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该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制图课程成绩不但大幅提高,也为后续的机械加工奠定了基础,为工学结合的较好模式。为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等缺点,引入了泡沫加工机等实训环节,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机械制图 工学结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56-01
《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各工科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该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传统教学机械制图课程的实操太单一,只停留在零件测绘上。近年来,我专业采用泡沫切割机对制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空间想象与实物加工的教学改革,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工学教学改革运用
理论是制图课程的基础,加强理论教学本改革依然重要。在加强理论的基础上,本工学结合的改革引入了泡沫切割机,检验理论并加强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应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同时,泡沫切割机是基于机床的理论设计而成的,为学生后续的机械加工起到了较好的基础引导作用。
1.1 理论教学
由于零件种类繁多,作用各不相同,结构各有特点,往往给学生造成畏难情绪,本章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首先拿出一个如图1的托架作为案例,不用面面俱到地讲解,精炼介绍读图的步骤及方法:读标题栏—分析零件表达方案—尺寸分析—分析技术要求—综合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由标题栏开始读图,步步深入,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由易到难,逐步分析出零件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并掌握零件的工艺结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了解零件图的内容、功用、视图选择等。
从标题栏得知零件名称为托架,由HT200材料制成,图样比例:1:1,属于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常带有弯曲、倾斜等不规则形状及较多的细部结构。用了三个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反映了托架是由Ф40空心圆柱、倾斜板以及连接的肋板组成,A向斜视图反映了倾斜板的实形,断面图反映了连接的肋板的实形。此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轴线,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上端面。托架的Ф25H9的孔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倾斜板上Ф40H7和Ф56H6有尺寸精度要求,说明此处要与其它零件配合。
1.2 零件的泡沫切割机操作
泡沫切割机是由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教研室在教授机械制图的教学实训设备,它是一种车床式电热丝切割加工发泡塑料制品的机器。由机体和切削刀具两部分组成:机体是完成產品加工总程序中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以及相关功能机构的支撑体;切削刀具除能完成直线切割外,还具备均匀旋转切割功能。泡沫加工机可用来加工各种内外圆面、平面。主要用于模型的单件个性化的加工。泡沫造型是由抽象的空间想象转换为具体的三维实体制作,是对大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技能并进行演示,讲解应主次分明,抓住要点,示范的动作要规范准确,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教师及时给以指导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举既激发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是很好的工学结合模式。
托架的泡沫造型的过程是:先分别加工出Ф12、Ф40的空心圆柱、倾斜板和连接的肋板,再进行粘合,如图2:托架的泡沫加工图。
1.3评价方式的改革
以往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以试卷出题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样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改进考核方式,应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对学生全面考核,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机械制图理论、实体造型有机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将理论笔试、造型过程及作品评价等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
2.总结
我院数控技术教研室教师对专业学生实施教学改革,将制图理论、三维泡沫造型实践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改革前许多学生认为本门课程抽象、枯燥,有厌学、畏难情绪。现在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动手能力都大幅提高,期末考试卷面上总分不及格的现象也基本消失,学生不仅经历快乐的学习过程,也体验到了制图中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澄. 机械制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蒋燕.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 2008,10 :14~16
[3]管巧娟. 车床式泡沫塑料切割台设计与实现[J]. 工具技术. 2008,12 :66~68
【关键词】机械制图 工学结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56-01
《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各工科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该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传统教学机械制图课程的实操太单一,只停留在零件测绘上。近年来,我专业采用泡沫切割机对制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空间想象与实物加工的教学改革,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工学教学改革运用
理论是制图课程的基础,加强理论教学本改革依然重要。在加强理论的基础上,本工学结合的改革引入了泡沫切割机,检验理论并加强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应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同时,泡沫切割机是基于机床的理论设计而成的,为学生后续的机械加工起到了较好的基础引导作用。
1.1 理论教学
由于零件种类繁多,作用各不相同,结构各有特点,往往给学生造成畏难情绪,本章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首先拿出一个如图1的托架作为案例,不用面面俱到地讲解,精炼介绍读图的步骤及方法:读标题栏—分析零件表达方案—尺寸分析—分析技术要求—综合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由标题栏开始读图,步步深入,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由易到难,逐步分析出零件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并掌握零件的工艺结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了解零件图的内容、功用、视图选择等。
从标题栏得知零件名称为托架,由HT200材料制成,图样比例:1:1,属于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常带有弯曲、倾斜等不规则形状及较多的细部结构。用了三个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反映了托架是由Ф40空心圆柱、倾斜板以及连接的肋板组成,A向斜视图反映了倾斜板的实形,断面图反映了连接的肋板的实形。此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轴线,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上端面。托架的Ф25H9的孔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倾斜板上Ф40H7和Ф56H6有尺寸精度要求,说明此处要与其它零件配合。
1.2 零件的泡沫切割机操作
泡沫切割机是由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教研室在教授机械制图的教学实训设备,它是一种车床式电热丝切割加工发泡塑料制品的机器。由机体和切削刀具两部分组成:机体是完成產品加工总程序中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以及相关功能机构的支撑体;切削刀具除能完成直线切割外,还具备均匀旋转切割功能。泡沫加工机可用来加工各种内外圆面、平面。主要用于模型的单件个性化的加工。泡沫造型是由抽象的空间想象转换为具体的三维实体制作,是对大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技能并进行演示,讲解应主次分明,抓住要点,示范的动作要规范准确,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教师及时给以指导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举既激发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是很好的工学结合模式。
托架的泡沫造型的过程是:先分别加工出Ф12、Ф40的空心圆柱、倾斜板和连接的肋板,再进行粘合,如图2:托架的泡沫加工图。
1.3评价方式的改革
以往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以试卷出题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样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改进考核方式,应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对学生全面考核,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机械制图理论、实体造型有机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将理论笔试、造型过程及作品评价等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
2.总结
我院数控技术教研室教师对专业学生实施教学改革,将制图理论、三维泡沫造型实践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改革前许多学生认为本门课程抽象、枯燥,有厌学、畏难情绪。现在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动手能力都大幅提高,期末考试卷面上总分不及格的现象也基本消失,学生不仅经历快乐的学习过程,也体验到了制图中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澄. 机械制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蒋燕.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 2008,10 :14~16
[3]管巧娟. 车床式泡沫塑料切割台设计与实现[J]. 工具技术. 2008,12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