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产生的弹力问题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件产生弹力的方向问题在高中力学中是个比较难的问题,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可以与杆成任意角度,在沿着杆的时候可以指向杆也可以背离杆。如此复杂导致学生在对杆件产生的弹力进行受力分析时无所适从,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从杆件产生弹力的本质原因上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中涉及的杆件一般都是理想轻杆,即杆的质量很小,所受重力忽略不计。第二:杆件发生的形变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理想轻杆可以发生三种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和弯曲形变。如图一所示: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由受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杆件拉伸时产生的弹力沿着杆指向杆,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沿着杆背离杆,弯曲时产生的弹力垂直于杆且指向形变的反方向。因此我们对杆件产生的弹力方向从本源上就搞清楚了。但是有时杆件并不是只发生了一种形变,而是多种形变的混合。如图二所示小球静止固定在一杆上,这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是什么方向呢?由平衡条件我们可知杆对球的弹力竖直向上,如图三所示,那么杆件对小球的弹力竖直向上的原因何在?我们将重力沿着杆和垂直于杆两个方向做正交分解(如图四所示),发现重力的两个分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使杆产生拉伸形变和逆时针的弯曲形变,因此杆就会对球产生沿着杆向上和垂直杆向上的两个力(如图五所示)。而这两个力的合力即为杆对球的力F,可见当杆产生的弹力不沿着杆时,其实是杆发生了两种形变。
  


  明白了杆件产生弹力的方向问题,我们来看一道具体问题。
  例题:甲图中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光滑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CB=30°。乙图中轻杆HG一段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求甲乙两图中杆受到得弹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甲图中的杆是固定杆,受力由C点所处状态决定。乙图中的杆为自由杆,可转动,不能发生弯曲形变,受力一定沿着杆。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甲杆受到的力F1=mg, 方向与杆成30°,乙杆受到的力F2= 3mg,方向水平向左。
其他文献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没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个课程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春雷早已响彻中华大地,初中历史教学也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受到了新的挑战。新的课程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许多问题需要思考,特别是农村中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困惑。下面就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谈几点粗
期刊
翻阅近些年来的各种化学资料及期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探究”二字在众多的题目中,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化学必须是一门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二,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探究性的实验,仅仅局限于一些实验想象明显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的实验,极少涉及有关化学理论的实验探究,而这恰恰是学生最难领悟的领域。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如能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显然比一
期刊
学生作为人之主体存在的依据应置于学生自身之中,不应以对其它事物的关系来规定自身,他应将自己实现为自由的形态,也只能是完成自身的内在环节并在实现中最终返回自身。因此笔者认为,当下的大多数“语文主体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算是先驱者的悲剧吧),因为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丧失了自我。那么,什么才是学生主体精神的内涵呢?怎样构建学生的主体精神呢?笔者认为学生主体精神的内涵即自由、自觉性。要做到自由
期刊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及精神上无疑是一件好事。国家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对学生过重的负担早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对有关减员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但对减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尽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本身的特点进行课入研究和理性地思考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作业的减少,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期刊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小学实用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二节“7减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  2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7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一图两式”和动手操作“摆一摆”等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积极合作学习。  2 通过联系实际和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要求教师能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教师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应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生活化、系统化方向的发展,实现了课程教学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革命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多媒体计算机进
期刊
【摘要】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从两方面开展实施:1.课内通过合作学习单词、合作竞赛、合作表演对话、合作归纳知识、合作写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课外通过合作准备课前发言、合作预习新课、合作完成作业、合作订正错误作为学习的延伸和补充。  同时,还要注意方法:宁少勿滥,抓住契机;教给技巧,变换形式;研备合作,参于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教学评价导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价导向;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教师绩效管理的逐步实施,我们发现普通高中教学评价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普通高中教学评价在导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本人的一些教学评价导向
期刊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偏科,最后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难于提高,中考、高考失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感兴趣,厌学所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厌学”的情绪,笔者认为:    1 激趣导学,培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语文教学有其学科优势,故事导入法、课本剧表演法、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释题法等,达
期刊