,而那些正是她所恐惧的。另一方面,对觉慧的爱情无以抒发更加深了她的绝望,于是她想到了“死”才是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她认识不到,也没有勇气去反抗,反抗不公的命运。
一、1. 外貌描写。表现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但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暗中交代了主人公在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为结尾做铺垫。
2. ①用第一人称叙写故事,以“我”为叙事线索,便于展开情节,抒发感受。②用第一人称叙写故事,给读者真实可信的感觉,增强感染力。
3. 细节描写。揭示了“立正”的缘由不仅仅是本能的反应,主人公“立正”的条件反射已深入骨髓。突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4.示例一:国民党被俘连长悲剧的根源在于专制统治。“蒋介石”三个字只是专制统治的代名词,是专制统治严重扭曲了这个小人物的灵魂,造就了他的悲剧,而文革时期“四人帮”之流的专制统治更加深了他的悲剧。这个形象告诉人们:只有彻底铲除封建专制统治,以人为本,实行民主自由,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
二、 1. 内容上:点出本文写作对象“故乡的槐树”,交代了古槐的生长环境“逼仄的庭院”;暗示“开解”古槐的原因是庭院的局促;“一片茫然”交代了“我”对古槐的矛盾心理。结构上:“开解她”和结尾照应,为文章讲述古槐的历史做铺垫。
2. “开解”是指“砍伐”,在文中是拟人手法,古槐是全家的精神寄托,作者不说“砍伐她”,而说成是“开解”,表现了“我”全家对古槐的无比珍爱。
3. 古槐历经沧桑却枝繁叶茂,兀然挺立;古槐屡遭困厄却勇敢面对,生命顽强;古槐几乎遭弃,但仍然无私奉献,斗志昂扬。4. 【提示】抓住一个角度展开论述,主旨应为对古槐所代表的无私无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歌颂。
三、 1. ①老人朴实憨厚善良,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②作为饲养员,他充满爱心;③作为普通人,他淡定;④饱受战争迫害,但不畏惧,不恐惧。2. ①“我”是一个侦察兵,对老人有一定的同情,但更关心自己的任务,对老人也缺乏理解。②“我” 是故事的见证人,使之更真实可信。③“我”的活动使情节逐步展开。④“我” 与老人的对话,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说的主题。3. 开头的场景(环境)描写:①为老人出场提供背景;或点明当时是战争来临前的逃难场面。②营造忙乱、紧张的氛围。③推动(或引出)下文“我”与老人对话的情节。结尾一段场景描写:①再次交代(点明)战争即将来临,此地就要成为战场。②渲染阴森、抑郁的气氛,烘托人物凄凉、悲哀、无奈的心境。③暗示老人凶多吉少(或死在战场上)的结局。4. ①这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用微小的场面展示战争的宏大;②桥是连接战争和家园的桥,老人在战争里已经无路可走,那桥是他的命运之桥。因为桥连接着他的过去和现在、战争与和平。③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第10页
一、 1. 弗兰克认为:人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拥有精神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成就;它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它超越苦难,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
作者认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使得创造和体验有更加深刻的底蕴。
2. 行文思路:首先概括寻求生命通常的两条途径及其目的;接着表明人在不幸境遇中一般是靠希望活着而体现生命意义的观点;最后通过转折,以弗兰克的经历为例,阐述人在绝境的境遇中会认为生命毫无意义以及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失去苦难所提供的机会,从而成为苦难的牺牲品。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通常认为的两条途径:创造和体验;引出下文寻求生命意义的第三条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
3. 宗教认为苦难的价值是人通过受苦,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或遁入空门。这样写是与弗兰克对苦难价值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弗兰克的观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话的含义:自谦缺少承受苦难的品质和尊严。作用是:引用名人名言,用来赞同证明弗兰克的观点。
第11页
一、1. 受到的影响有:①泰戈尔思想;②基督教博爱的思想。
思考主要有:①人生的意义是欢乐的还是烦闷的,(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②能否(如何)用母爱、童心、以及自然的美来解除人生的痛苦。
2. 用母爱来医治患有忧郁症和厌世症的青年人;用灿烂庄严美丽的大自然来冲淡、调和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烦恼;充分表现一种互相矛盾的心理,歌颂快乐也不曾忘记忧愁,歌唱幻想也不曾忘记失望。3. 这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传主:①开头称冰心为“十九岁的冰心”“十九岁的姑娘”表现了受到泰戈尔和基督教影响时正年轻;②称其为“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则说明了冰心在文学上的多方面的成就;③而称冰心为“年轻的女哲人”则偏重于表现年轻的冰心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第26-28 页
1. 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他在任上为老百姓做好事),如同用梳子梳去污垢、搔摩痒处一样,使大家从重病中苏醒过来。
2. 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会欺骗他的。你弄一卷像告身那样粗的书来。
3. 不是能符合他的需要,只是能有一些作用不能代替。把这些话刻在石头上,石头放在这个墓前
第29-31页
1. C
第32-34页 筛选文中的信息
1. C
第35-37页
1. (1) 松树生长环境艰苦,难以得到权贵的喜爱。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2. (1) 从内容看,本诗表面上写的是一个未嫁贫女通过独白倾诉了内心的抑郁惆怅,实际上寄寓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无人举荐的苦闷哀怨;自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这或许就是诗人的一种自叹。 3. (1)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愁别绪。红叶青山色彩艳丽,表面上并不协调,实际上却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不舍。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
4. (1) 王诗用冰雪严寒的生存环境突出梅花的耐寒;用梅花的不随波逐流突出梅花的清高;同时还借助梅花为百花报春的特性,表达了诗人甘于孤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陈诗中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则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见的地方,突然发现傲然挺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诗人感到意外和惊喜。表达了诗人高傲自守的思想感情。
第38-39页
1. (1)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词人对岌岌可危时局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苟且偷安的棒喝。(2) 发问“天地凭谁整”的原因是:①国土沦丧;②侵略者肆意横行;发问“毕竟中原谁定”的原因是:①暂时安宁是假象;②战事未休,战争未止;(3) ①对收复失地的渴望;②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③壮志难酬的悲愤;④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⑤对当权者不思进取的不满。
2. (1) 拟人。将“流水”和“暮禽”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归隐嵩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2) 选取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荒城薄暮秋景图,营造了一种冷落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3) 由安闲从容,到凄清悲苦,再转恬静淡泊。
3. (1) 运用了视听结合(或“声与色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手法;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奠定基调。(2) ①一愧偶病不能陪客人尽兴;②二愧年老体衰豪气不再;③三愧国土(云中郡)长年沦丧,收复无望。(3) ①写景视野开阔,突出豪阔清秋之气;②叙述西园习射场景,突出飞马竞射豪气;③抒写抱负难伸,突出英雄暮年悲壮之气。
第40-41页
1. (1) ①因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花草如隔一层薄雾;②这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因时局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2) ①由近及远写景,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是近景;片片轻鸥,逐流飞翔,是远景。层次分明;②运用叠词,有韵律美;③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3) ①对年老力衰的愁,②没有机会报效朝廷的痛苦,③对时局多难的忧伤。
2. (1) 借代。生动形象地营造出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军对峙的场面)。(2) ①年华老去的惆怅,②归隐田园的无奈,③壮志难酬的激愤。(3) 胸怀大志、奋发英勇的少年英雄形象,衰老年迈、愤激抑郁的爱国志士形象。
3. (1) 描写客居环境的萧条(荒寂、清冷亦可),渲染出一种荒寂、冷清、愁苦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感情基调,为后面写“啼杜宇”作铺垫。(2) 反衬。以林莺、巢燕的无声反衬杜鹃在月夜的悲啼,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为下片抒情作铺垫。(3) 这首诗由夜闻杜鹃的啼鸣起兴,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第42页
1. (1) 思乡之情
(2)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花片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
2. (1) 驿站秋夜难眠图。
(2)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写法+表达效果+中心内容(思想)]
第46-48页
1. 觉慧在性格形成阶段,父亲已逝,母亲又是继母,管束较少,长兄觉新思想也较为开明,所以,得到了较多的自由,再加上他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使其性格中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充满反抗精神。觉新作为家族的长房长孙,从小较多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不得不承担着大家族的责任与压力,而封建包办婚姻,使他的性格受到严重摧残。他对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虽有认识,但无力反抗。
2. 鸣凤的死是必然的。首先是在那一个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里,在那一个充满虚伪和罪恶的年代里,她一个弱女是无力与之抗争的。因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只能面对,但太多的事实让她觉悟到自己最终的下场,而那些正是她所恐惧的。另一方面,对觉慧的爱情无以抒发更加深了她的绝望,于是她想到了“死”才是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她认识不到,也没有勇气去反抗,反抗不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