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中学生把环保课堂理论渗入日常生活中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的变化也极大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当前,人类环境就面临着十分重大的问题,如: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等。因此必须关注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环保,关注生命!
  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而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是反映社会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中学生作为作为民众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环保意识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想方设法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他们成为未来的环境保护者,最终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那么,学校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去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环保意识
  
  组织教师学习环保理论促进环保理念生成。环保教育实施结果如何与学校领导、教职工的环保教育观念密切相关,环保教育观念的差别,直接影响到学校环保教育目标的确立,环保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环保教育的评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环保行为是对学生最好的环保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日常小事着眼,全面关心和正确引导学生。倡导全员参与,对周边环境要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师生共同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在校园里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即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科学知识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同学们在课堂教育中增长环保知识。
  2.1 把环保知识融入学科教育;
  教科书中不乏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使用。
  例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教学中,要让同学们懂得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条件之一,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结合身边身边环境破坏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及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这样一来学生情感上引起 共鸣,收到很好的效果。最终让同学们赞同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环保习惯,改变家庭生活中与节能减排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为珍惜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安装节水龙头;为珍惜土地,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自觉选用节能产品,购买无磷洗涤用品,使用高效低能耗电器;节约用纸张,保护森林。大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的场所,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了我们人类。如果盲目,掠夺性的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结果将危害人类自身
  2.2 以实验为平台培养环保行为习惯
  例如,在模拟酸雨探究其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最终在实验中懂得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懂得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向大气中排放,否则将污染空气,能回收的要尽量回收循环使用,变废为宝,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又提高了生产效益,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盲目,掠夺性的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结果将危害人类自身。
  2.3 介绍或组织观看一些国内外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如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剧毒化学品污染莱茵河事件;中国的沙尘暴事件等。
  
  3 在实践中体会环保,提高道德水平
  
  校园环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的美化,优化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将“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请珍惜每一滴水”、“珍爱生命,珍爱绿色”等标语随处树起。学校要努力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块牌子会歌唱,让每一株花木育情感,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新人。” 最终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3.1 宣传教育学环保
  宣传窗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一位永不下班的“老师”。我们可以在宣传窗里开辟环保专栏,举办 “废电池的危害”;“节能减排” ;倡导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等主题展览,普及环保知识。同时,我们的广播站也不要闲着,同学们的环保征文、环保活动,都应该在广播站中得到宣传。
  3.2 主题班会激环保
  主题班会,要多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在春天可以开展植树造绿活动。还可以开展搜集废旧电池的活动,学生向亲属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并且现场回收废旧电池。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教育学生,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各种有关环保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校的环保教育更加鲜明生动。
  3.3 学生征文写环保
  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后,老师及时组织写征文,把所感所思,点点滴滴记录在纸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4 家校互动传环保
  学校环保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校内,还应结合学校实际走出校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环保教育网络;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于某个家庭之中,所以家庭的作用不可以低估。可以结合家庭,强化环保意识,组织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走出校园,开展环保家庭活动。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3.5 强化环境忧患意识
  可于每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展示图片、进行专题演讲等活动进行环保宣传。让同学们了解地球虽然是个水球,可是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65%。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各种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有多严重——全世界约40%的人口死亡同环境污染及环境恶化有关;每年物种以上千种的速度在消失,人类每年产生的垃圾有100亿吨左右,专家预言:21世纪将出现“环境难民”!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只有把资源合理运用,科学的安排,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使人和自然达成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现在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界开放的环境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和无拘无束的氛围,能大大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和活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思维潜能。学生积极思维,亲自采集标本,进行检索,分析资料,大胆探索,深入分析,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揭示成因,摸索规律,进而提出较为有效的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实际能力。
  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种教育阵地、形式,也能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把环保教育的“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环保意思渗透的“润物细无声”!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春雷早已响彻中华大地,初中历史教学也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受到了新的挑战。新的课程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许多问题需要思考,特别是农村中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困惑。下面就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谈几点粗
期刊
翻阅近些年来的各种化学资料及期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探究”二字在众多的题目中,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化学必须是一门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二,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探究性的实验,仅仅局限于一些实验想象明显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的实验,极少涉及有关化学理论的实验探究,而这恰恰是学生最难领悟的领域。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如能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显然比一
期刊
学生作为人之主体存在的依据应置于学生自身之中,不应以对其它事物的关系来规定自身,他应将自己实现为自由的形态,也只能是完成自身的内在环节并在实现中最终返回自身。因此笔者认为,当下的大多数“语文主体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算是先驱者的悲剧吧),因为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丧失了自我。那么,什么才是学生主体精神的内涵呢?怎样构建学生的主体精神呢?笔者认为学生主体精神的内涵即自由、自觉性。要做到自由
期刊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及精神上无疑是一件好事。国家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对学生过重的负担早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对有关减员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但对减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尽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本身的特点进行课入研究和理性地思考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作业的减少,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期刊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小学实用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二节“7减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  2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7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一图两式”和动手操作“摆一摆”等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积极合作学习。  2 通过联系实际和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要求教师能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教师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应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生活化、系统化方向的发展,实现了课程教学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革命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多媒体计算机进
期刊
【摘要】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从两方面开展实施:1.课内通过合作学习单词、合作竞赛、合作表演对话、合作归纳知识、合作写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课外通过合作准备课前发言、合作预习新课、合作完成作业、合作订正错误作为学习的延伸和补充。  同时,还要注意方法:宁少勿滥,抓住契机;教给技巧,变换形式;研备合作,参于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教学评价导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价导向;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教师绩效管理的逐步实施,我们发现普通高中教学评价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普通高中教学评价在导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本人的一些教学评价导向
期刊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偏科,最后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难于提高,中考、高考失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感兴趣,厌学所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厌学”的情绪,笔者认为:    1 激趣导学,培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语文教学有其学科优势,故事导入法、课本剧表演法、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释题法等,达
期刊
杆件产生弹力的方向问题在高中力学中是个比较难的问题,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可以与杆成任意角度,在沿着杆的时候可以指向杆也可以背离杆。如此复杂导致学生在对杆件产生的弹力进行受力分析时无所适从,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从杆件产生弹力的本质原因上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中涉及的杆件一般都是理想轻杆,即杆的质量很小,所受重力忽略不计。第二:杆件发生的形变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理想轻杆可以发生三种形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