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美巨大的文化环境差异使两国人民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中國家庭提倡“和”,期望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去发展;而美国家庭则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鼓励个性张扬。本文旨在通过对《虎妈猫爸》及《摩登家庭》两部深刻反映两国家庭教育的电视剧进行对比,指出中关家庭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虎妈猫爸;摩登家庭;中关;家庭教育;差异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家长替孩子包办一切、强调“命令”与“服从”、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则更注重子女的自主权,让子女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虎妈猫爸》及《摩登家庭》进行对比,分析中美二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并正确认识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
2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人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归巧玲,2016)。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孩子成功的源泉。人从出生到成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孩子的性情、品质、识别力等素质都要通过在家庭教育中完成。这一重要阶段是与孩子的基础教育同步的,但又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这一时期,又是一个人性格、身体、心理、秉性、能力、特质形成的基础阶段(徐瑞华,2006)。孩子未来能否在竞争中生存,成功地度过人的一生,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取决于诚实、韧性、责任感等健康的人格。
3中美不同的家庭教育
美国人的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方式,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文化底蕴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从一些反应民族文化的电视剧作品中,不难发现这两种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虎妈猫爸》《摩登家庭》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做出了深刻的诠释。
3.1从《虎妈猫爸》看中国的家庭教育
《虎妈猫爸》讲诉的是北京一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兔妞”的“幼升小”。当他们看到别家已经摩拳擦掌全副武装之后,才发现人生的挑战原来可以这么残暴。一个完全在娇生惯养的童话里长大的女儿,如何在父母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全无敌”。笔者将着重从“虎妈”、“猫爸”、“狐狸奶奶”的角度,分析中国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不同态度,反思出教育一致性的重要。
“虎妈”来自一个小县城,自幼家庭条件较差。“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她。在她父亲传统的高压教育下长大,忧患和竞争意识强,盼女心切,不希望女儿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同龄小朋友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出众,一厢情愿为女儿报班学习各项技艺,全然不顾女儿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虎妈”“望女成凤”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在学校竞争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学习成绩总能名列前茅,成为当今社会普遍推崇的“学霸”级人物。在这种求胜心强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孩子一般都能顺风顺水,然而一旦孩子遇到稍大的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而过于高压的生活环境,也给孩子的美好童年增添了几分黑暗的色彩。
“猫爸”家庭条件优渥,算小康水平,父母的教育比较放任自由。“猫爸”希望女儿能有快乐的童年,在生活中处处对女儿进行保护。“猫爸”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关爱,但这极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这种关爱在无形中也降低了孩子的处事能力,产生了对亲人的依赖心理(金绍荣,2012)。孩子今后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他人的帮助,而不会自己独立的去应对。
“狐狸奶奶”是当今中国家庭以“隔代亲”为典型的代表。剧中“狐狸奶奶”的教育原则是:“我就是要把孩子当小公主养,从小就培养她的贵族气质,像菜市场那些脏乱差的的地方,我是绝对不会让茜茜去的。”剧中奶奶对孙女公主式的教育,显然过于溺爱。这将使孩子在今后的性格发展中变得软弱,娇气,同时,孩子也很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而造成很多令人堪忧的后果。
3.2从《摩登家庭》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美剧《摩登家庭》以三个有鲜明特色的家庭为背景,讲述了极具代表的三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复杂而混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在欣赏本剧之余,可以通过该剧了解最原汁原味的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同性恋家庭:Mitchell&Cameron让领养的越南女孩Lily从小单独睡自己的房间,即使在半夜被Lily的哭声惊醒,也仍然会坚持让小Lily学会自己入睡,不进屋哄抱。由此可见,美国的家长确实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与家长在个人事务方面有明显的界线,只要孩子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事,家长绝不会强行掺和进去,而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进行稍微的引导。
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Claire&Phil一家都从容面对孩子的学习,虽然重视,不愿让孩子落后,但对于名次却没有中国家长那么疯狂的要求。由此可见,美国家长并不注重孩子是否得第一。相反,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尽力了,就都应该值得鼓励,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夫少妻家庭:Jay&Gloria一家鼓励Manny的各种异想天开的想法。Manny喜欢上一个小女孩,Gloria就鼓励Manny去表达自己的感情,Manny表白失败后,Gloria还鼓励Manny勇气可嘉。由此看出,美国家长注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保护和尊重,坦率面对孩子的感情问题。 4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4.1家庭关系情况
中国家庭实行“家长制”。中国自古就有“君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古训(赵燕,2005)。从字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家庭具有一定的等级制度。它强调命令与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思想有新定义,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包办”行为。“虎妈”按自己的意愿设法把女儿送进“第一小学”,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选择,父母的决定便是孩子的决定,从不给孩子任何表现自我的机会。父母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愿意为孩子倾其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孩子的“私家银行”,孩子从小就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
美国家庭主张自由平等。与中国父母不同的是美国父母很少干预子女的生活。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摩登家庭》里Manny曾说过:“要让我放弃做自己,哪怕一分钟都不行”。这体现出美国孩子对于追求自由的渴望。孩子可以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朋友、自主选择职业、自主选择婚姻。父母的任务不在于如何替孩子做决定,而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选择,并在孩子做出决定后,鼓励他们勇敢去做,让孩子在所做事情的后果中来体验成功与失败(潘月玲,2013)。
4.2教育目的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孩子“有出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出于此目的,中国父母尤其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能考第一。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安静专心地坐下来学习。在一次测试中,茜茜考了班级第二名,“虎妈”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对茜茜实施更大的学习压力。拼分数挣第一俨然成为了当代父母普遍的价值追求。孩子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便开始命令孩子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数,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将孩子的创新能力能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美国家庭强调孩子有独立生存能力,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所以,美国父母能够较为轻松的对待子女的教育,因而能够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了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子女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能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无限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教育内容
“黎明即起,鸡叫之前。语文英语,大声诵念。还没睁眼,已念多遍。数理公式,牢记心间。公式难背写手背,有事没事抬手记。上课争坐第一排,课上讲评要听细。多跟好生谈理想,不与差生闲扯蛋.”这段话是《虎妈猫爸》中“必胜决”的部分内容。剧中茜茜的外公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拿出了集百家姓、朱子家训之所长,自己编撰的“必胜决”教导茜茜。其中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让孩子从小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之中,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摩登家庭》中,三组家庭都很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他们强调在实践生活中培养孩子,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他们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以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带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骑自行车、打球等。相比于我国的家庭教育,我们不得不说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5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
5.1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所受旧有的约束较多,特别是受封建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缺少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反美国则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受到封建专制思想束缚。美国人向来就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5.2经济形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的忧虑。在“学历社会”的压力下,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相比之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自己的奋斗。
5.3思想文化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观念根深蒂固。孟子“长幼有序”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普遍家庭的行为准则(李子银,2007)。孩子听父母的话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国则更注重个性,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也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6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加深了对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初步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进行反思:美国家庭教育是否是万能的家庭教育?美国家庭教育是否能运用于我国的实际生活之中?显然,我国的家庭教育革新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应在继续发扬我国家庭教育优点的基础之上,合理借鉴并吸收美国家庭教育的合理之处。笔者认为应建立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在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的同时,提倡适度的“宽松”教育。家长应适时放下自己的权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交流沟通;应从“父母包办”到“孩子自主选择”。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
关键词:虎妈猫爸;摩登家庭;中关;家庭教育;差异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家长替孩子包办一切、强调“命令”与“服从”、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则更注重子女的自主权,让子女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虎妈猫爸》及《摩登家庭》进行对比,分析中美二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并正确认识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
2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人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归巧玲,2016)。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孩子成功的源泉。人从出生到成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孩子的性情、品质、识别力等素质都要通过在家庭教育中完成。这一重要阶段是与孩子的基础教育同步的,但又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这一时期,又是一个人性格、身体、心理、秉性、能力、特质形成的基础阶段(徐瑞华,2006)。孩子未来能否在竞争中生存,成功地度过人的一生,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取决于诚实、韧性、责任感等健康的人格。
3中美不同的家庭教育
美国人的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方式,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文化底蕴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从一些反应民族文化的电视剧作品中,不难发现这两种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虎妈猫爸》《摩登家庭》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做出了深刻的诠释。
3.1从《虎妈猫爸》看中国的家庭教育
《虎妈猫爸》讲诉的是北京一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兔妞”的“幼升小”。当他们看到别家已经摩拳擦掌全副武装之后,才发现人生的挑战原来可以这么残暴。一个完全在娇生惯养的童话里长大的女儿,如何在父母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全无敌”。笔者将着重从“虎妈”、“猫爸”、“狐狸奶奶”的角度,分析中国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不同态度,反思出教育一致性的重要。
“虎妈”来自一个小县城,自幼家庭条件较差。“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她。在她父亲传统的高压教育下长大,忧患和竞争意识强,盼女心切,不希望女儿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同龄小朋友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出众,一厢情愿为女儿报班学习各项技艺,全然不顾女儿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虎妈”“望女成凤”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在学校竞争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学习成绩总能名列前茅,成为当今社会普遍推崇的“学霸”级人物。在这种求胜心强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孩子一般都能顺风顺水,然而一旦孩子遇到稍大的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而过于高压的生活环境,也给孩子的美好童年增添了几分黑暗的色彩。
“猫爸”家庭条件优渥,算小康水平,父母的教育比较放任自由。“猫爸”希望女儿能有快乐的童年,在生活中处处对女儿进行保护。“猫爸”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关爱,但这极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这种关爱在无形中也降低了孩子的处事能力,产生了对亲人的依赖心理(金绍荣,2012)。孩子今后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他人的帮助,而不会自己独立的去应对。
“狐狸奶奶”是当今中国家庭以“隔代亲”为典型的代表。剧中“狐狸奶奶”的教育原则是:“我就是要把孩子当小公主养,从小就培养她的贵族气质,像菜市场那些脏乱差的的地方,我是绝对不会让茜茜去的。”剧中奶奶对孙女公主式的教育,显然过于溺爱。这将使孩子在今后的性格发展中变得软弱,娇气,同时,孩子也很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而造成很多令人堪忧的后果。
3.2从《摩登家庭》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美剧《摩登家庭》以三个有鲜明特色的家庭为背景,讲述了极具代表的三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复杂而混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在欣赏本剧之余,可以通过该剧了解最原汁原味的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同性恋家庭:Mitchell&Cameron让领养的越南女孩Lily从小单独睡自己的房间,即使在半夜被Lily的哭声惊醒,也仍然会坚持让小Lily学会自己入睡,不进屋哄抱。由此可见,美国的家长确实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与家长在个人事务方面有明显的界线,只要孩子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事,家长绝不会强行掺和进去,而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进行稍微的引导。
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Claire&Phil一家都从容面对孩子的学习,虽然重视,不愿让孩子落后,但对于名次却没有中国家长那么疯狂的要求。由此可见,美国家长并不注重孩子是否得第一。相反,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尽力了,就都应该值得鼓励,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夫少妻家庭:Jay&Gloria一家鼓励Manny的各种异想天开的想法。Manny喜欢上一个小女孩,Gloria就鼓励Manny去表达自己的感情,Manny表白失败后,Gloria还鼓励Manny勇气可嘉。由此看出,美国家长注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保护和尊重,坦率面对孩子的感情问题。 4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4.1家庭关系情况
中国家庭实行“家长制”。中国自古就有“君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古训(赵燕,2005)。从字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家庭具有一定的等级制度。它强调命令与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思想有新定义,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包办”行为。“虎妈”按自己的意愿设法把女儿送进“第一小学”,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选择,父母的决定便是孩子的决定,从不给孩子任何表现自我的机会。父母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愿意为孩子倾其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孩子的“私家银行”,孩子从小就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
美国家庭主张自由平等。与中国父母不同的是美国父母很少干预子女的生活。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摩登家庭》里Manny曾说过:“要让我放弃做自己,哪怕一分钟都不行”。这体现出美国孩子对于追求自由的渴望。孩子可以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朋友、自主选择职业、自主选择婚姻。父母的任务不在于如何替孩子做决定,而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选择,并在孩子做出决定后,鼓励他们勇敢去做,让孩子在所做事情的后果中来体验成功与失败(潘月玲,2013)。
4.2教育目的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孩子“有出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出于此目的,中国父母尤其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能考第一。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安静专心地坐下来学习。在一次测试中,茜茜考了班级第二名,“虎妈”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对茜茜实施更大的学习压力。拼分数挣第一俨然成为了当代父母普遍的价值追求。孩子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便开始命令孩子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数,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将孩子的创新能力能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美国家庭强调孩子有独立生存能力,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所以,美国父母能够较为轻松的对待子女的教育,因而能够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了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子女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能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无限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教育内容
“黎明即起,鸡叫之前。语文英语,大声诵念。还没睁眼,已念多遍。数理公式,牢记心间。公式难背写手背,有事没事抬手记。上课争坐第一排,课上讲评要听细。多跟好生谈理想,不与差生闲扯蛋.”这段话是《虎妈猫爸》中“必胜决”的部分内容。剧中茜茜的外公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拿出了集百家姓、朱子家训之所长,自己编撰的“必胜决”教导茜茜。其中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让孩子从小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之中,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摩登家庭》中,三组家庭都很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他们强调在实践生活中培养孩子,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他们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以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带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骑自行车、打球等。相比于我国的家庭教育,我们不得不说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5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
5.1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所受旧有的约束较多,特别是受封建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缺少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反美国则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受到封建专制思想束缚。美国人向来就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5.2经济形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的忧虑。在“学历社会”的压力下,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相比之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自己的奋斗。
5.3思想文化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观念根深蒂固。孟子“长幼有序”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普遍家庭的行为准则(李子银,2007)。孩子听父母的话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国则更注重个性,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也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6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加深了对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初步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进行反思:美国家庭教育是否是万能的家庭教育?美国家庭教育是否能运用于我国的实际生活之中?显然,我国的家庭教育革新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应在继续发扬我国家庭教育优点的基础之上,合理借鉴并吸收美国家庭教育的合理之处。笔者认为应建立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在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的同时,提倡适度的“宽松”教育。家长应适时放下自己的权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交流沟通;应从“父母包办”到“孩子自主选择”。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